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分层教学研讨材料

分层教学研讨材料

来源:好走旅游网


分层教学研讨材料

分层教学的方法

二年级二班43人,学困生8人,分层教学的主体是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层次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成功与否。这里说的分层是指成绩差异的分层,实施分层教学,首先要通过查阅学生档案、测验、平时观察、家访等各种途径,充分认识每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综合考虑每位学生原有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掌握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学生按一定比例分为若干个不同层次(可分为A、B、C三层,比例为1:2:1)。编排座位时按一个优等生带一个学困生,发挥优等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学困生,使他们有意无意中受到启发和帮助。为防止分层带来的负面影响,给学困生增加心理负担,分层前在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的基础上,讲清分层是一种手段,让学困生有更多的指导机会,培养优等生的自学能力,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才是目的,以发展的眼光,公正、客观地划分层次,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 分层教学的组织与操作

1、学生层次化

学生层次化是分层教学的基础。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采取谈心、家访等,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态度、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可能水平,再结合各年级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课标所达到的基本目标、

中等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上、中、下按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座位搭配,以好带差、帮差,使学困生能达到基本目标。

2、教学目标层次化

新课程标准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维目标。这三个维度目标是一个整体,紧密结合,互相支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应该是一致的。

儿童由于先天、环境、习惯、教育等方面条件的不同,在能力、性格和兴趣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表现在数学的学习上,不仅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有快有慢,而且在计算和解题的能力上也有高有低。因此,教师在拟定教学目标和要求时,要有弹性,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备课时要精心制定每一节课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三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各个层次的目标,教师围绕三个层次目标进行教学。例如,“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教学目标可以分四个层次:

①使学生理解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法,掌握“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②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试题。

③通过知识迁移和在计算中寻找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类比推理的能力及概括能力。

④通过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对学生进行爱思考的教育。

很显然,①②是全体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③是针对较好学生提出的;④则是各层次学生不同程度共同追求的目标。

因此,教师要在吃透教材、课程标准的情况下,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层次目标,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因此分层次备课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

3、教学过程分层

教学分层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也是最能体现教师创造性的部分。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使每一个学生达到可能高的水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弹性教学。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生回答,满足他们拓展的欲望;适中的问题让B层生回答,促进他们上进的欲望;简单的问题让C层生回答,让他们有成就感,品赏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逐渐缩小差距。

4、课堂练习分层

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其意义在于强化各层学

生的学习成果,把所理解的知识通过分层练习转化成技能。也是反馈,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练习内容可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编排,或重组教科书中的练习,或重新选编不用层次的练习,使所有学生经过思考都能很好完成练习。

5、作业分层

作业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初步巩固知识的目的。因此,作业布置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有坡度。C组做基础作业;B组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有提高的题目;A组除做B组题外,适当增加灵活性、综合性的题目。使得作业的量和难度让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从而实现调动每个层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全面丰收的效果。

6、测试分层

测试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测试题的编制要保证基础题占80%,层次题占20%,还可以适当增加附加题。以保证经过测试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满意,都有成功感。千万不能因测试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7、评价分层

分层评价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如对C层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每一步进步,唤起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B层的学生采取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A层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作业评价、课堂学习评价、测试后评价等应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

等多方面积极因素,促进智商和情商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

总之,实施分层教学虽然有许多困难,但不能否认分层教学充分利用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内在的需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分层教学为缩小(减缓)学生的成绩差距,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功不可没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