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电力线损的有效方式分析探讨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电力营销管理的水平也越发重要。电力资源的损失和经济效益的下降,均是电力营销管理中的重要难题。电力运输时产生的损失和电力配网产生的损失以及使用设备时产生的损失均是造成电力资源损失的主要关节,因此降低线损是维护电力系统效益的重要手段。此文介绍了电力线损管理现状,分析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分别提出相应措施,从而促进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提升,指导线损管理工作。
标签:电力线损:管理效率:有效途径
在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目前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并且由于电力工程起步的时间较短,电力系统内相关工作的处理能力也有待提高。并且我国的地域也非常辽阔,各地区的用电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电力的大量使用,让电力线损的程度也急剧增加。并且盗电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给电力系统的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因此在电力营销管理中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方式来降低电损。
一、电力线损管理现状分析
1.电网运行不够经济
对电力部门来说,既要确保电网安全稳定又要保证运行的经济性。而实际上,受多种因素影响,电力系统中输变电容量增长缓慢,并且输配电线路的供电半径过大的情况也普遍存在。有些重要设备运行方式不够灵活,备用设备不足,设备检修时会对电网运行造成一定影响。电力系统中电压自动调节功能不完善,无功补偿装置配置不足,尤其是配电网中大功率设备不能实现就地补偿。此外,设备老旧问题仍然存在,许多配电变压器长期带“病”运行。电能损耗较大。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电网经济运行造成不利影响。
2.基础管理相对薄弱
随着科技进步和电网建设的大力投入,网架结构更加坚强,电网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电力设备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推动电网运行水平提升。但是在基础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一是电力设备基数大、种类多,日常巡视维护工作量大,且多数需要人工巡检。二是线路规划布局不够合理,尤其是配电网中存在分支节点多,供电半径大等问题。三是老旧线路改造难度大,线路绝缘化水平有限,导致线损很难控制。此外,在线损统计计算中存在信息采集系统准确性不足等问题,甚至有的单位为保证线损指标,存在人为修改电量数据的情况,造成线损计算缺乏真实性,失去指导价值。
二、电力运输过程中造成线损的因素
1.电网管理水平低
我国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阶段,尤其是一些市郊、农村地区的电网建设工作,目前已经将其改善处理,整体的规模庞大。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是输电线路的配送距离太长,且中间会受到环境、气候的影响,就会导致一些不可控因素加剧线损问题。供电企业在线损管理方面制度、技术的缺失极为普遍,管理目标未能全面性达成,操作者在实践阶段,不具备良好的引导依据条件。当专业性、科学性、可行性的电网管理工作目标未能达成,就会导致线损逐渐增大。
2.设备方面的因素
由于设备造成的线损主要表现为:在对设备线路进行排布过程中,缺乏科学指导,线路排布时,没有將负荷点与电源点之间的距离合理布置,导致两者之间的距离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线损。另外,在电力电网运行时,如果线路出现老化现象,就会导致线路的绝缘能力急剧下降,从而线损也会大幅度的提升。最后在对电力输送变电时,由于设备自身或者操作人员操作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线损升高现象屡见不鲜。
3.用电需求大
日常生活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较大,输电配送期间的用电内容导致的不良影响是极为常见的,变压器与用电设备之间的配合性不足,且两者之间很容易存在偏差问题,那么变压器在实践应用阶段长期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状态,这样就会导致线损增加。还有部分用户在用电阶段,自身的专业性不足,如果利用经济公路进行无功补偿计算不为合理,如果在用电期间的用电值统计存在失误,这其中存在的线损问题都需要电力企业承担。
三、低电力线损的有效途径
1.对安全、规范用电进行宣传,增强居民的用电意识
电力营销管理部门在进行降低线损工作时,如果是由于线路问题造成的线损现象,工作人员应当加大对线路输电安全的排查力度,在对线路进行检查过程中,当发现线路问题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对造成线路的原因进行详细记录,为以后的检查维修工作提供有力依据。用电企业应当对电力营销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进而增加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另外,应加大对安全用电规范以及安全用电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为居民免费发放安全用电手册,进而规范居民的用电规范,增强居民的用电常识。对于违规用电或者电的行为要严惩不贷,确保安全用电宣传工作顺利进行,规范居民用电能有效降低线损,进而保证电力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2.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
造成电力线损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是在用电时对于线损的影响是其中非常关
键的一环。变压器与相应用电设备之间出现不符合的情况时,会让用电设备与变压器之间出现较大的偏差,从而让变压器长期处于负荷的状态下工作。此种情况会出现严重线损的现象。并且用户对电力相关知识的认识度也不高,在用电时可能会出现违规措施而导致线损出现。在抄写电表时存在漏抄或是估抄的情况出现,同时用户的电表准确度也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让工作人员的效率得不到提高。而在电力系统的相应区域运营过程中,设备检修和信息汇报以及电费收取均是有此区域中的电力工作人员完成。电力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素养均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有可能会个会电力运营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需要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电力系统中可以定期开展职业技能的相关培训,利用培训提高相应人员的素质。同时也可以让优秀的工作人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在讨论中寻找自身的不足之处,和摸索相应的标准,让每个电力工作人员均可以得到专业能力上的提高。
3.加强三相负荷调整
做好对三相符合的平衡性引导,加强对内部管理工作的调整与改善,能根据变压器的工作效率要求,将线损率有效性降低。针对电网运行阶段可能会存在的三相电流不平衡的问题,工作人员将其调整在10%之内,电路干线数量以及将支线始端的三相电流进行全面把控,由此就能在源头上,将电能耗损降低。
4.严格执行抄表制度
大力开展集抄业务,健全抄表核算制度,确保电量采集数据的准确性,为线损计算业务开展提供数据基础。电力线损率同抄表核收工作质量有直接关系口],在公司工作规定中针对客户性质不同制定相应的抄收规定,特别是对用户变压器的容量、铜损、铁损等均计入电价,抄表人员要严格按照抄收制度要求开展具体工作。要认真核查抄表的准时性、准确性,确保不发生漏抄情况,若发现表计异常,应及时通知业务及相关管理人员予以维修或更换,减少电量损失。抄表工作不仅要做好客户服务工作,规范业务避免纠纷,还要提高售电量统计的准确性,为实际线损率计算提供准确数据。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线损关系到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电力部门应高度重视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深入分析线损管理的薄弱点,发现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电力系统线损率,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国当前的电力管理制度中,对用电管理的力度较低,并且施工的技术质量和电力设备的质量均比较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得线损现象十分严重,已经对电力传输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但是通过电力营销管理可以实行科学的管理制度,让线损现象得到明显的控制,从而更好的促进电力事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剑锋.关于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和降低线损措施的研究[J].科协论坛(下
半月),2叭3(11):162,185.
[2]陈宏伟,刘宏国,李岳峰.供电企业线损管理措施浅谈[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258—2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