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特点及发展策略

来源:好走旅游网
曩豳DOI:10.3969/j.issn.1001-8972.2011.1_014  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业 发展特点及发展策略 郑平 福建省农产品加工推广总站,福建,福州550002 j瓣灞跨 麓≮辫≤≮0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 值,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 重要内容,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重要 力量。大力发展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业,可 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35家,全国农产品加 工出口示范企业l0家,全国农产品加工示 范企业l7家,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l3 家,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7个,省级 重点龙头企业I85家,市级龙头企业达968 的有效途径,对振兴农村经济具有重要作 用。本文重点分析了福建省捉产品加工业 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 出了提升福建省农产品加工发展水平的相 应策略。 以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增加农民收入,进而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 发展。本文从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特 点人手,探讨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 问题,通过国内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方面 的经验,从而提出发展福建省农产品加工 业的相关策略。 家。厦门罐头厂、福建紫山集团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集团有限公司进入中国罐头行业 十强,其产量及出口量在福建省处于领先 基斓瞬 _≯ 0。。 0≯ 如0 0 0_ l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发展对策 位置,主要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高的 占有率。到2009年,福建省的著名品牌银 鹭、惠尔康、金冠、雅客、亲亲、蜡笔小 新都在各自行业取得很好排名;银鹭、惠 尔康获颁中国驰名商标,并创立了古龙、 如意、达利、盼盼、紫山、长富、圣农等 一串越酗嚏艇警 渤毒 黪悫鹤 lA 1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特 点 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业经过近几年的发 展,呈现出以下发展特点: 1.1龙头企业快速成长 到2009年福建省已发展到国家级农 大批享誉国内的知名品牌。 1.2形成了鲜明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 特定领域内互相 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 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第1期 CHINA SCIENCE AND丁ECHN0LOGY INFORMATION Jan 201 1 构的集合。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业经过几 年的快速发展,优势产业迅速向优势区域 集中,全省初步形成以资源体系为依托, 加工体系为载体的较合理区域产业布局, 福建省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时形成了. 加工业由于资金短缺而逐渐缩小规模, 由“点”到“面”的配套式联动发展, 或者通过其他途径来筹集资金,导致生 同时带动相关产业,链条式地扩展廷。产成本明显增加或者原材料准备不充分, 伸。厦门银鹭集团在厘门、漳州、宁 从而导致一些发展势头良好的农产品加工 形成了三条特色农业产业带:即沿海蓝色 产业带、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闽西北 绿色产业带。目前厦Il_J市正在着力培植系 列饮料、八宝粥、罐头、速冻蔬菜;泉州 市着力发展休闲食品加工业、茶叶加工业 及皮革羽绒加工业;福州着力发展以菜篮 子工程为主的肉蛋乳加工业、粮油糖加工 业、水产品加工业;三明、南平两个山区 市着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肉蛋乳加工业 和经济作物D,-r业;龙岩着力发展经济作 物及龙岩八大干系列产品开发;莆田、宁 德着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 1.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精深加工程度 逐步提高 近年来,福建省通过提高科技含量培 育特色农牧品种,大力开展特色农产品的 化、建宁以及山东、湖北等地建立了农 产品原料基地4万多亩,构建了从种植、 保鲜、加工到包装材料、包装、彩印、 仓储、物流等各环节的配套式产业链联 合体;福清阳光食品有限公司为了满足 生产原料的需求,公司近几年来实行公 司加农户的生产方式,有效地带动了周 边养殖户的发展。仅蛋品加工厂周围从 96年养殖蛋鸭2600多羽,发展至今年17 万多羽增长了65倍。收购范围覆盖了福 清、闽侯、长乐、连江等地蛋鸭1 00多 万羽。公司同饲料厂联合提供优质饲 企业无法扩大生产,无法促进设备和技 术的更新换代,新产品推出明显受阻。 2.3闽台农产品加工业交流合作不畅 闽台农产品加工业交流方面虽然已经 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长期受到台湾当局政治影响及相关政 策的限制,两岸农产品加工业的交流合作 只局限在表面的交流合作,例如主要通过 农产品展示、农产品相关的学术会议、参 观访问等表面形式,实质性的合作交流, 例如农产品精深加工及营养物质的提取等 涉及相关知识产权或高科技等领域的合作 料,对蛋鸭养殖业,饲料加工业及相关 比较少,缺乏有影响的大项目的示范和带 产业的发展起较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 、动,再加上台湾对闽台科技合作的投入 为公司保证了优质蛋源。 