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常见的水龟

常见的水龟

来源:好走旅游网
常见的水龟

巴西龜(紅耳龜) Redear turtle 學 名 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 原 產 地 美國 棲息環境 一般河湖沼澤地區 體 長 背甲20-30公分. 適 溫 攝氏20-25度.

有許多人都覺得很奇怪為何原產於美國的紅耳龜竟然稱為巴西龜.牠們與巴西毫不相干.其實台灣最早期進口的龜類確實是原產南美的巴西龜(Brazilian slider),牠們的體色外型幾乎與紅耳龜相同,只是少了紅耳龜的紅斑.後來因為成本過高及運輸問題而被紅耳龜取代,但名稱上就仍沿用巴西龜至今.但由於數年前台灣禁止巴西龜進口,而造成業者繁殖本土的斑龜取代.不久巴西龜也繁殖成功而完全取代了進口.

巴西龜體健耐寒,食量奇大,適應力超強,在台灣不到20年間已完全本土化而逐漸取代了最普遍的斑龜成為台灣最普遍的龜類.事實上巴西龜 的威脅不僅存在於台灣,在歐洲和東南亞都有類似的情況.即使再冰天雪地的北歐地區照樣可以在野外繁衍族群,因為牠們的血液中有抗凍因子,即使是身體結冰,只要春天一到,溫度回升,還是可以恢復生機.這種卓越的生命力讓巴西龜縱橫五湖四海,所向披靡.在飼養時只要一般魚缸就可以養大.水質一樣需要過濾.

巴西龜可說是世界上最普及的龜類,幼龜偏向肉食性,到成龜逐漸傾向素食性.至少有十六個亞種.其中有三種分佈在美國,除了巴西龜之外,另兩個亞種分別是黃肚龜T.s. scripta和康河龜T. s. roosti.除巴西龜外,黃肚龜本地也常有進口.巴西龜屬於雜食性,無所不吃,飼料,魚蝦,冷凍紅蟲蔬菜水果等都是理想的食物.不過再成長後會轉變為純素食性.目前已經培養出固定的變異品種,白化巴西龜和粉彩巴西龜(Pastel Red Eared slider),價格高昂.

雄龜除尾部粗大外,前腳趾趾甲特別長.雌龜大於雄龜,每年產2-5窩蛋,每窩約10-15顆左右.在90天左右孵化.幼龜體色翠綠十分可愛,因此廣受世界各國大量引進.巴西龜需經常做日光浴.也有高度群居性.在與其它龜類混養時必須注意巴西龜屬比較具攻擊性的龜類,較不適合與較溫和的熱帶龜類混養.

粉彩巴西龜(Pastel redear slider)是選擇性繁殖出來的變異種

巴西龜應該稱為紅耳龜

巴西龜經常大量聚集曬太陽

原產南美洲的正宗巴西龜現已難得見

巴西龜在美國的分佈區

巴西龜紅眼白子已有專業化繁殖

巴西龜雌雄辨別主要在尾部和前腳趾

亞種T.s.scripta黃

亞種T.s.roosti康河龜

肚龜

巴西龜是全世界分佈最廣的

地圖龜 Mississippi Map turtle 學 名 Graptemys kohnii 原 產 地 美國 棲息環境 河流湖沼地帶. 體 長 背甲10-27公分. 適 溫 攝氏20-26度.

地圖龜習性與巴西龜十分類似.頭部的斑紋及击出的背脊是本種的共同特徵.由於全身佈滿黃色斑紋十分類似地圖而得名.地圖龜屬Graptemys共有十三個種 類,台灣引進的是分佈於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密西西比地圖龜,也是大量人工培育的種類.

地圖龜屬中又以鋸背龜组外型與花紋最為出色,價格也最高,鋸背龜组包括了地圖龜中背脊最為高聳的黃斑地圖龜(G.flavimaculata ),黑瘤地圖龜(G. nigrinoda)和黃圈地圖龜(G. oculifera)等三種.台灣已經引進了黑瘤地圖龜,其他兩種近年來尚未見到.

