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医药文化的历史传承及其特点
云南民族医药文化是云南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生产生活中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孕育发展于云南特有的自然环境与民族传统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民族文化的差异及社会发展水平等原因常以不同的方式传承。传承方式的不同具有可持续性或间断性的特点,是民族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标签:云南民族医药文化;传承方式;传承特点
云南民族医药文化是云南各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治病、防病、保健的医药知识文化的总称,是对云南各少数民族医药科学文化的抽象与概括,是云南各少数民族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起来的智慧结晶。它孕育发展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社会发展水平等条件下,并随之发展变化以不同的方式世代相传,体现出相应的特点。
1文献传承方式及特点
文献传承是指通过图文形式把民族医药文化相关信息记载下来并世代相传的一种文化传承方式。是在一定的时间和自然环境下民族大众与疾病作斗争的情况记录。文献传承存在于历史上有文字的民族,其中有较多的医药知识积累和医学理论的梳理[1]。云南有很多少数民族都有关于本民族医药文化知识的相关文献记录,并且有专门的医药文化知识文献。如傣族的《罗格牙坦》(傣语名《坦乃罗》);彝族的《医药书》、《聂苏诺期》;藏族的《晶珠本草》、《医药异名释》;纳西族的《持尔松律》、《古徐律》等书籍,专门记载了本民族的医药文化知识。
文献传承是一种比较进步的文化传承方式,受制于知识文献化的程度,因此它不是适用于云南所有民族医药文化的传承,主要适用于傣、藏、彝等民族自身[2]。该传承方式具有科学性、历史性、真实性特点。笔者认为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文献记录是民族医药传承比较有效的载体,能够促进形成完整系统的民族医药文化知识体系完成。如傣族医药文化中的“四塔”“五蕴”理论,藏族医药文化中的“隆”、“赤巴”、“培根”三因素说,彝族医药文化中的“二气六路”观等,之所以能够形成比较完整的医药科学文化体系,主要与其相关文献记载有关。历史性主要体现在其文献所记载的信息内容能够为本民族医药科学、医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丰富的理论储备和有效的信息资源,为研究工作提供可考证数据。如经过相关理论工作者、研究人员等整理出版的傣医药文献《档哈雅》、《傣族医药学基础理论》;藏医药文献《藏医精要》、《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分卷);彝族医药文献《彝族医药史》、《彝族医药》等,均以大量的文献记载为理论来源。真实性主要体现在民族医药文化有关文献所记载的内容,通常是对作者诊断、用药、治疗、操作流程、运作方法、使用器械、经验教训、医药案例等的真实记录。
文献传承需要有民族文字作为记载条件,而云南各民族由于所居住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等原因,导致了其文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云南民族医药文化的文献传承还体现出了不平衡性特点,即有的民族医药文化有完整
系统的理论体系,如傣族医药文化、藏族医药文化等。有的只有零星的记录,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无系统性。如白族医药文化、景颇族医药文化等。由于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使民族文化呈现出多样性,该多样性也使得云南民族医药文化在文献传承中体现出了文化多样性和民族性。
2言传身教的传承方式及特点
言传身教是指通过口耳相传、语言上的讲解传授和行动上的示范实现民族医药文化传承的方式。由于历史等原因的影响,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差异明显。其中民族医药的传承除了文献记录的完整性系统性于零星记载差异之外,还有很多民族的医药文化没有文字记载,而是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予以传承。如哈尼族医药文化、阿昌族医药文化、独龙族医药文化等。同时,受社会发展水平的和传统发展文化的影响,言传身教一直以来是我国传统医药科学、医药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云南民族医药文化作为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例外地也是通过言传身教为重要途径实现自己的历史传承。
言传身教主要包括家传、师承、民间口耳相传三种形式。其中家传和师承是民族医药文化传承的传统方式[3]。家传是指家族内部的世代相传,俗称“传内不传外”。由于家传局限于家族内部成员间的关系,所以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和封闭性特点,不利于民族医药的发扬光大。师承是指师徒传授关系,即传授,徒弟学习与继承。相对于家传而言,师承打破了家族成员的局限性,师徒关系既可以产生于家族成员之间,也可以建立在家族外其他成员之间,因此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进步性,有利于民族医药文化的交流、继承、发展。民间口耳相传是指民众间的口说耳听。由于相传于民间,口耳相传的方式具有大众性与生活化的特点。同时也因其大众性和生活化的特点显得民族医药文化的传承显得比较零星,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总体上讲,言传身教的传承方式具有一定的“保质”性和不稳定性。一方面,它通过传承人世代的实践探索、验证,对民族医药文化进行筛选提炼,使其越来越正确,越来越科学。另一方面,这一传承方式是以大脑为文化的记录载体,如果不能有后继的传承人不间断的将其延续,在某一代传承人的生命结束时其记录的文化便随之消亡。同时,由于个人之间的差异性,后世传承者未必就能全面、有效地继承发展前辈传承者的文化积累。这也是很多民族医药文化中的珍贵遗产失传原因之一。
3学校教育的传承方式及特点
以学校教育的方式传承民族医药文化,主要是通过学校培养的专门人才,科学、有效、规范地继承、发扬民族医药文化。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随着传统生物医药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现代医药产生医源性和药源性疾病的出现,人们越来越多的更加关注以天然药物为主传统医药文化。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民族医药文化越来越广泛地被人们所认识及使用,在人类健康事业中的价值和地位也随之被证实并受到青睐。因此,培养专门的民族医药文化专门人才、发掘民族文化资源、继承发扬民族医药文化便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学校教育作为传道授业最重要的手段,专业教育能使受教育者接受全面、专业、优质的培养,系统地学习和继承相关专业知识
和其它各种知识,自然就成为民族医药传承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理想选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