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12.1给排水工程
12.1.1给排水管道安装,应在地坪基本完成后进行(预埋部分除外)。排水管道安装要保证垂直度和坡度;管道支架安装要根据规范设置牢靠,防止管道支架设置间距过大,造成给水管道热胀冷缩而变形或脱节;埋入地坪下给水管道必须经过严格测试,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2.1.2 给水管道热镀锌钢管,应用于给水系统中,施工人员首先应该熟悉钢性能,熟悉管道的断料、连接和敷设要求,避免施工人员凭经验施工。管螺纹套制要有一定的坡度,以随手旋进2~3牙为准;螺纹连接的管件应按旋紧方向一次装紧,不得倒回。拧紧后螺纹根部应有外露螺尾。
12.1.3 管道穿越轨道梁时,应设置钢套管。
12.1.4 给水系统安装后要进行试压、冲洗,在验收前应进行消毒,预防二次污染的可能。
12.1.6排水管道系统安装完经复核无误后,应做通球、通水和灌水试验,试验由施工单位主持,合格后,应办理隐蔽工程验收,试验保持现场清洁。
12.2 消防栓系统
12.2.1 系统在结构施工阶段开始留洞配合,管道的施工应结合土建、装饰的施工进度,
结构完成,装饰还未开始前进行。
12.2.2 管道采用螺纹连接或焊接,管径≥DN100采用无缝钢管镀锌二次安装,管径<DN100采用螺纹连接。
12.2.3消火栓箱应有消防部门的制造许可证及合格证方可使用。消火栓箱体要找正稳固,栓阀侧装在箱内时应在箱门开启的一侧,箱门开启应灵活。
12.2.4不同管径管道连接时,不宜采用大小头,应采用异径管箍,弯头上不得用大小头,应采用异径弯头,三通最多用一个大小头,四通最多用两个大小头。
12.2.5消防箱在与土建配合安装过程中,做好产品保护工作。试压后系统充满水,不得随意开启消火栓,同步做好警示性标识。
11.2.6 系统规模较小,管道试压应一次进行,注水时,对最高点自动排气阀进行检查,保证阀门开启和有效,检查高、低压力表,做好试压记录
12.3 电气系统
12.3.1电气管道敷设应尽量减少弯曲,埋入墙或混凝土内的管子,离表面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5mm,镀锌钢管不得采用电焊工艺,跨接采用螺栓和导线连接。穿线之前,必须对所有的管路进行适当清扫,将管内杂物清除干净。
12.3.2 配电箱体、门及电器的金属外壳均应有明显可靠的PE线接地,PE线不允许利用盒、箱体串接。
12.3.3母线槽支架现场测量,然后依照测量尺寸制作支架,或由母线槽供应商生产。支架间距不超过2米。
12.3.4 电缆应检查规格、型号,测试后再敷设,在电缆的拐弯部位要保证电缆的弯曲半径,严格控制电缆外观扭曲、坏损等现象。
12.3.5接地装置在连接贯通、测试、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施工;接地干线采用-40*4的镀锌扁钢,扁钢要校平直,搭接时,应达到搭接倍数不得小于扁钢宽度的4倍。
12.4 动力管线
装焊平台使用压缩空气、氧气、丙烷、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丙烷为易燃气体,氧气为助燃气体,具有燃爆隐患,危险性较大,按照特种设备管理条例,属于压力管道。
12.4.1 工艺流程
动力管道的施工分四个阶段进行,在安装前先到市技术质量监督局进行压力管道安装告知,到市特种设备检验所报检,然后才能施工,施工按照规定的施工流程进行,施工过程中不断接受市特种设备检验所的检查、监督,以保证动力管道的施工质量,管道施工完毕后,先进行自检,合格后由市特种设备检验所出具质量检验报告。
施工流程:安装准备→测量、定位→管材检验→管道预制→支架安装→管道焊接→接头探伤→管道试压→管道吹扫、冲洗→油漆、保温
12.4.2 施工测量、定位
(1).管道安装位置、管道间距、支架设置、阀门设置在施工前即应确认,在施工前进行测量和对管道、支架、阀门定位必须严格、细致进行。
(2) 检查管道的施工环境,是否存在其他管道、电气设备、和有可能对压力管道影响的其它物体;若存在影响压力管道的设备、管道,应及时联系设计、建设、监理部门协调。
(3) 将压力管道的起始点定出来,然后根据起始点进行各路管道的定位,直至终点。
(4) 对管道、支架、阀门予以初步确认,为后面工序施工作好基础工作。
12.4.3 管道的预制
管道、管件、阀门及法兰等必须具有制造厂的出厂质量合格证明书,其标准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和规定。
管道、管件、阀门及法兰在使用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核对材质、规格、型号。
管道、管件、阀门及法兰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保证表面无裂痕、划痕、重锈蚀,保证管壁厚度满足负偏差的规定,保证罗纹密封面良好,精度和光洁度达到制造要求。
管道切割面平整,不得有裂痕、重皮、毛刺、凹凸、缩口、熔渣。
12.4.4 管道安装
管道安装应按照预制顺序号进行,管道安装前应检查法兰、密封垫圈,不得有影响密
封性能的划痕、斑点和折痕等缺陷。
焊条在使用前应按出厂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烘干,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干燥,焊条药皮应无脱落和明显裂痕。
管道在焊接前应清除接口处的浮锈、油脂及污垢。
钢管开口焊接时需错开焊缝,并使焊缝朝向易观察及维修的方向。
焊缝距离弯管起弯点不得小于10cm,且不得小于管子外径,不得在焊缝及其周围边缘上开孔。
阀门的壳体试验压力不得小于公称压力的1.5倍,试验时间不少于5min,以壳体填料无渗漏为合格。
管子对口时在距离管接口中心200mm处测量平整度,当管子公称直径小于100mm时,允许偏差为1mm;当管子公称直径大于等于100mm时,允许偏差为2mm,但全长允许偏差为100mm;氧气、乙决管道需要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Ω。
12.4.5 焊接检验、探伤
在焊接工艺后,应立即清除渣皮、飞溅,并将焊缝表面清理干净,按照设计要求对焊缝进行射线抽样检验,其质量不得低于Ⅲ级。
12.4.6 管道系统试压、脱脂、吹扫和冲洗
管道压力试验一般用水为介质,试验前,其压力表必须通过校验,并在有效期内,其精度不得低于1.5级,表的满刻度值应为被测最大工作压力的1.5—2倍
氧气、乙炔管道均需进行脱脂处理,脱脂介质一般为工业酒精或四氯化碳溶剂。
管道吹扫可用空气,吹扫应事先准备好空气压缩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