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走班”,不能走散——浅谈如何做好“走班制”学校课程的安全管理

来源:好走旅游网
教学管理

结束后,还可以号召大家通过日记的方式将感想与收获记录下来,在加深学生理解的同时也能够起到锻炼写作能力的作用。

此外,对于传统的课后作业形式,也可以加以利用。教师可以利用话题讨论的形式,组织学生在课后对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热门话题进行思考,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在第二天进行课上讨论。这样学生的书写能力、自主思考能力、事物判断能力都能够得到十分有效的锻炼。

三、结束语

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教学目的有许多共同点。语文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课堂,也是对思想道德、综合素质的学习。同样语文学习也不应该仅仅存在于课堂上,班级活动、班级文化建设都是语文学习的另一种形式。所以,为了做好对下一代的教育,

担负起祖国未来建设的责任。小学语文教师与班主任必须在工作上加深配合,从根本上提升小学教育的成果,为中高等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志伟,刘哲理,裴洪强.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结合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04):42-43.

[2]薄杨毅.谈小学语文教师作为班主任的管理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20):26-28.作者简介:谢艳林(1972.11.29.);性别:女,籍贯:广西马山县,学历:本科,毕业于百色学院;现有职称: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班主任管理。

“走班”,不能走散

——浅谈如何做好“走班制”学校课程的安全管理

刘承荣 汪小丽

(江西省玉山县端明小学 江西 玉山 334700)

【摘要】“走班制”学校课程的实施,做好安全管理是保障。学校应当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疏通快捷的安全管理路径;制定教师、

学生两个层面的安全管理制定;选好路队长、学科长、纪律委员长,协助安全管理;关注班级文化的创建、关注学生动态等,让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关键词】走班教学;安全管理;统一部署【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25-02时下,“七彩课堂”、“第二课堂”、“拓展课程”等学校课程悄然兴起。这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的“走班制”学校课程,给学校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比如课程的建设、导师的配备、课程的评价。其中,安全管理就是一个不可小视的问题。

“走班制”教学,学生脱离原有行政班的管理,如果学生不遵守行进过程的秩序、不按时到达新的班级,原班级的班主任是无法监控的;通常“一室一师”的管理模式,教师难以管理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小学生大多好动,缺乏很好的自制力,其间的安全隐患是个不容小视的问题。做好安全管理,是“走班制”学校课程顺利开展的前提。走班教学,不能走散孩子。

一、同下“一盘棋”,让安全管理一触即发

安全工作源自长期警惕,不低于战役中粮草的地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做好课程实施中的安全工作,学校应成立课程部,由一位副校级领导统一管理,统一部署开课时间、授课班级,合理安排好各部门、各班级执教人员、协助人员,制定好安全管理条例,反复论证讨论后才能开课。建立校级、年级组微信群,方便沟通反馈。这样,以课程部为中心,不同门类部门负责人为纵轴,各年级组、各执教教师为横轴,形成“网状”安全管理体系,分工明确,互助协调。同时,借助学校安全电子系统,准确把握安全状况。

课程实施前(最好提前一学期),课程部就制作统一的电子表格,让学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课程,这样,课程部就掌握了各班级的学生名单。课程实施过程中,部门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以“考课”形式,查看学生到位情况,如有缺勤现象,及时联系行政班班主任;巡走全校,特别是监控系统未覆盖的角落,如若发现“漏网之鱼”,及时进行教育,为其找寻意愿班。执教教师发现学生未按时到位的,及时向微信工作群汇报,班主

,将课程实任、部门领导负责处理。课程部还应“一月一通报”

施中的优秀典型、和存在问题向全体教师反馈。

二、制定“两张纸”,让安全管理有章可循“凡事预则立。”学校课程要有序开展,就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首先要有一个课程实施总方案,包括课程培养目标、课程规划、场地安排、教师培养、经费保障等。在这个总方案的基础上,制定各种子方案、管理制度。其中,《学校课程安全细则》、《学

