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论述什么是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
多媒体技术的定义与特征
以数字化为基础,能够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采集、编码、存储、传输、处理和表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并使之建立起有机的逻辑联系,集成为一个系统并能具有良好交互性的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
多媒体的特征:具有集成性、同步性和交互性。其中,集成性包括多种媒体的集成和多种业务的集成;交互性包括人与人的交互和人——机交互。能够通过计算机对视频数据进行操作,即交互性。
2、多媒体系统有哪几种主要的类型?每一种类型中最关键的技术有哪些?
基本的多媒体系统除了以多媒体计算机为基础的独立商亭式系统外,通过网络提供业务的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与人之间交互的系统,如多媒体会议与协同工作、多媒体即时通信等;另一类是人机交互的系统,如多媒体信息检索与查询、视频点播等。
独立商亭式系统,凡是以一台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应用系统,都成为独立商亭式系统。
多媒体信息检索与查询(MIS),除可以根据关键字等对文本资料进行查询之外,同时具有对活动图像和声音的查询能力。通信方式,MIS是点对点(信息中心对一个用户),或一点对多点(信息中心对多个用户)的双向非对称系统。 WWW技术意味着在超媒体原理下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概念和通信协议。Web代表了世界范围内由因特网相互连接起来的众多的信息服务器所构成的巨大数字化信
息空间,也有学者称之为超空间。
伴随着视频和音频查询而发展起来的多媒体检索方式称为基于内容的检索,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找出具有同样“概念”或“事件”的图像或视频的更高级的查询方式称为基于语义的检索。
多媒体会议与协同工作(1、会议室会议电视系统2、桌面或手持终端会议电视系统3、多媒体协同工作)
多媒体即时通信,即时通信系统更完整的表述是出席与即时消息系统(IMS) 一个典型的IM系统包含两种基本服务:出席服务和即时消息服务。 视频点播(VOD)与直播:
在一个VOD系统中,负责按用户要求向用户传送节目数据流的设备称为视频服务器。近年来,人们借助Web技术,提出了另一种实现视频点播的方案。直播是将天线、卫星或电缆接收的电视节目,或者用户自拍的时频先传送到服务器,再由服务器利用前面所述的技术向众多用户推送。
3、网络融合已经取得什么样的进展?还存在哪些困难?
答:为了能在IP网上提供电话、电视和各种多媒体业务,进行工作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核心网和接入网的带宽,为各种业务,特别是宽带多媒体业务提供充足的资源;二是设计有效的资源分配和管理机制,在有限的资源下,为不同的媒体提供不同的服务保障。后者常称为服务质量(QoS)保障机制。在核心网方面,技术趋势是网络控制和数据传输功能的分离。
在接入网方面,原本接入用户家庭的传送电话的双绞线和传送有线电视节目的同轴电缆,通过xDSL和电缆调制/解调等技术已经能够同时支持电话、电视、数据和各种多媒体业务;宽带的光纤直接接入用户也有很大发展。
近年出现的HTML5使得浏览器可以无需外部播放插件即可呈现音视频的播放;而正在兴起的Web RTC技术则进一步将支持声音、视频的实时通信能力纳入Web浏览器。
专有名词:
多媒体(DVI)、交互多媒体协会(IMA)、激光视盘(LVD)、多媒体信息检索与查
询(MIS)、统一资源定位器(URL)、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多媒体协同工作(MMC)、出席与即时消息系统(IMS)、视频点播(VOD)、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服务质量(QoS)
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多媒体技术由 计算机 、 通信 和 广播电视 三个原本各自独立领域的技术相互渗透、融合而形成。(P1)
2(计算题)20世纪后期我国的模拟电视制式在一帧图像有625行,扫描逆程中占去约50行,出现在一幅画面上有效的扫描行数是576行左右。电视画面的宽和高之比是4:3,若要保证图像在水平方向上单位距离内可分辨的像素与垂直方向上相等,问:(P2)
1) 在图像水平方向上的像素数是多少?5764/3768
2) 将这样一幅单色的电视图像数字化,其采样点数应不少于多少?
