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处方权考试复习资料
接受清洁手术者,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接受清洁手术者,麻醉诱导开始时给药,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中用药一次即可。
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于手术结束后使用。外科 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总预防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预防使用第二剂抗菌药。根据《规范》要求,Ⅱ类切口手术如肺、妇科等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最长不超过48h。
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选用药物;为预防手术部位或全身感染,结肠或直肠手术前应针对大肠杆菌选用药物
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三类进行管理;一般对轻度与局部感染者,应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具有用药指征,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处方需经高级职称任职资格医师签名;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使用限制“特殊”类药物在用药前或开始用药后48h内应采集标本做微生物检验。
根据〈规范〉要求,目前我国住院病人抗感染药物应用率应控制在50%以下。医院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医院内如主要目标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75%,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根据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要求,氟喹诺酮类药物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的经验性治疗。
1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中,诺氟沙星主要用于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或肠道感染,莫西沙星不可用于泌尿道感染;加替沙星可导致血糖异常。
磷霉素因含钠盐较高,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及需要控制钠盐摄入量的患者应用时需加以注意。
可用于结核病的治疗药物有左氧氟沙星、链霉素。
小儿患者应尽量避免应用下列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菌药。其中复方磺胺嘧啶可引起脑性核黄疸,因此禁用于新生儿及2月龄以下婴儿;喹诺酮类可引起软骨损害。新生儿应避免使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 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等抗菌药物。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应避免与速尿、肌松药、全麻药联合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钙剂可以对抗该副作用。.林可霉素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最常见光敏反应的药物为洛美沙星。
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最有效的药物是万古霉素,万古霉素在肾功能减退时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减量给药,并在疗程中严密监测患者肾功能;红霉素酯化物在肝功能减退时避免应用;在中度以上肝功能减退时,头孢哌酮可能需调整剂量,头孢吡肟对甲氧西耐药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抗菌作用均差,不宜选用。ESBLs指超广谱β-内酰胺酶,目前对产ESBLs病原菌最有效的抗菌药物是碳青酶烯类药物,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不宜用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治疗;甲硝唑对厌氧菌、滴虫、阿米巴具强大抗微生物活性;米诺环素属.四环素类类抗菌药物;哌拉西林属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类。
对化脓性链球菌感染,青霉素G通常优于苯唑西林; 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对其它青霉素也耐药,包括与酶抑制剂的合剂;肠球菌耐药率很高,对三代头孢菌素基本耐药,但目前对氨苄西林多数敏感。
当前我国治疗深部真菌感染最常用的药物是两性霉素B 。药品不良反应最为严重的抗真菌药为两性霉素
2
我院2011年第1季度分离前三位的革兰氏阴性菌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我院2011年第1季度分离出的第1位的革兰氏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我院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因在2011年第1季度对主要目标菌耐药率超过75%而暂停使用。根据国内外调查结果,多数发生在ICU的晚发性(插管96h后)呼吸机相关肺炎最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是铜绿假单胞菌,最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当前临床分离菌株中常可能出现药敏结果是粪肠球菌: 氨苄西林I,万古霉素I,头孢曲松R,庆大霉素R
(S—敏感,I—中敏,R—耐药)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