地圖龜以水生蜆貝,蝸牛類為主食,所以牙板十分堅硬,可以咬碎甲殼.在混養上也須注意牠們會咬傷其他溫和龜類的尾巴或頸部.與北美龜類混養較適合.在人工環境下任何食物都吃且食量很大,成長迅速.雌雄辨別與巴西龜相同.產卵及繁殖習性也相同.只是對環境的適應力較差,引進數量較少.所以並未像巴西龜一樣在本地大量繁衍.

地圖龜生性較為膽怯

頭部的斑紋是所有地圖龜的共同特徵

黑瘤地圖龜G. nigrinoda之兩個亞種

地圖龜的雌雄辨別與巴西龜十分類似,左雄右雌

黃斑地圖龜 G. 黃圈地flavimaculata 圖龜 G. oculifera

初生的地圖龜卵齒尚未脫落

鱷龜 Allegator Snapping turtle 學 名 Macroclemys temminckii 原 產 地 美國 棲息環境 緩流及沼澤地帶. 體 長 背甲38-66公分. 適 溫 攝氏22-30度.

鱷龜的外表有如史前爬蟲類,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龜類.目前最大的記錄是背甲直線長度80公分.而在美國南部有大量繁殖做龜肉罐頭供食用.事實上,美國的食用龜類並不只是鱷龜,南部人的珍餚是鑽紋龜,其次是鑽紋龜的替代品,地圖龜.所以吃龜肉並非落後國家特有的現象.

鱷龜最特殊的便是牠們以誘餌捕食魚類的攝食方式.在牠們的舌頭上長有類似紅色蠕蟲的誘餌,不斷蠕動吸引魚類索食,鱷龜再伺機加以吞食.鱷龜與楓葉龜一樣不 善游泳,只能在水底爬行,幾乎不會離開水中也不需日晒.終日潛伏水底,因此背甲上著生大量藻類更有利於偽裝.牠們一向獨來獨往,也會捕食蛙類和蜆貝類.

另有一種類似鱷龜的龜類稱為 擬鱷龜,外型上十分相像.兩種龜類台灣都有進口.但擬鱷龜數量少得多.這種龜類十分兇惡,攻擊性強,最好單獨飼養.由於體型過大,要人工繁殖的可能性不高.否則繁殖鱷龜並不困難.

鱷龜長相兇猛是最大的淡水龜之一

鱷龜上岸的次數不多

初生之幼龜

巨大的體型令人生畏

鱷龜分佈美國南部各洲

擬鱷龜背甲平坦辨別容易

屋頂龜 Razorback turtle 學 名 Kinosternon carinatum 原 產 地 美國南部各州. 棲息環境 河流或沼澤區. 體 長 背甲12-17公分. 適 溫 攝氏15-28度.

屋頂龜顧名思義.外型有如屋頂一般高聳而尖銳,腹甲由十塊盾板組成比其它種類少2塊.普遍存在於加拿大東南部,美國東部及中南美洲各國,直到哥倫比亞.主要棲息在有泥底的水體中.通常

不會離開水面,即使晒太陽時也是留在淺水區只露出背甲.比較傾向日行性.幼龜與成龜體色上相差不多.台灣目前已定期進口出生不久的幼龜.可以餵食冷凍紅蟲,麵包蟲,小魚小蝦和水龜飼料等,屬於雜食性龜類,體健易養,成長快速,由於是溫帶澤龜,冬天會在泥底中冬眠,在台灣 也會冬眠,也可以將溫度維持在25°C即可,不需過高.屋頂龜也會排放刺鼻的麝香液體以驅離掠食者,所以儘量不要捉弄牠們.

雄龜腹甲末端的V型缺口較大較深,尾巴較粗大,尾巴尖端有硬棘,頭部也較大.繁殖習性與麝香龜相似,由於體型較大,屋頂龜每窩可產3-10顆蛋,約95天孵化.

北美龜種通常都較具攻擊性,屋頂龜也不例外,牠們的頸部很長.所以拿取時要小心避免被咬到.更不要放生這種龜,否則會像巴西龜一樣適應台灣的環境繁衍族群進而危及本土龜類的生存.