768576=442368
3) 根据三基色原理,一幅彩色图像由红、绿、蓝3幅单色图像组成,每秒钟要
传送25幅彩色图像才能保证电视图像的连续性。如果每一个像素采用8比特量化,一秒钟时间内需要传送的数据量为
7685763825265(Mb)=33(MB)4) 若放映一部2小时的电影,则电影总数据量为3360602=238 (GB)3、通常对时间敏感的声音、活动图像的数据称为 实时数据 ,其他类型的数据称为 非实时数据
。(P2)
4、非对称信道是指两条线路的 信道带宽 或 数据率 不相同。(P3) 5、由用户向信息中心传送指令称为 上 行线,是 低 速率的;传送读取电视信号称为 下 行线,是 高 速率的。(P3)
6、多媒体的特征: 集成性 、 同步性 和 交互性 。(P3) 7、多媒体技术最直接、最简单的表现形式是
多媒体计算机
。(P5)
8、凡是以一台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应用系统,都称为 独立商亭式系统 。(P5) 9、通过网络提供业务的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系统
,另一类是
人机交互的系统
。(P5)
超文本 ,其中信息单元
人与人之间交互的
10、信息的非顺序(或称为非线性)的组织结构称为 之间的链接称为
超链
,上述信息组织方式从文本扩展到其他媒体数据
后称为 超媒体 。(P6)
11、标准的超文本文件采用 HTML格式。超文本的数据交换和传递使用HTTP 协议。
HTTP
定义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请求和应答的语言和规则。(P6)
浏览器 ,帮助用户过滤掉无用信
12、实现WWW用户端功能的软件称为
息、尽快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的专门软件,就是所谓的 搜索引擎 。(P6) 13、MIS所涉及的两个重要技术问题是: 1、如何向用户提供丰富的信息和如何让用户快速、有效地查询与浏览这些信息 ;2、如何合理、有效地组织多媒体数据的存储和检索。(P6)
14、伴随着视频和音频查询而发展起来的多媒体检索方式称为基于 内容的 检索,找出具有同样“概念”或“事件”的图像或视频的更高级的检索方式称为基于 语义的 检索。(P7) 15、一个典型的IM系统包含 种基本服务。(P9)
16、出席服务有两类客户,一类为 出席者 ,另一类称为 观察者 。出席者向服务器上的出席服务提供自己的出席信息。(P9)
17、在即时消息服务中,发送消息的一方称为 发送者 ,接收消息的一方称为即时消息箱 。(P9)
18、在一个VOD系统中,负责按用户要求向用户传送节目数据流的设备称为 视频服务器 。(P10)
出席服务
和
即时消息服务
两
二、选择题:
1、 下面属于多媒体特征的是(D) A、多样性、集成性、同步性 B、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 C、多样性、同步性、交互性 D、集成性、同步性、交互性
2、关于多媒体、多媒体协同工作、多媒体信息检索与查询、统一资源定位器、下列缩写与之对应的一项是(A) A、DVI 、MMC、MIS、URL
B、MMC、DVI 、MIS、URL C、DVI 、MMC、URL、MIS D、DVI 、MIS、 MMC、URL
3、关于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出席与即时消息系统、视频点播、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下列缩写与之对应的一项是(A) A、CSCW、IMS、VOD、B-ISDN B、IMS、CSCW、VOD、B-ISDN C、CSCW、IMS、B-ISDN、VOD D、CSCW、VOD、IMS、B-ISDN
4、下列关于出席者、观察者、订阅者表述正确的一项是(C) A、出席者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出席服务请求得到当前出席信息 B、订阅者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出席服务请求得到当前出席信息 C、出席者向服务器上的出席服务提供出席信息 D、订阅者向服务器上的出席服务提供出席信息
第二章 视觉特性和彩色电视信号
一、选择题
1、表示图像相邻区域或相邻点之间的亮度差别的是(B)。
