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卷・第7期 职业时空 C教育教学研究AREER HORIZON◇ 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形成性评估在合作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王 昀 (廊坊师范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摘要:形成性评估模式与合作学-5理论在实施原则上的契合之处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以过程 '为中心和多元评估原则。文章旨在探索如何将形成性评估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与评估模式应用 于英语课堂教学,从而构建起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英语课堂。 关键词:形成性评估;合作学习;英语课堂教学 外语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 于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生动、活 泼、灵活、多样的外语课堂一直是外语教育工作者追 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种新的教学思想、 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教育工作者结合教学 实践将其应用于外语教学,从教材、教学手段、教学 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较为显 著的成绩。但是,与其他环节相比,教学评价模式相 对滞后,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和教学质量的衡量 仍主要依赖终结性评估,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 堂教学改革的实施。 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合作学习”以现 代社会心理学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 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 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 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 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 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 略体系…1。“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已 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 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 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 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 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 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 属性 1。建构主义理论为形成性评估和合作学习的 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实施原则上,二者主要存在 以下共同之处: 1.以学生为主体原则。无论是形成性评估还是 在中小学乃至大学课堂大力推行和广泛使用。很多 学者将“合作学习”应用于以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为主要目标的英语课堂,如蔡青 1,周玉l31,杨祚 会『4 等,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在众多文献 中却少有学者谈及在“合作学习”中如何对学生进行 评价。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将“形成性评估”应用于“合 作学习”,使“教、学、评”有机结合在一起,努力 创建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外语课堂。 形成性评估模式与合作学习理论的契 合之处 一、形成性评估与合作学习虽然是针对教学过程的 不同层面提出的方法策略,但它们有共同的理论基 础,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因此,二者在实施原则上 存在着诸多契合之处。 源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建构主义(construc~ tivism)是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最 早提出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 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 收稿日期:2012-06—09 合作学习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 教学原则。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 的教师角色。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教学情境的 设计者、学生协作的引导者、学生的学术顾问、而不 是知识的灌输者。外语课堂突出培养学生的语言应 用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努力消除学生的焦虑感,营造安全、信任、自由、平 等、温暖的人际和学习氛围 】。 2.以过程为中心原则。((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 求 指出对学生学习的评估分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 性评估两种,同时也明确提出:“形成性评估是教学 过程中进行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估,即根据教学目 标,采用多种评估手段和形式,跟踪教学过程,反馈 教学信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形成性评价机 制的大力倡导和实施使教学评估从关注教学结果, 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在该过程中的成长进 步情况。而在英语课堂上积极倡导的合作学习也是 强调过程性的教学策略,它以教师的目标设计为先 导,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通过师生、生生之 间的互助合作完成小组学习目标,实现该目标的过 程就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增强 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次,形成性评估和合作学习 都符合“以过程性为中心”的原则。 5.多元评估原则。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指 出:形成性评估包括学生自我评估、学生相互间的评 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教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估等。 