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基础。多年来,我校十分重视青少年普法宣传和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较为突出,校园暴力事件屡见报端,因此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根据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全国、省、市、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并结合我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对本学年青少年法制教育制定如下计划:
一、领导管理制度化
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培养跨世纪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永葆中华民族生机与活力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要把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依法治国、长治久安的大事来抓。 要根据县局总体规划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制订出切实有效的阶段性工作计划,及时调整校法制教育领导小组名单,责成专人负责对青少年普法工作的领导,修订行之有效的领导亲自抓的管理制度,并使之常抓不懈。
二、教育组织网络化
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不仅是教育部门的工作,我们要主动取得宣传、劳动、司法、公安、工、青、妇等多方力量支持,形成各有关部
门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目前,司法、公安机关的同志分别到我校担任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我们还将 聘请离退休的教育和法律工作者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建立青少年法制实践教育基地, 广泛开展深受青少年喜爱、便于参与的法制实践活动,帮助青少年在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在体验中增强法制观念。
三、教学计划程序化
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已经列为课堂教育的必修课,纳入整个教学计划,要根据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设置不同的教育内容,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小学主要是进行法律启蒙教育, 不断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突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要求三年级以上每学年开展一次“法律规范知多少”知识竞赛,举办一次“身边的法律”故事会,开展一次“我与父母同学法”亲子活动,组织到法制实践教育基地开展一次普法主题班队活动,请法制辅导员到校作一次宣讲 , 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要载入“成长记录袋”。同时,大力推进青少年自护教育,把法律知识作为自护教育的重要课程,通过举办自护培训班,向未成年人讲解法律常识,教育引导青少年明辨是非,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教育阵地社会化
要以学校为教育主阵地主战场,充分利用校外教育基地、校外辅导员队伍和家长学校,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和全方位齐抓共管的格局, 积极开办“家长法制学校”,开展“法律进万家”、“依法治家教养子女”活动; 努力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生态环境”, 帮助青少年在校外体验教育中增强法制观念,远离诱惑,防范犯罪。
五、教育内容多样化
各学校要继续将普法宣教、依法治校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注重落实依法治校的措施,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四结合”:即法制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法制教育与教学工作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学法与守法用法相结合,把知识的传授与法纪教育融为一体,积极创建“依法治校先进学校”。
六、育人环境规范化
我校将继续 对校园及周边环境进行集中整治,为青少年学生创造整洁、优美、和谐、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自身素质特别是法律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我们要加大对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力度,围绕增强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培养青少年法制观念,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为目标,积极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成效,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王吕学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