屋頂龜屬中小型雜食性龜類

屋頂龜由正面看龜甲呈三角形 麝香龜類背甲肋盾特大,椎盾很小

屋頂龜也屬小型龜類

台灣進口的幼龜

越成長背甲越圓滑體色越淡化 白子可遇而不可求

黃頭側頸龜(忍者龜) Yellow-Spotted Side-necked turtle 學 名 Podocnemis unifilis 原 產 地 南美洲亞瑪遜河流域各國. 棲息環境 河流或湖泊區. 體 長 背甲30-45公分. 適 溫 攝氏24-30度.

亞馬遜側頸龜屬Podocnemis是南美洲最普遍的河龜類,共有六個種類,目前全部都已列入CITES II保育.而在寵物市場上最多見的就是俗稱忍者龜的黃頭側頸龜.進口台灣的數量有日漸減少的趨勢.另外就是 亞馬遜側頸龜和紅頭側頸龜(Podocnemis erythrocephala),市面上數量 更少,因此售價過萬,也是極少數的高價澤龜.其他三種 外型較為樸實的種類就比較沒有在寵物市場上出現.六個種類學名如下:

Podocnemis unifilis,(Yellow-spotted Side-necked turtle)黃頭側頸龜 Podocnemis erythrocephala,(Red-headed River turtle) 紅頭側頸龜 Podocnemis expansa, (Arrau Side-necked turtle)亞馬遜側頸龜 Podocnemis lewyana, (Magdalena River turtle)馬達連納河龜 Podocnemis ***tuberculata,(Six-tubercled River turtle)六結河龜 Podocnemis vogli,(Savanna Side-necked turtle)草原側頸龜

由於本屬六個種類的體型在澤龜中算是最大型的.雌龜可達45公分以上.雄龜則較小,約為30公分左右,其中又以亞馬遜頸龜體型最大,是全世界最大的淡水龜.體長可以達到60公分以上.也是南美洲分佈最廣,數量最多的河龜.每年亞馬遜河龜都會上萬隻同時聚集在亞馬遜河沙岸上集體產卵,就如同綠蠵龜產卵一樣,蔚為奇觀.

因為體型巨大,亞馬遜側頸龜屬的河龜們在傳統上一直是最理想的蛋白質來源.當地居民日常捕食龜肉與龜蛋而造成族群數量銳減.現在也都已經禁止補獵.牠們傾向素食性,一般烏龜飼料加上青菜就可以養好.成長快速.體建易養.但須注意牠們較不耐寒冷,溫度低於20°C便有死亡的可能,尤其是剛進口的幼龜.秋冬季節需特別注意保溫.

忍者龜幼龜的雌雄並不容易辨別,牠們的尾部差異不大.雌龜 隨著成長頭部黃斑會逐漸消失,體型通常會比雄性大很多.雄性體型較小,頭部的黃斑會一直保持鮮黃色,不會淡化消失.雌龜每窩可產下15-25顆蛋,十分多產.幼龜約75天孵化,孵化後就各自 獨立謀生.運氣好的話,牠們可以活到70年以上.

忍者龜可以算是最受歡迎的水龜之一,在台灣 一直都很熱門,只要溫度保持好,牠們不但體健好養,成長快速,同時龜性溫和,抗病力高,也很適合混養,只是體型巨大,需要事先規劃好足夠的空間.

南美蝴蝶常停佇在黃頭側頸龜頭上吸取眼睛排出的鹽份

澤龜多為群居黃頭側頸龜也不例外

忍者龜是當地土著的肉類來源

亞馬遜側頸龜雌龜在沙岸上產卵

剛孵化之亞馬遜側頸龜

亞馬遜側頸龜頭部黃斑 與忍者龜不同

紅頭側頸龜屬於高價夢幻龜種

亞馬遜側頸龜雌性成龜是世界最大的淡水龜

每年人工孵化之忍者龜幼體數以千計

長頸龜(蛇頸龜) Snake-Necked turtle 學 名 Chelodina siebenrocki 原 產 地 澳洲,新幾內亞 棲息環境 緩流沼澤地帶. 體 長 背甲18-25公分. 適 溫 攝氏23-32度.

