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5北京高考海淀一模作文示例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15北京高考海淀一模作文示例 一.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四月,春光正好。请你在微信朋友圈中发一个邀约的帖子,召唤朋友们一起踏青访春。要求描写生动,有感染力。

②高考临近,你的好朋友信心不足,情绪有些波动。请你写一段文字,劝勉你的好朋友。要求恰当引用名言警句,语言得体,有说服力。

③清明之际,世纪坛举办“中华国贤颂”纪念活动。请从孔子、李冰、王羲之、鲁迅、邓稼先五位先贤中任选一位,写一段文字(可写诗歌),表达你的敬仰之情。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写作示例】选题二

其实每一个面对高考的人,无论经过多少准备,都会对自己产生怀疑。然而,这恰恰就是生活的魅力所在,证明自己可以征服困难、征服自己,才能无愧于过往的艰辛和对未来的梦想。清人李调元曾以诗赠友“天公有意君知否,大器仍需小折磨”,眼下的困境正是让我们更加强壮的契机,也是我们未来见面时握手谈心的资料。作为你的朋友,我们共同见证了三年焚膏继晷的寒窗苦读,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荣誉成绩,也一起憧憬了未来灿烂美好的远大前程。这一切的美好,诚然需要我们再一次直面考验,与其为明日而忧虑,还不若为明日而努力,让我们从复习今天的讲义开始吧。(235字)

精简字数版:其实高考的重压让我们怀疑和动摇恰恰是其魅力,证明自己能征服困难和自己,才无愧于过往的艰辛和对未来的梦想。清人李调元有诗“天公有意君知否,大器仍需小折磨”,作为朋友,我们共同见证了三年焚膏继晷寒窗苦读,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荣誉成绩,也一起憧憬了未来灿烂美好远大前程。与其为明日忧虑,还不若为明日努力,让我们从复习今天的讲义开始吧。(149字)

二.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50分)

①中国宣纸“轻似蝉翼白如雪”,有着“纸寿千年”的美誉。它轻薄,却能承载文字、文化的厚重;它朴素,却能呈现心灵、精神的绚烂。轻中有重,朴中见华,又何止宣纸呢?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②2014年12月,《诗刊》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和凤凰网读书频道联合举办了一场以“日常生活,惊心动魄”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农妇、理发师、快递员、私企员工、煤矿工人,是这场朗诵会的主角。他们朗诵自己的作品,表达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写作示例】选题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轻重、华朴之辩

薄纸一张,却可以记录先贤博大的思想;撇捺两笔,却可以写出人的立身立世;青铜器上的纹饰、山水画上的留白、诗歌创作中的白描……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世界,但审美的来源却往往是那些轻薄而质朴的存在。为何,那些丰富厚重的精神文明,往往要寄托在轻薄的纸页上,我陷入了无限的思考。

人们总是认为复杂的物件才是创作出的神奇,越是繁复越是高超,越是绚烂越是美好。其实,繁复往往是没有经过精简的现象。甲骨文中有颇多繁杂的造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使用的需要,才出现了由繁到简的变化。文字经历了篆、隶、楷、行,又经过繁体字到简体字的革命,才有了我们今天使用的、仍然在不断变化简化的文字。所以,简单的形式里其实隐藏着巨大深刻的智慧,是人类在长期发展中去粗取精的表现。看来,不仅是宣纸若此,艺术创作的规律天然如此。复杂的思考需要最简单的文字符号的表达,不过是横竖撇捺或是24个字母。

当然,人们经历了繁华炫目才懂得质朴的真诚。汉代大赋固然气势雄浑、辞章华美,然而终难胜于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花间、长调固然凄丽委婉、娇艳魅人,然而动人感人却逊于《诗经》的四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工笔画细致精巧,但水墨山水却用寥寥的笔墨画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管弦乐宏伟繁复,但古语却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来赞美人声之天然美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正是反映了中华民族追求的审美方向。 反观现实,我们恰恰缺少一份返朴归真的勇气。很多作品看似厚厚的一本,其实是堆砌大量无用的材料,很多看起来炫目的文字,其实背后是空洞的头脑。一些商业大片片面追求大而嚣张,试图用夸张的画面、失实的情节来掩盖思想的贫乏,恰恰使整个影片的质量下滑。《人民日报》在点评大屏幕的电影时,提到《富春山居图》一片,直言其对硬件投入过多的精力表现出了中国电影遭遇的是“三薄三厚”的问题,即“薄了创作厚了制作”、“薄了艺术厚了技术”、“薄了人文情怀厚了商业利益”。这样的“厚此薄彼”,不断拉低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品位。这一点值得文艺工作者,也值得我们观影群体进行反思。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一切繁复的都流于下品,而是辩证地认识轻与浅、华与质的关系。轻而不浅,反而是举重若轻,那些单薄的事物中却可能有最厚重的涵义,绝不可轻视;朴而不陋,反而是大智若愚,那些精简过的艺术更有浑然天成的美感,震撼人心。远取于文学,五绝不过二十字,《道德经》不过五千言,却讲尽不可道之情之理,绝胜于洋洋洒洒而又不知所云的文章;近取于科技,苹果公司的产生坚持着Less is more, Small is huge.(少即多,小即大)的理念,把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带给全世界,引领了审美的革命。

其实,为学之法也应如此吧,我的语文老师常引用《道德经》中“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来阐释自己的教学理念。每每想去,都颇有启发。知识浩瀚无际,惟有从繁复的现象中寻找规律,以去粗取精的思想在多变的形式中获得本质,才能学业精进。未来,我即将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那时有青春的绚烂、未名的风景,还有读不尽的书和解不尽的难题,但我一定会在华中保持质朴的求学之心,在繁重的生活里轻装上阵。

(——自杨洋老师《一模试题详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