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1 所在学校 东南大学 成果名称 前沿•开放•融合--建筑学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主持人 王建国 陈如山 车文荃 获奖级别 一等奖 备注 2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协同, 致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樊振宏 丁大志 李兆龙 管国锋 黄月华 张治宇 刘小冰 衣家齐 马海韵 张 翔 朱跃龙 董增川 姚纬明 刘平雷 施建勇 方国华 周 林 魏取福 王鸿博 一等奖 3 南京工业大学 基于“6T”模式,实施综合能力提升工程,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综合素质 一等奖 4 河海大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一等奖 5 江南大学 纺织类研究生“三维体系”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王潮霞 任学宏 黄锋林 蔡以兵 张金池 杨 平 一等奖 6 南京林业大学 基于质量保障的五维一体研究生培养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 王元纲 宫新栋 张晓琴 周 坚 陈 欣 一等奖 7 江苏大学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的创新实践 李崇月 万由令 冯瑞贞 沈德元 陈 浩 姜芳艽 闫长春 唐定远 赵鹭明 一等奖 8 江苏师范大学 地方高校“多方协同”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实践与探索 一等奖 1
序号 所在学校 成果名称 主持人 王开田 获奖级别 备注 9 南京财经大学 高增长下会计研究生全面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蒋 琰 周友梅 李连军 管亚梅 邵永健 毛小勇 朱建达 顾姗姗 一等奖 劳裕华 夏 敏 顾欢达 章之旺 一等奖 10 苏州科技学院 基于校企合作的土木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11 南京审计学院 基于“大审计”平台的审计专业硕士培养与实践创新 时 现 郑石桥 陈艳娇 丁沃沃 赵 辰 一等奖 12 南京大学 系统化、多元化、国际化——建筑学硕士培养模式的新探索 周 凌 吉国华 傅 筱 鲁安东 二等奖 13 14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中外联合计算机技术研究生创新培养机制与实践成果 国际化高层次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与实践 曹玖新 薛澄岐 江 驹 王 严 二等奖 二等奖 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具有鲜明特色的高质量、体系化留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刘丽琳 何 宁 郑珺子 周佼佼 廖文和 张 琨 陈 磊 钱增瑾 王小绪 谢绪磊 范炜烽 蒋 民 二等奖 16 南京理工大学 应用型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与实践 二等奖 17 南京理工大学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研究与实践 李晓燕 二等奖 程 倩 王 赫 2
序号 所在学校 成果名称 主持人 景旭文 李 锋 朱志宇 任 南 嵇春艳 获奖级别 备注 18 江苏科技大学 行业引领、多元协同、特色培养——行业特色型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唐文献 袁爱华 窦培林 李 峥 阚贵俊 鲁 萍 张 旭 吴 蒙 宋建新 二等奖 19 南京邮电大学 “四位一体”产学研协同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与实践 邓 艳 孔媛媛 孙蓓蓓 范以宁 徐小龙 章 韵 黄海平 徐 佳 杨立军 孔媛媛 沙 超 郑金海 陈 达 江朝华 陶爱峰 苏 青 赵茂程 刘 英 二等奖 20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科研驱动的创新实践并重型研究生复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二等奖 21 河海大学 以能力为目标,以过程为抓手,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等奖 22 南京林业大学 面向特色行业多学科协同的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 周宏平 黄东升 郑加强 陈 勇 任乃飞 二等奖 23 江苏大学 构建“大工程”实践载体 深化“校地企”培养机制 培养复合型研究生创新人才 任旭东 周建忠 刘会霞 蒋 勇 二等奖 2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构建“五环相扣”培养体系,以国际化视野提升研究生数学素质与创新能力 张建伟 刘文军 程国胜 二等奖 3
序号 所在学校 成果名称 主持人 周建伟 获奖级别 备注 25 南京医科大学 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向接轨实践探索 张慎忠 刘继永 李秀兰 朱滨海 胡 刚 张 旭 二等奖 26 南京中医药大学 传承、传播、传扬 ——以项目驱动构建新型中医药研究生培养模式 周学平 万 佼 李 刃 沈 佳 二等奖 27 中国药科大学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生课程多元化国际化探索与实践 寇俊萍 王 跃 边 霞 二等奖 28 南京师范大学 学术化、网络化、过程化的硕士生思政课“三维一体”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王永贵 朱小玲 周莲芳 王 刚 姚文放 柳 宏 二等奖 29 扬州大学 文科博士生教育“三三制”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构建 俞洪亮 陈 军 苏保华 陈 军 郭文善 陆建飞 二等奖 30 扬州大学 农科研究生多元分型四位聚合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王余龙 严长杰 刘巧泉 高 辉 二等奖 31 32 33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数学专业研究型人才的学科交叉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基于重大社会应用实践的城乡规划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创新型卓越人才培养--风景园林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 曹进德 阳建强 成玉宁 刘少斌 顾长青 三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3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紧缺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何小祥 周永刚 刘 冰 赵永久 三等奖 4
