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这样的一种现象,部分年轻人不再像从前的人们一样,对国家,对集体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他们更关注于自身,相比之家国大事,似乎身边的小事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小确幸”一词也由此而生,似乎反映了部分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对于“90”后,许多“60”后和“70”后们也认为他们似乎过于张扬个性,而少了许多团队合作的能力。
新一代的人总是比上一代人更加富于个人性,这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的进步和发展,使得人们有条件更多地关注自身的生活,可以说是历史必然的发展过程。但在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朋友聚会上,坐在一起扣手机,似乎成了常态,而不是嘻嘻哈哈地聊天;都市人中的“孤独患者”似乎也在增多;功利主义似乎也变成了普遍的现实。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即将成为社会的顶梁柱,对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认识自然应该认真深刻。那么,它们到底是什么呢?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相对,对于个人主义者,“个人”便是“目的”,而社会往往只能说是达成目的的手段。具体而言,表现在要求政治上自由平等;经济上推崇个人财产所有制;文学艺术,科学研究只是出于个人的自身要求,而不必迎合或是考虑社会因素。个人主义在西方来源已久:最早犬儒学派强调精神自由,道德高尚;后来斯多葛派提倡绝对理性,以此为基础,便有了人人平等;文艺时期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提倡个人幸福,个人尊严,反对禁欲主义;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倡导人人皆可以自己的方式解读圣经;在马克思人道主义中,异化理论也有反对被迫的劳动的内容,共产主义更是以实现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个人主义先后多次发展,才有了如今的模样。
与之相对的集体主义,往往与共产主义联系在一起。它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阶级和国家利益的一种思想理论。其含义在于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一切行动和言论以集体为重,个人为轻。在集体主义下,个人的价值实现,紧密地与集体联系在了一起。所以对于一个集体主义者来说,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在历史上,卢梭在他的《社会契约论》中,便提到过“个人意识服从集体意识”;伊壁鸠鲁学派强调合作和公共正义的意义,更强调所谓“静态快乐”;哈佛以“培养拯救世界的人”为教育理念,旨在教育出能为社会服务的人才。在中国近代,我们的先辈也正是凭借着“集体”来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取舍这两种主义呢?接下来我便陈述自己的看法。
“个人”和“集体”,这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同时也是紧紧联系在一起得,没有集体,就没有个人;没有个人,也就没有集体。而且,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避免地会和集体或多或少地产生联系,也因此,完全脱离集体的个人是不存在得。社会就是一个复杂的大集体,由其中的每个个体组成。每个人的个人品质,行为,也就组成了整个社会的风气。如果社会中大多数人都只顾自己,自私自利,整个社会就会变得冰冷和无情;反之如果大多数人心中有集体,有社会责任感,整个社会自认就会变得美好。而我们都知道,个人的发展是离不开环境的,更不用说是整个社会。所以,每个人都有建设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
当然,这并不是说无条件地牺牲自己,永远只为他人考虑。很明显,这是不人道的,同时也是不现实的。每个人都有发展自己和维护自己利益的权利,追求自己内心深处的愿望,这是每个人无可厚非的本能。每个人都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这也正是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为个人”和“为集体”,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我们不必永远为他人考虑,同样也要根据集体的情况,适时对自己的发展进行调整。这不仅会帮助我们发展,同时也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个人与社会的
关系: 个人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越是优秀的人,越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每个人都应以建设社会为自己人生目标,这不仅是莫大的动力,同时也是个人精神境界的体现。
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应该培养自身的品质,明晰自身的社会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大多数18~22 岁的年轻人都是大学生,而这些人在将来都会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可以说,我们大学生的素质,就几乎决定了将来社会的风气和发展趋势。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培养自己的品质,做一个有责任感,有爱国精神的人,努力使自己品德高尚,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人生是神圣而庄严的,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唯一而极其珍贵的,因此我们的人生态度决不应该掺杂一点点的轻浮。如今的校园里,有一些人把过于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了游戏或是无所事事上,甚至打出“快乐每一天”的口号。诚然,学习工作之余,我们可以适当的放松,劳逸结合。但若是过了头,就是本末倒置,只是虚度年华。生命是有限得,也因此,它极其珍贵。我们应把时间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丰富自己的知识技能,而不是让自己漂在空中,带着自以为是的轻浮,浑然不知岁月悄然流逝。
其次,我们应该培养自身的能力,追求自己的价值实现和理想。我国目前正处于建设和发展的时期,需要大量的各种人才,我们作为祖国的未来,必须努力充实自己,磨练自己,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巨大的提升。大学是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这里不仅有良好的学术环境,也有各种机会让我们获得成长和磨练。我们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博览群书,参加社会实践,或是加入社团和基地。兴趣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寻找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任务。一旦找到,将对我们确立人生方向,实现人生价值有极大的帮助。认同,同样是一种巨大的动力,我们应该追求自己的价值实现,从一件件做成的事情中,获得他人的认同,和自己对自己发自内心的认同,以此获得自信和源源不断的热情,从而支持我们自己坚定地前进。
总之,我们是当代大学生,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我们的身上同样背负着巨大的责任。我们要广泛阅读有营养的书籍,并从实践中总结,培养自身高尚的品德,而不是被腐朽和媚俗所污染;我们要意识到自己身上神圣而庄严的使命,用积极乐观而又不失庄重的态度对待生活;我们要厚积薄发,努力培养自身全方面的能力,发展创新精神。大学时期,是我们个人发展的黄金时期,珍惜时间,抓住机遇,应被每个人所牢记。我相信,我们不仅会为社会,更会为自己的人生,画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