少,闽台科技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 无法进行深层次的合作。众所周知,农产 釜 篓 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 嚣 产品由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 -I-'蚤Iu]趔 利等,蓑 ,,变,并根据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发展不同 档次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品,增加特色农产 品的内在价值和附加值。2o09年全省深加 工食品工业产值367.17亿元,比上年增长 16.5%,占全部食品工业的65%。 1.4技术开发力度进一步提高,主要 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2・1农产品加工业增值率低,精深加 工缺乏 福建省农产品仍然以初级加工产品为 主,精深加工比较少;出口方面仍以初级 加工的优质原材料出口为主,精深加工产 品出口少,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出121创 汇能力偏弱。在食品工业方面,福建省虽 由于福建和台湾在知识产权制度和 相关法律法规有诸多不同导致相关知识 产权的保护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也限制 了农产品加工业相关核心技术方面的合作 交流尤其是在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方面。 福建比较重视两岸农产品加工业的合作与 交流制定r-系列相关优惠政策来吸引 ,,据调查,目前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都 公司等10家企业被农业部授予‘‘农产品加 然增长速度比较快,同是也涌现出了许多 品只是对原材料进行初步加工,精深加工 台商及相关科研人员但由于相关的优惠 政策未能及时的传达到农产品加工业领域 ,建立了技术创新机构,福建圣农实业有限j知名品牌,但在产品方面,福建省许多产 的台商及相关的科研人员,加上台湾当局 对相关科研人员进行种种限制措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机构’’称号。福建省有‘‘福 建仙芝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 获得农业部国家级农产品加工专业研发技 术分中心认定。这些企业在新产品研制开 转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就。如圣农公司 投资20002000多万元,组建生物技术研发中 投资 多万元,组建生物技术研发中 心,高薪聘请高级人才,开发废物回收利 用产业,使鸡粪变成了生物有机肥、鸡毛 变成了饲料添加剂、鸡内脏变成医用蛋白 酶;厦门银鹭集团有限公司的技术中心研少,相应的产品的档次偏低,效益相对精 深加工来说比较低,导致在国内或国际竞 争中,竞争力不强,很难走出国门走向世 界。 强 农产f ̄E “E‘,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111119 _ 仪, f,是伺 业州牛p‘ , 易受自然条件制约,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企 业在原料收获时大量购进原料,否则就会 导致农产品加工企业原料缺乏,但是大量 使很 多农产品加工业的交流停留在表面上无法 深入进行福建省由于受到种先天条件的 ,。制约经济以及农产品竞争力水平与沿海 其他省市相比差距比较大农产品加工业 ,,发,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和科技成果j ・2流动资金不足,企业投资意愿不 科技水平也落后于其他几个省份,这些因 素导致很多台资流入其他省份而进入福 建的明显减少建的明显减少,在合作方面也明显减少。在合作方面也明显减少。 同时相关农产品科技人员赴台相关手续的 ,,办理审批比较麻烦程序复杂也是影响两 岸农产品加工业合作交流的限制因素,。 -原料购进需要大量的资金,由于大多数和 琏目 口口 “_工I业刚促 挖 物技术成功研发出嚣 花生牛奶牛奶花生 2 渠道单一,主要通过向银行贷款,但由于 薹耋 鑫言 3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个主导产品,并成为・・中国名牌产品”。随 着技术创新水平的不断升级,新产品不断 推陈出新。 1.5形成了配套式联动发展、链条式 延伸增值的发展模式 银行贷款程序相对复杂繁琐,同时需要提供相应的抵押物,加上农产品生产容易受 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巨大,甚至可能导致绝 手爵施 3.1政府加大资金和扶持力度,制定 相应的政策和法规 . 收,导致银行对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业不愿。 福建省农产品加工、 的相关郎门应根 意授信。这些都可能导致福建省农产品 据当地的现状和发展特点,进行‘个中 豳 略,采取相关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3加强闽台合作,积极拓展海峡两 岸农产品加工业的合作交流 长期的综合性系统规划,并制定促进农 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以保证农 产品加工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福建省 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工作,应 结合福建省的实际情况和优势农产品加工 业的发展特点,制定适宜的促进农产品加 工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大财政、金融、税 收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出台鼓励、支持发 展农产品加工产业的优惠政策,即从供 地、用电、用水、税费、贷款、服务等方 重、平等互利的原则上开展合作交流, 注重研究开发和委托合作过程中知识产权 归属和技术的保密;同时,要重视专利信 息的采集、分析和研究,加快建立各类 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和技术评估预测体 系。