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临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如何上好初三化学习题课,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分析传统习题课教学的弊端,谈谈习题课教学中的一点尝试。
关键词:传统 新课程 习题课 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打造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最终追求的目标。为了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习题课是必不可少的。化学习题教学与新课、实验课教学相辅相成,是对概念、原理等知识的巩固、延续和深化,是培养和提升学生使用知识水平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学生化学学科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如何使习题课高效,较好的贯彻“以学生为本,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增强课程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尽最大限度的发挥现代教育教
【1】
学设施的作用,重视教育中的情感因素”显得尤其重要。
一、传统习题课教学弊端及模式。
传统的习题课往往是题海战术。教师、家长普遍认为对学生所学知识通过习题实行反复刺激、强化,就能巩固知识,提升学习成绩。教师多讲、学生多练,教师教得苦,学生学生累,学生就象做题的机器,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水平,在新情景下学生往往显得束手无策,惊惶失措,特别是与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道而驰。这种对知识点的简单记忆,重复考察对习题课教学的效果其实不然。经常听到一些化学教师的无奈声:“这道题目我们已经在课堂上讲了很多次了,可怎么学生还是做错了”。“刚讲过的题,遇到还是不会”。教学模式也是老师先让学生课前做题,课堂上老师逐个解答,一节课最多讲不了几道题,老师讲得费心,学生在下面听得一片茫然,水准好的学生索然无味,浪费了课堂时间,学生课后作业多,为了完任务,抄袭现象很严重,学习效率很低。如何能让教师轻松,
学生轻松,效果更好,新课程理念下的习题课高效教学模式探讨势在必行。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习题课教学模式初探。 (一)限时训练,提升有效解题速度。
根据多年的经验,课后作业,学生往往拖拖拉拉,边说话边做,心没在作业上,仅仅为了完任务,交上来的作业全是对的,考试出原题还是做不上,学习效率低下。所以在规定的课堂时间上让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要求学生一改往日作业习惯,把平时作业当成考试,不看书不讨论,只做自己会的,有把握的,不会的跳过,以保证做题速度。做完会的后再努力做不会的。在在班大人多的情况下,纪律是保证,教师要真正督促提醒学生按要求做答,持续巡视,注重做题速度快的学生将完成人数和所用时间即时统报,以鼓励学生并督促其余学生加快速度。实践证明,只要学生注意力集中,效率就高。以前在62人的班里按这样要求做时,40分钟内有58人全部完成布置的34道题,还有27名同学完成了50道题。答题结束了,当学生听到这个数字后很惊讶!没想到自己能的这么高的效率,重新估价自己,增强了自信心。这种将平时作业当成考试去做的训练,把考试当成作业去做,不但提升了学习效率,也调整了学生考试的心态,同时增强了考试技巧训练。 (二)展示答案 批阅作业。
现在好多教辅资料都有较为祥细的答案。很多老师总是一见答案就撕掉当成废纸,害怕学生拿上答案抄袭。事实上老师这样的担心是自己对答案的一种轻视,没有准确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答案造成的,如果平时教学中准确引导,不但培养学生自控水平,还能培养学生自主、高效的学习水平。在学生做完后,利用多媒体展台将习题详细答案展示给学生,同时给出评分标准,要求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自己批改,其间也不能与学生交流,老师即时统计不同分数段或特定题目做对学生情况,予以公布,使学生自己评价对这部分知识掌握情况,即时查
缺补漏。
(三)合作探究 纠错辨析。
在习题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展开讨论交流,让学生在思维王国里遨游,发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在交流中学习,在体验中理解,不但能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真正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批阅完成后,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让自己先更正,不明白的看书,然后和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探究,辨析,找出了自己存有的问题,真正学会了相关知识,老师做适当的个别辅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水准的提升。学生的热情很高,讨论气氛很热烈。经过这样用心去做,学生的对掌握的知识印象深刻,学习效率自然高效了。 (四)总结评价,答疑解惑 。
“评价是为了促动学生的和谐发展【2】”这是新课程评价的核心理念。传统的评价观重结果轻过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甄别和选拔,习题的准确率成了判断学生优劣的量尺,这种评价要么扼杀了学生的兴趣,要么也只能是激发学习的外部动力。建构主义倡导目标自由的评价模式,这样就避免由某一特定目的产生的偏见。在对学生习题完成情况评价时,要注意对建构知识和思维方法的评价,即多采用形成性评价,少终结性评价,注重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使评价起到激发内部学习动机的作用。如就某一道题来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等。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采用学生教学生的方式,无法解决的问题,老师集中点拨,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共同问题,同时对所做习题类型、涉及知识点等进行归纳总结,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 当然这节习题课是在一个晚自习(90分钟)上完成的,不仅有了足够的时间保证,充分利用了教室现有教学媒体(展台、电子白板),也给学生提供较为详细的答案,整个教学模式很完整,收到较好的效果。平时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要完成以上四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组题,如何激励学生,如何调动学生
学习的热情,老师都要在课前花大量的功夫进行教学设计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习题课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应积极反思,科学评价,不断积累经验,激发内部动机,形成自己的辩证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高习题教学的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王 新 .提高化学习题课教学有效性的启示 课程教材研究网 [3] 陆庭銮.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习题教学.化学教育,2008(6):22-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