A视觉阈 B 对比度 C对比度灵敏度 D掩蔽效应 2、在给定的某个亮度环境下,人眼刚好(以50%的概率)能够区分两个相邻区域的亮度差别所需要的最低对比度,称为临界对比度或(A)。
A视觉阈 B 视觉惰性 C对比度灵敏度 D掩蔽效应 3、人眼有一亮一暗的感觉时称为闪烁,闪烁感觉刚好消失时的重复频率叫做(C)。
A时间频率 B 空间频率 C临界闪烁频率 D脉冲重复频率 4、对于一般的运动物体,要保持画面中物体运动的连续性,要求每秒钟摄取的最少画面数约为(D)帧左右,即帧率要求为(D)Hz。
A 46 B 24 C 48 D 25 5、取样结构为4:2:2,其表示的含义为(C)
A 传送4个和2个亮度样値时,色差信号只传送2个样値 B 每传送4*2个亮度样値时,每个色差信号只传送2个样値 C 每传送4个亮度样値时,每个色差信号只传送2个样値 D 每传送4个亮度样値时,每个亮度样値包括2个色差信号样値
二、填空题
1、临界对比度的倒数,称为对比度灵敏度。
2、人眼区分图像亮度差别的灵敏度与它附近区域的背景亮度(平均亮度)有关,背景亮度越高,视觉阈越高,灵敏度越低。
3、以长度为单位和以角度为单位的空间频率之间的转换公式为(fxd180rfxm)
4、在通常的电影荧幕亮度下,人眼的临界闪烁频率为46Hz,所以在传统的胶片
电影中,普遍采用每秒钟向银幕上投射24幅画面的标准,而在每幅画面停留的时间内,将投射光遮挡一次,得到每秒48次的重复频率。
5、任何一个复杂的亮度函数(图像),都可以通过傅氏分析将其分解成为一系列不同频率分量(正弦光栅)之和。
6、电子束从左到右的扫描,称为行正程扫描;从右回到左端,则称为行逆程。 7、传统电视常采用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的扫描方式。
8、彩色电视中,需要满足与黑白电视兼容,而且在不增加黑白电视所规定的信道带宽的条件下,同时传送亮度信号和两个色差信号。解决方法是频谱交错。 9、常见的取样结构有4:4:4、4:2:2、4:1:1、4:2:0结构。
习题二
2-1 什么叫空间频率?在不涉及和涉及观察者的两种情况下,图像空间频率的高、低各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1)不涉及观察者的情况下,空间频率的定义是:物理量(如图像的亮度)在单位空间距离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即
fxdx(周/米)
dx式中,fx表示亮度信号在x方向的空间频率,x是空间距离变量,x表示亮度信号沿x方向的相位变化。所以图像空间频率的高低与图像亮度信号沿某方向的相位变化和某方向上的空间距离变量有关。
(1)涉及观察者的情况下,空间频率的定义是:从某一观察点来看,亮度信号在单位角度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即
fxd(周/度)
d式中,α为角度,代表亮度信号在角度α内的相位变化。所以图像空间频率的高低与图像亮度信号在某个角度内的相位变化和此角度的大小有关。 2-6 在我国625行/帧,25帧/秒的隔行扫描的模拟电视制式下,行、场扫描正
程时间与行、场总周期的比值约为k20.81和k10.92,屏幕宽高比假设电视机屏幕上显示如右图所示的黑白正弦光栅图案,请你 (1)求出对应于该图像的电视信号的最高频率;
W4。H3(2)当人在距离屏幕6H远处观看电视时,如果不断的改变屏幕上栅条的密集程度,当屏幕上有多少条光栅时人眼分辨的最清楚?光栅增加到大约多少条时,人眼只能看到模糊一片?(提示:根基图2-4,分别取4周/度和50周/度为图中曲线的峰值点和截止点对应的横坐标位置。) 答:(1)电视图像信号的上限频率为fmaxWKk1W4••Z2ff,其中,K为凯H2k2H3耳系数取,k10.92和k20.81,Z为每帧图像的总扫描行数,包括正程和逆程,本题为625.ff为帧频率25.所以代入公式可得
fmax40.70.926252255.176MHz 320.81(2)由题知,空间频率为fxd14周/度时,视觉的对比度灵敏度最高,即人眼对这些空间频率的分辨能力最强。空间频率为fxd250周/度时,人眼就很难分
18001800120fxd1•4辨了。所以可以得到两个方向上的空间截止频率f1, r6HH180018001500f2fxd2•50。此时,屏幕上人眼分辨的最清楚时的光栅条数
r6HH12024076,屏幕上人眼只能看到模糊一片时的光栅条数H15003000为Nv22Hf22H955。
H为Nv12Hf12H2-8 画出在4:1:1格式中,亮度信号和两个色差信号取样后所形成的的矩阵的大小。与4:2:0格式相比,对于每一帧图像,两种格式所产生的数据量是否相同?垂直和水平分辨率是否相同?
