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群文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王六华
摘 要:群文阅读即群文阅读教学,它通过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来进行阅读教学,来训练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拓展创新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形式,越来越受到各地学校的重视。群文阅读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逐渐学会自主性学习和理解感悟性学习。
关键词:群文阅读;群文整合;创新 一、选择群文阅读的内容
群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首要环节是组文,也就是在选择教阅读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要挑选一组具有相同主题或多法个方面或不同观点的文章,以此为基础,师生共同研读讨研论,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另外,还要注意群文阅读与课内文本教学的街接性,使两者巧妙融合成一个有机的究
整体,实现课内外文章之间的横向链接。教师在开发课外阅读资源时,要注意与教材之间的互补性,真正的丰富阅读内容。例如在教学八年级语文教材韩愈的《马说》时,就紧紧围绕其“怀才不遇”这个主题,在课后补充《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赤壁》(杜牧)、《行路难.其一》(李白)等古诗文素材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二、实践群文阅读的过程
(一)训练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主要包括文本理解和阅读速度两个要素,二者缺一不可。阅读速度太慢,注意力容易分散,不利于获取信息;阅读速度太快而忽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那也毫无意义。阅读速度的提高,有赖于理解程度的提高;而理解程度的提高,又有赖于大量的阅读实践。所以,二者又是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由于群文阅读要阅读大量的文章,速读是一种后天培养的快速阅读文本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采用周书《阅读训练八法》中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即由“声读”到“默读”,由“点读”到“快读”。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组织能力,可以一句句的读,一段一段的读,一直到把文章读懂读透。从“点读”到“快读”,是提高阅读速度不可缺少的途径。尤其是在学习篇幅比较长的课文时,更应该运用“默读”和“快读”的阅读方法,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节省大量的学习时间,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升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理解感悟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理解文本所必须具备的前提;因此较强的理解感悟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问题,理清文本的思路。群文阅读既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又能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进行群文阅读之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文本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把思考的结果呈现出来,最后教师再进行点拨指导。这样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养成乐于动脑的好
204┆好日子
习惯,提升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例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欲扬先抑这种写作方法的妙处,特地选择了《蝉》(小思)、《荔枝蜜》(阳朔)等文章组成群文让学生阅读,促进了学生理解感悟能力的提升。
三、挖掘群文整合阅读资源 (一)学校资源
充分利用学校阅览室、班级图书角、流动图书架等现有的资源,安排每周的读书任务。分小组、分群文主题(例如:第一组收集阅读爱国题材的文本、第二组整理阅读名人轶事的文本、第三组整理阅读中外名著的文本等)坚持每天早上20分钟的晨读,写简要的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并进行评比。
(二)家长提供
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沟通,让家长明白孩子读书的重要性,让家长根据孩子的阅读兴趣(如军事、历史、艺术、自然科学等),不定时地给孩子买一些课外书,并将这些书带到学校与其他同学分享。然后以此资源为基础,定期组织一次相关的阅读活动。由于这些书籍是学生本人提供的,而且这些书籍也折射出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理想追求等,他们定然非常在意这些书籍所受到的关注度,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进取心,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网络阅读
学校网络图书资源非常丰富,在全区的教育城域网上,学校共享了十万册网络图书。除此之外,还可以网上阅读、下载大量电子书籍。通过班级QQ群和微信群,根据单元主题阅读计划,不定时上传电子书籍供学生在家时网上阅读,或者下载印发给学生阅读,效果很好。
不管是学校、家长提供的纸质文本,还是网络上面的电子文本,始终紧扣群文这一核心要求,从小组、从个人选择自己最爱好的一类文本来阅读(或者专题阅读),不断挖掘文本的深度,提升阅读的能力。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也随之增强,阅读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学生从“要我读”到“我要读”再到“我会读”。因此,把阅读还给学生,才能让他们有效地掌握各种各样的阅读方法,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更为全面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胡丽颖.群文阅读,实现高效课堂的新途径[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玉梅.“半文阅读”有效的阅读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13.
[3]石仁.阅读能力[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4]赵慧珠.课外阅读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09.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泥溪镇初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