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采矿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来源:好走旅游网
矿业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2010-2012年度

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规划

矿业工程学院采矿工程系2009年12月13日

目录

1提出背景..................................................................................................4

1.1...............................................................................................................................................41.2...............................................................................................................................................41.3............................................................................................................错误!未定义书签。2指导思想.................................................................................................5

2.1............................................................................................................错误!未定义书签。2.2............................................................................................................错误!未定义书签。2.3............................................................................................................错误!未定义书签。3总体目标..................................................................................................5

3.1............................................................................................................错误!未定义书签。3.2............................................................................................................错误!未定义书签。3.3............................................................................................................错误!未定义书签。4建设内容..................................................................................................5

4.1............................................................................................................错误!未定义书签。4.2...............................................................................................................................................54.3...............................................................................................................................................65建设措施..................................................................................................7

5.1............................................................................................................错误!未定义书签。5.2............................................................................................................错误!未定义书签。5.3............................................................................................................错误!未定义书签。6建设经费..................................................................................................8

6.1............................................................................................................错误!未定义书签。6.2............................................................................................................错误!未定义书签。6.3............................................................................................................错误!未定义书签。1提出背景

1.1采矿工程学科发展历程

内蒙古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始建于1956年,是我校设置最早的主要专业之一,于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一级学科矿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是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和教育部特色专业。采矿工程学科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设有白云鄂博矿稀土及铌资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内蒙古地区首家粉煤灰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

近年来,本学科瞄准采矿科技前沿,以内蒙古地区矿业开发和西部大开发的需求为目标,紧密结合内蒙古及周边地区工业生产的实际开展科学研究,既注重应用基础研究,又面向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着力创建新的学科生长点,努力凝练学科的研究方向,大力提高学术队伍的综合素质、科学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经过不懈的努力,学科建设成就显著,学科水平快速提升,学科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1.2发展采矿工程学科的意义

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丰富,开采强度大。其中,煤炭储量全国第一,产量居全国第二位,铁矿、金矿以及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的储量和生产能力也在国内名列前茅,更有世界闻名的稀土资源。所以,对采矿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我校毕业的研究生、本科生连续多年供不应求,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仍会持续这种需求势头。另一方面,随着开采技术的发展和大型、高效的自动化设备的采用,使得现代矿山的生产工艺、资源控制、组织管理、安全技术等方面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过程数字化、管理智能化、资源利用综合化、生产绿色化、效率最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学校专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不仅要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更需要提高人才的培养层次,以满足矿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内蒙古科技大学采矿工程学科已经历了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学术梯队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建立采矿学科博士点,培养资源开发高科技领域的创新型人才,不仅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本学科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合理布局的需要,对内蒙古自治区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42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等文件精神及要求,结合我校发展需要,制定学校矿业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2010-2012年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规划方案。

3总体目标

通过规划的实施,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专业课程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采矿工程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将根据我校的特点,深化和发展已取得的改革和建设成果,狠抓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的质量工程建设。我们将完善按层次分流培养的课程教学结构模式,提高适应于不同层次不同学科大类的教材的质量,逐步实现教材的层次化,立体化和精品化,为向全面实行学分制过渡创造条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改革方面继续进行试点,争取取得新突破;加强实验教学建设,全面提升采矿实验课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和学位层次;加强基地网站建设,建成国内著名的采矿教学资源网;积极申报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课题,保持我校采矿专业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国内领先地位。

4建设内容

4.1特色专业建设

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按照理念先进、定位科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改革领先、师资优化、设备优良、教学优秀的要求,进行特色专业建设。通过建设,使特色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明

5晰,有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发展规划;培养目标明确,有科学的定位和特色鲜明的培养方向;培养模式创新,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管理与培养机制等方面形成明显优势和特色,着力于“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质量好,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有较高的社会声誉;教学条件优,有较好的实施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师资力量强,有保障本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和教师梯队。其中有一批专业形成较强优势和鲜明特色,若干个优势专业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示范和带动其它专业(特别是新专业)加强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4.2精品课程建设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形成一批优质课程资源,进一步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努力改善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校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

2010-2012年期间,建设3门校级精品课程,争取有1-2门左右的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程,有1门左右的课程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4.3教学团队建设

本学科拥有一支结构较为合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共有教师32名,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21人。

采矿工程专业2010-2012年度规划将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使他们在科学研究、教学研究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成为学术团队的坚强后备力量,并从他们中间培养出学术带头人3~5人,引进或培养博士7名,使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30%以上,培养2~3名兼职博士生导师。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学术交流,并互派访问学者。围绕学科方向,注重构建年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学科团队。4.4教学名师与教学新秀培养

发挥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2010-2012年期间,拟分期分批遴选3名左右的校级教学名师,积极推选参评省级教学名师评选工作,争取有1名教师成为省级教学名师。

64.5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程

2010-2012年期间,通过实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程”,强化实践教学的建设与管理,形成一批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系列实践教学课程,全面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强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建设,争创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建设措施

(一)加强组织管理

成立由院长牵头、分管副院长负责组织协调,其它各系、实验室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学校质量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质量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二)建立专项经费

质量工程专项经费的用途是:对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和省级以上(含省级)自筹经费项目给予专项资助;对省级以上(含省级)项目按有关规定给予经费配套。

(三)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

质量工程项目负责人的职责是:依照项目的有关要求和规定,制订项目建设计划,组织项目建设工作,把握项目的总体水平和项目计划实施进度,保证项目建设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按规定合理安排项目经费;进行项目建设效果的自我评价和推进项目建设成果的应用。

(四)建立政策激励机制

提高教学业绩在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价、职务聘任中的权重。建立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等效评价机制,教学成果奖、教改项目、精品课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团队的负责人及教学名师,与相应级别的科研项目主持人和科技成果获得者在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和校内奖励等方面同等对待。

(五)狠抓质量工程的实施

实施质量工程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是学院当前和今后几年的重

7点工作之一。各系和实验室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切实把质量工程实施与建设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各系要依据本规划,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并积极实施本系质量工程建设的具体计划,并做好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建设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质量工程项目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扎实有效的工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实验室要依据本规划认真研究制定学校质量工程建设年度实施计划,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项目管理,扎实有效地推进本规划的实施,努力完成本规划的各项建设任务,实现质量工程建设的目标。

6建设经费

特色专业建设工程共安排经费40万元。

精品课程建设总经费共安排124万元,概算见下表:年份201020112012合计

课程数(门)

1113

资助额(万元/门)

333------小计3339

备注

教学名师安排经费16万元,概算见下表:年份201020112012合计

名师数(人)

1113

奖励额(万元/人)

111-----工作经费(万元)1113

小计2226

备注

工作经费为评审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程共安排经费160万元,概算见下表:单位:万元年份201020112012

综合实训实验课程门数111

建设费101010

111

8课程实验门数

建设费111

实训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费

333

费用小计141414

合计33033942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