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网络问政之积极效应探析

来源:好走旅游网
理论视野 网络问政之积极效应探析 王伟’朱晓燕’黄栋 (1.河南财政税务财政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1464;2.郑州市中牟产业园区管委会,河南【摘郑州451460) 要】网络问政是网络时代政府和公众间的一种新型互动方式.近年来,网络问政发展迅速,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广泛实 践推行,其积极效应也日益凸显并为学界所重视。网络问政有助于政府实现科学决策;有助于降低政府成本;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廉 洁度与公信力等。 【关键词】网络问政;科学决策;政府成本;政府公信力 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通过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指出 互联网是做事情、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渠 道。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两会前夕与网民在线交流,通过网络 问政的方式,提升人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2010年、201 1 年温总理继续如约与网民交流。同时在近年的地方两会上,多 地将“网络问政”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网络越来越多地发挥 出了畅通民意、表达诉求、舆论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通过网 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已逐渐成为各级党政领导了 解民意、汇聚民智、排解民忧的一种新方式、新途径。”网络问政 可以从政府和公众两个角度理解,对于政府来说,即通过网络 途径“问政于民”、“问计于民”,了解民生民意,主动与民众探讨 并邀其参与政务国是,并将征集到的公众意见作为政府机构决 策和施政的参考;对于公众来说,通过网络途径向政府机构表 达自己的意愿、询问政府行为的依据、甚至于对政府的“问责”。 概括起来,网络问政就是政府和公众以网络平台作为介质的一 种互动的过程,是公众政治参与的一种新的形式。在实践中, “网上听证会”、“政府微博”等都是网络问政的灵活形式,从中 央到地方,网络问政日益展现活跃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 间,其积极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网络问政有助于实现科学决策 在我国地方政府的决策结构中,公众信息的表达主要依托 各级人大、政协来承担。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可以通过社会团 体、非政府组织、或通过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形成舆论的方 式,来争取和保护权益,实现政治参与。但是纵观这些信息表达 的途径,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在现实中人大、政协尤其是基 层人大、政协主要是发挥监督作用,在很多问题对决策影响有 限。另一方面,政府通过社会团体获取决策信息的方式有很大 局限性,在当前多元化环境下,利益分化较为明显,团体的立场 和意愿是以所代表范围内的团体利益为基础的,但是在该团体 之外的民众意愿相对难以进入政府视野或容易被忽略,这种局 限性不利于政府机构掌握尽可能全面的决策信息。此外,民众 通过传统媒体形成舆论的方式形成决策信息的方式容易受到 制约,我国大多媒体隶属政府宣传机构,在对政府机构实行监 督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极易受到公权力的制约,其影响范围 相对有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具有的开放性、网络表达技 术的低门槛性、网络传播的高效性等为民众的政治参与提供了 便利,也为政府直接全面的了解民众的民愿进而形成科学的决 策提供了平台,能够有效的避免决策失误。政府的每个重要决 策在酝酿之后、付诸实施之前往往需要经过慎重考量。为了避 免失误,相关法规如立法法等已经设计了听证制度。但在实践 中,听证会的实现需要特定的场所、时间安排、专门人员组织 等,囿于诸多现实条件,其局限性非常明显,一些听证会甚至流 于形式。但在当前的网络问政实践中,一些地方如杭州市等已 开始探索将听证的理念运用其中,将听证与网络平台相结合, 在正式决策之前,将方案置于网络平台,一方面公告、公示,一 方面接受讨论、质证,着重发挥这种网络听证的“试错’’效用,得 以充分收纳公众及各界的反应和建议,进而加以适当调整,最 终制定出更为完善的决策。 二、网络问政有助于降低政府成本 如前所述,网络问政的过程既是政府问计于民、汇聚民智 的过程,也是民众实现表达权、知情权、监督权的过程。通过网 络问政的形式,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政府成本。首先,政府通过网 络可以收集和吸纳到公众提出的有助于节约成本的合理化建 议。2010年英国财政部针对财政赤字在其网站上专门开设了论 坛,征求公众对缩减财政开支的建议,这一汇聚民智的举措得 到了网民的广泛响应,提出了许多具体而又实际的建议,如: “以更廉价的方式来安排公务员通讯和办公费用,伦敦警察应 停用宝马车而改换便宜车型,公务员出差时应在网上订酒店而 非通过昂贵的旅行社等。”