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金安区水毁
水利工程修复方案
六安市金安区防汛抗旱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日
金安区水毁水利工程修复方案
目 录
提要: .............................................................................................................................................. 2 1.基本情况: ................................................................................................................................... 2
1.1基本情况 ............................................................................................................................. 2
1.1.1自然地理 .................................................................................................................. 2 1.1.2气象 .......................................................................................................................... 3 1.1.3水文、水资源 .......................................................................................................... 3 1.1.4地质构造 .................................................................................................................. 4 1.1.5社会经济状况 .......................................................................................................... 4 1.2灾情 ..................................................................................................................................... 5 1.3水毁情况 ............................................................................................................................. 6 2.修复方案: ................................................................................................................................... 6
2.1指导思想 ............................................................................................................................. 6 2.2基本原则 ............................................................................................................................. 6 2.3总体方案 ............................................................................................................................. 7 2.4修复主要内容 ..................................................................................................................... 7 2.5修复工程进度安排 ............................................................................................................. 8 3、修复工程设计 ............................................................................................................................. 8
3.1工程设计依据 ..................................................................................................................... 8
3.1.1工程等级和划分 ...................................................................................................... 8 3.1.2工程设计依据 .......................................................................................................... 8 3.1.3基本设计资料 .......................................................................................................... 9 3.2、工程设计 .......................................................................................................................... 9 4.修复投资及资金筹措 ................................................................................................................... 9
4.1工程投资 ............................................................................................................................. 9 4.2资金筹措 ........................................................................................................................... 10 5.修复工程实施管理 ..................................................................................................................... 11
