嚣 十 羞发羼婀雾 |,■孝觇 夭按堑巢廖羹鼢 毋 臂袭参新 童 零 静遴譬尼舷传藉 蘑群掰t… |l以缓壤考o j § l | _|磐蠹 |善 ll 强善 § | 从报业集团到传媒集团的战略转型 口范以锦 2005年7月18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更名为南方报 业传媒集团,并成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公司,这既是我 段同传统媒体的内容有效结合。推出全新的传媒产品: 一是推出手机报纸。2005年8月9日.南方报业传 们适应报业和传媒市场变化的体制创新,又是我们实现 媒集团和广东移动合作推出的手机报纸正式“发行”.包 括《南方曰报》和《南方都市报》,同时提供彩信、WAP两 报业集团到传媒集团的战略转型、向科学发展迈出的第 一步。从传媒行业发展的角度看,要使报业集团全面协 种版本。目前,南方报业集团的手机报用户已经超过45 万多户,其中收费用户达到了12万多户。二是开发网络 调可持续地发展,就要积极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把报业 集团建设成为更加强大的传媒集团。为此,我们要评估、 重组、壮大和全面利用、综合开发现有的资源,全面创新 以推动集团发展。 杂志。2005年8月15曰,由南方报业集团旗下南方网 开发的多媒体网络杂志((wow!ZINE・物志》正式创 刊。《物志》的内容主要包括潮流热点、个性生活、旅游日 志等等,能够在线阅读、逐页下载,无需等待下载完毕就 可开始阅读。三是打造第二代门户网站。2006年1月1 1 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和中围电信合作推出的第二代门 第一,继续推进媒体创新。打造全新 传媒产品线 从报业集团到传媒集团,首先要继续推进媒体创 户网站——奥一网(www.oeeee.COYI1)正式上线测试。3 月16日正式运作。经过近一年的整合梳理.我们认为南 新,创造更多更具品牌竞争力的传媒产品。满足受众和 市场竞争的需求。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刚刚更名,我们就 对集团内现有的报刊进行了重新评估.把经营了五年的 《南方体育》停刊。这是我们站在市场的角度,而并非行 政或其他角度所作的决断:把南方体育的资源和团队并 入《南方都市报》报系,形成一个创造价值的“新组合”, 这就是《南都周刊》。得益于第二届竞争力年会和报业发 展报告关于都市类报纸发展的预测。我们没有把这个刊 方报业将逐步展开和丰富七条文化传播产品线。包括平 面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文化出版、文化会展、文化 实业和社会公益。 第二,探索党报合作机制创新。利用 规模效应扩大区域优势 从报业集团到传媒集团,就是要切实提升党报影响 号用来新办一个同类的“都市报”,而是看准了都市娱乐 的细分市场。南方报业没有专门的娱乐类报纸。这个周 报的推出填补了南方报刊产品系列的一个空白。此外我 们还准备通过兼并、联办等方式推出《风尚》等报刊,这 些都是面向更精准市场的报刊产品。 同时,面对新媒体、新传播技术的挑战,我们积极思考 力竞争力。我们认为,市场机制面前报报平等,每一个报 纸要赢得竞争或者实现其有效传播的职能.都要按照市 场规律办事。每一个报纸都在各自的细分市场赢得竞 争,我们才是从真正意义上巩固党的舆论阵地、保证国 家的舆论安全。省委和地级市市委机关报,因独特的任 务而在报业市场竞争中往住处于被动。特别是随着网络 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挑 如何将现有内容资源进行形式的创新,将新媒体的技术手 ・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战,党报必须在内容、形式、管理等各方面进行创新.通 过多个区域的合作形成规模效应.获得区域化的竞争优 势。2006年6月30日,广东肇庆市级党报《西江日报》正 式加盟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与《南方日报》实施紧密合 作。《南方日报》利用自身办报和经营的优势,派人参与 《西江日报》的办报和经营,提高办报质量和经营水平。 在利益方面,存量不动,增量双方分成。两报捆绑发行. 某些重复的版面作适当调整,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降 低成本和资源的消耗。这一省市两级党报的紧密合作, 我们着重于尝试与市级党报进行党报资源和竞争力的 结合,利用规模效应扩大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的区域 优势。