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变废为宝》说课稿
《变废为宝》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变废为宝》。下面我从六个方面向大家介绍这节课。
一、课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选题必须以学生为本,联系学生的生活,选择具有社会性、趣味性、实践性、探究性的主题,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发挥潜能的机会。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让学生了解环境现状,增加环保意识,设计了本次活动。通过本次《变废为宝》活动让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有意识地进行废物利用,为环保事业尽一份力。
二、活动目标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以及初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环境的现状,获得的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以及对文化的认识和经验。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搜集各种废旧材料,将其加工成工艺品,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认真做事、勇于创新的态度 2、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提高学生的评价和鉴赏能力。
三、活动准备
(一)、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奖品、教师作品。 (二)、学生准备:
1、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工具。 2、分成六组。 四、活动过程
(一)、了解我们的环境(4分钟) 1、图片资料 2、文字资料
目前,我国的668座城市中,2/3已经被垃圾包围。据有关专家介绍,由于我国现有的垃圾处理场数量和规模远不能适应城市垃圾增长的要求,我国历年堆放未及时处理的垃圾已经占用了大量的农田,而且还在逐年递增。垃圾已经成为城市“肿瘤”。
通过了解环境现状,增强学生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主动去解决问题。(二)、精品欣赏(6分钟)
1、变废为宝的故事
犹太人斯塔克把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大堆废料加工成小自由女神像,让这堆废料变成了350万美金,使磅铜的价格整整翻了1万倍。
义乌人毛应理将新疆人做果脯剩的杏核炒熟出售,每年创造800万元的收入。
湖南省稻农黄大众,将制药厂废弃的药渣制成了优质的有机腐殖土,卖给菜商,从1998年到2006年近8年时间,为九芝堂药业集团“销纳”了约六七千吨药渣废弃物。
2、请同学们先来看大屏幕,一起来欣赏几件作品。 3、作品欣赏。
欣赏变废为宝的故事和作品,激发学生创作的激情。 (三)、变废为宝(20分钟)
学生独立或者合作完成作品。通过亲历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做事、勇于创新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四)、成果展示、评价(10分钟)
1、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作品,每个小组评选2-3件作品参加班级评选。、班级评选,请老师和学生当评委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为获奖学生颁发奖品,其他学生颁发纪念品。
通过对作品的评价,学生之间互相欣赏,互相学习,提高了评定和鉴赏能力。
(五)、结束语(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教师通过对本次活动的回顾与总结,肯定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学生的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学生“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意识。
五、活动延伸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养成“变废为宝”“废物利用”的习惯,健康、简约的生活。
六、活动反思
通过组织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我深深地体会到以下几点: 1、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向生活,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它需要学校、社会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
2、由于时间、材料、工具的限制,一节课不可能把作品做得那么完美,关键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理念。
3、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有知识,知识就在生活中。
《变废为宝》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以及初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环境的现状,获得的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以及对文化的认识和经验。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搜集各种废旧材料,将其加工成工艺品,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认真做事、勇于创新的态度 2、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提高学生的评价和鉴赏能力。 二、活动准备
(一)、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奖品、教师作品。 (二)、学生准备:
1、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工具。 2、分成六组。 三、活动过程
(一)了解我们的环境 1图片资料(课件)文字资料
有资料显示,随着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作为城市公害的垃圾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目前我国的668座城市中,2/3已经被垃圾包围。据有关专家介绍,由于我国现有的垃圾处理场数量和规模远不能适应城市垃圾增长的要求,我国历年堆放未及时处理的垃圾已经占用了大量的农田,而且还在逐年递增。垃圾已经成为城市新“肿瘤”。
国家倡导要节能减排,可是市民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觉得节能减排是政府和企业的事。看到电视广告中奥运冠军讲节水、节电、垃圾分类,发现我们每个人都能参与节能减排,只需我们举手之劳,不仅能为国家节能减排的目标的实现做贡献,而且减少家庭支出,何乐而不为啊?”记得一位哲人说过,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在生活中,我们应仔细观察,变废为宝,(二)精品欣赏
1、变废为宝的故事
犹太人斯塔克把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大堆废料加工成小自由女神像,让这堆废料变成了350万美金,使磅铜的价格整整翻了1万倍。
义乌人毛应理将新疆人做果脯剩的杏核炒熟出售,每年创造800万元的收入。
湖南省稻农黄大众,将制药厂废弃的药渣制成了优质的有机腐殖
土,卖给菜商,从1998年到2006年近8年时间,为九芝堂药业集团“销纳”了约六七千吨药渣废弃物。
2、请同学们先来看大屏幕,一起来欣赏几件作品。(课件)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废旧材料可以利用,比如:废报纸、纸盒子、各种塑料袋、矿泉水瓶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回收的垃圾,这些废旧资源,经过我们双手的打扮就可以变成生活用品或者是精美的工艺品,这多有趣呀!
