1.结构物使用年限达到和超过规定的设计基准期后,则表示结构已不能再继续使用(x) 2.砌体结构承载力计算中,由本层楼盖梁传至墙面的力Nl作用于墙的轴线位置处。() 3.砌体结构墙、柱高厚比验算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墙、柱的受压承载力。()
4.砌体结构房屋所考虑的空间性能影响系数越大,说明房屋的空间刚度越大。() 5.在外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雨蓬发生倒塌,是因为其超过了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v)
选择题
无筋砌体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为NAf,期中值与 B 有关
A.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 B.高厚比和轴向力偏心距e C.砌体截面面积 D.砌块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按D值法对框架进行近似计算时,各柱侧移刚度的变化规律是 D 。 A.当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框架梁线刚度的增加而减小。 B.当柱、梁的线刚度不变时,随层高的增加而增加。 C.当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框架梁线刚度的增加而增加。 D.与框架梁的线刚度无关。
牛腿截面尺寸是根据 C 来确定的。
A.受弯承载力 B.受剪承载力 C.斜裂缝控制条件及构造要求 D.受冲切承载力
牛腿局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A 。
A.Fvs0.75fcA B.Fvs0.07fcA
C.Fvs0.25fcA D.Fvs0.6ftA
下列各项中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考虑的是 D 。 A.雨蓬倾覆 B.简支梁跨中产生塑性铰 C.细长柱失稳 D.楼板振动过大
在单层厂房中,可不设上弦横向支撑的情况是 。
A.有檩屋盖体系 B.当屋面为大型屋面板且连接可靠时 C.拱型屋盖 D.梯形屋盖
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以考虑梁塑性内力重分布而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下列各种调幅及组合中正确的是 B 。
A.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与风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的弯矩组合后再进行调幅
B.竖向荷载产生的梁端弯矩应先调幅,再与风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组合
1
C.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与风荷载产生的弯矩组合后再进行调幅,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不调幅。
D.荷载组合后的梁端弯矩进行调幅,跨中弯矩相应地加大。
伸缩缝的设置主要取决于 D 。
A.结构承受荷载大小 B.结构高度 C.建筑平面形状 D.结构长度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多层框架结构,当某层其他条件不变,仅上层层高变小时,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 。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
C.不变 D.向上移动至2/3层高处
单层厂房下柱柱间支撑一般布置于伸缩区段的 A 。 A.中央 B.两端
C.距两端的第二个柱距内 D.任意一端
钢筋混凝土柱下扩展基础的高度主要是由 C 。
A.地基抗压承载力确定 B.地基抗剪承载力确定
C.基础抗冲切承载力确定 D.基础底板抗弯承载力确定
在分层法计算框架内力时 A 。
A.除底层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应折减 B. 除底层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应增加
C.底层柱线刚度应折减,其他各层柱不变 D.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不变
设计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时,为简化计算,对现浇楼盖,取中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为 B 。
A.I0 B. 1.2I0 C. 1.5I0 D. 2.0I0
“强柱弱梁”指的是 A 。
A.柱的刚度大于梁的刚度 B.柱的截面尺寸大于梁的截面尺寸
C.柱的抗弯承载能力大于梁的抗弯承载能力 D.柱的抗剪承载能力大于梁的抗剪承载能力
简答题
影响砌体的抗压强度有哪些?
试述排架内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2
根据牛腿的受力特点,计算时可将牛腿作何简化?并画出计算简图。 “D值法”对“反弯点法”的改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水平结构的假定下,一根柱子在x方向的D值为Dx,y方向的D值为Dy,问Dx与Dy是否相等?如果是正方形柱子,Dx与Dy是否一定相等?
框架结构有哪几种常见的基础型式?
试证明图1所示的排架顶部剪力VAVB力系数为c。 H
ec(PmaxPmin),柱A、B刚度一样,不动铰反2HePmaxPmineRMRMcH计算题
截面尺寸bh620mm620mm的砖柱,采用砖MU10,混合砂浆M5砌筑(f1.58N/mm2),计算高度H06.82m,轴向压力设计值N320kN(标准值
Nk245kN),弯矩设计值M25kNm(标准值Mk19kNm)试验算:
(1)砖柱高厚比是否满足要求(已知16)。 (2)砖柱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影响系数查附表)。 影响系数(砂浆强度等级≥M5)
β 8 10 12 14
3
e/h或e/hT 0.1 0.70 0.65 0.60 0.56 0.125 0.64 0.60 0.55 0.51 0.15 0.59 0.55 0.51 0.47 0.175 0.54 0.50 0.47 0.43 0.2 0.50 0.46 0.43 0.40 有一偏心受压杯形基础(如图2),杯口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Nc715kN,弯矩设计值,基础埋深Mc208kNm,剪力设计值Vc26kN,基础尺寸如图2所示(单位:mm)
d1300mm,基础底面承载力设计值f195kN/m2,试验算此基础下的地基承载力是否
满足要求(基础与土的平均容重为m20kN/m3,基础底面面积的抵抗矩Wlb2/6)。 Nc
Mc Vc
有一单跨厂房,柱距6m,吊车额定起重量10t,吊车的尺寸如图3所示,吊车小车重3.8t,最大轮压标准值Pmax,k115kN,大车重18t,求排架柱上的最大反力Dmax,最小反力Dmin的设计值(两台吊车的荷载折减系数0.9)。
两跨等高排架的尺寸及荷载如图4所示,A、B、C三根柱的截面抗弯刚度相等,弯矩设计值作用在A柱的上柱底端,试计算A柱的柱脚截面的弯矩设计值(提示:柱顶不动铰支座反力R
4
C3M。 ,C30.3)
H
如图5所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采用C25混凝土,其弹性模量为E28106kN/m2,各梁的惯性矩均为Ib24.3103m4,各柱的惯性矩均为Ib2.1103m4,求该结构的顶点位移。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