答: Y U V Y U V
4 1 1 4 2 0
对每帧图像,两种格式的数据量是相同的。而对色度信号的分辨率而言,水平方向上,4:1:1格式是4:2:0格式的一半,垂直方向上,4:2:0格式是4:1:1格式的一半。对亮度信号的分辨率而言,4:1:1和4:2:0格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是一致的。
第三章
1 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A)。
A 预测编码是一种只能针对空间冗余进行压缩的方法。 B 预测编码是根据某一模型进行的。
C 预测编码需将预测的误差进行存储或传输。 D 预测编码中典型的压缩方法有 DPCM、ADPCM。
2 最优正交变换是(C)
A DCT 变换 B 差分变换 C K-L 变换 D 以上信息都不对
3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B)。
(1) 冗余压缩法不会减少信息量,可以原样恢复原始数据。 (2) 冗余压缩法减少了冗余,不能原样恢复原始数据。 (3) 冗余压缩法是有损压缩法。 (4) 冗余压缩的压缩比一般都比较小。
A (1)(3) B (1)(4) C (1)(3)(4) D (3)
4 图像序列中的两幅相邻图像,后一幅图像与前一幅图像之间有较大的相关,
这是(B)
A 空间冗余 B 时间冗余 C 信息熵冗余 D 视觉冗余
5 预测编码是在空间域(时间域)内进行的,是通过减小信源图像信息在时间
上和空间上的相关性来达到数据压缩的目的;变换编码是在变换域(频率域)内进行的。
6 预测编码是有损压缩编码,主要通过减小图像信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相关
性来达到数据压缩的目的。
7 正交变换编码中,正交变换系数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直流和低频区。 8 运动估值的方法主要分为块匹配方法和像素递归方法。
9 假设离散无记忆信源产生的随机序列包括X和Y,且X和Y相互独立,则联
合熵H(X•Y)=H(X)+H(Y)。
10 假设一个离散信源有5个符号,则当其熵值最大时,每个符号的概率是1/5。 11 对于一个有m个符号的离散信源,其最大熵是log2m。
12 假设每个消息的发出都是等概率的,则四进制脉冲所含信息量是二进制脉冲
的2倍。
13 简述上取样以及下取样。
由高取样率的样值去推算低取样率样点数值的技术,称为下取样。 由低取样率的样值去估计较高频率的取样点上的数值,称为上取样。
14 简述三步法。
第一步,以待匹配块中心的同位像素为中心,在中心点和与其相距4个像素的8个邻域点上计算判决函数SAD值,取SAD值最小的点作为下一步搜索的中心;第二步,以该点为中心,对与中心相距2个像素的未搜索过的邻域点进行搜索;第三步,以上一步中SAD值最小的点为中心,对距离中心1个像素的未搜索过的邻域点进行搜索,最终找到最佳匹配位置。
15 正交变换能否实现信息保持型编码?为什么?
不能。
在编码阶段,对原始数据进行正交变换后得到的变换系数,保留那些能量集中的、方差大的分量系数进行量化,量化后的系数的熵编码是变换编码的编码数据。在解码阶段,经过熵解码、反量化和反正交变换,得到是与原始数据不同的数据。
16 简述Huffman编码的过程
1、排序:按符号出现的概率从大到小进行排列。
2、赋值:对最后的两个符号进行赋值,概率大的赋“1”,概率小的赋“0”(反之也成立)。
3、合并:将上述最后的两个符号出现概率相加合成一个概率。
4、重新排序:将合成后的概率与其它符号概率一起进行重新排序(从大到小)。
然后重复步骤2的内容,直至最后只剩下两个概率为止。5、码字分配:从最后一步开始反向进行码字分配,对最后两个概率中较大的赋“1”。对较小的赋“0”(与第二过程中的规定相同)。从而形成一个码字。
17 正交变换编码与预测编码的不同。
不同之处在于,预测编码是在时间域或空间域进行的,变换编码是在变化域(频率域)进行的。
18 离散余弦变换的性质。 (1)余弦变换是实数、正交。
(2)离散余弦变换可由傅里叶变换的实部求得。 (3)对高度相关数据,DCT有非常好的能量紧凑性。
(4)对于具有一阶马尔可夫过程的随机信号,DCT是K-L变换的最好近似。
19 简述量化的定义。
量化是将具有连续幅度值得输入信号转换到只具有有限个幅度值的输出信号的过程。
20 根据输出电平是否包括了零电平,可以将量化特性分为中平型和中升型。
21 什么是劳依得—麦克思量化器。
如果输入信号的统计特性是已知的,则可以通过使均方量化误差达到最小来设计量化级数为N的量化器的输出电平y和判决电平x。 22
23 经过充分洗牌后的一副扑克(含52张牌) (1)任何一种特定排列所给出的信息量是多少?
