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丽江古城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33卷第6期(下)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VoI.33No.6 2017年6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Jun.2017 丽江古城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 刘丽华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管理与经济学院,云南 临沧677000) 摘要:随着丽江古城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由旅游产业带动起来的一系列第三产业也迅速发展,促使了城市化进程加 快.古城的城市化进程是旅游产业依托古城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古城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运行模式 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口、城市结构、资源环境、文化、经济结构都和以前大不相同了.本文针对丽江古城旅游产业生态化发 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旅游:产业生态化;丽江古城;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7)06—0109—03 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游客大量的 承载力,使得古城拥挤不堪,造成了古城资源环境的负担不 涌入古城内,丽江古城基本上成为了旅游商铺、客栈、餐厅 断加重;旅游经营者为追求利益最大化,随意排放废水、废 经营者与游客活动的场所,古城内居住的当地居民已寥寥 弃物等. 无几.高数量的游客集中在有限的区域内,其旅游活动对古 1.2旅游产业政策、决策不够全面、科学、创新 城的环境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尤其是对古城内的水环 在产业的结构以及规划上的引导与调整方面欠缺,忽 境造成的压力更大,原有的水环境结构、水量、水质产生了 略了资源环境对产业发展的制约作用,依然存在着对资源 很大的变化,带来了诸如水资源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总量 利用与开发效率低的企业,并且污染防治水平低下,没有引 对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景观用水保障程度降低、资源性、 进高新技术、绿色生产等技术来从根本上转变旅游产业的 水质性和管理性缺水等问题. 生产方式.决策与规划的制定方面也存在着信息落后,人为 同时也带来了犯罪、酗酒、色情等对古城社会安定的负 主观因素比较大的问题,古城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也呈现出 面影响.据统计,77.3%的人认为色情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同 无序和混乱的局面. 时获得了极大的增加;7 1.6%的人认为犯罪在此期间有所增 1.3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大 加;56.8%的人认为酗酒有所增加.同时在经济上,随着旅游 古城的总体环境质量不容乐观,随着旅游产业的迅速 产业的发展,商品价格、土地价格、生活费用也极大的增加, 扩大发展,古城的基础设施跟不上,夜晚热闹纷繁的古城常 导致了当地居民的反感.商品价格的增加,导致了近1/3的 出现断电、少电的情况;古城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 人的反感;土地价格的上涨只是21.6%的居民感到反感;生 比较匮乏.废水、废弃物等的排放对环境的冲击不断增大,造 活费用的增加,促使29.6%的人感到反感. 成了空气、水体等的污染.同时古城内的原生人文环境也遭 1 丽江古城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到了侵害,旅游产业的商业化气息冲淡了古城原有的那份 丽江古城在旅游产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中,自然生态价 宁静和生活气息、打破了古城原有的秩序. 值与人文生态价值遭到了损失,旅游产业经济的增长与生 1.4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工作不到位 态价值的增长呈反方向变动,产业的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 缺乏旅游产业活动给环境带来的影响的监测,并且已 的运行是相背离的.古城的旅游产业逐渐向非生态化的方向 有的环境监测设施和手段不完善,只是对自然环境的监测, 转变,形成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存在 缺乏对人文影响的监测和控制;对环境保护与管理政策贯 着的一些问题: 彻执行不彻底,环境监督检查工作不到位;环境污染防治技 1.1生态环保意识淡薄 术、设施等不完善,缺乏先进的废物回收处理技术等.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古城内的资源环境不可避免地 1.5环保资金匮乏,管理体制存在着漏洞 遭到了漠视、污染破坏.游客大量涌入,超出了古城内的旅游 古城维护费的征收工作存在着明显的漏洞,目前资金 收稿日期:2017一O1—16 基金项目:省级课题2015年云南省高校重点计划类项目“生态产业旅游发展研究”(4CX15106G) 一109— 的匮乏已成为丽江古城保护和治理的绊脚石.旅游管理部门 对旅游产业的投资资金的管理体制上缺乏正确、完善的引 导,市场导向性明显,但对旅游需求和供给的体制上的调控 比较缺乏,致使旅游产业的开发项目重复建设,趋同现象严 重. 1.6旅游产业发展规模、开发强度等突破了生态环境承载 力 随着古城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投资规模、旅游企 业的数量不断发展壮大,使得较小的古城面积承载了过多 的旅游活动,以致游人大量的涌入,造成古城的拥挤不堪, 高峰时段经常出现超出旅游环境容量的现象. 1.7旅游产业布局、规划混乱 古城旅游产业布局交叉杂乱,规模、数量在经济利益的 趋势下,粗放式增长,总体上的发展呈无序状态.缺乏生态环 境的规划,旅游产业是在对资源环境肆意侵占下增长起来的. 1-8旅游企业生产存在着污染、耗能的现象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把成本转嫁到生态环境上,推卸 环境责任.旅游企业通过消耗诸如水体类的资源和能源、高 排放来生产旅游产品和服务. 