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中医药杂志 2007年6月 第5卷 第6期 ・9・ 20060307 3.54 素的含量。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丹参素与相邻组分 20060308 3.61 分离度良好,阴性液无干扰。经方法学考察,方法的 20060309 3.45 重现性、稳定性、精密度、回收率试验均符合有关规 200603l0 3.57 定。因此,确立本制剂定量指标为丹参素,定量方法 2006031 1 3.72 为高效液相色谱法。 200603 12 3.57 根据上述测定结果,暂定本品每粒含丹参以丹参素 【参考文献】 (Ct,HI¨0 )计,不得少于1.50mg。 [1] 美诺平颗粒.国家药品标准(试行).标准号为 WS一10181(ZD一0181)一2002. 3讨论 [2] 吴小红,刘瓦利.痤疮发病机制的中西医研究现状 试验中对提取溶剂、超声处理条件进行了考察。 [J].小国中两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3,2(3): 结果表明,选用50%甲醇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22分 193. 钟,样品中卅参素提取效率最佳。 [3] 林少华.HPLC法测定舒心丹中丹参素钠的含量 《中国药典》(2005年版)52页规定了 参中丹 [J].1}I药研究与信息,2005,7(5):14. 参酮II 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限度,经查阅有关文献,丹 [4] 刘东辉,黄意甜.HPLC法测定心可宁胶囊中丹参素 参中所含水溶性成分如丹参索、原儿茶醛相对丹参酮 的含量[J1.中药新药与l临床药理,2005,16(2): II 稳定,且丹参中水溶性成分丹参素为治疗痤疮的有 】28. 效成分之一 。,故本试验采用HPLC法测定丹参中丹参 常见实性证素的计量辨证 黄碧群何军锋朱文锋陈新字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长沙410007) 【摘要】“证素”即辨证的基本要素,是根据中医学理论而提炼出的具体诊断单元,每一证素都有相应的特征 证候。通过流行病学、文献资料调查和频权剪叉数据处理,准确地提取出实性证素的特征性证候.明确了各证候 对寒、热、湿、痰、气滞、血瘀等常见实性证素判断的权值。 【关键词】证素证候虚实数据库频权剪又算法 Calculating diagnose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by way of syndrome factor in excess syndromes Huang Bi——qun He Jun——feng Zhu Wen——feng Chen Xin——yu (Hunan col 1ege of TCM,Changsha,410007,China) 【Abstract】Syndrome factors as refined diagnostic units are the base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each syndrome factor has the re1ative symptom and Sign specia1ty.By way of epidemiology and documents investigation,as we11 as algorithm of double 1evelS Of frequency and weight,the symptom and sign specialty for tile syndrome factor of cold,hot,dampness,ph1egm,Qi—stagnation,blood—stasiS was extracted correct1Y,and weight values of symptoms and signs to syndrome factors were established. 【Key words】Syndrome factor:Symptoms and Signs:Empty and ful1:Database:A1gorithm of double levels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中医药杂志 2007年6月 第5卷 第6期 中图分类号:R 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728—6O77(2007)O6一o0O9一O6 “证素”为辨证基本要素的简称,证素是通过对 “证候”(症状、体征等临床信息)的辨识,而对病变 的位置与性质等本质所作的判断,证素是辨证时的基 本诊断单元,临床所作的具体证名诊断都是由证素相 互组合而构成的。因此,证素是辨证的核心。把握每 一证素的临床表现及其证候属性,认识各证候对相关 证素的诊断贡献度,是准确辨证的关键…。 我们通过辨证的流行病学、文献资料调查和频权 剪叉的数据处理,准确提取出各证素的特征性证候, 明确了各证候对相关证素判断的权值。兹就常见实性 证素的计量辨证进行报道。 