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多媒体通信复习答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1章 概述

1.多媒体计算机与普通计算机区别的技术特征

多媒体计算机增加了对包括伴音在内的活动图像的处理、存储和显示的能力,解决了停机存储、读取和显示两个时间上紧密相关的数字信号(即伴音信号和图像信号)时,如何在时间上保持同步的问题。 2.多媒体技术的特征是什么?

信息媒体的多样化和媒体处理方式的多样化,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 3、多媒体产生的技术背景是什么? 多媒体技术产生的技术背景: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和解码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大容量数字存储技术的发展 4、多媒体系统的基本类型是什么?

独立商亭式系统 多媒体信息检索与查询 多媒体会议与协同工作 多媒体即时通信 点播电视

5、三网融合是指哪三网?

电话服务的固定和移动通信网 提供数据服务的计算机网 提供电视服务的广播电视网

第2章 视觉特征和彩色电视信号 1、图像对比度

图像相邻区域或相邻点之间的亮度差别,对比度C=Imax/Imin 2、视觉阈

在给定的某个亮度环境下,人眼刚好(以50%的概率)能够区分两个相邻区域的亮度差别所需要的最低对比度 3、对比度灵敏度 视觉阀的倒数 4、空间频率

物理量在单位空间距离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fx=dφ(x)/dx 5、色度学

研究彩色的计量和计算的科学 第3章 数据压缩

1、数据压缩方法分为哪几大类?

基于像素的第一代图像压缩编码方法 依赖于人类视觉特征的第二代图像压缩编码方法 2、信息量I

信息多少的量度 I=log(1/p) 3、熵H

熵实在平均意义上表征信源总体特征的一个物理量 H(X)= 5、下取样、上取样

下取样:由高取样率的样值去推算低取样率样点数值的技术

上取样:由低取样率的样值去估计较高频率的取样点上的数值的技术 6、DPCM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简称为DPCM,是对模拟信号幅度抽样的差值进行量化编码的调制方式。这种方式是用已经过去的抽样值来预测当前的抽样值,对它们的差值进行编码。

7、运动估值的主要方法

块匹配方法和像素递归方法 8、帧间预测方法有哪些? 前向预测 后向预测 双向预测 9、离散余弦变换

选择不同的正交基向量,可以得到不同的正交变换。各种正交变换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小随机向量各分量之间的相关性,而且信号经过大多数正交变换后,能量相对集中在少数变换系数上,删去对信号贡献小的系数,只利用保留下来的系数恢复信号时,不会引起明显的失真。离散余弦变换就是其中一种 10、子带编码的原理

首先用一组带通滤波器将输入信号分为若干个在不同频带上的子带信号,然后将这些子带信号经过频率搬移转变成基带信号,在对他们在奈式频率上分别取样。取样后的信号经过量化、编码,合并成一个总的码流传送给接收端。在接收端,首先把码流分成与原来的各子带信号相对应的子带码流,然后解码,将频谱搬移至原来的位置,最后经带通滤波、相加得到重建的信号。 11、什么是小波?

12 、量化

是将具有连续幅度值得输入信号转换到只具有有限个幅度值的输出信号的过程 13、有损编码方法有哪些?

预测编码 变换编码 子带编码 小波变换 14、无损编码方法有哪些? 霍夫曼编码 算术编码 15、霍夫曼编码的步骤

(1)合并 (2)置换 (3)若合并后的信源中时间的个数大于2,重复执行步骤(1)和(2);若合并信源中事件个数等于2,则进行步骤(4) (4)赋值 (5)反推 第4章 视频数据的压缩编码 1、基于帧的典型视频编码过程

(1)图像信号的预处理 (2)运动估值/补偿 (3)DCT变换 (4)量化 (5)从二维矩阵到一维序列的转换(6)熵编码 2、视频序列的编码包括哪些编码? 帧内编码 前向预测编码

3、基于对象的视频编码

以可视对象为基本单元进行编码和解码 4、块效应

在图像分块做DCT时,直流分量的量化误差将扩大块与块之间的灰度均值的差异,从而在重建图像时显现出明显的分块结构 5、编解码变换的失配

6、为什么要对编码器进行速率控制? 为了防止缓存器溢出或者变空

7、保持恒定速率,所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1需要增加速率控制模块来确保输出速率恒定; 2这种编码方式得到的数据不适于存储