(三)变废为宝
看到别人的作品是不是很羡慕呀?那就快发挥你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对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一次大变身吧。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温馨小提示。(课件)(1)注意安全,不要让使用的工具划伤你和同伴;(2)注意卫生,将不用或剩余的废旧材料放到方便袋里,请不要随意丢弃。
(3)精心完成作品,评选出优胜作品颁发精美奖品。接下来就开始你们的废物大变身吧!学生独立或者合作完成作品。
(四)作品展示、评价
刚才我和同学们一起动手操作,把废旧资源进行了大变身,它们到底变成什么样了呢?快让我们来展示一下吧!
1、小组评选每组推选2-3件作品参加班级评选。、班级评选,请老师和学生当评委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三等奖若干。
(五)、结束语
今天这节课,每一名同学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让一些废旧物品变成了艺术品和生活用品,既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情趣,还为环保尽了一份力。记得一位哲人说过,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在今后的生活中,希望同学们运用聪明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创造健康、简约、时尚的生活。 第二篇:变废为宝说课稿
《变废为宝》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二、活动对象
三、活动目标 四、活动方法 五、活动过程 六、活动延伸 一、活动背景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旧物品,当人们随便乱扔乱丢,这些废旧物品就变成了垃圾,对环境卫生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同学们虽然知道这些废旧物品变成的垃圾对地球带来污染,但是到底有哪些危害呢?并没有多少了解,究竟怎样处理这些废旧物品?能不能回收?这些作为小学生并不特别清楚。在老师与同学的多次讨论后,最终定下了“变废为宝”的环保主题活动,因此通过开展“变废为宝”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将生活中废弃品收集起来,再结合他们的创意“变废为宝”。
二、活动对象
五年级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许多自然和社会观察问题,没有实践操作经验,很难准确理解其中的内涵,应利用可能的机会接触自然界的生物和社会中的人和事,增加实践感受。接触社会的另一个好处是培养学习兴趣,保持主动学习的态度,有利于迎接更复杂的挑战。
独立能力增强,同学们可以自由组织团体活动,并且具有明确的目的和行动方法。带有一些普通社会团体活动特点,而且这些小团伙不轻易解散,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他人,取长补短,与他人和谐相处。
自制力增强,五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强,对他们学习的指导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所以五年级学生有能力完整地做一件事。
三、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懂得废物也能变宝,不要随便糟蹋废品。
2.在了解旧物用途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
通过“变废为宝”这个活动,丰富学生们的环保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提高操作能力。
2.通过集体协作提高团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团体合作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通过写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学生环保、节能等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节能等意识。
四、活动方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动手操作法 五、活动过程 (一)准备阶段 教师:
1.提出活动任务。为了明确自己该做的事情。
收集身边废品(如:吸管、拉管儿、塑料杯、纸杯、废纸)2.活动时间。
确定活动主题及制定活动方案:1课时,让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及意见,综合大家的意见。
收集废品:星期
六、星期日,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为自己的作品找到足够的材料。
说作品:一课时,有充足的时间对该组的作品进行详细的讲解,并教会其他的同学。
④利用作品:一课时,变废为宝,物尽其用。 3、做好安全工作及注意事项。学生:
1、自由搭配成组,3~5人一组,每组民主制选举组长。为了体现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2、组长组织小组进行讨论确定小组准备发明的物品设计三个以上的方案,并搜集相关废品。为了明确目标,进行合理分配任务,以做
铺
垫。
3、讨论、确定本组活动地点。 (二)实施阶段:收集废品
1.以小组为单位,按照预先确定的方案进行收集物品。2.按确定的地点进行清点物品,从中选择可用物品。3.在父母帮助下完成预先设计的作品。4.按科学分类进行处理垃圾。
5.随时记录活动情况、心得体会或写日记。(三)展示交流、利用阶段:
1、说作品,为了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
2、利用作品,为了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利用作品
为了导之以行,让学生的想法得以践行,组织学生把该组物品运用于生活之中。
运用之后同学们分别谈谈自己作品得以运用的感受。 六、活动延伸
本次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将向全校师生推广奇思妙想改废物的倡议,以此来宣传“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方案下一阶段定此方案继续这一方面的探索。 第三篇:变废为宝
《变废为宝》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宁安市丹江小学 石增芹
教材:人教版美术实验教材三年级上 课题:变废为宝 教学目标: 1.感知目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物品。培养收集能力。2.技能目标:通过制作活动,发展学生想象力,提高创新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用自己的智慧美化环境。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教学难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学习准备:水彩笔、蜡笔、彩纸、剪刀、固体胶、纸盒。教学过
程:
一、激发情趣,魔术导入
师:今天,能和咱们班同学一起上美术课,老师心理特别高兴,所以想给大家变个小魔术,你们想看吗?你们家废旧的报纸都用来做什么?看,老师这有一张旧报纸,经老师一卷变成了什么?魔术棒。再一卷又变成了什么?蜗牛。对,还需要再一拧,出来头和角。看,由一张废纸箱里的废报纸变成了一个有生命的小蜗牛。你们想变吗?那么大家仔细想:在你们家里有没有这样可以拿来变一变的废旧物品呢?细心的同学想一想来告诉老师和同学。(指名答。)同学们都是细心的人,生活中有这么多废旧不用的物品,虽然没用了,可心理又特喜欢,扔了觉得可惜,怎么办呢?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好,今天我们学习第12课:变废为宝。(板书课题)
二、欣赏中展开想象,激情中投入制作
师:老师收集了一些用废旧物品变成的好东西,你们想不想看?老师有一个小要求:仔细看,认真想,这些好东西都是用什么来制作的?用什么方法来组装的?请看大屏幕。师:看了这么多漂亮的作品,你喜欢吗?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生答。)猜一猜,他们是用什么材料来做的?想一想都是用什么方法组装的?
师:现在你们是不是受到了一些启发,又有了新想法?谁来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师:咱们同学真聪明,老师也制作了几个小东西,你们想看吗?不过,老师有个条件:如果哪个做得好请你多鼓励我,哪儿需要修改请你帮助我,好吗?首先,看这是什么?用什 么做的?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材料?你想用它做什么?你认为老师哪儿做得好?(生答。)请同学们鼓励一下好吗?哪做得不好?(生答。)请同学们帮我提个建议好吗?
