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南翼下组煤轨道巷揭8煤总结

来源:好走旅游网


南翼下组煤轨道巷揭8煤总结

一、概况

所掘巷道地表位于四坡沟以西,刁泥沟以北,盖山厚度在450-485m。井下位于南翼盘区下组煤,南翼下组煤轨道巷沿8#煤底板施工。根据地质预报,预计南翼下组煤轨道巷自G10点开口施工18m遇H=11∠70°正断层,G10点开口施工311m遇H=9∠70°正断层。

二、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根据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对8#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报告可知,南翼下组煤轨道巷8#煤层为突出危险区。 三、区域防突措施

在巷道与8#煤法距7m时,由打钻二队在南翼下组煤胶带机巷钻场向南翼下组煤轨道巷揭煤区域施工预抽钻孔,钻孔控制揭煤点轮廓线外12m的范围,孔径113mm,孔深30—53m,终孔间距5m,预抽钻孔由抽采区组织施工,严格按照设计施工。 四、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在巷道与8#煤法距7m时,由打钻二队在南翼下组煤胶带机巷钻场施工4个113mm钻孔用于测定8#煤预抽后的残余瓦斯含量。残余瓦斯含量分别为5.5025m3/t、6.6568m3/t、6.1082m3/t、5.7562m3/t、6.6007m3/t,均小于临界值8m3/t,且打钻过程无喷孔顶钻等突出预兆,区域措施有效。 五、区域验证

在巷道与8#煤法距5m时,在南翼下组煤回风巷迎头施工钻孔测定K1值,共施工3个钻孔,测定最大K1值0.13 ml/g*min1/2,且在施

#

工钻孔期间无喷孔、顶钻等其他异常现象。

在巷道与8#煤法距1.5米时,在南翼下组煤回风巷迎头施工钻孔测定K1值,共施工3个钻孔,测定最大K1值0.14 ml/g*min1/2,且在施工钻孔期间无喷孔、顶钻等其他异常现象。 六、揭煤专题会议

11月1日开拓五队施工至距8#煤法距1m时,通风矿长组织相关科(区)室及队组召开揭煤专项会议,制定了加强抽采管理、加强通风管理、严格放炮管理、加强顶板管理、揭煤期间干部跟班等措施,以确保顺利揭煤。 七、远距离爆破揭煤

自巷道与8#煤法距1.5m起,执行远距离放炮揭煤措施,起爆点位于南二轨道大巷内,所有人员均撤至南二轨道大巷,且回风侧所有设备停电,在爆破时未发生异常状况。巷道与8#煤法距0.3m时,远距离爆破接开煤层。揭煤时无异常情况,瓦斯浓度未超标。由于煤层倾角为3-5°,揭煤过程为逐渐揭露煤层,在揭露过程中均严格执行远距离放炮措施。

八、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揭露8#煤后,防突指标检测队对该工作面进行循环预测,直至巷道完全揭开8#煤层。测定最大K1值0.14 ml/g*min1/2,最大钻屑量2.0kg/m,打钻过程无异常。 九、总结

本次揭煤过程严格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南翼下组煤

轨道巷过断层揭煤设计》及揭煤专题会议要求严格执行“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及相关安全技术措施,确保了揭煤过程顺利进行,未发生突出、瓦斯超限、顶板跨落等事故。本次揭煤所采取的相关措施应作为成功揭煤经验推广到以后的揭煤作业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