与二线城市党报的紧密合作.将在新闻内容和报 纸广告发行的经营互动中.形成其他报纸无法创造的优 势;而进一步整合我们在地级市报刊市场的竞争优势. 将迎来省市两级党报的全面复兴.将进一步巩固二线城 市党的舆论阵地。与地方党报紧密合作,将使我们掌握 更多、更丰富的区域化、本地化的新闻原创信息资源.使 我们在新闻传播产业链中更加主动。首先。南方报业传 媒集团的采编优势.将对二线城市党报的新闻宣传业务 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指导帮助。进一步提高地方党 报的新闻品质和办报质量,从而更好地宣传报道。同时, 通过新闻资源共享,提高《南方日报》对二线城市新闻信 息的采集和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其在全省乃至全国的 知名度和影响力。再次,《南方日报》与二线城市党报的 密切合作,将带来更广泛的社会效应,将使南方报业传 媒集团与二线城市已形成的良好的合作关系更加牢固。 这种模式如果在广东其他二级城市得以复制。南方报业 集团在广东报业市场的地位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巩固。 第三。实施投融资体制创新。引进战 略投资优化集团核心业务结构 从报业集团到传媒集团。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业务 组合,推动集团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于任何一个集团而 言,资源都是有限的.要形成良性发展就一定要把有限 的资源投入到最能够赚钱的项目、最主要的产品和最核 心的业务上去。我们要把精力投入到报业集团的核心业 务上来,对内容创造、广告、发行这些核心业务,我们不 但要加大投资而且要能够不断的创新:而对于那些属于 核心价值链上下游的产业.比如报纸印刷和刊物的商业 印刷.我们只要绝对控股就可以了:离核心价值链更远 一点的.我们甚至只要参股就可以了。报刊印刷业是 一种非常独特的印刷业务.没有印刷就没有报纸。但从 集团战略和投资组合的角度考虑.南方报业的优势在于 我们办报纸的能力,这是我们的核心能力所在.通过经 营报刊媒体盈利是报业集团最主要的盈利模式。快速而 多样化的印刷基地作为报业集团的支持虽然是必不可 少.但是绝对不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核心和主要盈利方 向。同时,报刊的技术力量和运营水平,很难支撑报刊印 刷在印刷行业的技术突破或业务扩张。所以.我们认为 在报刊印刷业不应该投入过多的精力和资金.只要能够 控股保证印刷质量、控制印刷成本、提高印刷时效就可 以了。目前,报业行业一方面已经告别了暴利阶段.各报 业集团之间的争夺日趋激烈;另一方面面临着国外媒体 的渗透以及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强大攻势。在巨大的竞争 压力下,我们需要集中资金和管理力量、发挥我们的核 心能力,办出更有竞争优势的报刊产品。因此我们选择 在南方报业南海基地印务中心(报纸印刷)项目部分引 入战略投资者,把它建成一个适应媒体产品扩张和品质 差异化竞争需求的印务基地,为各报系各媒体在珠江三 角洲及半径150公里范围内的发行。提供速度和色彩都 富有弹性的印力保障。通过初步筛选、尽职调查等一系 列工作,最终我们选择了战略合作伙伴。目前已经进入 合同细节谈判。这个项目的实施不但增强了我们在报业 运营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优化了我们的核心业务 结构。用最小的成本,控制更多的资源为集团发展服务, 传媒集团才能脱颖而出。 第四。推动内容资源综合开发的技术 创新。打造“南方新闻数码港” 从报业集团到传媒集团,就是要更好地应对新兴媒 体的挑战。南方新闻数码港是两个概念的融合,即“新 闻”加“数码港”。也就是说,我们要把新闻的采集、写稿、 发表等传统过程,融入信息化数字化流程,实现新闻及 相关信息内容创造的适时、互动、个性化。我们说要打造 南方新闻数码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打造一个能提供多种服务、具备多种功能的信 息平台。通过打造新闻数码港,搭建完整的配套设施,组 合现有机器设备、技术人员、各报刊和网络的新闻采编 力量.为新闻数码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建立强大的新闻数据加工、新产品开发的资源 中心。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新闻资源,同时也对各子报 的新闻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处理.