第 5章 音频数据压缩编码

1、按照编码的方法,音频编码分为哪几类? 波形编码 参数编码 混合编码 2、声强

在物理上,声音的响度使用客观测量单位来度量 3、听觉掩蔽

两个声音同时呈现,对1个声音的听觉因受另一个声音的影响而减弱的现象 4、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在DPCM基础上,再把量化器引入反馈信息,使其能够根据信号的幅度来改变差分信号所用的比特数,从而对变化范围小的差分值用较少的比特编码,可以达到节省带宽或改善信号的质量的目的。 5、线性预测编码

原理是通过分析时间信号波形,提取出其中重要的音频特征,然后将这些特征量化并传送。

6、可以决定一个语音信号所产生的声音的三个特征值是什么? 音调 周期 响度

7、波形编码标准、混合编码标准 (1)G.721、G.726、G.727 (2)H.264

第6章 多媒体同步 1、什么是流?

连续传输的信息序列

2、多媒体数据内部的约束关系有哪些?

1.基于内容的约束关系 2.空域约束关系 3.时域约束关系 3、什么是同步机制?

完成处理多媒体数据的过程中如何维持时域特征工作的机制。 4、多媒体对象时域特征的表示过程是什么?

多媒体对象——时域场景——同步描述数据——时域特征表示 5、多媒体同步的参考模型分哪4层? 规范层 对象层 流层 媒体层

6、分布式多媒体系统的结构有哪4种?

点对点结构 一点对多点结构 多点对一点结构 多点对多点的结构 7、多媒体之间的同步包括哪两类? 实时同步 综合同步 8、什么是LDU?

逻辑数据单元,LDU的划分有具体的应用、编码方式、数据的存储方式和传输方式等因素决定

9、多媒体数据的构成 成分数据 同步规范

10、多媒体同步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多媒体同步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表示多媒体数据的时域特征;在处理多媒体数据的过程中,如何维持时域特征 11.描述时域特征的时间模型组成

基本时间单位 关联信息 时间表示技术

12.同步容限

约束关系所允许的偏差范围 13.影响多媒体同步的因素

延时抖动 时钟频率偏差 不同的采集起始时间或不同的延时时间 不同的播放起始时间 数据丢失 网络传输条件的变化 第七章 多媒体传输网络

1.支持多媒体信息传输的网络包括哪几部分?

(1)连接多媒体终端和网络节点之间以及节点与节点之间的传输介质和光、电部件

(2)在网络节点上接收一条链路上传来的信息、并将其转发到另一条链路上的交换设备

(3)保障终端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传输与减缓的通信协议 (4)网络服务与管理系统

2、多媒体信息传输对网络的要求有哪些? 性能指标 网络功能 服务质量的保障 3、吞吐量

网络传送二进制信息的速率

4、传输延时、延时抖动

网络上的传输延时定义为信源发送出第一个比特到信宿接收到第一个比特之间的时间差

网络传输延时的变化称为网络的延时抖动 5、电路交换、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在发端和收端之间建立电路连接,并保持到通信结束的一种交换方式 分组交换:通过标有地址的分组进行路由选择传送数据,使信道仅在传送分组期间被占用的一种交换方式 6、异构网

网络不具有相同的传输性质和通信协议。 7、DWDM

DWDM能组合一组光波长用一根光纤进行传送 第8章 多媒体通信终端与系统

1.传统因特网传输层协议采用的是什么? TCP 和 UDP

2.IP网多媒体广泛采用的实时媒体传输层协议是什么? PTR和RTCP

3.SCTP与TCP的异同有哪些?

