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9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 清明 一等奖创新教案

9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 清明 一等奖创新教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9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 清明 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第三课时 《清明》 一、教学内容

《清明》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清明时节,孤身行路时的感受和心情。 短短二十八字的一首小诗,浅显易懂、有如白话,却句句有画面,鲜活生动、意境优美。生动地表达出诗人孤身行路的愁苦落寞和想要借酒消愁来振作精神的期望,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二、教学思路

按照了解清明(解诗题)—创作背景(知诗人)—想象画面(品诗句)—感悟诗情—诵读诗文的诗歌学习方法学习古诗,以想象画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自成画贯穿始终。 三、本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和意境,体会诗人复杂的情绪。

3.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背诵古诗,理解古诗所描绘的清明时节行人孤身行路的感受和心情。

难点:根据诗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自成画。 五、教学策略

教法:朗读法 师生互动法 品读感悟法 学法:想象画面法 朗读法 联系法 六、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解诗题

1.谈谈节气清明的来源、时间、天气。 (二十四节气歌)

2.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传统文化)

3.清明节习俗。

祭祖、上坟、扫墓、踏青等(古诗词拓展) 3.引入《清明》中的诗句,引出课题 (二)新授

1.初读古诗,感受韵律。(语言直白,有如白话,朗朗上口,广为传诵)

节奏、语调、情感。

2.知诗人、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感情基调) 3.品诗句,想象画面(方法指导)

(1)清明时节雨纷纷——烟雨江南细雨纷纷的风景图 理解“雨纷纷”,想象画面。

“纷纷”造句、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

(2)路上行人欲断魂——路上行人失魂落魄的人物图 理解“欲断魂”,想象画面。 头脑风暴:表示伤心的词语。 为什么“断魂”?

如何排解这种内心的愁苦落寞?

(3)借问酒家何处有?——诗人触景伤情、雨中问路寻酒的情景图

理解寻“酒家”原因,想象画面。 (“借问”——《 小儿垂钓》学习迁移)

(4)牧童遥指杏花村——牧童指路村庄隐现的情景图 理解“遥指”,想象画面。 (遥指的精妙之处,点睛之笔) (三)总结、感悟诗情

短短二十八字的一首小诗,浅显易懂、有如白话,却句句有画面,鲜活生动、意境优美。生动地表达出诗人孤身行路的愁苦落寞和想要借酒消愁来振作精神的期望。 (四) 诵读诗歌 1.独诵、齐诵 2.借助图画背诵诗歌

3.诗歌手势舞

(表情、动作、语调、韵律) 七、课后小任务

你眼中的清明是什么颜色的。用彩色的画笔画一画吧。(视频启发)

八、板书设计(诗自成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