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I ©再转为集体土地的程序,也不允许通过置换、转让等方 式转为集体所有。可见,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置换、逆转
的规划仓储物流园区内,其集体土地均 征收程序的建议,是完全不可行的。2. 使用权从属于所有权,须与所 有权类型保持一致进行了统一征收,该村想选择靠近园区 主干道的一块土地作为村集体安置产业
土地使用权本质上是土地所有者在不丧失所有权
用地。开发区自然资源部门核查后发现 该地块一年前已经完成征收并纳入政府 储备,于是在征得开发区管委会以及土
的情况下,将所有权的一部分权能暂时或者长久地让渡
给他人,而所有权人保留处分权。土地使用权的发生、行 使要受到所有权的制约。土地使用权的从属性及派生性
地储备机构同意后,决定按划拨国有土 决定了其类型须与所有权类型保持一致,即不会出现基 于集体土地所有权设定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也不会
地使用权方式给该村办理地块的供地手
续。该村村民代表商议后,不同意这一供 地方案,要求按拨用集体土地使用权方
出现基于国有土地所有权设定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情况。本案例中,有人提出的保留国家所有的性质,按拨
式办理。为此,该开发区管委会组织相关 部门多次讨论,暂时没有就供地方案与
用集体土地使用权方式供地的观点,就是要在国有土地 所有权上设定集体土地使用权,这种观点违背了土地使
该村达成一致。用权从所有权中派生时,应保持所有权性质以确保所有
二、 分歧争议焦点集中在供地方式以及国有
权人处分权的原则,模糊土地使用权的从属性及派生
性,混淆了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差异,也是不可行的。3. 安置用地不限类型,国有土地也可用于安置土地是否能转为集体土地两个问题上。一种观点认为可以将这块地转为
安排集体安置产业用地的目的,在于解决农民集体 经济组织在征地后的生产发展问题,保障被征地农民的 长远生计。从现行管理建设用地的各项法律法规来看, 无论是国有土地使用权还是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建设用
集体土地,再按拨用集体土地使用权方 式办理供地手续。如果该村还有未征收
的集体土地,可以与储备土地置换后, 将该块安置产业用地调整为集体土地; 或者由被征收集体经济组织退回征地 补偿款,将该块安置产业用地还原为集
地,均可实现这一目的。各地的集体安置产业用地政策, 也未对安置产业用地的使用权类型进行限制。两者在建设使用上并无明显差异,区别在处分上,
体土地。集体土地使用权相对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在转让、抵押等 方面受限,未来征收补偿的程序也有一定的差异。另一种观点认为,国有土地转换为 集体土地是不可行的,为了便于村集体
安置产业用地统一管理,应保留这宗地 国家所有的性质,按拨用集体土地使用
权的方式供地。还有人认为,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国有土地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应按划拨国有土 地使用权方式供地。本案例中,导致村集体经济组织坚持要选择集体土 地使用权的原因,主要是受集体土地安置的旧习惯影响 以及对于未来征拆补偿的疑虑,说明当地关于安置产业
用地政策宣传得还不够深入。土地征收是保证国家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所
需土地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征收农民土地的过程中,各
三、评析集体安置产业用地的供地作为一项行政许可,其依 据、内容等均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要解决供地方案 上的疑虑,就要从所有权征收、使用权设定等方面入手 分析,排除理解上的误区。1.所有权征收不可逆,完成征地不 能再转为集体土地地采用留地安置的方式对被征地的集体经济组织进行 安置。安置产业用地能为被征地农民提供连续而稳定的 经济收益,并分享未来土地增值收益。留用国有土地和 留用集体土地两种形式各有其优缺点,因留用集体土地 只办理农转用手续.不办理征收手续,程序相对简单,成 本也较低,虽然在未来流转受一定限制,但村集体经济
组织在选择安置产业用地类型时,受传统观念影响,通
我国土地所有权分为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
常更愿意选择这一模式。不过,在城市新区大面积统一 征收的情况下,往往难以实现。所有权两种不同的类型。其中,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 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地方人民政府依据法律的授 权,实施土地使用权划拨、出让、收回等所有者行为,以
安置产业用地相关政策在各地也处于探索阶段,难 免会遇到执行过程不完善不清晰的地方,需要制定政策 的部门在拟定政策时注意与现行法律和政策的衔接,因
实现对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根据我国法 律规定,国家土地所有权只能为国家所有,国有土地所
地制宜地完善相关政策,并将安置产业用地政策与建立 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保障措施相结合,尽力化解被征地
有权的买卖、互易、赠与等均属非法。本案例中的地块已经依法征收,转变为国家所有。 农民的疑虑。(作者单位:南宁市自然资源局)按照现行法律,国家所有土地不存在退回征地补偿款,黑龙江自然资源201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