形成性评估可以采用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记录、网 上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多种形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社科研究201 1年度基金项目(¥201 123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昀(1979-),女,硕士,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l l7・ 。 羔 职业时空 2012年7月 式,以便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价和监督,促 进学生有效地学习I 。可见,形成性评估遵循评估 主体和评估方式多元化的原则,而这一点也恰好与 合作学习存在契合之处。从评价主体来看,合作学习 可以分为教师主体的评价和学生主体的评价;按评 价主体的互赖性,评价包括基于全组的评价、基于个 人的评价和小组与个人结合的评价I 。至于评价方 法,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 体之间在水平上、贡献上的差异l 。在“英汉互译” 的课堂活动中,针对一些比较难的翻译任务,单个学 生很难完成,学生往往通过小组讨论后得出一个大家 致认可的译文,然后由一个学生进行汇报。教师根 据译文的优劣给全组统一打分,小组成员共享一个分 数。为了形成小组间相互竞争的氖围,教师还可以对 一两个小组布置相同的翻译任务,比较两组译文的优劣 并进行打分。小组成员面对共同的目标都满怀热情地 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评价目标灵活选择。 二、形成性评估在合作学习中的运用 本文以廊坊师范学院2009级选修“英汉互译”的 两个自然班(共1 l 7名学生)为实验对象,探索如何 将合作学习与形成性评估有机结合,使单调乏味的 翻译课堂变得民主和谐、生动活泼。 1.合理分组,明确评估模式。小组活动是合作学 习策略用于课堂学习的主要活动形式。因此,在学期 初对“英汉互译”的两个自然班依据“组内异质,组 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组六人左右。所谓组内 异质是指把性别、性格、能力、兴趣、学习成绩等方 面不同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以便彼此取长补短。 “组间同质”使各小组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能够实现 公平竞争。每个学习小组安排一名组长,负责协调组 内活动,记录分数等。 合作学习的模式确定后,评价模式也应进行相 应地调整。对学生的评价应主要分为两部分:形成性 评估(30%)和终结性评估(70%)。笔者认为形成性 评估所占比例多少并不是影响学生积极性的主要因 素,关键在于这种学习模式和评价模式将贯穿于整 个学期的课堂教学中,而一旦形成这种相互合作、相 互竞争的学习模式,学生参与其中、融入其中,他们 所关注的已超越了分数本身。合作学习策略下的形 成性评估的主体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 评;评估的对象分为基于小组的评价和基于个人的 评价;评估的方法采取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 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估的手段包括观察、访谈、学习 档案、测试等多种方式。 2.教师主体的评价与学生主体的评价。传统的 评价方式往往是教师作为主体进行的,即评价内容 的确定、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的实施过程都由教师 一人操办,学生只是被动地被评价。而合作学习历来 倡导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也可以延 续到对学习的评价过程中来,让学生在评价中担任 更积极的角色,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 J。学生 主体的评价包括学生白评和学生他评(学生互评)。 在“英汉互译”课上,形成性评估的主体采用教 师与学生相结合的形式。教师既是评估的主体也是 学生评估的引导者与协助者。师生共同为评估的主 体主要体现在对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的评估上,其 中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他评所占的比例分别 为50%,25%,25%。实施评估主体多元化的形成性 评估机制需遵循以下三个步骤:一是解释评估细则 并印发相关表格;二是依据评估细则进行评估;三是 教师定期总结、反馈信息。 5.基于全组的评价与基于个人的评价。基于全组 的评价,就是用小组整体的表现来表示小组所有成员 的表现,所有成员共享一个分数,不区分组内不同个 ・l 18‘・ 投入到小组活动中,都在为小组的成功而努力,组员 乐意共享成绩,丝毫不会计较谁的贡献大。 基于个人的评价,就是让每个学生单独完成一 份作业、作品或测验,再对其成果进行评分;或者对 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进行鉴别、评分。同一组内 各成员之间的评价结果不互相影响 1。就“英汉互 译”课程而言,对学生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主要采取 基于个人的评价。教师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对书面作 业进行自评和互评并填写(《学生自评表》和 学生他 评表 。自评、他评和教师评价三项的分数之和构成 形成性评估中作业这一项的分数。 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估也可以针对小组成员个 人进行。对于一些难度较低的翻译任务,我们常采用 自由抢答、答对得分的办法。这一措施突破了小组的 界限,在同学之间形成了竞争机制,大家争先恐后抢 答的场面彻底改变了传统英语课堂上教师“满堂灌” 的现象,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4.及时记录,总评计分。教师应以小组为单位随 时整理记录学生的评估结果,定期将结果(包括分数 和评语)向学生进行反馈,帮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 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以便及时调整学习 策略。学期末时,教师把形成性评估的各项成绩按照 规定的比例进行核算,最终得出形成性评估的总分。 将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按照规定的权重(30%和 70%)两项相加,最终得出每位学生的总评成绩。记 录整理形成性评估结果的过程是繁琐的,这需要师 生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顺利完成。 三、结 语 教、学、评三者的有机结合体现教学的完整性。 形成性评估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与评估模式在 英语课堂教学中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小组成员为 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便是他们实现个人目标 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向同伴学习、取 长补短的过程,也是积极协调小组成员间社会人际 关系的过程。形成性评估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合作 学习,二者的有机结合是对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的创新。它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有 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及时 反思学习过程,并相应地调整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北京学苑出版 社,2001:57. [2】 蔡青,张惠.合作学习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2):67--71. [3] 周玉.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 0,(9):64-70. [4] 杨祚会.