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围手术期的护理

来源:好走旅游网
158 内蒙古中医药 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围手术期的护理 赵瑞玲刘建平 摘要: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前路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将责任制整体护理贯穿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前路手术围手术期并进行探讨。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效果满意,心理状态稳定,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较好。结论:充分的术前 准备,精心的术后护理,全面的健康指导,及时的追踪随访是确保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早期康复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颈椎病;围手术期;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5)03—0158一O1 我科2007年7月一2014年3月施行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37例,均在全麻下行颈前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植 骨块均取自自体髂骨,术后无一例发生手术并发症和护理并发症。 通过对颈椎病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及疗效随访,较好 地改善了颈部及四肢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7例,男32例,女5例,年龄35~68岁,平均53.5岁。 C5~6 13例,C6—7 24例。其中合并高血压者12例,糖尿病者4 例,两者皆有者3例。 2 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及同手术期治 疗、护理、康复配合的重要性。让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一个明确 的认识 消除恐惧情绪,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 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调整。 头、颈、肩、躯干成一条直线,不可过度地屈曲、后伸及旋转。患者 需要翻身按摩受压皮肤时,至少要有2人翻身,一人扶头肩,另 人扶躯干、_四肢,翻身同步进行侧卧时,在肩、脊、臀、双下肢垫 软枕,使患者舒适。 3.5预防护理并发症:加强基础护理重点预防压疮、坠积性肺 炎、废用性肌萎缩、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术 后第2天即可抬高床头30—45。,逐步到9O。,第3天即可在他人 搀扶下下床活动。留置尿管期间夹闭尿管定时开放,以免膀胱挛 缩,顺应性降低。 3.6饮食护理:术后前3天给予流质或半流质,3天后视病情改 为普食,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如鱼类、蛋 类、蔬菜、水果等,且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500ml,以促进康复。合 一地配合术前准备工作。请脊髓型颈椎病治愈的患者与其交流,介 绍手术期间无疼痛、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止痛方法、注意事项, 使患者有充分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治疗。 2.2合并症的治疗:本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术前通过饮 食及药物治疗我们将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40mmHg以下,舒张压 90mmHg以下。血糖控制在空腹6~8.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 控制在11.0mmol/L以内,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2.3术前配合及适应性训练:人院后戒烟,预防感冒,避免咳嗽 导致手术后伤口疼痛、颈椎活动而影响手术效果;颈椎前路术中 要求患者仰卧,颈部处于略过伸位,时间较长,术前3天进指导 行气管推移训练,每次30min左右,1 El 3-4次,以避免术中不 适应影响手术;术前3天嘱患者进行去枕平卧和卧位进食、床上 大小便训练,以防术后发生进食呛咳和尿潴留;指导患者掌握深 呼吸及有效咳嗽的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预防坠积性肺炎的 发生。床上训练移动躯体、更换体位及下床方法,防止静脉血栓 形成、肌力减弱或丧失,为术后下床活动做准备。 2.4术前常规备皮,术前一日晚给20%甘露醇250毫升口服清 洁肠道或肥皂水清洁灌肠,遵医嘱配血,晚间入眠困难者给予镇 静剂。准备好大小适合的颈托,以防术后颈部活动过大而致伤口 出血、植骨块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 3.7合并症的护理:术后继续严密监测血压及血糖变化,维持在 正常范围内,以利于疾病早日康复。 3.8康复训练:在健康宣教中应着重宣教加强康复训练指导,介 绍其方法及重要性,术后当日即可开始肢体关节主动、被动功能 训练。 3.9下床活动:一般拔除引流管后视病情或遵医嘱选择下床时 间,先抬高床头取半坐位,或者戴颈托在床上逐步坐起活动,若 无头晕等不适,再逐渐离床活动。患者由于髂骨取骨后患肢疼 痛、活动受限,下床时先下健肢,后下患肢;上床时顺序相反先上 患肢后上健肢。 4 出院指导 4.1三个月内戴颈托保护颈部,避免颈部屈伸和旋转活动;佩戴 期间保持颈托清洁,松紧适中,内垫小毛巾或软布确保舒适,防 皮肤压伤;始终保持颈置中立位,平视前方,卧位时去枕平卧或 仅垫小薄枕,保持颈椎正常曲度;禁止做低头、仰头、旋转动作; 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电脑、看书报、防止颈部过度疲劳;避免枕高 枕,保持颈部功能位,有利于康复。 4.2若颈部出现剧烈疼痛或吞咽困难,有梗噎感,可能为植骨块 移位或脱落,应及时回院复查。 4_3术后3个月内每月复查1次,如伤口有红肿、疼痛、渗液等 3 术后护理 及时复诊,3个月后经拍片示植骨间隙已完全融合,可进行颈部 3.1密切观察呼吸情况:术后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及面 功能锻炼。开始时做有阻力的颈部屈伸、旋左、旋右活动,然后再 色的变化。床边备吸痰器、气管切开包,患者清醒后常规给予雾 做颈部旋转活动,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劳逸结合,若出现颈部 化吸人1日2-3以稀释痰液,并鼓励患者深呼吸自主咳嗽,必要 不适时应暂时停止。6个月后可恢复正常工作,工作中注意不能 时定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 长时间持续屈颈,保持颈椎正常曲度以防复发。 3.2注意观察切口敷料及引流液的变化:保持引流通畅并严密 5 小 结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同时注意发音是否改变,有无声音 术前有效地沟通能让患者主动配合围手术期治疗、护理及 嘶哑、饮水呛咳等神经损伤表现。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 功能康复训练,保证护理质量;而手术的成功与术前完善的准备 积极配合抢救处理。若发现患者出现乏力、嗜睡、恶心等症状时 训练、术中娴熟的配合、术后细心的观察护理息息相关;术后早 要警惕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ll,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期、科学有效的功能锻炼,既可以预防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并配合抢救。 又能促进疾病早日康复;全面及时的出院指导及跟踪随访,不但 33注意观察四肢感觉运动:及时观察四肢感觉运动及自主大小 能体现护理工作的连续性,还能及时督导患者进行持之以恒的 便功能,发现双下肢感觉运动进一步减退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功能锻炼,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3.4防止植骨块脱落:术后严格限制颈部活动。患者从手术室回 参考文献 到病房时应佩戴好颈托,佩带时松紧适宜,维持颈椎的生理曲 【1】王定丽,龙雪梅,肖峰,陈代鸿.颈椎前路术后并发睡眠呼吸暂 度;颈托勿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每日更换内衬垫1~2次;佩带 停综合征的抢救护理体会『A】.中华护理学会.第l2届全国骨科 颈托期间,保持颈托清洁,睡眠时也勿随意取脱 。平卧时颈部垫 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 薄枕以免处于过伸位,并在头两侧置沙袋制动。翻身时保持 2010:3. [2]崔快,王贞艳.颈椎病前后路围手术期护理[J1.医药论坛杂志, 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735100) 一2015年O1月17日收稿 2010.03:111—1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