序号 所在学校 成果名称 主持人 嵇春艳 张 健 尹 群 杨松林 田阿利 获奖级别 备注 35 江苏科技大学 构建企业“嵌入”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船舶行业高级研究应用型人才 朱仁庆 罗广恩 蒋志勇 周 宏 李良碧 李永正 崔 杰 唐文献 景旭文 李钦奉 张 建 陈 宏 三等奖 36 江苏科技大学 校企“1+2”协同育人平台下的“强实践、重创新”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及体系建设 林洪才 齐继阳 苏世杰 王筱蓉 朱永梅 周宏根 陈 超 陈 昊 昝小舒 于东升 王 星 杨 欢 徐 帅 沈晓冬 张 翔 石防震 王庭慰 包艳华 钟 璟 吴 康 三等奖 37 中国矿业大学 创新团队培养研究生创新型人才 三等奖 38 南京工业大学 面向材料行业需求,实施“五个一”工程,培育“三师型”工程应用型人才 三等奖 39 常州大学 化工学科研究生国际化视野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李安萍 杨 松 陈若愚 朱玉岚 沈金荣 朱天宇 张静辉 三等奖 40 河海大学 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工作站协同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5
三等奖
序号 所在学校 成果名称 主持人 常雪琴 刘建峰 武美萍 卢立新 张秋菊 何雪明 俞经虎 张超峰 王良桂 赵 兵 严 军 芦建国 谷 康 张 哲 周定国 王 飞 获奖级别 备注 41 江南大学 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 三等奖 42 南京林业大学 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三等奖 43 南京林业大学 林业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内容和措施的研究 吴智慧 赵 尘 张 洋 徐 勇 许文荣 钱 晖 许化溪 邵世和 邵启祥 李 丽 董德福 金丽馥 李明宇 马耀鹏 陈海山 江志红 徐海明 段明铿 李忠贤 刘青山 孙星明 葛俊祥 刘 佳 杨春霞 周显信 三等奖 44 江苏大学 本硕博联动机制培养模式建立提升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 三等奖 45 江苏大学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三等奖 4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三维协同、多元贯通”气象学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三等奖 4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行业驱动,体用结合,数据时代信息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三等奖 4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科交叉、多元协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苏向荣 吴立保 岳爱武 三等奖 6
序号 所在学校 成果名称 主持人 龚培河 李志江 张天勇 朱广华 董正超 获奖级别 备注 49 南通大学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人才培养影响因素、演进机制与绩效评价 吴国庆 钱颖赟 仲荣慧 胡祖辉 侯喜林 姚志友 三等奖 50 南京农业大学 以第二课堂为阵地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研究生 王 敏 刘兆磊 张桂荣 杨海峰 三等奖 51 52 53 54 南京医科大学 徐州医学院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培训的实践与研究 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我国药学硕士专业学位设置论证及其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施 基于MCTE模型的(医药)企业管理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 同频共振、三驾齐驱、多元并举——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季国忠 谭迎春 余伯阳 褚淑贞 张晓锋 三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55 南京师范大学 顾理平 骆正林 俞香顺 陈 琳 李子运 朱守业 三等奖 56 江苏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硕士生“学-研-创”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王 健 黄如民 王运武 杨现民 杨 成 吴健荣 三等奖 57 苏州科技学院 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地方高校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实践 朱建青 张 毅 国 起 朱爱萍 王 干 薛怀国 刁国旺 吴德峰 三等奖 58 扬州大学 全日制工程硕士(化工、材料、制药)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三等奖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