長頸龜以特長的頸部而得名.完全肉食性且喜愛活餌.這是一種很容易馴養的龜類.只要飼養1-2個月就能夠認得主人.同時牠們也很健壯,抗病力強,極適合初學者飼養.只是因為台灣進口的長頸龜絕大部份是來自印尼新幾內亞島的野生個體,所以多半是成龜,體型較大,需用三尺以上的水族箱飼養.

長頸龜也是完全水棲性的龜類,連冬眠或交配都是在水中完成.只有雌龜在產卵時才會上岸.如遇到旱災河水乾涸時, 牠們會鑽入土中夏眠直到雨季來臨.長頸龜有群居的特性.約7-10年才算成熟.壽命較短,約在30年左右.

雌龜大於雄龜,每窩可下7-24顆蛋約180天孵化.長頸龜也屬於側頸龜類,有許多不同的種類,台灣只引進 少數1-2種,算是較常見的澤龜.

長頸龜頸部特長,可以蛇類捕食方式將頭部後縮再迅速彈出咬住獵物

除產卵外幾乎不會上岸

剛出生的幼龜頭頸部就與背甲等長

長頸龜臉部表情逗趣

澳洲北部為主要原產地

豬鼻龜(飛河龜) Pig-nosed (Fly river) turtle 學 名 Carettochelys insculpta 原 產 地 澳洲與新幾內亞 棲息環境 河流沼澤地帶. 體 長 背甲55-70公分. 適 溫 攝氏26-30度.

豬鼻龜是唯一完全水棲的淡水龜類,在演化上與絕大多數物種由海中演化上岸不同,屬於逆向演化,由陸上演化回水中.在台灣進口量仍然是數以百計,所以價格並不高.可能都是 印尼新幾內亞野外捕捉或是繁殖的.由於牠們會長到50公分以上,購買前要考慮清楚是否能提供足夠的飼養空間. 近年來台灣的河流中已經出現棄養的大型成體.需要很大的水族箱或水池才能容納.牠們與海龜相似,除了上岸產卵外一生都在水中渡過,四肢也都演化成鰭狀.

產地原住民把豬鼻龜當做蛋白質來源,連龜蛋也是普遍的食物.在台灣倒是少見成龜.牠們是雜食性但是比較偏向素食性.一般葉菜水果魚蝦麵包蟲,都能接受.但是對於水龜飼料的接受度最高.野生豬鼻龜是以水果類及蝦貝等甲殼類為主食.而且食量 很大,只是成長的速度以大型龜來說並不快,體健易養.唯一的問題是新進口個體很容易因為水質的變化過大而遭黴菌感染,初期在背甲上出現白色黴斑,逐漸擴大,甚至感染頭部與四肢皮膚,引起潰爛致死.根據站長的經驗,這種感染確實原因不明,但肯定與水質有很大關聯,有時只要調整水質酸鹼度,就能痊癒,但有時就必須施用西德藍藥來治療,也可以使用紅藥水或黃藥水(Acriflavine solution)塗在患部等風乾後再放入水中.同時多曬太陽或紫外線才能克服.

飼養豬鼻龜的水質需要類似飼養東非馬拉威湖慈鯛顆魚類一樣的鹼性硬水最為理想.PH 8.0-8.3, KH 4-6 meq/L, GH18-25dH.同時也需要十分潔淨過濾和給氧的水質,這就是養好豬鼻龜避免感染的基本要點.另外豬鼻龜對同類具有很高的攻擊性,經常會啃咬同類尾部四周的龜甲邊緣,引起潰爛感染致死,最好用比較大的空間飼養,或是單 獨飼養.同時牠們也有咬斷龜類尾巴的傾向,因此最好也不要與其他龜類混養.

雌雄的辨別可以由肛孔距離腹甲的距離來判別,雄龜肛孔距腹甲較遠,也就是比較接近尾巴尖端,雌龜肛孔比較接近腹甲.同時雌龜的腹甲形狀比雄龜寬大圓鈍,在幼龜階段就可以多隻比較來辨別.雌龜每窩可產8-20顆蛋.約75天孵化.幼龜與成龜的體色 幾乎完全相同.