5.1组织实施 ........................................................................................................................... 11 5.2监督管理 ........................................................................................................................... 11
1
提要:
全区水毁工程462处,其中较为严重的水毁工程256处,主要是防洪、灌溉、人饮三大类。
计划修复水毁工程462处,其中涵闸4处、护岸护岸2处、塘坝36处、灌溉设施420处。需完成土方132.5万方,石方2.55万方,混凝土1.32万方,修复工程总投资3126万元。修复重点工程256处,其中水闸4处,护岸2处,塘坝36处,灌溉设施214处,重点工程需完成土方58.3万方,石方1.02万方,混凝土2826方,重点修复工程投资1149万元。
重点工程修复在8月底前完成,面上水毁工程于2010年12月30日前完;对少数修复难度相对较大的工程,在2011年4月30日前完成。
修复工程总投资3126万元,其中重点工程1149万元。资金来源是:申请国家补助620万元,区财政配套300万元 ,乡镇财政自筹229万元,群众“一事一议”筹资和投工投劳1886万元。 1.基本情况: 1.1基本情况 1.1.1自然地理
六安市金安区位于北纬30°16′~32°05′,东径116°~
2
116°05′,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淮河以南江淮丘陵西缘。东邻肥西,西接裕安区,南与舒城、霍山县接壤,北与寿县毗邻。按地形特征,全区可分为4个较为典型的区域:南部的低山区,海拔300~500m;根据中部的江淮分水岭丘岗区,海拔50~200m;东南部沿丰乐河的平畈区和西北部的沿淠河平畈区,海拔30~50m。境内地势由南向北渐低,形成以丘岗为主,是一个山、岗、湾、畈兼有的农业大区。 1.1.2气象
我区属北亚热带北部边缘的东亚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气候温和,温差较大;雨量适中,时空不均;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日照时数2256h,无霜期220天;年平均气温15.5℃左右,年极端最高气温43.3℃,年极端最低气温-24.1℃; 1.1.3水文、水资源
多年平均降水1095mm,且南部多于北部,山区多于岗畈,年平均径流由南向北递减。年平均蒸发量1462mm。降雨年内和年际分配不均,雨量多集中在夏季,年平均风速2.5m/s。
境内水资源,主要是以大气降水为主的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比较贫乏,开采利用率低。淠史杭入境水资源作为补充水源。根据1993年《六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
3
状分析报告》,金安区地表水资源多年平均7.1亿m,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853.6 m。在国际标准人均2000 m警戒线以下,属于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地区。
江淮分水岭由西南向东北斜贯全境,将全区划分成淮河、长江两大水系。淠河、三源河、东淝河西支等河流向北流入淮河。张母桥河、陈家河、思古潭河等汇入丰乐河,向东经巢湖流入长江。全区淮河流域面积688km,长江流域面积966km。 1.1.4地质构造
我区属秦岭褶皱带和合肥主要凹陷等次级构造单元,地层组织复杂,岩浆活动剧烈,变质作用显著,褶皱断裂发育。地表上层大部分覆盖10~25m的粘土,渗透系数小,土体保水率低;下层至60~70m是侏罗纪红砂岩,富水程度小,为浅层地下水贫乏区;地表65~70m以下有一构造裂隙带,地下水较丰富。 1.1.5社会经济状况
我区辖18个乡镇、5街道,299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1657平方公里。2008年底,人口84.6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24万人,全区国内生产总值61.28亿元,比上年增长14.8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66亿元。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61亿元,财政收入3.4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538元。我区常用耕地49130公顷,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101842千公顷,粮食播种面积63981
2
2
3
3
3
4
千公顷,粮食总产量42.2万吨,油料38157吨,棉花2426吨。全区森林面积32323公顷,森林覆盖率面积19.5%。 1.2灾情
7月8日以来全区出现强降雨过程,7月12日全区普降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六安城区降雨量140mm,孙岗165mm,中店165mm,城北、东桥120mm以上,雨量中心在江淮分水岭一带徘徊,全区平均降雨量达到120mm以上。是2003年来最强的一场降雨。7月16日,全区再一次出现强降雨,双河镇3小时降雨142mm,日降雨179mm,创30年来最高记录。
7月12日下午,全区内河水位上迅速涨。三源河水位超过安全水位,沿河两岸出现内涝;东淝河、丰乐河、思古谭河水位猛涨,达到警戒水位,低洼地带部分村庄被水围困。杭淠干渠、瓦西干渠、淠东干渠超设计水位。
截止13日8时,双河、施桥、张店、毛坦厂、孙岗、椿树、三十铺、东桥、马头、淠东、木厂、城北、翁墩、中店、先生店、清水河街道、望城街道等18个乡镇街有不同程度受灾。全区受灾人口25.06万人,被水围困人口32145人,有5456人饮水发生困难。全区农作物受灾面积2.3万公顷,成灾面积2.02万公顷。倒塌房屋871间,损坏房屋2958间。损毁道路67.7km,水利工程设施462处,电力线路23km,变压器3台。全区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5亿元,其中农业损失7522万元,工矿业536万
5
元,基础设施损失4676万元,水利工程损失3216万元,公益设施损失170万元,家庭财产损失2396万元。 1.3水毁情况
全区水毁工程462处,其中涵闸4处、护岸护岸2处、塘坝36处、灌溉设施420处。水毁较为严重的水利工程主要是防洪、灌溉、人饮三大类,共256处,其中水闸4处,护岸2处,塘坝36处,灌溉设施214处。 2.修复方案: 2.1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简单、后标准,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对影响当前防洪、排涝、人饮及灌溉安全的三类重点水毁工程要优先应急修复。修复资金以地方自筹为主,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办法筹集。区、乡(镇)、村各自确立修复重点,并作为今冬明春水利兴修的重要内容。 2.2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让道于水”的原则。新修复的工程不得挤占河沟,不削减过流能力。