师:咱们同学可真了不起,个个火眼金睛,想不想做出比老师做得更好的东西来?老师满足你们的愿望。为了做得更快更好,我们必须先拿出设计方案来。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几个人合作。比一比哪组的同学最先拿出设计方案。开始。
师:老师相信你们的方案都是科学合理的,现在就用你们的实际
行动来证明。看一看哪组分工最合理,制作最快。让我们脑筋转起来,让我们的小手动起来。让我们变废为宝的梦想快快实现。(开始制作,放音乐。)
三、开个小小展示会,体验成功的滋味
师:好,有的小组做好了。现在请同学们把你做好的作品举起来,让大家互相看看,比比,你最喜欢哪一个?快快告诉它的小主人。
师:你想让你的作品更漂亮吗?现在我们给他们布置一个家好吗?请全班同学都来参与,做完的同学把你的作品放到这个展示台上,选一个你认为合适的背景色。没做完的先不做了,收拾一下周围的卫生。(师布置黑板。)
师:小小展示台布置好了,你们高兴吗?我们一起做游戏吧! 师:现在请同学来介绍你的作品,给他起个名字。下面的同学用掌声来表示是否喜欢你的作品。并可以提出你的疑问,我们要为最受欢迎的作品颁奖,并做简单的采访,对观众也要采访。
师:同学们,今后生活中你们将如何处理废品呢? 《变废为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了解生活中的大多数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并能按一定的方法和不同的标准对垃圾进行分类。
2.进行物质的分离和制造,培养分析和实验能力。
3.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废旧材料加工成各种物品。培养学生动手设计制作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综合素养和综合技能。
4.通过学习意识到环境的保护需要靠大家从小事做起,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发现身边的废旧材料,并能合理利用,制作出立体或半立体的作品。教学准备:各种废旧材料、水盆、纱网、糨糊、剪刀、胶水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引导阶段:
1.提问学生,通过一周对自己家里垃圾的调查,你了解到垃圾主要由什么组成?你又是如何分类的?并说说你的理由。
2.出示课本中展示的垃圾图片
1)引导学生进行分类,用线条连到相应的垃圾箱里(可以回收利用的、不可以回收利用的、有毒的)
2)讨论:设计一个家庭垃圾处理方案。
3)你在生活中都找到哪些可以再利用的废旧材料?你准备怎样利用它们?举例说一说。4)教师展示一些废旧材料制作的物件。(风铃,花篮)3.分离可回收的垃圾
1)导语:在一个垃圾箱中有许多可回收的垃圾如塑料泡沫、大头针、纸屑、回行针等,你能设计出一个简便、快捷的分离方法吗?
2)进行分离
3)讨论:回收的垃圾有什么用途?它们经过处理后回变成什么? 活动阶段:
1.资料展示(制造1吨纸的成本)2.制造再生纸
教师先给学生讲述制作过程,然后指导学生完成(泡纸、打浆、成型、晾干)
三、资料拓展:
1.举例生活中的可回收垃圾
2.可回收垃圾的主要加工处理、回收利用的方法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1、材料准备:布置学生回家收集各种废物,准备制作工具,如剪刀、胶水、彩笔等。
2、教师详细准备“废物利用”方面的环保资料,以对学生作进一步的制作指导和环保教育。
3、组织学生选定评委,指导讨论制定统一的小制作品评比标准。 评比标准如下:评比项目 废物利用 立意、构思 手工、造型 所占比值 50分 30分 20分 作品得分 作品总分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课前用一些废纸、废罐等做成的小制作品点缀教室,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美的环境中,然后请学生谈谈感受。
2、师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小制作品漂亮吗?
你们知不知道这些漂亮的小制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出来的吗? 那么同学们想不想也来变废为宝,把垃圾变成漂亮小制作品呢?同学们有没有这个信心和本领呢?