(2)若从中抽取13张牌,所给出的点数都不相同时得到多少信息量? (a) 任一特定排列的概率都是(1/52!),所以自信息量为log2(52!); (b) 从52张牌中抽取13张牌,共有 C5213种抽取方法。 而使得所给出的点数都不相同的抽取方法有413种。 所以事件“点数都不相同”的概率为413/ C5213 自信息量为log2(413/ C5213)
24 某校入学考试中有1/4考生被录取,3/4考生未被录取。被录取的考生中有50%来自本市,而落榜考生中有10%来自本市。所有本市的考生都学过英语,而外地落榜考生中以及被录取的外地考生中都有40%学过英语。 (a)当已知考生来自本市时,给出多少关于考生是否被录取的信息? (b)当已知考生学过英语时,给出多少有关考生是否被录取的信息? (c) 以x表示是否落榜,y表示是否为本市学生,z表示是否学过英语,x,y和z的取值为0或1。试求H(X), H(Y/X),H(Z/XY)
解 以x表示是否被录取(1表示被录取,0表示未被录取),y表示是否为本
市学生(1表示本市学生,0表示非本市学生) ,z表示是否学过英语(1表示学过英语,0表示未学过英语) ,则 P(xyz=111)=(1/4)×(50%)×1=%; P(xyz=110)=(1/4)×(50%)×0=0; P(xyz=101)=(1/4)×(50%)×(40%)=5%; P(xyz=100)=(1/4)×(50%)×(60%)=%; P(xyz=011)=(3/4)×(10%)×1=%; P(xyz=010)=(3/4)×(10%)×0=0; P(xyz=001)=(3/4)×(90%)×(40%)=27%; P(xyz=000)=(3/4)×(90%)×(60%)=%。
25
26 图像量化时,如果量化级比较小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答:如果量化级数过小,会出现伪轮廓现象。量化过程是将连续变化的颜色划分到有限个级别中,必然会导致颜色信息损失。当量化级别达到一定数量时,人眼感觉不到颜色信息的丢失。当量化级数过小时,图像灰度分辨率就会降低,颜色层次就会欠丰富,不同的颜色之间过度就会变得突然,可能会导致伪轮廓现象。 27 什么是信息量和信息熵?两者的用途是什么。
答:信息量是指表示该符号所需的位数,考虑用 0 和 1 组成的二进制数码为含有n个符号的某条消息编码,假设符号 Fn 在整条消息中重复出现的概率为Pn,则该符号的信息量为En=-log2(Pn)。
信息熵就是平均信息量。如果将信源所有可能事件的信息量进行平均,就得到了信息熵。
28 图像的压缩有两类基本方法即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 29 数据压缩技术的三个主要指标是什么?
答:数据压缩技术有三个主要指标,一是压缩前后所需的信息存储量之比要大;二是实现压缩的算法要简单,压缩、解压缩速度快,尽可能地做到实时压缩和解压缩;三是恢复效果要好,要尽可能地完全恢复原始数据。 30 在数据压缩方法中,有损压缩具有(A)的特点
A. 压缩比大,不可逆 B.压缩比小,不可逆 C.压缩比大,可逆 D.压缩比小,可逆
第四章习题
一、选择题
1.相比于之字形扫描,在隔行扫描中应用交替扫描,其解码重建图像的峰值信噪比可提高C A
B
C
D
2.国际标准只规定已编码码流必须遵循的内容,以下哪个不正确D A 句法
B 语义
C 标准解码器
D标准编码器
3.下面哪个说法是错误的D
A 一个编码树单元CTU,它包含了一个亮度编码树块CTB和两个彩色CTB B一个亮度CB和它对应的两个彩色CB构成一个编码单元CU C一个亮度PB和两个彩色PB一起构成一个预测单元CU D一个亮度TB和一个彩色TB一起构成一个预测单元TU
4.当编码器的输入是隔行扫描的图像时,由于相邻扫描行来自不同的场,如果在一场时间内物体的位置有明显的移动,垂直方向上的相关性会降低。为了提高预测的准确性,以下哪种模式不正确D A 场图像的场间预测
B帧图像的场间预测 D 帧图像的16×8预测
C场图像的16×8预测
5.下面不属于速率控制算法A A P域速率控制
二、填空题
1.我们将视频编码的方法分为基于帧的编码和基于对象的编码两大类。 2.为了消除帧间冗余信息,编码器采用具有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
3.量化器量化台阶的大小既影响编码器的输出码率,又影响编码器重建图像的质量
4.为了降低块效应引起的视觉不快,可以用一个低通滤波器来对解码后的重建图像进行平滑,此滤波器称为去块效应滤波器
B Q域速率控制
C
域速率控制 D 域速率控制
5.要使解码器能够从码流中恢复原来出原来的视频序列,通常将码流按层次结构来组织,码流分为6个层次:1.图像序列2.图像组3.图像帧4.条5.宏块6.块 6. H264支持4种预测模式:水平、垂直、DC和平面模式
