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语》四则》阅读习题及答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论语》四则》阅读习题及答案

【原文】

《论语》四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①,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③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子曰:“君子不器④。”《论语·为政》

【注】①弟,同“悌”,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②忠,古代所谓的“忠”是指对事对人无不尽心的态度。信,诚也。③正,匡正,端正。④不器,古代知识范围狭窄,孔子认为为政的人应该无所不通。

【问习题】

⑴下列对《论语》四则主要表达的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1

A.第一则:做学问的态度、修养。

B.第二则:“孝弟”对做人的影响。

C.第三则:君子“好学”的规范。

D.第四则:为政者的才能规范。

⑵上面几则中都提到“君子”一词。请结合上面文字,简述你对君子的认识。(3分)

答:【 】

【参考答案】

⑴B

⑵示例:君子的形象应该是这样的:他不是某种器具,只有单一的作用,君子应以学习和交友为乐,不刻意追求别人的赏识,讲仁孝,注重现实人生中的作人处世。

评分:本习题5分。⑴习题2分;⑵习题3分。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