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李 昱
(湖南广播电视台 经视频道,湖南 长沙 410003)
摘 要: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新闻报道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时政新闻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是保证地方电视台效益的基础。但是从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现阶段的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模式、手段、方式较为落后。为此,怎样实现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发展成为相关人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湖南广播电视台经视频道新时政新闻报道为例,结合国家社会发展和新媒体技术应用情况,具体分析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时政新闻;地方电视台;新闻报道;创新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8)05-0194-02湖南广播电视台经视频道是我国省级地面频道中
最具实力和发展潜力的新闻报道平台之一。受全国改革发展的影响,国家广电总局也加强了对地方电视台新闻报道发展的要求,即要求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要具备独特的思路和发展特点,要能够抓住国家发展热点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同时,时政新闻报道还要积极借鉴最新媒体技术形式,广泛宣传。基于此,本文就湖南广播电视台经视频道的时政新闻报道创新问题展开探究。
一、充分挖掘时政新闻深度,拉近时政新闻报道和大众的距离
时政新闻报道的内容大多是国家、地区的党政工作以及社会新闻,时政新闻是沟通社会、国家、地方的重要桥梁,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比如新出台的政策法规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情况。为此,湖南广播电视台经视频道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要拉近新闻报道和大众的距离,满足人们对时政新闻的心理需求,不断提升时政新闻的社会影响力。
在2018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湖南广播电视台经视频道将报道的镜头对准基层,密切关注民生。在两会召开期间,湖南广播电视台经视频道共派出28名编辑记者上会采访,并开设前方演播室,累积发稿280多篇,这在全国省级地面频道中极其罕见。在北京前方发力的同时,后方推出7集新闻专题片《春暖潇湘画意浓》,专题片紧扣2018年3月8日*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的“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这句话,结合湖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从产业振兴、乡村医疗、乡村旅游、乡风民风、美丽家园、精准农业、乡村生力军七个方面,全面阐述潇湘大地乡村振兴新面貌,并通过一个个主人公的奋斗故事,诗意传播“潇湘版《富春山居图》”,让人深思怀想,值得推广。该专题在挖掘时政新闻报道深度的同时,也为大众了解两会内容提供了重要支持。
二、创新时政新闻报道形式,强化新媒体思维长久发展以来,大多数的群众认为时政新闻的报道是枯燥、乏味的,因而对时政新闻报道内容缺乏关注。而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目前的大多数时政新闻的内容缺乏创新点。电视时政新闻报道大多数都是领导在阐释国家发展的最新活动安排、会议部署和重大决策,这种宏观上的报道形式无法吸引大众的关注,也无法让社会大众深刻领会报道中有价值的信息。针对这种情况,时政新闻报道需要摆脱原有形式化报道的
194
局限,有重点、有策略地进行新闻报道。对社会大众普
遍关心的事件进行全过程跟踪报道,有重点、有选择地报道重要新闻。比如,湖南广播电视台经视频道时政新闻在报道的时候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融合发声,先声夺人,将一系列新媒体技术手段充分应用到时政新闻报道中,增强了时政新闻报道的生命力与活力,提高了社会大众对时政新闻报道的关注度。
湖南广播电视台在全网各个端口均开设了2018全国两会专栏,其中,湖南广播电视台经视频道推出《奋斗新时代》特别报道,将两会最新动态快速、高质地传播给广大受众。同时,湖南经视还将虚拟演播室技术引入两会报道,主持人与采访嘉宾对话的同时,相应的虚拟场景也出现在大屏幕上,令人耳目一新,观众反响强烈,取得了良好的时政新闻报道成效。特别版块《人民心愿亭》采用代表委员和百姓就具体民生问题实时互动的方式,为百姓解决生活工作难题。节目组在长沙市各大社区设置心愿亭,邀请百姓在心愿亭里表达心声,提出意见和建议,然后将其中具有代表性和建设性的留言通过记者实时采访连线两会代表委员,现场解答百姓问题。将全国两会北京前方和长沙后方社区联系起来,有效地传达民意,解决问题。
三、时政新闻记者要有自己的政治担当,树立科学的工作意识
时政新闻报道记者和文字记者在工作中需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在工作中要加强时政新闻重要性的认识。在报道时政新闻的时候要把握社会发展正向舆论导向,规范自己的言行,通过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素养。在湖南广播电视台经视频道时政新闻栏目《经视新闻》有这样一支“娘子军”,她们在工作中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先后报道了包括杨正午、张春贤、周强、徐守盛在内的多任湖南省委书记,并承担了几乎所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湘视察的特殊报道,在湖南广播电视台经视频道时政新闻报道中显示出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她们在具体的时政新闻报道中做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对时政新闻报道的科学策划。在时政新闻报道中,她们多次和省领导沟通交流,开创了一种全新工作模式:在重要领导讲话之前,她们都会和领导以及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就活动开展的目的、活动考察地点、领导讲话等方面内容进行策划,并且把握好时政新闻采访报道中的细节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记者成为新闻报道和新闻事件的主体,在工作中加强了对事件发生全过程的了解。第二,实现时政新闻报道的人性化发展。想
第9卷第5期 2018年03月Vol.9 No.5March 2018要加强时政新闻报道和社会大众之间的关联,需要将时政报道向社会新闻推进,通过报道彰显人们的个性特点。第三,改变时政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在时政新闻报道中,她们注重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转变语言表达风格,实现了时政新闻报道的人性化表达。第四,亲临时政新闻报道现场。在进行时政新闻报道的时候,她们走遍了多个城市,特别是在两会期间,结合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深入新闻报道现场,在工作中践行自己的理想宣言,承担起了媒体人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
四、结语
随着人们意识的增强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复杂化,时政新闻报道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为了让人们提升对时政新闻报道的关注度,促进时政新闻报道深入发
展,需要相关人员创新时政新闻报道理念、报道内容、
报道形式,在时政新闻报道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借助最新技术手段进行时政新闻的报道,着重凸显社会政治内容和经济新闻在新闻报道中的比重,并在时政新闻报道中充分体现百姓的主体性。参考文献:
[1] 马天.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要点探析[J].西部
广播电视,2017(20):208.[2] 孙佳音.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四化”创新策
略探究[J].新闻传播,2016(09):107-108.[3] 胡婧.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要点探析[J].新闻
传播,2016(08):76+78.