SCTP与TCP一样在数据传输前要建立连接,在数据传输后要拆连,二者同样可以向用户提供可靠的和保持包顺序的传输服务。一个SCTP联结中允许有多个单方流传输,TCP只允许有一个单方流传输。SCTP是面向消息的,TCP是面向字节的。

TCP在建立连接时需要3次握手,而SCTP需要4次握手,但是SCTP在第3次握手时就可以开始传输数据,TCP则需3次握手完成之后才能传输数据。在拆连时,TCP允许通信的一方关闭连接,而另一方仍然保持连接,在SCTP中不允许这种状态。SCTP可以选择不保证包顺序的可靠传输服务。

4、流媒体

采用流式传输的方式在因特网与内联网播放的媒体格式 5、多媒体流式应用系统的方式有哪几种? 顺序式流传输 交互式流传输 6、实时流传输协议RTSP

一个应用层协议,在IETF RFC2326中定义 7、流式文件

流式文件中构成文件的基本单位是字符,流式文件是有序字符的集合,其长度为该文件所包含的字符个数

8、流式应用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哪些?

1.视频多速率编码与可伸缩性编码 2.应用层QoS 3.媒体同步 4.流传输的通信协议 5.流服务器 6.内容分发服务

《多媒体通信》 一.填空

1、多媒体具有集成性、同步性和( 交互性 )的特征。 2、对比度是图像相邻区域或相邻点之间的( 亮度 )差别。 3、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视频编码国家标准是( AVS )。

4、连续数据可以看成是由( 逻辑数据 )单元LDU构成的时间序列。 5、( 熵H )代表接收一个符号所获得的平均信息量。

6、多媒体同步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 表示 )多媒体数据的时域特征;在处理多媒体数据的过程中,如何维持时域特征。

7、在图像分块做DCT时,直流分量的量化误差将扩大块与块之间的灰度均值的差异,从而在重建图像时显现出明显的分块结构,称为( 块效应 )。 8、多媒体数据内部的约束关系包括基于内容的约束关系、( 空域 )约束关系和时域约束关系。

9、第一代图像压缩是基于( 像素 )的压缩方法,第二代图像压缩方法是根据特征来构造图像模型。

10、运动估值的两类主要方法是( 块匹配方法 )方法和像素递归方法。

11、如果MPEG音频第一层的取样频率是48kb/s,那么每个32子带中的子带带宽是( 750 )Hz。

12、为不同的媒体提供不同的( 服务质量 )保障,称为服务质量(QoS)保障机制。 二、单选 三、名词解释

1、同步机制: 完成处理多媒体数据的过程中如何维持时域特征工作的机制 2、霍夫曼编码:一种编码方式,用于无损数据压缩的熵编码(权编码)算法 3、运动估值:从序列图像中提取出有关物体运动的信息

4、听觉掩蔽:两个声音同时呈现,对1个声音的听觉因受另一个声音的影响而减弱的现象

5、视频对象:可视对象为视频帧或帧内物体

6.三网融合: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三个独立领域相互渗透和融合 四、简单题

1、常用的有损编码方法有哪些?

预测编码 变换编码 子带编码 小波变换 2、霍夫曼编码有哪些步骤?

(1)合并 (2)置换 (3)若合并后的信源中时间的个数大于2,重复执行步骤(1)和(2);若合并信源中事件个数等于2,则进行步骤(4) (4)赋值 (5)反推 3、分布式多媒体系统的结构有哪几类?

点对点结构 一点对多点结构 多点对一点结构 多点对多点的结构 4、视频序列的编码包括哪些编码? 帧内编码 前向预测编码

5、一个时间模型由哪几部分组成? 基本时间单位 关联信息 时间表示技术 五、问答题、

1. 在数据压缩应用中,为什么DCT比DFT具有更好的性能?

一个函数的DCT系数可以通过与该函数对应的偶函数的DFT系数得到,由于偶函数的对称性减小了DFT中由于周期延拓而产生的空间域中边缘的不连续性,从而使能量在频率域内更为集中,因此在数据压缩的应用中,DCT比DFT具有更好的性能。

2.简述基于帧的典型视频数据编码过程有哪些步骤?

(1)图像信号的预处理 (2)运动估值/补偿 (3)DCT变换 (4)量化 (5)从二维矩阵到一维序列的转换(6)熵编码 3. H264的改进在哪些方面? 1帧内预测编码

2帧间预测多模式选择 3SP/SI帧

4低复杂度变换与量化

5对传输错误的鲁棒性和对不同网络的适应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