1 研究方法 1.1建立“辨证数据库” ● 3 4 6 开展辨证的流行病学、文献资料调查,建立“辨 证数据库”的目的,是为制定全病域的辨证系统提供 信息,获取证素辨证的相关参数。因此,要求该数据 ∞埔 ;宝 坞 叭M∞ 叫 库的样本要大,病种全面,涉及证广,证候规范,辨 证准确 。 数据库资料来源于住院病例的首诊病历,门诊病 历,名老中医诊疗验案,已颁发、制定的证候诊断标 准等,也纳入了部分中医教材、辨证学论著中的辨证 诊断资料,总计5139例次。 数据库的内容,除一般资料外,主要包括每例病 案的全部病情,现在症的主次轻重,临床辨证诊断, 证名中涉用的证素,可能的病名诊断。 1.2双层频权剪叉运算 首先,对“辨证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证候、证 素的频数统计。包括证候总频数、证素总频数,各证 候发生相关证素的频数、各证素发生相关证候的频数。 其次,根据中医临床辨证的实践,按照“双层频权剪 叉”的原理,将频数转化成权值。即根据证候的不同 属性,拟定各证候的标准化权值、各证素的标准化权 值。然后,将某证候在某证素中出现的频数乘以该证 候的标准化权值、乘以该证素的标准化权值,即为某 证候对某证素判别的实际权值。 1.3证素证候特征的提取 指定某证素,提取该证素所见的各证候及其频次, 将该证素的权值乘以各证候的频次、权值,即为各证 候对诊断该证素的贡献度(权值)。将各证候的诊断权 值按序排列,一般证候权值在10以上者,对诊断该证 素均有一定意义,而权值越高的证候对该证素的诊断 贡献度越高、特征性越强。 2证素“寒”的计量辨证 表1 证素“寒”的证候及权值 序 症码 证候 权值 冷痛 42.8400 鼻塞流清涕 37.8200 新起恶寒重 37.3800 脉紧 35.40oo 关节冷 35.1000 新近感受风寒 30.5700 8 9 ¨ 阴雨天痛增 坞M 30.3600 "埔 加 痰多质稀 24.5100 喜温恶凉 24.4200 ∞ ∞叭∞ ∞∞ 新病无汗 ∞ ∞∞∞叭 23.9400 ∞ 加m 淋雨下水 22.5500 呕吐清水 22.0000 关[骨]节痛 21.6000 月经推迟 20.7900 恶寒发热 19.6000 游走痛 19.3200 脉伏 19.3200 脉浮 18.9100 痰色白 17.4400 舌苔白 17.2300 指端青紫 17.1700 酸重痛 16.6400 肢节活动不利 16.0000 身痛 15.2000 肢体/肢节痛 15.0700 肠鸣漉漉 14.9600 微恶风寒 14.7900 转筋挛痛 14.7600 舌苔润滑 14.5900 痛经 14.0400 表1所列,与“有新近感寒的原因可查,新病突 起恶寒,甚至肢厥,头身、肢体、关节、脘腹、腰背、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中医药杂志2007年6月 第5卷 第6期 序一●2 0 4 6 8 9 ¨ M " 加 阴器等处拘急冷痛,得温痛减,无汗,舌苔白厚,脉 紧等,为病性寒的特征症。痰多质稀、色白、呕吐清 水……等.为病性寒的常见症 。”的论述完全吻合。 3证素“热”的计量辨证 表2 证素“热”的证候及权值 症码 证候 权值 1835 舌苔黄 28.3043 1806 舌赤 26.6478 1905 脉数 26.5499 0213 发热 22.7766 l105 尿短黄 20.9828 0902 口渴 20.8780 0207 壮热 20.2368 1004 新病便秘 19.6602 1914 序一●脉滑 2 0 4 19.1862 6 8 9 ¨ 1406 谵语 18.9006 1430 面色赤 18.6361 1838 舌苔腻 18.2988 2004 白细胞高 17.5780 1906 脉洪 17.4624 1516 目黄 17.4216 1111 排尿灼热 17.3264 l101 新病尿频 16.8776 1542 咽喉红肿 16.7994 0815 腥臭痰 16.7790 13l1 (身热)斑疹 16.6600 0508 灼痛 16.5648 0820 新病气喘 16.5648 ll12 排尿涩痛 16.1330 2023 尿细胞多 15.9732 0919 口苦 15.8199 l713 身黄 15.7468 0814 痰色黄 l5.6l28 1730 患部红肿 15.5040 0816 脓性痰 15.4224 0416 咽喉痛 l5.I776 火热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恶热,烦躁,口渴 喜饮,汗多,大便秘结,小便短黄,面色赤,舌红或 绛,苔黄干燥或灰黄,脉数有力(洪数、滑数、弦数 等)。”这些症状在证素“热”中,几乎都排列在前10 位。 4证素“湿”的计量辨证 表3 证素“湿”的证候及权值 症码 证候 权值 1838 苔腻 35.2397 1916 脉濡 3l_4569 0640 身重 28.5824 1713 身黄 28.0274 1516 目黄 28.0l12 0924 口黏腻 25.5360 1114 尿黄褐 22.9600 1703 形体肥胖 22.9600 1013 大便有黏液 22.1368 l101 新病尿频 22.0752 1914 脉滑 21.9610 2123 M坫 " 尿细胞多 加 2l_7728 1030 里急后重 21.7560 0908 纳呆恶食 21.6518 0926 恶心 21.5880 20l1 黄疸指数高 2I.3248 1746 关节肿 2l_2906 0209 身热不扬 2l_1680 l112 排尿涩痛 2l_ll20 0916 厌油腻 20.9664 2012 谷丙转氨酶高 20.7155 1218 带下黄臭 20.5800 0440 关节痛 20.1600 1014 大便有脓血 20.1600 1832 舌苔白 20.1331 0510 酸重痛 20.0928 1217 带下多而黏 19.6000 100l 新起腹泻 19.4768 1835 舌苔黄 19.4656 9639 头蒙如裹 19.0512 上表所列,与“环境潮湿,头蒙如裹,身体酸重, 痰滑易咯,舌苔腻,水痘,白等,为病性湿的特征症。 