7.在H264中,量化后的残差信号采用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变长编码
8. H264的去块效应滤波器应用于宏块中4×4的水平和垂直边界,根据边界两侧的编码信息规定了5种边界强度BS,等级越高,意味着块效应失真可能越显著,需要更强的滤波。
9.与先前标准不同,H265还引入另外两种组合CTU方式,分别称为瓦片和波前并行处理WPP,其目的是支持编解码算法的并行处理
10.编码器所产生的码流其数据率一般是变化的,为了适应恒定速率信道要求,在编码器和信道之间需要设置一个缓冲器
11.速率控制的基本问题就是在尽可能的保证图像质量稳定条件下,使压缩码流的速率适应恒定速率信道的要求
12.速率控制的基本步骤:1.目标比特分配2.按分配的比特数调整码率
三、解答题
1.当我们对整幅图像进行DCT变换时,由于图像各空间位置上细节的丰富程度不同,这种整体处理的方式效果不好,这种情况如何处理?
采用了将宏块再分成8×8的子块,对每个子块进行DCT,这种方法称为块DCT。这种方法不仅便于每个子块根据各自图像特点进行独立处理,而且降低了运算量和对存储空间的要求
2.与MPEG-1相比,MPEG-2主要增加什么功能
1.处理隔行扫描的能力2.更高的色信号取样3.更精细的DCT系数量化和比例因子调节4.可伸缩性视频编码
3.简述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CABAC主要步骤:
1.二值化2.选择上下文模型3.二进制算术编码4.概率模型的更新
4. 简述H264特点:
SI帧2.对传输错误的鲁棒性和对不同网络的适应性3.可伸缩性编码4.多视角编码
5. H265采用1/4像素精度的运动矢量进行具有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其具有特色的地方是什么
1.使用多种形状和大小的图像块进行运动估值2.使用更精确的内插滤波器直接计算1/4像素位置上的像素值3.使用更灵活和紧凑的方法进行运动矢量的预测编码,以降低运动信息占用的比特数
6.从基于率失真优化的编码模式选择方法提出以来,对其快速算法的研究一直活跃,这些快速算法的基本思想通常是什么
1.根据图像在空间域与时间域上的特征或相关性和邻域已编码模块的信息,限定搜索模式的种类,或确定优先搜索的模式(或模式类别)2.设定适当的阈值,当代价函数小于阈值时即认为达到最优,使搜索及早中止;或当代价函数大于某个阈值时,及早跳转到对对其他模式的搜索等。
第六章
一 选择题
1.按图像质量可以将活动图像分为五个级别,其中不包括哪个级别?(A) A. 转播质量的普通电视 C. 录像质量的电视
B. 广播质量的电视 D. 会议质量的电视
2..声音是另一种对吞吐量要求较高的媒体,他可以分为哪四个级别?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声音的级别?(A)
A. 低质量话音 B. 高质量话音 C. CD质量的音乐 D. 声道立体环绕声道 也常称为多点控制服务器,它的处理功能不包括?(A) A. 传输延时
B. 视频信号切换或混合
C. 数据切换
D. 会议控制
4.局域网的几种常见拓扑结构不包括? (A) A.直线
二.填空题
1.(吞吐量)是指网络传送二进制信息的速率,也称比特率,或带宽 2..衡量比特率变化的量称为(突发度)
3.网络的(传输时延)定义为信源发送出第一个比特到新宿接受到第一个比特之间的时间差,它包括电信号在物理介质中的(传播延时)和数据在网络中的(处理延时)
4.网络传输延时的变化称为网络的(延时抖动)
5.(包错误率)是指同一个包两次接收,包丢失或包的次序颠倒而引起的包错误。 6.当两个方向的通信信道的带宽相等时,称为(双向对称信道)
7.(单播)是指点到点之间的通信;(广播)是指网上一点向网上所有其他点传送的信息;(多播),或称为组播,则是指网上一点对网上多个指定点传送信息; 8.根据数据交换的方式,可以将现有的网络分成(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两大类型
9.当长距离传输需要经过网络的中间节点时,节点先将整个包存储下来,然后再
B.树形
C.环形
D.星形
转发到适当的路径上,直至到达信宿,这通常称为(存储-转发机制) 10.(广域网)是指跨越长距离并需要使用干线传输系统的节点设备的网络 11.传统的局域网包括(以太网),(令牌网)和(FDDI)
三.简答题
1.请简述单工,半双工,全双工的定义
答:单工是信号向一个方向传输的方法;半双工是信号双向传输的方法,但在某一个时刻只会朝一个方向传输;全双工是同时双向传输的方法。 2.简述QoS和QoE的定义
答:QoS:决定用户对服务的满意程度的一组服务性能参数 QoE:度量用户获得和使用某项多媒体业务的主观满意程度 3.从多媒体信息传输的角度考虑,电路交换网络的优缺点是?
