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我担任班主任多年,回顾工作经历,感慨颇多。我认为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加速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有效地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质和才能,为学生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反之会影响学生的学业以及各个方面乃至于终身的发展;总之,良好的班级管理是学校养成健全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根本保证。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是学校的一个分子,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同时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德、智、体、美诸多方面发展的指导者。就自己两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管理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抓好班风建设,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我深深感到,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搞好班风建设,而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就必须加强班主任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我要求学生要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说话,那我就首先做到这些。在上课时,从我自身做起,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必须做到。比如:要求学生早七点到学校,我一定早七点到。要求学生上课不准说话,迟到;我在集体性的活动中如周会、集会期间,我决不和其他教师闲聊;学校规定学生校内不得骑车,那么我就一进校门首先下车,不管他们看到与否,我也要身体力行地做到这些。其次,尊重热爱学生,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作为班主任,要懂得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题,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
其次,我认为理解是一种更重要的爱,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关心,与学生尽可能多的心灵上的沟通,就会使他们有不愿同父母家人讲的话愿意同我讲,家庭遇有矛盾和分歧的事喜欢对我谈,想不通的问题愿意从我这儿找答案。我们班已形成了这样的班风,我们班学生有什么想不通的事都用书信的防水剂和我谈心。这样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把爱奉献给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在收获着学生们的爱。一句句亲切的问候,让我感到欣慰。现在,我们班基本上建立了师生之间的和睦关系,形成了班级团结、和谐的气氛。
二、新课标下注重教育方式的转变
新课标下的教育改革首先应是教育者教育理念的转变。班主任在新形势下只有充分认识新课改赋予自己的新内涵,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才能在班集体建设中真正发挥作用,营造出健康而充满活力的班级氛围。
(一)做到表扬与批评巧妙结合,讲究批评技巧
表扬和批评是班主任在工作中常用的教育方法。在实施班级教育时,班主任应善于把握“度”,做到表扬有“度”,批评也有“度”。表扬是一种积极的正强化,是通过外部动机的作用,使被表扬者造成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引发行为动
机,强化其正确的思想行为。而批评是对个体的某种行为采取否定评价的一种负强化。它使个体在情绪上产生被罚的体验,而抑制原有的反应,禁止其不良行为。教育现在的学生,如果只是简单的说教、粗暴的指责、野蛮的干涉,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只有不断探索批评教育的艺术,对症下药、因人而异、讲究策略,将各种消极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中,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技巧:模糊批评、商讨批评、暗示批评、诱导批评、扬抑批评、体验批评、迂回批评等,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
(1)模糊批评
选择适当的时机,隐其姓名,以“有的人怎样……”“我听说……”言之,似有点批评“大家”的味道。再通过旁敲侧击、晓之以理,使之幡然猛省。这样没有伤害犯错误同学的自尊心,不至于撕破了他的“脸皮”使其“破罐子破摔”,也使其他同学引以为戒。
(2)商讨批评
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你看怎样?”“你想过没有?”“你考虑考虑?”等商讨的方式将批评的内容传输给学生。批评与被批评的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学生对教师有一种信任感,易沟通师生情感,被批评者较易接受批评信息。
