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60周年心得体会
尊敬的党组织:
建国60周年,华夏同庆,举国欢腾,亿万中华儿女无不为祖国6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欢欣鼓舞,身为炎黄子孙无不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倍感自豪。全国各地举行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伟大祖国欣欣向荣、展翅腾飞的景象。特别是盛大的国庆阅兵式,气势恢弘,场面壮观,令人震撼、令人激动,向世界展示了什么是伟大、什么是庄严、什么是团结、什么是力量!
作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90后一代新人,我们的成长历程伴随着祖国的日新月异,亲眼目睹祖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祖国的发展强盛有很多感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一、深切感受建国60年来的取得的辉煌业绩和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由弱到强。2008年我国GDP为30万亿元,世界排名第三。2008年1天的经济生产总量是1952年1年的经济总量。战略物资方面:粮食总产量2008年是1949年的9.7倍,棉花、钢材产量世界第一,发电量世界第二,原油产量世界第五,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通村路6万公里,移动电话6亿部,除偏远山区都接通了互联网。中国是幸福指数高的国家。三是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建国初期,1949年10月10日前,只有前苏联等8个社会主义国家与我国建交,到1950年10月10日又有3个国家与我国建交,到2009年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和我国建交,没建交的只有25个,其中大部分是建交后因台湾等问题断交的。我国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在发展中国家是首位。四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49年不足百元到现在1.5万元。五是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中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有否决权,能协调事,受到尊重。伟大祖国60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
本点”,才是正确的选择。
二、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所自找历史环境切实增强危机感和敏锐性。一是要正视差距。经济差距大。我国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三,但人均GDP只排在90名,温家宝总理曾经讲过:“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得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很小。”二是要正处在矛盾凸显期。人均收入在1000—3000美元,既是发展黄金期也是矛盾最为突出的时期,矛盾处理得好与不好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是“三保一推进”的担子还很重。在当前经济危机的阴影下,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市场不好,各领域的竞争压力很大,民生要求标准高,社会矛盾突出,改革的难度也在加大。这也警示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绝非坦途,必须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危机咸和敏锐性。
三、必须立足本职牢固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祖国6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强国富民而进行艰辛探索和不懈追求的结果。但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没有变,而且伴随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以此为根本,党坚持始终带领全国人民不断经受各种考验,不断适应世界的发展潮流,傲立潮头,走在前列,肩负执政兴国的重任,始终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作为一名有志青年,一定要与党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以自强不息、日强图新的品格不断进取,刻苦学习,早日成材,为祖国的更加繁荣昌盛做出应有的贡献。
2009年10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