以形体肥胖,困倦嗜睡,口黏腻、口甜、厌油腻,身 热不扬,肢体关节、肌肉酸重疼痛,身黄、目黄,新 起腹泻,新病尿频,带下量多,皮肤湿烂,流脂水等 为主要表现者,其病性多属于湿。蕊欲呕、纳呆, 口腻不渴,汗出不彻,关节肿,渐入昏迷,头重,新 起大便稀如水样、如蛋汤、如黄糜、如鱼脑、有黏液、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2・ 有脓血、腥秽腐臭,排尿涩痛,新起小便淋漓,小便 混浊,带下色黄气臭,色白夹血,色白气腥,阴部瘙 痒,湿疹,湿烂,面色晦垢,舌边齿印,舌苔润滑, 脉滑、脉濡,脉怠缓,黄疸指数高、谷丙转氨酶高等 症,其病性亦常与湿有关 ”。”的论述基本相同。 5证素“痰”的计量辨证 表4 证素“痰”的证候及权值 表4所列“痰”的证候及权值,与“咯痰多而痰 质稠、咯腥臭痰、咯痰脓、咯铁锈色痰,喉间痰鸣痰 壅,昏迷吐涎沫等,为病性痰的特征症。以神志错乱, 中国中医药杂志2007年6月 第5卷第6期 形体肥胖,咽部异物感,某些部位出现圆滑柔韧包块 (以及甲状腺肿大,淋巴结肿大,乳房结块)等为主 要表现者,其病性多属于痰。肺部有湿罗音,痰少质 稠、痰黏难咯、痰滑易咯,呕吐痰涎,胸闷,头晕, 头重,神识痴呆,鼾声不止,嗜睡,酣睡,口角流涎, 语言不利,总胆固醇高,甘油三脂高,舌淡胖,舌边 齿印,舌苔腻,润滑,脉滑等症,其病性亦可能与痰 有关 ”。”的论述非常近似。 6证素“气滞”的计量辨证 表5 证素“气滞”的证候及权值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中医药杂志 2007年6月 第5卷 第6期 ●2 0 4 6 8 9 ・13・ m n M " 加 ∞ “病情与情绪密切相关、情志抑郁、喜叹气,胸 胁脘腹等处胀痛或窜痛,痛胀部位不固定、按之无形、 得气行觉舒,气梗堵感,嗳气,里急后重,矢气多而 声高、肠鸣亢进,矢气无、肠鸣减弱或消失等,为病 性气滞的特征症。以胁胀及痛,脘腹痞胀,乳房胀, ∞ 叭 "∞ ∞M “固定痛、刺痛、夜间痛增、不动痛甚,肢体有 血肿,出血色紫暗或夹血块,腹壁青筋显露,颈静脉 ∞ n 加 怒张,舌紫暗、舌有斑点、舌下脉络怒张纽曲,指端 青紫、嘴唇紫暗、脉涩等,为病性血瘀的特征症 。” 与证素“血瘀”所列特征证候完全相同。 8分析与体会 吞食梗塞,咽部异物感,腹痛欲泻、排便不爽,大便 溏结不调,尿潴留,经期错乱,烦躁发热等为主要表 现者,其病性多属气滞 。”这些病情绝大部分已概括 8.I计量辨证研究的必要 于表I所列证素“气滞”的证候及权值之中。 7证素“血瘀”的计量辨证 表6 证素“血瘀”的证候及权值 序 症码 证候 权值 固定痛 40.6224 刺痛 38.5560 舌有斑点 38.1888 脉涩 37.2665 舌紫暗 36.5400 心痛 28.5768 脾肿大 28.0829 外伤所致 27.6048 舌下络脉曲张 24.1920 痛经 23.5872 蜘蛛痣 23.0256 肌肤甲错 23.0040 夜间痛甚 22.6008 月经紫暗 22.5504 月经夹块 22.4640 吞食梗塞 21.3840 面色晦暗 21.2587 指端青紫 21.0888 腹露青筋 20.8656 疼痛拒按 2O.2176 肝肿大 19.4400 胸骨后痛 18.3600 肝掌 18.5472 脘腹部肿块 18.2376 出血色暗成块 18.1584 丝状红缕 17.0496 肢体结节肿块 16.3296 面色黧黑 16.1424 舌暗红 15.9840 肢体血肿 15.9408 从定性描述到定量分析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往对证候辨识主要是采用模糊定性的方法,固然简 捷有效,但使辨证带有较强的经验性的主观性,临床 较难掌握。区分证候的轻、中、重程度,而分别记以 I、2、3分,也只是辨证量化的一种粗略形式。 在遵循中医理论体系和辨证规律的前提下,根据 古今文献、名老中医的辨证经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等资料,运用数据挖掘和信息处理等现代科学技术, 从中找出辨证的规律,明确各证系的特征证候,全面、 精确刻画各自变量(症状等)与各因变量(证素等) 之间的联系环节,明确各证候对相关证素诊断的贡献 度,建立科学的证素辨证定性定量标准,可使辨证客 观有据、全面准确。 8.2 高质量数据库的建立 中医辨证研究应该建立 在数据挖掘的理念上。只有症状、体征等病理信息丰 富完整,才能体现出“证”是疾病中机体的整体反应 状况,临床才能准确辨证,才能从数据中挖掘出有意 义的信息。“中医辨证数据库”的资料(症状、证名、 证素等),入库时已经过规范化处理,保证了原始资料 的准确,总计5139例。