豬鼻龜已被列入CITES II保育類

豬鼻龜鼻子延伸凸出

四肢演化為鰭狀前二趾也退化成棘刺

大量繁殖的初生幼龜

龜甲已退化成軟甲

通常產卵在沙岸上

新幾內亞的原生地水域

大頭龜(平胸龜) Big headed turtle 學 名 Platysternon megalorcephalum 中國東南部,緬甸,泰國,越南 原 產 地 棲息環境 山區溪流 體 長 背甲18-22公分 適 溫 攝氏15-25度

大頭龜在大陸又稱為平胸龜,是一種棲息於山區溪流的小型龜種.分佈範圍遍及中南半島諸國和大陸南部,因此也衍生出五個不同的亞種:P.m.megalorcephalum, P.m.vogeli, P.m.peguense, P.m.shiui, P.m.tristernalis等.這些亞種的區別差異不是很大,主要都是在於龜甲與體色上,外型上都沒有差異.即使是分佈在許多國家,但是天然棲息地都幾乎相同,都是地勢較高的山區.所以飼養大頭龜的基本要求就是較低的溫度.超過攝氏25度,龜龜就有中暑的可能易導致死亡,尤其是溫度調節機能尚未健全的幼龜.大頭龜在台灣的高死亡率就是溫度的原因.只要溫度控制得當,飼養難度並不高.

比較值得一提的是大頭龜偏夜型性,白天躲藏於石縫或水底,到黃昏或夜間才出來覓食.而當氣溫低於攝氏15度時牠們也會進入冬眠狀態.尖銳的腳爪使得牠們不但能適應山區溪流多岩石流速

急的特性,也使牠們練就一身飛岩走壁的功夫,在飼養時要注意加蓋以免脫逃.也因為多岩的環境使得牠們也發展出一顆特大而堅硬的頭部.頭部堅硬的骨骼兼具了龜殼相同的保護作用,所以雖然頭部無法縮入殼中,也不容易受到傷害.呈鉤狀的嘴部有如鷹嘴,因此也被稱為鷹嘴龜.

大頭龜在2002年被列入CITES II的保育類,上市的數量將會大幅減少.基本上大頭龜的龜性並不如外表凶惡,相反的還頗為溫和.不過有部份個體特別富於攻擊性,而且銳利的鉤嘴會造成嚴重咬傷,仍須注意.牠們以一般水生動物如甲殼類,兩棲類,魚蝦等為主食.在人工飼養下,可以適應各種動物性餌食,由飼料到各種肉類包括小鼠都來者不拒.牠們一般都在水中進食,但是由於泳技不佳,飼養的水深最好不要超過龜甲的長度,不過在水質上要保持十分的潔淨.自來水須先經過水質穩定劑中和過 再使用比較理想.

雌雄的辨別頗為困難,需仔細觀察泄殖孔距腹甲的位置遠近來判定,雄龜腹甲較狹長略為凹陷,雌龜腹甲平坦較圆.要多隻比較才容易分辨.雌龜每窩產卵1-2顆.幼龜體色比較鮮豔,眼後有斑紋,隨成長體色趨於黯淡,眼後斑紋也會消失.

大頭龜的頭部有堅硬骨骼保護因此無法縮入殼中也不易受侵害

大頭龜外型類似擬鱷龜 腹甲狹小有

利於爬行

市售幼龜多產於 臉部花紋隨成長而消泰國 失

大頭龜不擅游泳

嘴部呈鉤狀銳利無比會造成嚴重

咬傷

大頭龜標準蟄伏姿勢用於棲息與冬眠

沼澤側頸龜 African Helmeted turtle 學 名 Pelomedusa subrufa 原 產 地 非洲中部南部和馬島西南部 棲息環境 水塘沼澤地帶. 體 長 背甲15-20公分. 適 溫 攝氏18-28度.