坚持“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先急后缓”的原则。对影响防洪、饮水和灌溉供水安全的重点工程应急修复,保障防洪和
6
灌溉安全,满足群众生活需要。 2.3总体方案
灾后,我区及时组织技术力量,深入灾区进行调查摸底,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充分分析水毁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统筹修复方案。全区待修复水毁工程462处,其中涵闸4处、护岸2处、塘坝36处灌溉设施420处。确定重点修复工程256处,其中水闸4处,护岸2处,塘坝36处灌溉设施214处。
首先,对对重点水毁工程进行修复。对影响防洪安全的工程,特别是在本次洪涝灾害中问题显现的险工险段,立即进行修复;对影响灌溉的工程和人口饮水安全工程分批有序进行修复。
其次,对非重点面上水毁工程,由区统一安排,以乡镇自筹资金修复为主,其标准和质量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具体安排见附表。 2.4修复主要内容
计划修复水毁工程462处,其中涵闸4处、护岸2处、塘坝36处灌溉设施420处。需完成土方132.5万方,石方2.55万方,混凝土1.32万方,修复工程总投资3126万元。修复重点工程256处,其中水闸42处,护岸2处,塘坝36处,灌溉设施421处。重点工程需完成土方58.3万方,石方1.02万方,混凝土2826方,修复工程总投资1149万元。
7
2.5修复工程进度安排
影响防洪、饮水和灌溉供水安全的重点工程力安排在8月底前完成应急修复,保障防洪和灌溉安全,满足群众生活需要;面上水毁多以土方工程为主,2010年12月30日前完成修复任务;对少数修复难度相对较大的工程,安排在2011年4月30日前完成,确保明年度汛安全。水毁水文设施安排在2010年7月30日前完成,确保随时可以投入使用。 3、修复工程设计 3.1工程设计依据 3.1.1工程等级和划分
金安区水毁工程主要是小型水利工程,以灌溉工程为主,工程设计流量小于5m3/s,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本工程等级应为V等级。 3.1.2工程设计依据
①《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②《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91), ③《水闸施工规范》(SL27--91),
④《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
⑤《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8
3.1.3基本设计资料
①《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十一.五”规划》(2005年6月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
②《六安市金安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
③《六安市金安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 ④《六安市金安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 ⑤其它相关资料。 3.2、工程设计
我区正在实施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和《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项目》均为金安区水利局勘测设计室设计,本次水毁工程为小型水利工程,可以参照正在实施的工程项目单项工程设计。
金安区水利局作为水毁工程修复技术责任单位,负责水毁工程修复的技术服务。成立以金安区水利局勘测设计室为主,有关专家组成的技术小组,参与工程修复全过程服务。对单项工程较大技术相对复杂的水毁工程,由金安区水利局勘测设计室进行单项工程设计,边设计边施工。本方案不再进行工程结构设计。 4.修复投资及资金筹措 4.1工程投资
水毁修复工程总投资3126万元,不包括新建、扩建项目。
9
其中重点水毁工程投资1149万元。
水毁工程修复投资估算,参照金安区在建工程造价,综合考虑工程单价,土方开挖5元/m,土方回填夯实10元/m,土方外运回填夯实20元/m,砌体210元/m,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综合单价800元/m,金属结构和临时工程按估算造价直接加在总价中。修复难度较大的工程,结合现场条件其单价作适当调整。 4.2资金筹措
金安区水毁修复所需的工程投资较大,资金来源要靠多方筹集,处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外,要积极探索和创新水毁工程修复投入机制,认真落实和具体规范“一事一议”政策,充分调动群众投工、投劳、投资的积极性。重点水毁工程投资申请国家补助和地方政府财政配套,一般水毁工程由群众通过“一事一议”政策,投工、投劳解决。
水毁水利工程修复资金筹措表 总投资项目 (万申请国资金筹措(万元) 区财政乡镇群众自备注 3
3
3
3
3
元) 家补助 配套 金安区水毁修复工程 3126 620 300 财政 筹 群众自筹229 1886 包括投劳折资 10
5.修复工程实施管理 5.1组织实施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坚决克服等待依赖思想,进一步强化领导,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水毁修复。区成立专门水毁修复工程领导组组织,把水毁修复列入重要工作计划。每处水毁工程修复,按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实行分工负责,行政责任人负责水毁修复资金筹措及人员组织等,技术责任人负责工程技术方案、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等。
分级管理,强化指导。重点工程由区制订具体方案,负责组织实施。面上小型水毁项目修复以乡镇为责任主体负责实施。区水利局做好水毁修复业务指导工作,确保修一处、成一处、发挥一处效益。 5.2监督管理
规范管理,加强督查。按照有关经费使用办法,区财政加强对水毁修复经费规范管理,加强督查,确保专款专用。区政府成立由纪检、监察、财政、水利等部门组成的监督组,监督水毁水利工程修复补助经费的使用情况和工程质量。水毁修复经费、使用情况纳入各级政府政务公开范围,接受群众监督。
11
:1、水毁水利工程基本情况表;
2、水毁水利工程分类统计表; 3、重点水毁水利工程修复计划表; 4、水毁重点水利工程基本情况表、 5、水毁重点水利工程分类统计表 6、水毁水利工程修复计划总表
7、水毁水利工程修复进度计划及责任分工表8、水毁水利工程修复资金筹措表
12
附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