1.9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不完善 古城主要依据《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公约》、 《云南省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云南省丽江纳 西族自治县东巴文化保护条例》、《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 县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 城保护管理规定》等法规和条例对古城的生态环境进行保 护,但这些法规条例注重的是宏观上的保护,实际操作中缺 乏指导性和操作性,并且多数是污染事后措施治理,是在环 境资源消耗、浪费、污染后再来施行治理、回收利用,忽视了 资源能源消耗减量化的治理保护. 因此,古城的旅游产业发展必须摆脱已有的旅游产业 发展模式,建立旅游产业经济与生态相协调发展的模式,即 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模式.在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 中,生态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生态的物质保障, 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可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生 态环境保护,在环境保护中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两者的协调 发展,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这种发展模式是以 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为前提,以较低的资源代价换取较 高的经济效益为特征,强调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古城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基础 丽江古城在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中,凭借其独特的资 源优势,为旅游产业生态化的发展和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基 础条件. 2.1丽江古城具有和谐优越的天然条件 丽江古城的布局依水势、山势而建,与自然形成了和谐 之美,旅游产业的发展凭借其如此天人合一的资源优势,本 一110一 身就具有了与生态同步发展的天然条件. 2.2丽江古城具有规范的管理标准 古城是在丽江市“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委 员会”的直接管理下,主要依据的法规条例有:《保护世界文 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公约》、《云南省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管理条例》、《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东巴文化保护条 例》、《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 条例》、《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规定》.这些法规条 例使古城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对生态环境起到了一定的 保护作用,促进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同步健康的发展. 23丽江古城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为旅游产业生态化奠定 了一定的基础 古城的产业是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 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商业以及作为主导产业的旅游产业为 主,基本上没有现代化的工业.旅游产业主要以观光、休闲度 假旅游活动为主,而其他手工业和商业活动都是低能耗、低 排放的经济活动.这样的产业格局使得古城在产业增长的同 时,又在根本上减少了对古城资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维持 了古城基本的面貌. 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上,古城推广使用太阳能、沼气等环 保能源,普及天然气能源,禁用煤做燃料,以及推广节能设 备使用,减少古城能源的输入和燃料污染的排放;并且古城 对固体废弃物采取转移处理的方法,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再循环利用,不直接排入古城河网,这样减轻了废弃物和污 水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同时古城大力实施绿化建设,在沿 河、广场、井泉、民居等建立绿化带(点),使绿树鲜花遍布古 城,为古城的景观增加美丽,同时使空气更加清新,为生态 系统增添了活力,加强了生态系统对环境的自净能力;古城 不断倡导着旅游者绿色消费,引导旅游者形成健康理性的 消费,从而对古城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3古城旅游产业生态化系统构成 实现旅游产业生态化的发展,必须实现旅游产业经济 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协调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系统或 系统要素之间的一种良性的相互关联,是系统之间或系统 内要素之间配合得当、和谐一致、良性循环的关系,是多个 厂绿 直物、光合细菌等 仁产者 物成分 二 微生物分解着 文环境 会环境l——萋薹:考 牛产、 图1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图 系统,即实现旅游产业生态化的发展. 4.2古城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的建立 根据以上的探讨以及产业生态学、协调发展理论等,构 建古城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如图3所示: 图2旅游产业经济系统构成图 生产 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人文生态系统) 消费 ▲ 一 物 还原 ・ 流; 能; 系统或要素保持健康发展的保证.