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新准则下职工薪酬核算问题研究

关于新准则下职工薪酬核算问题研究

来源:好走旅游网
・ 154・ 陕西农业科学 2009(3) 关于新准则下职工薪酬核算问题研究 赵莹,李爱琴 (西藏民族学院财经学院,陕西成阳 712082) 提要:《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一职工薪酬》规范了职工薪酬的确认、计量等,通过与旧准则比较发现新准则下 职工薪酬的核算有许多新特点,如何较为准确、规范地进行新准则下职工薪酬的核算已成为当前一项基本的 工作与任务要求,本文就新准则下有关职工薪酬的核算进行探讨。 关键词: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 1 职工薪酬准则的新变化 1.3核算内容更为广泛 新准则下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不仅包括原 1.1核算理念更为新颖 “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中的相关内容,而且 新准则的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 还涵盖了原“其他应付款”和“其他应交款”中的医 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 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 出。具体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 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工会经费和职工教 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 育经费等部分内容,即在旧准则核算内容的基础 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现金结算 上调整和增加了这部分“五险二费一金”中的内 的股份支付,但不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和企 容,其核算的内容和范围较旧准则相比明显有所 业年金。新准则下职工薪酬的定义较旧准则相比 增加。此外,职工薪酬准则还导入了诸如辞退福 更全面、更完整,更规范。它规定了在职工为企业 利、带薪休假和现金结算股份支付等新的会计业 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 务和核算方法,其帐户对应关系更为明确和直观, 对象,将应确认的职工薪酬(包括货币性薪酬和非 更能清晰、客观地反映市场经济运行中各项经济 货币性福利)均应计人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业务的来龙去脉与实质。 同时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这样,它更能全面、真 1.4账务处理更为灵活 实地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的各种劳动报酬与 新准则下关于职工薪酬的核算和账务处理的 福利项目,其核算理念和内容更为新颖,符合我国 规定较为灵活。计量应付职工薪酬时,国家规定 的具体国情和现状,更具有中国特色。 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则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 1.2体现经济关系更为明确 进行计提;国家没有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企 职工薪酬准则首次系统地规范和明确了企业 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合理预计 与职工是建立在雇佣关系上的各种支付关系,并 当期应付职工薪酬。若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 引入了辞退福利和以现金结算股份支付等有关概 计金额,应当补提应付职工薪酬;若当期实际发生 念,更能反映出在中国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劳动 金额小于预计金额,则应当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 力市场体系中企业劳动用工制度的规范性与完善 薪酬。对于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末以后一年 程度,能够体现和反映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的人 以上到期的应付职工薪酬,企业应当选择恰当的 事薪酬激励制度与竞争约束机制,能够适应和促 折现率,以应付职工薪酬折现后的金额计人相关 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旧准则尚未 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应付职工薪酬金额与其折 规范这些内容,只是在《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了 现后金额相差不大的,也可按照未折现金额计入 应付工资所包括的各种工资、奖金和津贴等,不利 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总之,账务处理更能 于全面地反映和体现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与职 真实、准确地反映出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 工、企业与社会以及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各种经济 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其他相关支出等。 利益支付关系。新准则下职工薪酬的核算则恰好 1.5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更为紧密 能弥补旧准则中的这些不足。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逐步接 *收穑日期:2009-03—20 作者简介:赵莹(1981一),男,陕西礼泉人,西藏民族学院财经学院,教师,主讲会计学,财务管理。 赵莹等:关于新准则下职工薪酬核算问题研究 轨,职工薪酬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更为紧密, 如我国的职工薪酬准则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补 充养老保险的提存计划作出了明确规范,这与《国 际会计准则第19号一雇员福利》和《国际会计准 则第26号一退休福利计划的计划和报告》会计处 理规范基本一致,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 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 2 职工薪酬准则的新规定 2.1 核算内容 职工薪酬准则中规定了职工薪酬的核算内容 主要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职工福利费、各类社会保 险费用、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未 参加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退休金和医疗费用以及 辞退福利、带薪休假等其他与薪酬相关的支出等。 既有传统意义上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也包 括以往包含在福利费和期间费用中的职工福利 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各类社会保险(包括 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还增加了诸 如辞退福利、带薪休假等新增的职工薪酬形式,但 不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和企业年金,以适应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2.2会计科目设置 职工薪酬的核算是通过设立“应付职工薪酬” 科目来统一进行核算,并分别按“应付工资”、“应 付保险费”和“应付住房公积金”设立三个明细科 目来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1)“应付工资”明细帐户主要用于核算企业 应当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的负债 类账户。借方登记支付数额,贷方登记发生数额, 余额在贷方,表示应付未付金额。 (2)“应付保险费”明细账户主要用于核算企 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 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的 负债类账户。借方登记支付数额,贷方登记发生 数额,余额在贷方,表示应付未付金额。 (3)“应付住房公积金”明细账户主要用于核 算企业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的负债类账户。 借方登记支付数额,贷方登记发生数额,余额在贷 方,表示应付未付金额。 2.3会计处理方法 对于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应记人“生产 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科目;管理部门 人员的职工薪酬,应记人“管理费用”科目;销售人 员的职工薪酬,应记人“销售费用”科目;应由在建 工程、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记入“在建工 程”、“研发支出”等科目;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 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应记人“利 润分配一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科目。 