校课程评价》、《学校课程奖惩制度》等,要因校制宜,要有针对

性,易于操作。比如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要重新选择班级的,就需经辅导老师考核合格后,经专门处室领导签字后进入其他班级。

学生层面,还应该建立“成长记录袋”。一方面记录学生学业成长、兴趣发展情况,另一方面,将评价纳入,体现执教教师的评价、学生的互评,便于班主任、家长了解学生在新班级的表现。

三、选好三个“长”,让安全管理无缝对接

让学生参与安全管理,进行自主管理,才能达到安全管理的最佳效果。学校课程实施中,应选好这样几个“长”:一是路队长,负责把同一兴趣的同学排成一队,带到新班级,并汇报同学到位情况;记录、评价同学学习情况;下课后将原队人马带回原班级;二是学科长,负责清点人数,向执教教师汇报考勤情况,参与来自不同班级同学的在兴趣班的学习情况。三是委员长,成立新班级管理委员会,负责班级的纪律、卫生、财产、考勤等日常管理工作。

四、关注四个要素,让安全管理不是负荷

教学过程要紧绷安全之弦,但不能让安全成为教学的沉重负荷。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沉得下心来研究,静得下心来管理,让新班级充满活力、吸引力,安全管理的强度就会降低。一是要关注教学艺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教学艺术,让教学成为不断提升、充满愉悦的过程。优化教学形式,少一点理论的灌输,多一点动手的机会;优化评价形式,少一点苛刻的要求,多一些幽默的激励;优化练习形式,少一些机械的重复,多一点创新的展示。如果新班级的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是压力的叠加,乏味的说教,久而久之,学生可能会厌学、逃课,从而增加管理难度。二是要关注班级文化。室内场地应当有显性文化,尽量“一室一特色”。比如合唱队训练场地,墙面可以绘大型的五线谱、琴键等;绘画组的场地,悬挂师生的优秀作品。同时要关注隐性文化,包括教师的形象、团队精神的锻造等,让新班级留得住孩子的心。三是要关注管理细节。根据不同科目的不同性质,安排合适的场地,选购安全性能高的教学设备、器材,做好细节管理。同门类学科就近安排,便于部门负责人管理,尽量不要出现连续走班;如果要走班的,两个教室安排要就近,让教师走班,

2017年第6期 新教师教学125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教学管理

学生在固定班级。科学训练,循序渐进,比如体育类课程,要有一个热身运动,科学实验、合唱等课程,注意保护学生的皮肤、声带等。四是要关注学生动态。主要是思想动态。新课开始前设五分钟复习时间,教师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比如上节课有没有挨批评、有没有和同学吵架,有没有一开课就嬉皮笑脸的,根

据学生的状态及时处理,避免安全隐患升级。

参考文献

[1]诗婕《“走班制”教学的利和弊》.

[2]赵守拙《走班制实践中的问题综述与应对策略思考》.

(上接16页)高境界前进,通过赛后教师、学员在一起切磋、讨论可以对数学教学改革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使数学建模活动的研究更加完善,更加系统,为下一步的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一方面,我室教员根据大学数学课程特点开展实践教学研究,以数学建模活动为牵引,推进资源素材建设,修订了《数学模型》教材,细致剖析历年数学学科竞赛赛题,编写了一系列辅导教材;另一方面,结合竞赛所涉及的问题和方向开展学术研究,为青年教员开阔了思路和拓宽了视野,调动了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近两年来申请和参与军队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学校教育教学理论研究项目4项,学校青年基金项目2项,学校军管文项目3项,发表多篇教学研究和学术论文,其中SCI检索2篇,国际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十余篇。

三、结语

目前,我校组织本科生的数学建模竞赛活动已经涉及西北地区、全军、全国和国际四个层次,所有层次的比赛都已取得过最高奖项,2016年首次捧得了“军事运筹杯”,这是军事建模竞赛的最高荣誉。指导教员以竞赛赛题为着眼点,先后发表竞赛指导

论文和相关科学研究论文十余篇,编写数学建模系列指导教材《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论文解析与点评》、《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新与实践》、《军队院校军事建模竞赛赛题解析与点评》、《数学模型讲义》,其中《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论文解析与点评》已经公开出版,得到了广大高校相关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教研室的指导教员作为西北地区、全军和全国数模竞赛专家组成员,为全军和全国数模竞赛命制赛题,为提高学校知名度、推动数学教学改革和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作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春梅,敬斌,郝琳.数学建模思想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军事院校工科数学教学研究,2015(1):180-182.

