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游记,写作特色鲜明:一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对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善用、巧用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及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要引导通过诵读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难点是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引导学生通过朗
读,体会重点词语、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教学中,我行走着 “听瀑——看瀑”这样的足迹。让学生先找到和读好描写声音的句子,让学生明白作者虽然没有亲眼看到这瀑布,但是从声音也大致领略到这份壮美,进而转化为学生的感知。然后再去找描写瀑布形态美的句子,抓重点词语“宽幅白练”、“银雨撒金街”来感受瀑布的壮美和诗意美。最后以陶行知的诗歌《瀑布》朗读进行整体感悟。
《黄果树瀑布》文章词汇丰富,语句优美,尤其是比喻句的大量出现,使语言格外具体、生动,让人感受到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和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我主要是引导学生以“作者用了许多巧妙的修辞方法,
你发现了吗?”这一问题跟随作者一起走近黄果树瀑布,然后通过感情朗读,进一步走进黄果树瀑布,走进作者的内心,体会作者对黄果树瀑布以及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一开始就用优美的语句描述瀑布的声响和形态,让学生有了大体的感受。但是只凭着一幅插图学生是难以体会到瀑布形态和声响的特点的。我就在课前准备了相关的视频,在课堂中播放出来给学生欣赏,这样学生对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特点就有了更深的体会。特别是第四自然段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最抽象,学生也难以想象。在教学中,播放“银雨洒金街”的奇景,让学生体会“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情境之中,情由境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