对于非货币性职工薪酬,应当根据受益对象, 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人相关资产成本或当 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 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 职工薪酬一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若涉及有计提折 旧的事项,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一非货币性福 利”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对于难以认定受 益对象的非货币性福利,直接计人当期损益和应 付职工薪酬。对于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企业在 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 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的 建议,若同时满足条件:①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解 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并即将实 施;②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 裁减建议。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 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借记 “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一辞退福 利”科目。 2.4信息披露 职工薪酬准则首次明确和规范了披露的范围 与内容,即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应当披露支付给职 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各类社会保险福利费、住房公 积金和支付因解除劳动关系所给予的补偿以及其 他职工薪酬项目的内容和金额。同时该准则对因 接受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补偿计划而由职工人数的 不确定性所产生的或有负债作了规定,要求根据 《或有事项》准则的规定一并进行披露。 对于报告期应支付给职工的职工薪酬及其期 末应付未付金额,企业在期末应当在报表附注中 披露如下内容: (1)应当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 贴,及其期末应付未付金额。 (2)应当为职工缴纳的医疗、养老、失业、工伤 和生育等社会保险费,及其期末应付未付金额。 (3)应当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及其期末 应付未付金额。 (4)为职工提供的非货币性福利,及其计算依 据。 (5)应当支付的因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及其期末应付未付金额。 (6)其他职工薪酬等。 3 职工薪酬准则的新影响 3.1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职工薪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 ・156・ 陕西农业科学 2009(3) 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 会使得存货成本和经营过程中的期间费用具有不 债,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外, 确定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财务经营成果的 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进行费用 可比性。对于这一系列的变化,要求报表使用者 的归集与账务处理。这就意味着企业财务状况中 不但要分析“表内关系”,而且还要关注政策变更 的流动负债、经营成本较以前年度相比范围将有 对财务报表所产生影响的“表外项目”(即附注和 所扩大,而各种反映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 信息披露等内容),才能获得相对真实的企业财务 标、盈利能力指标在纵向上将失去可比性,改变了 状况信息。 以往财务指标的评价内容,直接影响了企业财务 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可比性。 参考文献: 3.2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 [1] 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新准则取消了按工资总额的14 计提职工 2006. 福利费,即企业可以按实际发生额来进行列支。 [2]企业会计准则一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 例如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中 出版社,2006. 的职工福利费,就可以直接计人产品成本或劳务 [3]顾韧.从国企上市看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J].财 会月刊,2008,(1):47—48. 成本。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l号一存货》的规 [4] 张学谦.国际会计准则与惯例[M].北京:时外经济 定,对于生产产品、提供劳务中的直接生产人员和 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12. 直接提供劳务人员所发生的职工薪酬,也可以直 [5] 王建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简介及与中国会计准 接计入存货成本。但对于因非正常消耗所负担的 则比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直接生产人员和直接提供劳务人员的这部分职工 [6]黄世忠.新会计准则的影响分析[M].财会通讯・综 薪酬,应当在发生时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这样就 合版,2007,(1):21—23. (上接第147页) 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期货交易等,将推进农 可防止供应链延迟或断裂;再次,积极推行“冷链” 业生产的一体化、信息化和高效化进程;其次,搭 管理,可确保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的协调管理及高 建物流信息平台,推进物流科技建设,引导商贸物 效运作;最后,加快搭建公共信息平台,完善物流 流企业更多地涉足农产品市场,可培养、完善贸工 信息网络体系,可为解决农产品供应链的生产导 农、农工商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和各具特色的 向、加工技术、流通服务及销售信息等提供条件。 “龙”型产业实体;最后,农产品的流通加工、运输 3.5 农产品物流有利于优化组合生产要素 配送、供应销售等物流活动涉及农、工、商三大部 资源整合和要素优化是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 门和产前、产中、产后三大环节,发展农产品物流 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农产品物流,将推进相关资 可解决“条块分割、垄断割据,服务市场支离破碎” 源整合和生产要素优化组合。首先,通过发展各 等问题,推进三大部门一体化、三大环节整体化进 类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为土地、生物、林果、畜牧 程,促进农业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的构建【3]。 等各类农业资源的整合及资本、土地、劳力、市场、 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提供了平台和载体; 4 结语 其次,积极发展农产品供应链物流和资源可再生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最重要环节,“农 物流,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资本、设备、市场等 产品物流快车”在转变体制、增添效益、确保“市场 要素的深度整合,产生“1+1>2”的效果;最后,积 导向”功能以及推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构建农业 极培育农业物流人才,推进物流设施设备、信息网 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等农业产业化要素领域均具 络、装备技术等建设,全面提高设备、劳力、信息等 有重要的组织功能和保障作用。 生产要素质量并促使其优化组合。 3.6农产品物流将推动构建农业一体化生产经 参考文献: 营体系 [1]胡瑶.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瓶颈、障碍和对策[J].安 农业产业化的中心和实质就是一体化生产经 徽农业科学,2006,34(20):5 427—5 428. 营体系或者叫做“龙”型产业实体;构筑农产品物 [2]刘跃.董爱君.发展农产品物流与新农村建设的构 流体系,高效组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为 想[J].甘肃社会科学,2006,(6):231—234. 构建“龙”型产业实体提供了技术支持、市场保障。 [3] 朱吉闯,唐锋.广西工业化、城镇化须搭物流快车道 首先,整合农产品的加工、储运、分销等流程,大力 [J].物流科技,2008,(12):119—1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