沼澤側頸龜是非洲分佈最廣的澤龜類.屬於小型的半水棲性龜類.通常生活在積水的水塘中.在乾季時會鑽入底泥中夏眠以渡過乾旱.所以牠們對於環境和食物的變化耐受力很高,群居性強,是十分強健好養的水龜.不過多數進口的都是野生個體,比較常見脫水或龜甲損傷的情形.

沼澤側頸龜與另一屬的東非側頸龜(Pelusios castaneus)在外型或習性上都十分類似,有時候容易混淆.基本上沼澤側頸龜的體型都比東非側頸龜小.而東非側頸龜屬有十五個種類,都可以長到30-50公分大.飼養方式都類似.

一般來說,沼澤側頸龜是雜食性龜類,索食性很強,食量也很大,以一般魚蝦貝類為主食,昆蟲蚯蚓也是受歡迎的食物,牠們甚至會群起合作將小型的鳥類或爬蟲類拖入水中分食,飼養時以一般水龜飼料或魚飼料就可以養得很好.偶而也可以餵點蔬菜.對低溫的承受力也高於一般熱帶龜類.當受到驚嚇時牠們也會和麝香龜類一樣排出麝香味的液體.但是經過馴養後這種本能多會消失.

雌雄辨別容易,雄性體型較小,尾巴粗大,,雌龜體型大,尾巴較細小.沼澤側頸龜是多產的龜類,雌龜每年可以產下 數窩蛋,每窩平均有10-15顆蛋.雌龜在產卵時挖的土坑很深幾乎與龜甲長度相等,這樣可以避免強烈日曬造成的高溫.值得一提的是沼澤側頸龜的龜卵產下時外表會包有一層濕滑的黏液,乾掉以後會變得十分堅硬,可以防水和防止一般昆蟲的啃食.初生幼龜體色較黑,身強體健成長快速.

沼澤側頸龜龜性溫和活潑

東非側頸龜 分佈非洲絕大泳技甚佳 部份國家

初生幼龜體色黝黑

東非側頸龜幼龜

沼澤側頸龜爪間無蹼,臉上常保\"笑容\"

緬甸孔雀龜 Burmese Eyed turlte 學 名 Morenia ocellata 原 產 地 緬甸南部 棲息環境 森林河流湖沼區 體 長 背甲20-25公分 適 溫 攝氏23-30度

在所有的CITES I 保育水龜類當中,仍然遭受大量採集的就是緬甸孔雀龜.這種中小型龜類到目

前為止,在大陸地區仍然有著很大量的輸入做為藥食用.在廣州青平市場可以輕易見到成箱的個體出售.因此,在大陸飼養的人也比較多,台灣只有零星的引進,飼養的人口 較為有限.

緬甸孔雀龜因為背甲上的黑斑類似孔雀尾羽上的眼斑而得名,美國多稱為Burmese Peacock turtle.但是由於這個英文名稱很容易與緬甸孔雀龞Burmese Peacock softshell turtle 混淆,所以我們就沿用CITES使用的英文名稱.

基本上牠們屬於水棲龜類,無論覓食,交配或睡眠都在水中進行,飼養難度並不高.有時夜間也會在岸上休息.,很容易馴養,與飼主的互動性比較高.唯一是必須注意牠們的龜甲比一般水龜容易受到水生黴菌感染.水質比較要注意過濾,只要保持水質潔淨就可以快速成長.

緬甸孔雀龜是水棲龜類當中十分少見的純素食龜種.由幼體到成體都是以植物類食物為主,對於動物類食物如魚蝦貝類或昆蟲類接受度都不高,但是對一般水龜飼料仍然可以接受.在飼養時最好以葉菜類食物為主,水龜飼料為輔.幼龜也是一樣.這種食性並不會隨著成長而改變.

雖然不屬於高背龜屬,不過幼龜的背甲也十分高聳,幾乎與鋸背龜的幼龜不相上下,隨著成長才逐漸平緩.雌雄的分辨比較不易,雄龜背甲邊緣比較突出而翹起,腹甲較狹長,泄殖孔距腹甲下緣較遠,雌龜 背甲較渾圓,腹甲葉較寬大,泄殖孔距腹甲下緣較近.雌龜每年產卵2-3次,每次可產3-10顆不等.在攝氏30度的溫度下孵育,約80-100天可以孵化.幼龜自出生就擁有眼斑,以葉菜類植物餵食,成長速度也很快.