四要简化赴台审批管理,实行“落 地办证”等政策,鼓励闽台科技人员相 互交流,允许科技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 根据工作需要每年多次往返台湾,鼓励 科研机构间开展经常性的合作。 以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契 机,继续实施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 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福建省应把闽台农 产品加工合作放在拓展海峡两岸农产品加 工业合作交流的核心位置,坚持以台资农 产品加工企业的引进为主体,内外联动, 促进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台资的融 合,全方位推动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升 级。充分发挥福州、漳州海峡两岸农业合 作实验区的龙头作用,落实实验区的有关 政策,引导台资农产品加工企业相对集 中,进而辐射全省。并通过举办“福建省 首届海峡两岸农产品加工科技成果对接 会”及“福建与台湾农产品加工论坛”等 活动,进一步增进了福建省与台湾企业 面为加工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和优 惠政策,提高相关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和创 造力。福建省相关部门应适当放宽福建省 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信贷条件,争取在 农产品加工领域争取更多的投、融资,努 力为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营造良好外 部环境条件。加大对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业 的科技投入和资金支持,以提高企业的科 研能力,为农产品加工业不断推出新的产 品奠定基础。并从源头上解决企业资金不 足的问题,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提高相 关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成立专门 机构,从而有组织的保障农产品加工业的 发展,协调原料供应不足等问题,促进农 产品加工业的顺利开展。 界、科技研界的合作交流。 以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要求重点加强 对台合作农产品加工和出口基地建设,充 分发挥福建独特的自然环境、优良农产品 品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等优势,结合台湾 农产品品种、加工技术、资金和管理等方 面的优势,建设一批园艺产品和畜产品等 的合作加工出口示范基地,以基地的辐射 效应带整个海峡两岸农产品加工业的发 展。同时加强海峡两岸农产品物流集散中 心建设。建立健全两岸农产品相关的法律 法规,并给予最大的优惠政策,构建海峡 两岸(福建)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体系。健 全集散中心的一系列配套服务设施,如电 3.2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加强农产品加 工业管理 以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基础,对农产品 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实施全程 质量控制,实施严格的认证标志管理和市 场准入管理。逐步建立无公害农产品认 证、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等农产 品认证体系,在农产品加工、流通、消费 子商务、检验检测、物流配送、后勤保障、 网上拍卖等一系列服务设施的完善。 重点建设重点城市的农产品物流枢纽 中心,继续做大做强现有的物流集散中 心。 领域深入实施以“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 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三 绿工程”,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质 量标准体系,包括技术规程和管理规范以 及产品质量的企业、地方、国家标准,逐 步将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纳入规范化和 法制化轨道。尽快实现与国际标准的接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这是闽台农 业合作也是农产品加工业合作的前提与保 障,当前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正处于科技成 轨,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标准化生 产,引导农产品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实施标 准化、专业化生产;加强农产品加工检验 检测体系建设,建立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 质量监控体系,确保农产品加工制品的质 量安全。建立对农产品加工品标准动态跟 踪制度。掌握加工品国际标准体系发展趋 果产业化和知识产权的国际化阶段,在交 流与合作的过程当中,研究成果的归属和 利益分配机制成为闽台双方所关注的焦点 问题,也是制约两岸核心技术的转移与合 作的关键因素。闽台两地应该在相互信任 和平等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关知识产权保护 的法律法规,鼓励双方知识产权方面或高 新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加强闽台 高科技人员相互交流,建立长效的合作交 流机制。 闽台两地应在遵守国际惯例和相互尊 势,特别是主要输出地的标准动态。组织 专门力量,重点跟踪国际标准组织以及主 要农产品贸易国加工品标准体系发展动 态,为及时调整福建省进出口贸易策 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