[2]陈春梅,杨萍,郝琳,张辉.大学数学实践教学体系优化设计研究.教育研究,2016(12):29-30.

[3]佟玉强.大学数学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教育与职业,2013(21):115-116.

(上接55页)孩子计算出错时,并不能笼统地说成是“马虎”。

我们应该多方面分析孩子出错的原因,要有针对性的辅导,要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否则,一味地加重孩子的负担,会使孩子产生反感情绪,反而阻碍孩子计算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希望出版社.

[3]《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接122页)结构位置上,可以同时扮演多重“角色”。社会的结构角色对占据该角色的结构位置的人的要求,是通过一种功能性的社会角色规定来完成的。它不但规定了角色身份与位置,而且也规定了与该角色相应的责任、权力、尊严与合法性,通常,“角色规定”是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成文或不成文的“命名”来完成

,规定的,因此,它也规定了处于该角色中的“应得”、“应享”

了角色的行为边界以及一个人不能履行其角色规定所应受到的处置。二级管理体制下教学秘书角色多元化,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也是教育者,享有相应的权力,也承担着相应的责任。

首先,要提高管理的水平。教学秘书通过人才培养各环节的全面质量管理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质量。其所面临的管理工作解决的多是有章法可以遵循的规范性问题,目的是解决问题、适应新情况,使工作按一定秩序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秘书应该从一个简单的政策措施执行者变成一个管理者。作为管理者一角,要善于总结经验和规律,善于从一个教学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正确地做事”,实现高质量管理。

其次,工作模式应该是以“管”代“理”,做好全方位的服务工作。教学秘书服务对象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教师的职称、年龄、学科、阅历、地域等各不相同,学生群体性格迥异、家庭背景不同、受教育环境不同,这些都体现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要强化服务意识,做好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等各方面的工作。不仅仅是日常事务性工作中提供便利的服务,更多的还是专业性服务,包括技术服务、政策与信息服务、协调与保障服务。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秩序能否顺利进行。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及时将学校和院系的方针政策传达到老师和学生中,及时反映基层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构想和意见,使教学管理呈现良性循环。

126新教师教学 2017年第6期 最后,“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教育的本质是个人主体与社会主体之间的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相互传承。正所谓“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教学管理工作如果脱离“育人”这一目的,将会大大削弱管理、服务的价值和作用。而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工作的很多环节中是通过直接与学生沟通进行管理的,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有意识地影响学生。这种“非正式”的沟通和引导往往能够起到其他育人渠道不能达到的效果。

高职教育要适应当前人才培养形势的变化,而高职学生教育的管理水平也要适应新形势下学生教育的发展需要。作为基层教学管理工作的教学秘书所处的系统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对其所提出的要求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因此,教学秘书必须正确认识二级管理体制对其角色能力、权力与责任提出的不同要求,做好教育、服务与管理工作,培养自己适应现代化教学体系的专业化能力,从而实现角色的多元化、专业化与现代化,更好地为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魏乾梅.省市共建高校管理体制与投资机制研究[J].财会通讯,2016,(12):24.

[2]戴国宝.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5:46.

[3]王恒亮,宋华明.研究生教育校院二级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6):73-76.作者1:施雯(1983-),女,哈尔滨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管理,教育教学管理作者2:景文艳(1981-)女,哈尔滨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子商务,教育教学管理;单位:黑龙江职业学院。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