緬甸孔雀龜因背甲上的眼斑而得名

與飼主的 成龜與幼龜都有互動性高 眼斑

幼龜背甲

臉部有三條白色條紋

特別高聳

雄龜(右)龜甲邊緣比較突出翹起

雄龜(右)腹甲較狹長,雌龜較短較寬

雄龜(右)腹甲末端較尖,V形缺口較深,雌龜腹甲末端較鈍,V形缺口較淺,尾巴差異不大

金龜 (草龜) Reeves' turtle 學 名 Chinemys reevesii 原 產 地 中國,台灣,韓國,日本等國 棲息環境 水塘與沼澤地帶. 體 長 背甲10-15公分. 適 溫 攝氏21-25度.

金龜也是台灣四種本土澤龜之一,野生族群近年來已經 很少發現,確實有保育的必要.市面上 倒是時有所見.歐美國家也大量由香港進口金龜,在美國南部各洲已經落地生根,成為當地的本土龜種,野生族群反而比台灣還要多.這是唯一能夠反攻美國本土的亞洲龜種,正好與巴西龜反向操作.

事實上,金龜的外型頗具個性,背甲上有三道明顯的陵脊,深棕色至黑色的頭部兩側有著金色的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花紋,這也牠名稱的由來.不過也有些黑色個體並沒有任何花紋的.基本上,金龜很容易飼養,也可以在短期內養馴,屬於雜食性,可餵食蟋蟀,蝸牛,麵包蟲,小魚,小蝦,葉菜及水果等,食量很大.與巴西龜一樣可做為入門龜種.

雌龜與雄龜的差別在於尾部的大小,雄性尾部粗大,泄殖孔超過背甲邊緣,雌龜則相反而且體型大於雄龜.雄龜有黑化的傾向,所以深色個體多為雄性.雌龜每年三至六月交配,七月至九月產卵,每年產卵1-3次,每次產下4-9顆蛋,約60-75天可孵化.幼龜有時會留在巢穴中越冬.

金龜臉部花紋由金色到白色都有,是名稱的由來

金龜有三道明顯的陵脊

腹甲並無特殊花紋

幼龜背甲陵脊不明顯但臉部已有花紋

白化金龜成體

白化金龜幼體數量有增加的趨勢

星點龜 Spotted turtle 學 名 Clemmys guttata 原 產 地 北美洲美國及加拿大. 棲息環境 森林沼澤或緩流地帶. 體 長 背甲14公分. 適 溫 攝氏19-27度.

星點龜分佈在北美東岸帶狀區域.由於成熟期要7年以上,加上繁殖率低,造成這種龜類數量十分稀少.不過美國已有人工繁殖供應市場.星點龜體型十分驕小,美國禁止販售4英吋以下所有龜類的幼龜,而星點龜成龜也只有4英吋左右,所以之前市面上能看到的都是成龜.台灣偶而進口幾隻也都是成龜.壽命約為40年.近年才有初生幼龜進口,但價格甚高,與成龜相差不多.

牠們屬於雜食性較喜愛動物性食物.十分喜愛麵包蟲,冷凍紅蟲幼龜也能接受.成龜習性上與近親北美木紋龜類似,並不常生活在水中.算是半水棲性.以箱龜方式飼養較為適合.幼龜則以淺水飼養最好.牠們是少數具有領域性的龜類,所以最好不要同時飼養兩隻以上的成熟的雄龜.除一般辨別方式外,雄龜眼睛呈棕色下巴為黑色到棕色,而雌龜眼睛呈橘黃色下巴為黃色,辨別容易.

在北美原產地星點龜通常會在秋季躲入水底泥沼中冬眠.並非在地洞中冬眠,比較與眾不同.雌龜大於雄龜,每窩可產3-5顆蛋,孵化期依溫度由45至70天不等.在澤龜中星點龜算是高價的龜類.