基于学习风格的英语口语课合作学习实验研究 [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 1(2),59—66. 第8卷・第7期 职业时空 社。2009. C教育教学研究AREER HORIZON o [5】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一)” [7】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5 [J].学科教育,1 998(5):92—95. [6】伍新春.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号,2007. The Innova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T}1e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Formative Assessment in Cooperative Learning JvG Yun Abstract:Formative assessment agrees with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students-orientation, process—orientation,and diversified assessment.It aims to explore how to apply the mode of teaching and assessment,namely the mode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combined with cooperative learning to English teaching, SO as to build an active,lively,flexible,and diversified English class. Key words:formative assessment;cooperative learning;English teaching ●_…。。…●_…。。…●_…●_…●_…●_…●_…●_…__…_-…__一 (上接第1 1 4页) 5.强化教务管理及监控检查制度。组建一支有高 度责任心、积极关心学院教育事业发展、有奉献精神 的学生组成的教学信息员队伍。教务处督导团定期召 开信息员座谈会,及时收集、了解教学一线的情况, 并将收集的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学单位,促进教师研究 教学中的新问题,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教务处、各学 院进行日常教学工作的检查、监督和定期通报,并进 行教学质量分析、调整和教学综合信息处理、报告 等,确保教学工作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中。 4.实行考教分离,严格考试管理。实行考教分离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对全院性的公共课由 教务处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命题、考试,并采取流水批 阅集中阅卷的形式;专业课由系部统一组织考试,任 课老师不参与。所有课程都需建立试题库或试卷库 以及相应的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并由教研室主任、教 学院长审核后上交考试中心,考试前再从试题库或 试卷库中任意抽取一套进行考试,对于内容更新较 快的课程可及时申请更新试题或试卷库。 严格考试管理主要做到:精心安排考场,严密组 织考试;学生一律凭身份证参加考试,杜绝代考;加 强考场巡视,严格考场纪律。通过严把考试关,促进 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5.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管理,突出动手能力培养。 (1)保证实践性教学时间,使学生集中精力进行各种 实习和课程设计,从客观上保障实践性教学的实际 效果。(2)加强教学组织,保证实践性教学环节落实 到位。 6.积极开展教学评估。通过评估全面考核各专 业的办学情况,加强对教学的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 促进并加强了教学基本建设,对稳定教学秩序,提高 教学质量起到了有力的调控和推动作用。 四、结束语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 而优化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建立完善的教学 质量监控以及教学管理体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就成 为高等学校面向2 1世纪生存、发展的至关重要的问 题。然而,教学管理并非仅仅是领导和管理人员的 事,还需要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配合,以促进教学 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同坤.马爱林.董洪平.戴良香.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加 大改革建设力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河北职业 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9):64. [2】 冯永平.新世纪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J].高 等农业教育,2002,(2):55. [5] 郜锦强,王瑛.高等学校扩招:向教学管理要质量[J】. 淮北煤炭师范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O):11 0. [4]林炜.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高校教学管理改革[J].福建公 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一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2,(7): 86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LONG Fei Abstract: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is the eternal theme in the wor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eaching management is the central link of school work.The optimization of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of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guarantee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This article from the renewal education idea;to establish the correct concept of quality;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monitoring of teaching quality and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three aspects on how to optimize the teaching management,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quality of teaching aim. Key word:teaching management;personnel training;the quality of teaching ・l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