答:优点:(1)在整个会话过程中,网络所提供的固定的比特率是的得到保障的(2)路由固定,虽然信号传输之前存在一段建立通信连接的延时,但连接建立后传输延时短,延时抖动只限于物理抖动。缺点:(1)带宽利用率较低(2)不支持多播,因为这些网络原来是为点到点的通信而设计的 4.简述分组交换网络的优缺点:
答:优点:(1)带宽利用率高(2)能够使用优先级别,网络节点可以首先传输优先级别高的分组,从而提供定性的QoS服务(3)有的分组交换网允许在一次连接中建立多条逻辑通道,这对多媒体信息的传输很有利。缺点:(1)由于采用存储转发机制,传输延时较大,且存在抖动;(2)网络性能,即占有的比特率,传输延时和延迟抖动,随网络负荷的增加而恶化;严重时还产生包的丢失(3)在数据包模式下,包的到达顺序可能不是他们的发送顺序 5.什么是”尽力而为“网络?
答:如果网络既不给通信过程预留,也不给他们分配资源,只是利用自己的全部资源尽力而为的为所有的通信过程服务,那么,这些通信过程的QoS就与网络的负荷有关,也就是说,QoS是没有保障的,这样的网络同城称为”尽力而为“网络。
第八章
一、填空题
1.宽带应用的终端与系统按系统结构可分成 会话与会议系统 和 流式应用系统两种类型,会话类系统使用的是 双向对称 的信道。
2.流式应用 或称为 流媒体应用,是目前因特网上最广泛的多媒体应用,系统使用 双向非对称 的信道。
3.在通信系统中,信令特指用于 建立、拆除、监控和管理通信连接 所需要的控制信号。
即 公务子信道,SC的前8个比特作为 帧校准信号;SC的第二个8比特称为 比特率分配信号;SC的第三个8比特作为 加密控制信号。 5.有关MCU的协议中,关于视听业务的加密系统的是 。
6.一个域中至少有一个以上的 终端,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网关 或 MCU,但必须有一个、也只能有一个 GK。
7.在MCU中完成音频、视频信号的混合与切换功能的部分称为 多点处理器,完成其余功能的部分称为 多点控制器。
信道为 非可靠信道,用来传输 注册、接纳和状态信息。
9.在呼叫过程中,两个终端为了得到建立连接的许可而与网守之间交换的信息是 注册、认可、状态信令协议的一部分。
10.通信控制的主要功能包括:能力交换与通信模式的确定、 子通道(逻辑通道)管理、 身份认证、密钥分发、动态模式转换(参加、退出会议、速率转换等)、 远程应用功能控制、 流量控制和多点控制/响应等。
11.针对多媒体会议中的应用数据传输,即对共享数据的控制,ITU-T还制定了 系列的协议和 协议。
制定标准中考虑的重要目标之一是 工作在不同网络上的终端之间应该能够互通。
13.除了通话人的语言和图像的传输外,一个会话与会议系统还必须具备 呼叫建立、通信连接、能力集交换、逻辑子信道建立和通话模式转换等功能。
14.在分组网上建立多媒体会话时,除了建立传输层的连接外,很重要的还必须获得双方的 RTP地址和进行能力集的协商,在SIP中这是通过SIP消息的 消息体 来完成的。
15.协同计算,或称为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使用各自的计算机合作完成一项工作、或共同解决一个问题,能够支持这样的组工作的系统被称为群件。
16.组通信是建立在支持多播的网络之上的,组通信代理由组聚集、会议和应用共享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17.“流媒体”方式指的是边传输、边播放的方式,实际上流媒体并不是一种媒体。
18.涉及流服务器的技术包括与操作系统有关的任务调度、资源管理、磁盘调度,以及与存储子系统有关的数据在物理介质上的排放方式等。
19.由于短期内在大范围内实现IP多播遇到不少困难,因此在CDN叠加网络上实现多播,称为应用层多播,是实现有效的内容分发的一个替代方案。 20.一个完整的P2P视频流系统还需要考虑网络拓扑的管理与控制、穿越防火墙与NAT网络、内容认证与加密,以及激励等问题。
二、选择题
1.同步电路交换网视听业务标准是?(C) A.