常见症状、体征及某些客观检 测指标等近700个,纳入样本严格、合理,涉及内、 外、妇、儿以及皮肤、眼、耳鼻喉等科的数百种疾病, 各证素所见证候有较全面合理的分布,调查员熟悉中 医诊断、辨证,从而能正确选择病例、正确录入证候 与证素。高质量辨证数据库的建立,为辨证参数的获 取奠定了基础。 8.3频权剪叉算法是关键 中医辨证是一个非线性复杂巨系统。找到一种适 合要求的数据挖掘方法,对于证素辨证的研究至关重 要。我们根据临床辨证的实际,在寻找辨证参数的过 程中,探索出一种用确定证候权值的“双层频权剪叉 算法”。 “双层频权剪叉算法”的原理是:证候辨证具有 多维复杂性,每个症状对各证素判断的贡献度,并不 是简单的以出现频数多少为依据,有些证候临床出现 的频数虽然很高,但其对任何证素的判断能力均不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4・ 中国中医药杂志 2007年6月 第5卷 第6期 而与之相反,某些证候临床发生的频数虽然不高,但 间的非线性映射函数,使隐变量转化成显性参数,将 其对证素的诊断具有很强的特征性。为了避免一些变 模糊信息变成清晰数据。对认识证候与证素、证型间 量的频数范围过大,另一些变量的频数范围过小,而 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中医辨证研 形成的局部优化、判别偏移,为使每个证候纳入判断 究中诊断权值的确定这个关键问题,找到了一种简便、 的机遇相等,每项证素纳入判断的机遇相等,因而必 准确的新算法。 须确定高频数变量的权值轻,低频数变量的权值重的 原则,这就是“频权剪叉”。据“频权剪叉”原理,将 【参考文献】 证素所见证候的权值进行分配,将各症状对相关证素 [1] 朱文锋,晏峻峰.证素辨证新体系的内容及科学意义 的贡献度进行分配,从而形成证候标准化权值、证素 [J].医学与哲学,2005,26(1):69 ̄70. 标准化权值,故为“双层”。 [2] 朱文锋.证候辨证量表制定的科学性要求[J].中国 “双层频权剪叉算法”从杂乱无章的数据中找出 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8):11~12. 了中医辨证的规律,从数百个症状中提取出来各证索 [3] 黄碧群,陈新宇,朱文锋.邪实类病性证素的特征 的特征证候,与该证素的临床表现完全符合。合理度 [J].中国中医药杂志,2005,3(9):905 ̄910. 量了变量间的相关性,能明确证素、常见证的特征证 [4]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候,各症状的诊断贡献度,建立起证候与证素、证型 2002:163~167. 常见虚性证素的计量辨证 何军锋黄碧群 朱文锋陈新宇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长沙410007) 【摘要】“证素”,即辨证的基本要素,是根据中医学理论而提炼出的具体诊断单元,每一证素都有相应的特 征证候。通过流行病学、文献资料调查和频权剪叉数据处理,准确提取出虚性证素的特征性证候,明确了各证候 对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等常见虚性证素判断的权值。 【关键词】证素证候虚实数据库频权剪叉算法 Calculating diagnose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by way of syndrome factor in deficient syndromes HE Jun—feng HUANG Bi—qun ZHU Wen—feng CHEN Xin—yu (Hunan college of TCM,Changsha,410007,China) [Abstract】Syndrome factors as refined diagnostic units are the base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each syndrome factor has the relative symptom and sign specialty.By way of epidemiology and documents investigation,as well as algorithm of double levels of frequency and weight,the symptom and sign specialty for the syndrome factor of Qi—deficiency, Blood—deficiency, Yin—deficiency and Yang—deficiency respectively was extracted correctly,and the weight values of symptoms and signs to syndrome factors were establ i shed. [Key words]Syndrome factor:Symptoms and signs;Empty and full:Database:Algorithm of double levelS of frequency and we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