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论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来源:好走旅游网
浅谈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摘 要

经过不断的努力, 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令世界瞩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鼎力推动中国内部审计在规范基础上的全面转型, 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内部审计准则。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多的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推动内部审计的转型与拓展,建立与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以促进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良性互动,成为现代内部审计发展过程中最为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内部审计、公司治理、改进措施

Abstract

After continuous effort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ternal auditdue to the world’s attention. China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 vigorouslypromotes the comprehensiv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internal auditin the standard basis, and promulgated a series of internal auditingstandards.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structure, the researche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ternal audit’ssubjected and role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most urgent task to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ternal audit is promoting the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rnal audit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through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ernal audit and development,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system of internal audit, improve the qualityof auditors and so on.

Keywords: Internal audit,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Measures forimprovement.

一、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的基本含义

公司治理伴随着现代企业的出现而诞生,是基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而导致的有关委托代理关系及内部控制等问题而产生的一系列制度安排。2002年4月,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提交给美国国会的《改善公司治理的建议》中特别指出, 健全的治理结构应建立在董事会、执行管理层、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四个“基本主体”的协同之上。公司治理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产物,而内部审计则起源于受托责任, 是企业内部多层经营管理分权制度的产物, 它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监督评价机制和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的受托责任是内部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作为全球最具权威性和指导性的领导者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对于内部审计有着明确的定义。从1941年至今,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一直在与时俱进。1999年IIA通过了内部审计的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营运的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以帮助实现组织目标”。这是目前为止较为权威的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内部审计的新定义将其工作领域扩展到包括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确认内部审计活动应该评价并改进组织的治理程序,为组织的治理做贡献。

二、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定位及作用(一)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定位

企业管理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的核心部分是内部审计机构,它是一种制度化的监督控制系统,从企业有效管理的角度在财务上对内部管理进行控制,主要是强调合规性和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在这种监督系统形

式下,内部审计更多地履行着管理控制职能,常被定位为内部控制的再控制环节。

内部审计是透视公司的窗口, 是公司治理的守门员, 是组织治理主体可依赖的、极具价值的资源。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主席LeroyE. Bookal指出:“有效的公司治理需要具备四个重要条件: 即内部审计师、董事会、高级管理者和外部审计师。可见,有效的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形成权力制衡机制并促使其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是公司治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002年《内部审计》杂志开设了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专栏。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研究基金会在2003年先后发布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中的作用》、《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职责: 萨班斯法案的遵循》两份研究报告。汇集会计审计界著名学者倾力而著的《内部审计思想》专设两章讨论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目标是一致的。公司治理是一整套的制度框架, 而内部审计则是捍卫这套制度所不可缺少的一种机制和手段,成为公司治理成功的重要保障。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治理结构必然影响内部审计的有效性,而内部审计的健全与发展也会给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提供条件,内部审计的发展与公司治理的完善处于良好的互动循环中。

(二)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过去一些研究认为内部审计不会影响公司治理,但最近的大量研究都表明内部审计能对公司治理产生积极影响,包括在报告质量、公司业绩等方面。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2006年颁布的指引中指出,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两方面的作用: 一方面内部审计能独立、客观地评价组织治理结构的适当性及具体治理活动运行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内部审计是治理制度变革的有力促导者,可以提出改进措施,改善组织治理结构。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把内部审计确立为公司治理的四大主体之一。内部审计通过自身的业务活动,在公司治理中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改善组织的运行。内部审计的治理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内部审计的基本内容是风险监管和控制管理。监控风险包括

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组织的潜在影响,确定应对风险的策略,以及之后监控新风险的环境、监控现行的风险策略和相应的控制措施等。内部审计是在内部实施监督公司的内部控制结构并确定和调查那些可能的虚假财务报表迹象的最好选择。

