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 技术论坛 2015年4月 ・247・ 墙体温度裂缝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 张海江 (浙江中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绍兴 312000) 摘 要: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栋栋高层住宅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但是多层住宅建筑顶层墙体因温度而 裂缝的现象也随之普遍起来。墙体因温度的裂缝既影响了建筑的美观,同时也减弱了其相应的抗震能力,因此给住户带来了不 少压力。本文阐述了裂缝产生的原因、种类,提出了当墙体温度裂缝产生后应采取的补救措施。 关键词:砖混结构;温度裂缝;综合控制 中图分类号:TV5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586(2015)09-0247-01 引言 墙体裂缝、裂隙的出现会因不同的建筑物而异,多出现在 新建房屋的1-3年,这是墙体出现的最普遍的问题,它不仅影 响了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降低了建筑功能,缩短了使用年限, 而且对抗震极为不利,因此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 工技术人员必须做好各项技术控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 裂缝出现,尤其注意避免温度裂缝的产生。本文将探讨墙体裂 缝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1温度裂缝产生的特征 在墙体施工完成后,常常会产生温度裂缝,一般会从墙顶 部开始,往下扩展,呈现上部裂缝宽度宽,下部窄的形式,并 且房屋长高比越大,这种温度裂缝越严重;对于一字型房屋, 在中部单元房间的墙体温度裂缝较轻,两端墙面的裂缝相对较 严重,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外部墙面对内部墙面较轻,同时受 到环境气候的影响,夏季墙体裂缝出现的情况较轻,冬天由于 室内室外温度差较大,裂缝出现的情况严重。 2裂缝表现形式 产生温度裂缝的原因众多,但是主要是由于温度变化,导 致墙体变形引起的裂缝,这是因为砖墙砌体的线膨胀系数和钢 筋混凝土线膨胀系数不同,因此当温度发生变化时,二者产生 的变形差较大。常见的裂缝类型可以分为以下5种: 2.1八字形裂缝 这种裂缝主要出现在横强与纵墙的两个端部,产生的主要 原因是屋顶的钢筋混凝土的伸长量大大超过了砖墙砌体的伸长 量,导致墙体与混凝土之间产生一种剪切力,当温度升高,这 种剪切力超过其抵抗力,就会产生温度裂缝、裂隙。如果在设 计和施工中有部分缺陷,会使屋面的保温层的热阻减少甚至失 效,最终导致屋面板温度变形大于砌体温度变形,当产生一定 的温度应力时,也会出现八字形裂缝。 2.2倒八字形裂缝 这种裂缝主要出现在纵横墙的两端洞口处,属于冷缩裂缝, 尤其在项层墙体端部出现严重,这是由于墙体在冷缩过程中附 加应力在墙体的两端出现应力集中,当房屋的收缩变形大于墙 体时,就会在门窗洞口处产生倒八字形裂缝,最终使门窗洞口 的墙体开裂。 2.3水平裂缝 这种裂缝常常出现在横墙、纵墙、女儿墙以及山墙上,这 是由于屋面上伸长量或缩短量比砖墙的伸长量或缩短量大得 多,导致屋面对砖墙向外推或向内的剪应力引起裂缝。当屋面 的保温隔热效果较差时,屋面板上受热膨胀,对墙体产生水平 推力,会使纵墙与屋盖的接触面出现错动而出现裂缝。 2.4竖向裂缝 这种裂缝主要出现在窗台墙处、过梁端部以及楼层错层处, 这种裂缝主要是由于温度变化,墙体受到楼板的拉应力作用, 在门窗洞口处产生应力集中效应而拉裂,在与墙漆之间变形差 异最大的钢筋混凝土梁端和楼板错层处,常常出现竖向裂缝。 3墙体温度裂缝的综合防治的方法 3.1设计方面 设计者应该重视墙体的裂缝施工技术措施,因此长期以来, 人们对裂缝习以为常了,但是这都是设计和施工方面没有做好 的原因,如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很少单独提出有关防裂要 求和措施,最终导致出现了裂缝,因此在设计当中应该做好各 方面的控制: 在建筑设计中的墙体设计中,应该采用“抗放兼施,以放 为主”的原则进行,即在施工中,要减少约束释放大部分变形 使其出现较低的约束应力,从而达到控制温度裂缝的目的,在 设计中,做好“抗”的工作,就是根据结构材料的抗拉强度和 极限强度使在越束应力下,不会出现裂缝。 在设计过程中,做好温度裂缝的控制要从控制屋面与墙体 之间的温差,因为这是由于混凝土与墙体之间的线膨胀系数不 同造成的,因此控制好温差,就会控制好受到温度变化产生的 应力。在材料方面进行合理的控制,如采用保温性能较好的保 温材料,并按照热工计算确定保温层的厚度,并采用架空隔热 板措施,在檐口保温层的厚度控制中必须满足设计和国家规范 要求。 在设计中,应该做好水平阻力系数的控制,因为这是控制 温度裂缝的有效措施,这是设计中采用“放”的方法控制温度 裂缝,在有可靠锚固措施的条件下适当降低屋面预制空心板的 砂浆强度,保证屋面板能够产生微微的滑动,适应温度变化产 生的变形,同时也保证了墙体的整体性。 3.2施工方面 在建筑墙体施工时,为了控制好稳定裂缝的产生,应该严 格控制施工原材料质量,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在屋 面工程中,应该做好保温,排水等方面的工作,保证屋面保温 板材料的质量、密度、粒径、含水率等技术指标符合设计和国 家规范要求,并且保温层厚度不能大于设计要求,分隔缝间距 不宜大于6m。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墙体抵抗温度应力的能力,降低 温度裂缝的产生。砌体抵抗温度应力主要取决于砌体的抗剪、 抗拉强度,在施工方面影响抗剪、抗拉强度的因素很多,例如: 砂浆强度、砖的湿度、砂浆的和易性等,还有施工操作方法等, 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砌体的强度和质量。因此,应该严格按照施 工规范进行施工是十分必要的。 在混凝土浇筑时,应该做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尤其是混 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控制,如果采用泵送混凝土,在浇筑前, 应该过提供质量检验证明,以保证所选择的材料满足设计和规 范要求。在浇筑过程中应该实行分段浇筑,并做好养护工作, 以防止或减少收缩裂缝的出现。 温度裂缝是砖砌体住宅建筑的质量通病,影响因素复杂, 危害较大,但裂缝的出现有共同特点,分析清楚其开裂的原因, 设计上采取措施,施工中确保质量,质监部门加强监督,是可 以避免或减少砖砌体住宅建筑的温度裂缝的。 参考文献 [1]张建芳.对砖混结构墙体温度裂缝的探讨[J].山西建筑, 2014(11):35.36. [2】徐元赞.墙体温度裂缝的防治措施[J].重庆建筑,2014(05):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