广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本身的(上接第103页)通过平台重听错过的节目内容,一方
还体现在其服务生活的作用上。广播文面,听众收听更加方便,另一方面也彰显了广播文艺的娱乐性质上,
艺出现至今为止,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创新发展。
人们的精神生活从中得到充分的满足。也只有在满足(三)结合地域特色,打造优秀的广播文艺节目
就目前广播文艺的发展来看,生活中的广播文艺人们精神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推动国家社会的进步与发
除此之外,广播文艺的发展还能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可谓是包罗万象,但是其在发展中逐渐遗忘了地方特展,
对国家的团结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广播文艺色,导致广播文艺展现出的内容缺乏特色。地域之间化生活,
而是长久的目标,在当今新的差异性会使得地方文化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所的创新并不是短暂的计划,
要研究广播文艺的创新趋势,推动广以地方广播文艺要抓住地方听众的心,就要抓住发展媒体的冲击之下,
趋势。特别是地方广播文艺,应该利用地方优秀文化播文艺的发展。资源,再结合文艺内容进行创新,还要根据地方具体的发展状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广播文艺节目,由参考文献:
刘畅.当代广播文艺节目的创新研究[J].才智,2016此推动广播文艺节目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1]
(16):248.展,满足当地听众的收听需求,进而有效地提升节目的
章莹莹.探析文艺广播创新趋势——中央电台《中国收听率。如此一来,大众在收听广播文艺节目时,能加[2]
大舞台》的启示[J].中国广播,2014(4):68-70.深对地方特色及地方文化内涵的理解,提升地方居民
胡妙德.广播文艺创新创优应以文化为魂[J].中国对地方文化的自豪感。做好广播文艺节目,丰富听众[3]
广播,2012(1):44-47.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地方社会稳定发展,这就要求不
断创新广播文艺节目,这也是当前时代发展对广播文
作者简介:杨锐(1966—)男,河南许昌人,专科,中级职称艺发展的切实要求。
(新闻编辑),研究方向:地市台广播管理及与新媒体的融合。五、结语(上接第133页)发挥新闻媒体人的作用,有效运用自
身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素质,编写新闻报道的标题和内容,让新闻信息不仅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浏览和关注,同时也能够正确地引导舆论方向,使广大受众能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使自身的媒介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人报道新闻及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让新闻媒体能够时刻处于社会竞争的不败之地。
(五)承担起新闻编辑的职责
随着当下新闻媒体传播的互动性逐渐增强,新闻编辑也由原本的与记者互动转变成现阶段的与新闻受众互动,这给新闻编辑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其业务能力的进步提供了契机。新闻编辑工作者应该承担起自己的工作职责,尽量拉近自己和受众的距离,融入受众的工作和生活中,了解受众的心理,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将新闻受众引导至正确的平台,且在该平台上相互交流、沟通及帮助。这不仅可以提升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还能够得到广大新闻受众的信任。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逐渐覆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新闻编辑工作者的工作面临各种挑战。因此,新闻编辑应该正确认识新闻编辑工作的现状。为满足广大新闻受众的需求,新闻编辑要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与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人的作用,承担起新闻编辑的职责,为广大受众提供真实、有效的新闻信息,从而充分发挥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参考文献:
[1] 刘凯燕.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探究[J].
西部广播电视,2017(22):142-143.[2] 鲍显会.略论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
[J].新闻传播,2017(08):61+63.[3] 黄慧敏.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媒介素养的培养路径探
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7,8(06):190.[4] 蔡志刚.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之研
究[J].今传媒,2016,24(10):141-142.
1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