(3)暗示批评
在课堂或集体活动等场所,有的学生开小差、不注意听讲、交头接耳……可边授课边捕捉当事学生的眼神,予以提醒,通过令其必须停止小动作的目光,使该生意识到老师强烈反对其不良行为,从而迫其停止。还可用手势、走近、突然提高声音等方式表示出对违纪言行的制止。这种暗示的方式,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不因批评分散其他同学的注意力。
(4)诱导批评
机智地“点拨”“启发”,恰当地捕捉时机,一语道破,使学生较快地省悟。例如对花钱大手大脚,乱扔馒头、零食的同学,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蓄几个钱币,等于积攒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丢一个馒头,等于抛却了父母的爱心”作赠言,加以诱导。
再指出其错误,分析其根源,讲明其性质,剖析其厉害,道出其危害,学生自会辨其言行之谬,从而对自己的过错或过失产生悔悟之意。
(5)扬抑批评
即先表扬,后批评。受到批评的学生往往带有很强的防御心理。而表扬的语言可建立一种良好的气氛。因此当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有了一定的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沉浸在成功的快乐中,从心理上获得满足。表扬时,巧妙地
指出其“美中不足”。这种长善积失、先扬后抑的方法,既体现了老师对他的公正,也消除了师生间的对立情绪。例如:我班有一名学生,家境非常贫寒,一家四口人,有八十岁的奶奶,三岁的妹妹,加他自己正上初中,仅靠他爸爸做苦力(修路)挣钱,每天收入最多50元,而这个学生在学校乱花钱,经常把他父亲给的生活费那去吃了零食,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我就不只一次地将他叫到办公室给他讲道理,但是他任然没有任何改变,于是,我就利用有一天的朝会课,在教室表扬了这位同学,我说道:“XX同学,虽然成绩不太好,可他的情商很高,非常尊重老师,见到老师非常热情的打招呼,还经常帮助老师做事情,因为他知道老师非常辛苦,想帮助老师减轻负担,老师非常感谢他。其实他在家里也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好孩子,知道他爸爸挣钱不容易,也非常辛苦,同学们要向他学习。”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掌声。后来这个学生给我些了一封信,表示很惭愧,说道:“没想到像我这样一个差生会得到老师这样的表扬和同学们的掌声,我知道老师把我表扬错了,我乱用爸爸给我的钱,我怎么会是一个孝顺的人呢?老师我明白了,我一定改正。”于是,后来这位同学用钱确实好多了。
(6)自我批评
让学生进行心理换位,站在教育者的位置去看待自身的缺点,并找出各种理由进行自我否定、自我批评。如让学生自己写文章,批评某些不良行为,并逐一登台宣讲,使学生在模拟对他人的说服教育中自我说服,在对他人的批评过程中自我批评。增强对社会、对学校、对他人的责任感。
(7)体验批评
让学生亲身体验他自己犯的错误所带来的后果。如某学生砸坏了教室玻璃,教师按制度要求学生赔款。教师带学生一起量玻璃尺寸,一起上街找玻璃店,一起讨价还价,一起安装。这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损坏一块玻璃带来的麻烦和损失,并不是赔两元钱的事,借此教育学生珍惜劳动成果。这种“体验”式教育,让学生明白了道理,掌握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能力,比强行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
(8)迂回批评
对待早恋及其它较敏感的问题,一般不宜“开门见山”,而要用“迂回战术”,或从人生、理想方面谈,或从其他的事情疏,或从教师与学生关系上看,或让学生解答与之有关联的问题……等双方感情沟通了,再接触“主题”。
(9)幽默批评
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接了当的提出更能为人接受。如有一位教师课堂上批评一名肆意扰乱别人听讲的学生,这位教师幽默地说:“我劝你可别玩了,砸了教师的饭碗,谁来管教不学無术的学生!”那名学生听了无言以对,老实坐在那里不搅闹了。
(二)寻求科学的教育方法,做到爱如慈母,管如严父
学生的思想工作十分复杂。学生所犯的错误各种各样。教师的批评方法应根据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善于转换,见机而行,巧妙运用。最重要的是,教师要热爱学生,而且善于爱,要引起学生情感上的震动。教师不仅要怀着一片爱心去鼓励,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还要怀着同样的爱心去批评、指正学生的缺点、错误,注意课内外的感情投资,让他们在心理上对班主任产生尊敬和信赖,这样就可在短时间内建立一种互相平等、信任,相互关注的师生关系,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应该关心他们的生活,对他们多一份爱心,多一些谈心接触的机会。从感情上贴近他们,精神上支持他们,学习上帮助他们,尽可能地传递给他们来自班主任的温暖,使他们感到并不孤单,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性格。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以“我”为中心的“自由”意识膨胀,周围的人往往是溺爱多于管教,对这样的学生如果运用强硬的手段去教育,意志薄弱的学生往往受不了,出现问题。