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田汉早年所作文章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 认为电影是白日梦

田汉早年所作文章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 认为电影是白日梦

来源:好走旅游网
田汉早年所作文章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 认为电影是白

日梦

田汉早期的电影观深受西方现代派思潮的影响,它把电影当做是“白日梦”,强调它“宣泄苦闷”的抒情功能。与同时出现的在中国电影史上产生较大影响的电影观——“影戏观”相比,田汉早期电影观对电影艺术本体的认识更为深入,对电影形态的把握更加准确,风格鲜明,从而在不少方面在当时表现出一定的“先锋性”。

田汉于本世纪20年代中叶开始其电影活动,他一方面从事电影创作实践,撰写电影剧本,自筹经费投入拍摄;另一方面在当时的报刊上撰文谈论他对电影的看法。他的这些看法涉及到电影的本性、功能以及题材选择、结构样式、表现风格等方面, 初步形成了他早期的电影观。 1926年,田汉在南国电影剧社的发起宣言上说:“酒、音乐与电影为人类三大杰作,电影年最稚,魔力也最大,以其能在白昼造梦也。梦者心之自由活动,现实世界被压榨的苦闷,至梦境而宣泄无余,唯梦不可以作伪。……吾国电影事业发达未久,以受种种限制,至相率不敢作欲作之梦,梦犹如此,人何以堪!同人等有慨于此,乃有本社之组织,将合群策群力,以纯真之态度,借胶片以宣泄吾民之苦闷。努力不懈,期于大成,略述所怀,以召同志。”(注:田汉:《影事追怀录》,《中国电影》,1958年第6期。 )

这段启事表明了田汉对电影根本的认识——电影是一种“白昼造梦”(白日梦),和他对电影功能的强调——“宣泄苦闷”。这是田汉电影观最核心的两个方面。他对电影“宣泄苦闷”功能的强调也表明了他对电影抒情风格的一种自觉追求。田汉于1927年发表在《银星》杂志上的长篇电影随笔《银色的梦》中对这些看法予以重申,还援引了日本作家佐藤春夫所谓的“没有比电影再便于实现空想世界”和小池坚治所谓的“梦的世界比我的觉醒状态‘更近真理’”等等说法,并认为电影应该表现“情与理的凄惨斗争”,情节应该“凄艳神奇”,演员应该“凄艳无双”。

一本有相当影响的中国电影史著作这样评价田汉早期电影观:“从南国电影剧社发起启事和《银色的梦》里,我们可以看出田汉这时的艺术思想是受到了资产阶级唯美派和所谓‘世纪末’思潮的影响的。他虽然感到了‘现实世界被压榨之苦闷’,并主张‘借胶片宣泄’这个‘苦闷’,甚至还主张表现自我的‘情’与‘理’的斗争。十分明白,他是把电影作为小资产阶级的自我表现来看待的,是用唯心主义来观察现实世界和电影艺术的。应当说,田汉这时的电影艺术思想,比起他的戏剧艺术思想来,总的方向虽然一致,但分析起来,是比较落后一些的。”(注: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这种基本否定的评价在我们今天看来并不能令人满意。它没有从电影艺术本体出发对田汉早期电影观的品性与特质进行分析研讨,对这种电影观的形成也没有更深

入探究,而流于一种浮泛偏颇的政治鉴定,因而无法给予田汉早期电影观在电影史上以正确的定位。这种评价是一种十分偏狭的政治功利主义思维定势的产物。它与有现代主义、唯美主义倾向的文艺素不相融。在这种思维定势之下,只要是有“唯美的”、“现代派”影子的东西,便一律打上“资产阶级的、颓废的、‘世纪末’的、消极的、小资产阶级狂热的”政治铅封,而其政治属性之外真正属于艺术本体范畴之内的品性与特质,以及如何在艺术发展史上的定位便不在考虑之内了。对田汉早期电影观的偏见,在电影学术界的影响很大。许多电影史著作在涉及田汉早期电影观问题时,见解均不出其右。可以这样说,田汉早期电影作一种“电影”观而非“政治”观,其实已被人们遗忘了。当下,历史的车轮又行进到了一个世纪之末,狭隘的政治功利主义思维定势已在空前清新活跃、多元化的文化学术空气中氧化分解,理论学术界已经对唯美主义、现代派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和形成了较公允的评价。在这种全新的文化学术空气中,我们应当把目光投向电影史上几乎被人遗忘的角落,轻轻拂去那早已风化了的政治尘封,去重温田汉的那个“银色的梦”,对他的早期电影观作一些深入的研究探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