星點龜是最出色的小型澤龜

全身佈滿黃點連尾巴上也有

下巴呈棕色的雄龜

難得一見的親子圖

幼龜每片甲 盾只有一點黃斑,下巴上卵齒仍在

食蝸龜 Snail-Eating turtle 學 名 Malayemys subtrijuga 原 產 地 馬來半島,泰國,越南與印尼 棲息環境 河川及沼澤地帶 體 長 背甲18-21公分 適 溫 攝氏24-28度

食蝸龜是Malayemys屬的單一龜種,屬於日行性的水棲龜類.體色在水龜中算是比較出色的中小型龜種,具有特殊的食性.牠們擁有強而有力的上下顎,可以輕易咬碎淡水甲殼類動物,再加以吞食.在越南及泰國是很普遍的澤龜,由於數量頗多,因此雖然體型不大,卻常被大量出口做為食用和觀賞用.今年底的CITES大會上食蝸龜可望被列入CITES II的保育類.因此將來能夠出現在市面上的數量會大幅減少.

食蝸龜一般棲息於水流緩慢的溪流或沼澤中,以水生蝸牛,淡水螺類,蛤蜆貝類為主食,偶而捕食水生昆蟲或蝦蟹.這種特殊的食性使得食蝸龜在長期人工飼養下並不容易適應,除非能夠經常提供甲殼類食物.生性較為膽怯,所以在飼養初期盡量不要驚擾牠們.

在雌雄的辨別上並不困難,雄性體型較小尾巴比較粗大.雌性每次可以產下3-6顆蛋,在29度的溫度之下約70-90天可以孵化.

食蝸龜幼體體色較一般水龜亮麗

成龜體色逐漸趨於黯淡

臉部花紋有迷彩效果

幼龜三條背脊隆起明顯

白化幼體定價三十萬日幣

食蝸龜以水生甲殼類為主要食物

歐洲澤龜 European Pond turtle 學 名 Emys orbicularis 原 產 地 南歐,北非,中亞諸國 棲息環境 河流湖沼地帶. 體 長 背甲18-25公分. 適 溫 攝氏18-28度.

歐洲澤龜是典型的中小型水棲龜類,分佈在非常廣大的範圍,涵蓋了西

歐,南歐,

西亞,北非等地中海週邊區域,目前在美國有商業性的繁殖,一般市面上的幼龜 多數是人工個體,因此價位較高.在歐洲大部分池塘中都可以看到歐洲澤龜的 蹤影.是十分普遍卻又是少數原產歐洲的水龜.

歐洲澤龜共有十三個亞種,主要是分佈地域的差別,在外形,花紋和顏色上都稍有不同,但是在辨識上頗為困難,所以一般人並未積極加以區分.牠們屬於雜食性,主要以水生無脊椎動物為食,也會攝食水生植物類.成長後會轉變為偏素食性.一般水龜飼料,麵包蟲,冷凍紅蟲,小魚小蝦,青菜牠們都可以完全接受.由於食量大,成長也很快速,大約3-4年就可以由幼龜養成成龜.

雌雄辨別容易,雄性體型較小,尾巴粗大,眼睛多半是紅棕色,雌龜體型大,尾巴較短,眼睛多為黃色.歐洲澤龜耐寒力很高,但是牠們還是具有冬眠的習性.交配通常在冬眠後進行.在較溫暖的地區,雌龜每年可以產下三窩蛋,每窩可以產5-10顆蛋,算是十分多產的龜類.但是在比較寒冷的地區,牠們通常2-3年才繁殖一次.

歐洲澤龜成長後背甲漸趨黯淡

歐洲澤龜成長後背 歐洲澤龜偏愛靜止甲漸趨黯淡 的水域

歐洲澤龜同樣具有水龜群聚的習性

雌龜產下

長形龜卵

破殼而出的幼龜

歐洲澤龜尾巴幾乎與身軀等長

歐洲澤龜亞種頗多

基本上常见的都包括了,比起陆龟,喜欢水龟的朋友们选择要多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