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态的杭州湾湿地

来源:好走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态的杭州湾湿地

作者:孙侃

来源:《文化交流》2014年第06期

在钱塘江口外的濒海南岸,如今有一片广袤的杭州湾湿地:草地丰美,芦苇丛生,鱼虫繁多,水鸟成群……是成功保护和有效利用的生态区。

这片美丽的湿地原在浙江省慈溪市辖境。唐代时,慈溪一带除南部山区及少部分平原外均为海涂。至宋代,由于杭州湾潮流改变,岸线不断北移,海涂淤涨加速,先民深受其苦。自宋庆历七年(1047)起,人们费时300年建成横贯姚北的御海长堤——大古塘,抵御风涛,并在塘内掘浦挖渠筑塘造地。明洪武二十年(1387)后至新中国成立,人们又向海湾扩展,依次增筑新塘、三塘、利济塘、五塘、六塘、七塘。上世纪60年代中期筑成八塘,70年代末筑成九塘,90年代中期筑成十塘。

新围海涂起初大都采用任其自然淡化盐分的方法,而后逐渐开发,或种植吕宋草和棉花等作物,或建造海涂水库及开挖鱼塘,现在八塘以北仍旧留有多处水库和连片的低洼湖荡池塘。滩涂的形成和抬升属大自然力量所致,视其为原生态地貌并不为过。2012年2月,宁波杭州湾新区挂牌成立。这片总面积为43.5平方公里的滩涂被划入新区,称作杭州湾湿地,获得了更好的恢复保护和合理利用。

杭州湾湿地属于潮间带湿地,系中国八大咸水湿地之一、东南亚最大的咸淡水海滩湿地之一,还作为中国南北湿地的分界线。区域内湿地类型丰富,包括沿海滩涂、离岸沙洲和塘内围垦湿地,其中庵东滩涂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杭州湾湿地又是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包括世界濒危物种黑嘴鸥和黑脸琵鹭在内的上百种、几十万只东亚候鸟,在从西伯利亚到澳大利亚的往返迁徙途中一定停留这里。

笔者曾对杭州湾湿地作过一次深度游。5000亩淡水沼泽湿地已经恢复,原本近80%的荒滩已经根据候鸟习性植木成林为生态保育区。经过干预生态修复,这里的鸟类、鱼类种群和数量大大增加,目前已发现鸟类220多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鸟类13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国受威胁鸟类名录的鸟类9种;记录其他高等植物、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等生物共550余种。

前几年,著名导演陈凯歌在宁波拍摄影片《搜索》时,特意选取杭州湾湿地作为重要外景摄制地。电影早已拍摄完了,搭建的外景小屋依然在,男女主角的浪漫气息犹存,这里便又成了一处新的景点。

笔者参观了环境教育中心和候鸟博物馆、湿地植物园、雨水花园。中心有关于杭州湾湿地“故事”的播映,博物馆有关于杭州湾湿地与鸟类的陈列,植物园有关于蝴蝶植物的展示、农耕植物的展示、挺水植物的展示,花园有关于水源的介绍和鱼类的展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笔者需要一提的是,杭州湾湿地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功能,就是它是水源“净化器”和水质“涵养池”。作为东亚海洋消减陆源污染示范基地,杭州湾湿地内有一处起肾脏功能的工程,每天大约有4万吨城镇生活污水从外围河道排放到这里,经过湿地内多种植物根部的吸附净化后,再从这里流出去,这水,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2%和79%,由此起到明显的水质净化效果。这处工程设置了碎石坝,减缓水流,以种植大片的香蒲、芦苇、再力花以及藻类等水生植物,用来吸附污物、净化水质。今后,这样的消减陆源污染湿地将扩大到1万亩,而最终的修复和保护性开发范围也将从目前的4平方公里扩展到整个湿地。

杭州湾南岸大片滩涂被定位为开发区以后,杭州湾湿地的保护和利用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杭州湾新区总体规划布局中,整个新区被划分为三大功能板块,以杭州湾湿地为主体的“湿地休闲区”,与另两个功能板块“智慧产业区”“商务新城区”齐头并列。

笔者了解到,杭州湾新区在引进大项目时,这片湿地对国际知名企业最后的投资决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有的企业家看到这么大一片湿地时,原来的犹豫一扫而空,投资决定下得很干脆,因为他们发现这里的自然环境十分难得,感到杭州湾新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视—对为了生态环境舍得付出如此大规模投入的新区,没有一位企业家不会产生强烈的好感。

有一件事情是这样的:上海大众公司与杭州湾新区洽谈年产30万辆汽车整车项目时,对方对在距湿地不太远的地方建厂房产生了顾虑。德国专家第一次去察看海涂地块时,看到了很多野鸭,很担忧项目建设对环境可能导致的破坏。但是,在了解了新区对湿地的积极保护后,他们就释然了,因为他们知道,杭州湾南岸的湿地利用已有上千年历史,其滋生和嬗变都是动态的。杭州湾湿地保护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对于生态的保护有着实质性的行动和效果。上海大众公司和德国专家对此非常赞赏,认为杭州湾新区走的是一条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一句话,如果没有这片保护完好的湿地,他们很可能会对这个项目落户方案一票否决。 杭州湾湿地生物的多样性、珍贵性以及湿地资源的丰富性,吸引了湿地国际、全球环境中心、世界湿地与野禽基金会和地球观察等国际组织的关注,新区也已着手,准备向国际湿地缔约国组织申报“国际重要湿地”。

2011年,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正式揭牌。这并不是单纯的开发,而是修复和保护性利用,主要发挥其生态涵养、生态休闲、生态教育的功能。自开放至今,新区对游客始终进行控制性进入,日接待量不超过2000人。□ (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