第二,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还体现在内部审计还服务于其他治理主体。对于审计委员会而言,内部审计可以帮助审计委员会履行公司治理方面的职责,与审计委员会保持良好的关系能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治理支持系统,有助于内部审计的执行与相关的治理活动。对于管理层而言,无论是出于遵循外部管制的需要,还是向委托人表明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需要,管理层都需要内部审计的帮助。对于外部审计人员来说,内部审计会影响外部审计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等。外部审计人员在对企业进行审计时可能需要依赖内审人员的工作成果,甚至需要内审人员的直接协助。内部审计人员的协助对于审计的结论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内部审计可以有效的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内部审计师对财务报告进行相对独立的审计,能够限制管理层对会计信息的编报和信息披露不充分的问题,降低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失衡问题。内部审计可以最有效的监督公司信息的真实性, 其基本宗旨之一就是通过审计手段向有关部门或人员提供真实的信息,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过程, 也可对代理人形成间接的约束。

第四,内部审计既服务于治理主体,也服务于治理对象。内部审计在成为透视公司的窗口的同时,不可避免的要处理各种复杂的、竞争性的关系。因此,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强化人际关系,加强全面沟通,加强与董事会、管理层及外部审计的有效沟通,来避免各种冲突,从而更好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中的作用。

三、如何提升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改进, 作为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之一,内部审计的目标也被提升到了为公司增加价值的层次上。正确认识并重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并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以促进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良性互动, 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

要。因此,改进和完善内部审计便成为当务之急。内部审计工作的组织系统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力屏障。内部审计的组织模式及职权必须符合上市公司的结构要求,以为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建立具有独立性、权威性的内部审计机构,改变目前内部审计机构平行于各职能部门的现状,使之向更高层级升格,从体制上保证内部审计工作内容的全面展开。在全面实现内部审计职能的要求下, 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必须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为公司内部的管理、决策及效益服务, 其作业范围也应突破财务领域的局限,促使内部审计向风险管理审计, 战略管理审计和管理舞弊审计等领域拓展。

第二,内部审计的实施应向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内部审计机构应与会计师事务所、国家审计机构在审计工作中的沟通与合作。内部审计应从单纯依靠内部审计人员的力量转变为寻求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工作的合作协调关系, 如利用外部审计工作成果、相互交流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在具体审计程序和方法上相互沟通等等。这既有利于缓解内部审计人员少而任务重的矛盾, 又可以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反馈机制, 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三,变革内部审计的管理模式。公司治理结构影响下的内部审计有五种模式:隶属于经理班子,由公司财务部负责人分管;隶属于经理班子,由公司经理直接分管;在董事会或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领导之下;隶属于监事会, 由监事长分管;在总裁和董事会的双重领导之下。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第五种组织模式是最理想的,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也积极倡导这种组织设计方式。

第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制订内部审计人员的任职资格标准,重视和加强内审人员知识的培训。随着审计领域的不断拓展,内部审计必须提高队伍素质,突出多学科、高智能的特点。在专业配置上, 内部审计队伍中不仅要有财务人员,而且要有熟悉企业管理的经济师和掌握企业产品生产工艺、工程技术、质量控制的工程师, 还要有律师以及懂得计算机软件、懂得收集经济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的专门人才等。审计人员除掌握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必须掌握企业管理的知识,强化综合分析能力。优化内部审计机构的专业配置,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这既是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也是内部审

计队伍适应形势发展的结果。

四、总结

在全面实现内部审计职能的要求下,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必须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为公司内部的管理、决策及效益服务,其作业范围也应突破财务领域的局限,向风险管理审计,战略管理审计和管理舞弊审计等领域拓展,以实现扩大审计领域,加大审计力度,提升审计层次的目标。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也应该发生变化, 控制仍然重要,但内部审计的焦点则体现在分析、确认、揭示关键性的经营风险与管理风险, 使内部审计计划与公司风险管理策略紧密联系,切实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功能, 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光远著,《现代内部审计十大理念》[J],审计研究,2007年2月,第24-30页。

[2]朱庆仙,陈祖华著,《公司内部审计的治理机制研究综述》[J],经济问题,2008年10月,第116-118页。

[3]王光远,翟曲著,《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J],审计研究,2006年2月,第29-37页

[4]陈艳利,刘英明著,《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审计研究,2004年5月,第85-88页。

[5]董华著,《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模式研究》[J],财经监督,2007年7月,第64-65页。

[6]许叶枚著,《论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J],经济研究,2008年8月,第67-69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