3、出示主题:变废为宝——利用废纸、废罐、废瓶等制作小制作品。
二、活动过程
1、组织学生自由组合活动小组,确定小组长和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2、各小组根据所准备材料讨论并初步设计小制作品,确定所用材料,如何制作等。
3、小组分工合作自主制作小制作品,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安全。 4、组织学生展示所制作小制作品,展示过程中每个小组派出一名解说员介绍作品的材料、创意和制作方法等。
三、课堂总结
1、组织学生谈谈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教师进行适当点评。 2、教师从活动准备、制作过程、作品情况等方面对本次活动作简单总结。
3、引导学生说出本次活动的目的――变废为宝,环境保护。 四、课后拓展
1、在学校橱窗中展示本次活动中的全部作品,并欢迎全校师生根据“评比标准”进行评价打分。
2、组织学生写“废物利用”环保倡议书,号召大家齐动手,共环保。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
(1)、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
(2)、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
(3)、有害垃圾:又称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电池、过期药品等。 第四篇:变废为宝范文
变废为宝(看图作文)
新宁县解放小学四年级187班金笔作文三级班学员姜奥成今天阳光明媚,我在家里做作业。妈妈大扫除后提着一大袋垃圾要倒,我脑袋瓜一转,赶忙走到妈妈身边说:“妈妈,可以把垃圾给我吗?我要变废为宝。”妈妈高兴地说:“好呀,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说完便转身把垃圾放到大圆桌上休息去了。
首先,我给垃圾分了类。呀,垃圾真多!有易拉罐、水瓶、可乐等。分好类后,我快速地向邻居家走去,请来了小明和小红,我首先说:“我们来比赛,看谁做的东西精致、美观。”“好!”小明和小红异口同声地答应了,后来我们又讨论了一番,最后我决定做一个笔筒,小明做一个小烛台,小红做一朵花。
我准备的材料是:一张纸、水彩笔、易拉罐、小刀和胶布。我先用小刀把易拉罐的罐口切掉,然后用胶布把纸粘在易拉罐上,最后在纸上涂了些颜色。不一会儿,笔筒就做好了。小红做的是一朵花,这个很简单,用一些废纸来回折几下再用胶布粘上就可以了。小明呢?他先把十多根一次性筷子捆在一起,再在上面固定几块铅皮,最后用铁丝捆住就可以了。
现在是评分的时候了,我先发言:“我做的最好,又做得快。”话音刚落,小红说:“我做的不仅可以用来欣赏,而且又漂亮,肯定是我第一。”这时,小明嘟着嘴说:“我做的也很有用。”正当我们争论不休的时候,妈妈从房间走了出来,我们一致要妈妈评分,妈妈笑着说:“你们做的都好,各有各的特色,将来一定是祖国有用的人。”我们听了都不约而同地笑了。
点评:这次的看图习作虽然只为我们提供了一、三两幅图,但小作者认真看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为我们叙述了几个小朋友在废物利用、保护环境的故事。描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指导老师:刘凤)
第五篇:变废为宝
变废为宝
活动目的通过调查“白色污染”的情况,让学生初步了解污染的情况及该如何有效利用的塑料垃圾,使其能够被再次使用。
通过让学生制作环保铅笔,使学生形成废弃物可被再次循环利用的观念。
调查废旧电池的处理方法,知道有害垃圾该如何处理。 通过对家中废弃物进行调查,懂得该如何处理家里的垃圾。 活动分析
本单元中这部分最具实践意义,在活动中要让学生明白治理“一次性餐盒”污染靠什么,环保铅笔如何制作,废旧电池如何以及如何妥善处理身边的垃圾,使其变废为宝,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本活动由“小调查”、“实践探究”、“说干就干”几部分组成。 小调查通过采访、上网查资料、观察记录等方法,调查“白色污染”的情况及废旧电池的处理方法,使学生初步认识不可回收垃圾及有害垃圾的处理方法,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实践探究通过实践懂得清洗废餐盒需要的洗涤剂及用水量,懂得处理废餐盒需要的费用很大,激发学生使用环保餐具的愿望。
说干就干通过制作环保铅笔和有效处理身边垃圾,使其循环再用,使学生懂得有效利用可回收垃圾,做到“变废为宝”。
活动建议
让学生以不同形式汇报收集到的“白色污染”的情况,汇报形式可包括以照片介绍、用数据说明、以小品展示等,形式可以更多样,使课堂气氛更活跃。
有条件的学校可联系废品回收厂带学生参观废品回受过程。 调查研究后,组织全班学生分组交流回收这些垃圾所需的生产成本及可行性等数据。
分组调查身边的垃圾及处理方法,讨论可以如何循环利用这些废物,并把各组制作的再生物展示出来,评出最佳创意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