B.
C.
D.
2.只要带宽和延时满足要求,分组交换网视听业务标准也可以应用到更大范围,如(B)。 A.局域网
B.广域网
C.无线局域网
D.电话网
中用于数字音频信号的适配层为?(B) A. AL 1
B. AL 2
C. AL 3
D. AL 4
4.下列哪个标准是多点通信控制协议?(C) A.
B.
C.
是OSI-RM中哪一层的控制协议?(A)
C.传输层
D.物理层
A.应用层 B.数据链路层
6.下列哪一项不是CSCW分类的标准?(D) A.时间
B.空间
C.用户规模
D.维度
7.下列哪种算法可以达到100%的CPU利用率?(A)
B.速率单调调度
的基本业务不包括以下哪种?(D) A.直播电视
B.时移电视
C.点播电视
D.虚拟现实
9. 分散放置的方法中含有最多索引盒的是?(B) A.简单式
B.分层式
C.纯链式
D.混合式
10.更高层面上的虚拟化可以集中使用云的多种资源向用户提供特定的服务,这些服务通常位于几个层次?(C)
三、简答题
分别说明在和SIP的视听系统中,能力集协商是通过什么协议和如何进行的?
答:(1)中是通过协议。终端首先通过RAS信道向GK传送一个接纳请求。被接纳后,通过一个可靠信道利用进行呼叫。呼叫过程结束后建立起一个可靠的控制信道,通过这个信道进行的消息交换完成能力集协商。(2)SIP是通过SDP协议。主叫方通过Invite的SDP消息体说明它欲发起的会话的详细信息,被叫方通过OK的SDP消息体回复它愿意接受的会话的类型。这两个步骤完成了双方对能力集的协商。
第九章
一、填空题
1. TCP数据传输的开始阶段称为慢起始。
2. 发生轻度拥塞时,TCP拥塞机制启动,Wc下降一半,而发生重度拥塞时,Wc为一个MSS。
3. 决定TCP流量的因素为丢包率、双程延时、包大小。 4. 好的拥塞控制机制应具备协议公平性。
5. 基于速率的拥塞控制有三个基本问题为拥塞检测、速率调整、调整周期。 6. 经典TCP流量模型为T=aMSS/RTT√p ̄。 7. 删除复原码按结构可以划分成两类:MDS和稀疏图码。
二、选择题
1. 下列不属于ARQ协议的是(B) A. 停止和等待
B.删除
C.退回
D.选择性重传
2. 发生轻度拥塞时,TCP拥塞机制启动,Wc(C) A. 上升一半
B.保持不变 C.下降一半
3. 好的拥塞控制机制应具备(B) A. 协调性
B.协议公平性
C.合作性
D.应急性
4. 差错在时间上传播的主要因素是(A) A. 预测编码
B.汉明码
C.变长编码
D.组间编码
5. 下列不是MDS码的是(D) A. RS码 C.阵列码
三、简答题
1. 简述如何改善TCP在无线网络上的性能
答:(1)链路层措施。链路层将报文划分为更小的段并引入自动重传机制,以降低无线链路的传输错误,使得TCP拥塞控制的启动主要由拥塞丢包引起。
D.喷泉码
(2)显式指示,接收端显式地通知发送端包丢失的原因。
(3)端到端的措施,维持TCP端到端连接的特性,将网络视为黑盒子。 (4)分段处理,对于有线和无线混合的网络,可以将二者分开处理。 2. 简述解码层错误检测和定位的判则 (1)码字的合法性 (2)数据单元数目的合法性 (3)参考取值的合理性 3. 简述空间域错误掩盖方法
方法一:利用周围正确接收的宏块内插出丢失的块,也可以将丢失的块分为四部分,每一部分内的像素只用距自己最近的两个边缘像素去内插。 方法二:用周围正确接收块的亮度和色度均值来代替丢失的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