对他们的缺点、错误,先让他们自己写出说明书,说出自己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再由此引导他们认识到其错误所在,让其自我反省,自我战胜,增强自律意识和是非观念,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在生活和学习中,抓住小错不松手,大错自然就不敢抬头。要经常进行公德教育,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与别人和集体的关系,找准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位置;培养他们对集体的荣誉感、责任感,树立整体意识,严格自律,塑造自我形象。我想只要投入真情就能换回真情,以理解换回信任,班主任如果赢得了学生,也就等于取得了教育的成功。
(三)面对学生的错误多给学生一些解释时间,申辩时间,反思时间
无论学生犯了什么错误,教师都应让他讲话,决不能堵学生的嘴。我认为师生所受的教育不同,认识能力也不一样,对于某个错误的认识,老师已洞察昭然,学生尚朦胧昏然。犯了错误的学生如果一见老师就遭训斥,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酿成抗教情绪,有时会出现“随你批,听你骂,大小错误不认账”的现象。这样,他们的错误思想或行为非但得不到及时纠正,反而会给老师带来教育上的负效应。为了避免这一点,我对犯了错误的学生,坚持不堵嘴,不塞言,尽量做到开启言路,引发讲话,无论学生谈多谈少,我都认真听,并适当提点看法。由于师生双方都能讲,情感比较融洽,学生的解释使情况更明,老师的意见使学生易于接受。在思想教育中,注意多给一些时间。让学生讲话,允许学生争辩,留给学生反思时间,等待学生自我实践,这既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也体现灵魂塑造工程的特点。多给学生一些时间,有利于学生的思想转化和飞跃,是思想教育工作的必需。
三、注重班干部的培养
班干部是班集体中有一定威信的学生代表,是学生思想教育、文化知识、课余生活等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班集体的核心。能否很好地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真正成为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工作的得力助手,是衡量班级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经常探讨的问题。
从我担任班主任以来,曾经尝试着以学生自荐的方式来选举班干部。可是发现学生个个都羞于表现自己,只愿意等着老师来任命。而我知道,能当选为班上干部的,都是一些“佼佼者”,他们自身学习不用多操心,当上班干后,还能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于是这批人得到的鼓励多、锻炼的机会多、自我肯定的意识强,发展也就更迅速,所谓“好上更好”。可是这些成绩不用操心的孩子不一定就能管理好整个班级,平时我也都考虑到以下几点:
首先,不能高估他们。他们毕竟是和班上其他同学同龄的孩子,所谓培养,也是从不断地实践中慢慢提高班级管理能力的。因此,若是他们犯了小小的错,或是没有管理好某件事,多宽容一点,细心地指导他们,教给他们管理班级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其次,让他们明确自身的责任。如学习委员,就应该多关心班上其他同学的学习,多督促他们;宣传委员,认真出好每一期的黑板报,包括搜集资料、板报设计等等;劳动委员的则要负责好班上的卫生工作。而班上的纪律委员,则要负责每天班级的纪律,使整个班级有秩序的进行学习。他们都是孩子,每个人的任务不能太重,因为毕竟学习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因此,班主任必须做到分工细致、明确,使他们在完成学习的情况下管理好班级。
另外,我也实行班干轮流制。在我们班,每天的都是由不同的学生担任值周班长,尽量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来试着管理班级,体验做班干的不容易。
最后,多表扬班级中的干部。当他们为班级取得成绩的时候给予大力表扬,激励他们为班级继续做好工作的热情。
因此,班干部的培养是班主任管理班级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学生不断发展,所以我们要利用我们的智慧不断更新教育手段。
总之,班主任是学校班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联系班级中各科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与各种学生组织、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同样在管理班级过程中班主任扮演着多重角色--在校领导眼中,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执行者;在学生眼中,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在家长眼中,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教育者,是孩子的第二家长。但时势在变,教育在变,学生在变,作为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级工作,做一个好班主任,“没有永恒的资本,只有永遠的追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