不但能够形成翔实的 资料库.而且能够集中打包处理.对内容进行深度加工 开发.进行多重销售。 ・ 5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新媒体冲击下的报业发展实践与思考 口粱国标 一、优势互补,报业与新媒体并行 开始好转。首先,这与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势相关。近 年来的中国经济规律呈现“马鞍形”走向,每5年一 不悖共同发展 个小周期——1987年是一个高峰、1993年是一个高 有人说,到2044年,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 峰、1998年是一个高峰、2003年又是一个高峰。以此 人。此预言在国内外媒体界流传甚广,而去年报业经 推论。2008年前后,还会是一个高峰。那么正好验证 营遭遇困难。似乎又给这种“报纸消亡论”提供了实 了2005年正处于经济的低谷,2006年下半年经济就 证。对报业同行造成了更大的心理压力。不少人认为, 会出现爬坡,这是大环境的爬坡。今年上半年GDP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将会颠覆传统媒体, 增长在10%以上,随后的地方党委和政府也要换届、 加快报纸消亡的速度。 “十七大”的召开以及2008年奥运等大事件都将促进 我认为. “报纸44年内消亡”的预言不符合世界 经济的发展。对日益市场化的报业来讲,这些无疑是 媒体发展的历史走向。更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报纸在 振兴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其次,报业为了应对这种新 中国虽不可能长盛不衰。但也绝不会谁说消亡就消亡 危机和挑战。也对自身的结构和运营进行调整和改革, 的。报业与新媒体之间不是淘汰与被淘汰的关系,而 并初具成效。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在变化的,只有不 是并行不悖、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 变的东西才会消亡。再有,就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 对于今年乃至今后几年国内报业发展前景。我倒 纸价下降使得报纸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今年的纸价每 是乐观地认为。 自2006年下半年起,报业发展将会 吨已经由5300元下降到4300。下降了1000元。像 三是建立滚动采编制度。现在传统的采编制度。是 括数据支持、卫星传送服务、入门网站服务、综合信息传 一条直线作业。记者采访结束之后发稿,编辑根据稿件 统服务、网上广播服务等等,在多个终端进行新闻资源 进行选择、修改,然后经值班编委审核后,第二天才能见 的输出。同时,还将逐步实现个人化服务、客户化管理。 报,还有周报更是一周才能见报。我们设想,今后要结合 透过新闻数码港,我们可以了解每一个重要客户的新闻 新闻采写与信息流动二者的特点,建立全新的采编制 需求是什么,偏好是什么。通过记录、通过数据分析,我 度:滚动发稿制度。一线的记者能够根据事态的发展。同 们了解每一个重要客户需要什么,将来提供不同内容服 步不间断的及时传回事发现场的资料、图片,不仅可以 务给他.数据营销同时也会增加对广告商的吸引力。 提供第二天见报稿件,而且可以即时在南方网、手机报 报业集团的全面创新和科学发展,从报业集团到传 纸等提供滚动播出,最终实现一线采访和后台编辑、一 媒集团的战略转型,要求我们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还 线采访和终端受众的互动。 要求我们更加以人为本构建和谐集团,以和谐促进发 通过打造新闻数码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将打破报 展。同时,报业集团、传媒集团的全面创新和科学发展, 纸对新闻传播的时空限制。通过信息定位功能、信息搜 也需要更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发展空间,报业外部生态 索功能,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将扩大在各个地区的新闻参 的优化将进一步推动报业集团内部的创新和科学发展。 与力度。未来的新闻数码港,将会提供多功能的服务。包 (作者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