古城旅游产业生态化系统 由旅游产业的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构成. 4古城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 在旅游产业生态化系统发展模式中,实现经济系统与 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必须以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为前 提,以较低的资源代价换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为特征,在经济 发展中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在环境保护币促进经济发展,以 此来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从而实现旅游产业 生态化的发展. 4.1 旅游产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可能性 1.旅游产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目标的一致性 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以最小的投入而 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新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下,生态、环境 、资源也是有价的,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追求生态效益,在 旅游产业发展中使用较少的资源和能源,产生最小的资源的 浪费和污染.从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终目标 上看,都很注重“最小”与“最大”的关系,即以最小的投入、最 少的资源和能源、最小的浪费和污染而获得最大的效益. 2.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交叉点在旅游资源 的开发与利用 古城旅游产业迅猛增长,对旅游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 大,但古城的旅游资源是稀缺的、不可再生的,随着需求量 的增大,这样稀缺的旅游资源的价值也会不断地上升,就造 成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经济活动的成本不断的增加. 为了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必然会降低旅游资源的使 用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而减少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度, 降低对旅游资源的使用量,反过来又提高了生态环境效益, 从而达到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同步增长. 因此必须把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两者协调发展的交叉点. 3.旅游产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耦合共性 旅游产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有着许多共性:具有完 整功能的有机体;具有相似形态与特征;同种个体或者企业 的组合;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利用资源制造产品;为 满足自身需要而消耗产品;遵循特定规则的传递关系;资源 利用和环境适应性的总和;物质的流动;能量的流动;信息 的传递;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由此可看出旅游产业经济系统 具有鲜明的生态特征,可以把产业的经济活动纳入到生态 系统的大循环中,相互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的循环,从 而建立起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与和谐的生态功能生态经济 流; 生态功能I 环境影响 广_ 资源获取能源供应  :旅游产业 分布 I旅游生态产业园 投资开发 … 蒌翥嚣 锨游 一. 旅游餐饮、宾馆 兰 l环境设计、生态环境 【一 生1. 。_ 、购物 等企I 业…~ …相供关应…企链…业生 l态-化 -Im商计1工;月Rm 环等境. 承诺、环境审 了: r 1绿仁消着:枯励晌要对 l旅游消参者. l.1l保护斋识I产、 .环矗友好的服务:旅游 『 牛杰官信和新育 品 使 l  l用 污染控制 I旅游管理. I部门 技术改造 l绿色技术开发;广]生 ‘ 装备更新 旅游产业经济系统 图3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图 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利用是旅游产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 统协调发展的交叉点.按照旅游产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相 似的生态特征,即生产、消费、还原的过程,使二者进行物 质、能量、信息的流动.生态系统为旅游产业经济系统提供资 源、能源,经济系统进过生产、消费、废物回收利用等过程反 馈给资源能源,进入到生态系统中,对生态系统产生环境影 响,进而生态系统进行自我调整.以此来把旅游产业的经济 系统和生态系统的运行纳入到统一的轨道上,使两者相互 联系、相互制约,能够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明庆忠.旅游开发影响效应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97-1 0O. (2]崔凤军.论旅游环境承载力一持续发展旅游的判据之一 U].经济地理,1995,15—18. [3]etf&祥.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与制度建设 山东环 境,2003(3):7—16. [4]朱谷生,郭颖,朱沿锦.构建珠江上游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 发展机制问题探析U].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28(2). [5]陈喜红.环境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06— 214. [6]明庆忠,李庆雷,陈英.旅游产业生态学研究U】.社会科学 研究.2008(6):123—124. 一1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