英国政府将此次问计于网民的行动 称为“史上最大规模的公共参与项目”。这对于我国地方政府应 有所启迪。其次,民众将自己发现的政府或公务人员浪费行为 公诸网络,形成网络舆论,或直接通过网络检举渠道反映至相 关部门,引起社会和政府的关注,能够有效的促使政府加以改 进,厉行节约,从而降低公共成本。第三,电子政务是网络问政 的基础条件之一,加大电子政务的推行和深化,有利于发展网 络问政,进而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节约政府成本。长期 以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传统管理思维的影响,政府职能主 要体现为“管制型”,并突出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机构臃肿、 反应迟钝、文山会海、模式僵化”。政府机构耗费了大量资源,造 成浪费,直接增加了管理成本。在网络普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面对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化、人们的利益多元化等特点,推行电 子政务,改进管理方式,能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 企业导报2011年第12期 259 管理者心理压力自我调适策略研究 吕岩 平顶山467000) (1.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河南平顶山467000;2.平顶d4_x-,_lk ̄技术学院,河南【摘要】管理者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管理工作的成败。文章从增强心理素 质、改善管理方法、注重ca我保健三个大的方面对管理者心理压力自我调适的策略进行了具体研究. 【关键词】管理者;心理压力;自我调适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的心理压力已经达到了 生态度,以开阔的胸襟、豁达的情怀,笑对一切挑战,才能有效 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管理者作为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中枢和 减轻心理压力,率领自己的团队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第二,要 纽带,往往承受着比其他组织成员更大的心理压力。据中国科 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个人的信念体系,是个体评 学院心理研究所历时两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人亚健康的 价事物与抉择的标准,是关于什么是“值得”的看法。凡成大业 职业分布中,管理者占到了14.2%,高于其它职群。如何进行有 者必有大志,大志就是价值取向的体现。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 效的心理调适,应对过度的心理压力,以健康的心态肩负起管 多・弗兰克尔在其缒寻生命的意 一书中指出,“人类必须持 理责任,是新时期管理者应该格外重视的问题。 一续地寻找生命的意义以达到内部的平衡。”强调的就是人类心 灵的健康与和谐会随着生命意义的确立而获得。按照需要层次 、增强心理素质 第一,要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 理论来讲,个体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较好满足后,应有 伯拉罕・马斯洛在其著作《动机与人格》中指出,积极乐观的人 意识地把自己的需要定位于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而不应沉 生态度具有如下一些特征,如悦纳自己、他人和周围的世界,自 迷于低层次的物质享乐之中。管理者心理压力大,往往就是把 然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名利看得过重,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第三,要保持和谐 对平凡的事物不厌烦,对惯常的生活总有新鲜感,有帮助他人 的人际关系。美国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和谐的 的真诚愿望,有尊重他人的人格,敢于承担责任,勇于开拓创新 人际关系是~笔宝贵的财富。’’和谐的人际关系,能给个体提供 等等。管理者作为一个团队的掌舵人,只有保持积极乐观的人 情感上的支撑、物质上的帮助和相关信息的传递,是个体实现 节约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三、网络问政有助干提高政府的廉洁度与公信力 “公众最愿意通过何种渠道参与反腐”的调查资料显示:“58.2% 的人选择‘举报’,53.8%选择‘媒体曝光’,次之的分别是‘信息 孟德斯鸠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 公开’:48.O%, 信访’:30.6%,而选择‘网络曝光’的比例达 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 75.5%。这说明通过网络问政实现的反腐监督己成为公众认可 地方才休止。”政府权力的制约,既有政府机构相互之间的制 的模式。2008年8月湖南株洲市纪委监察局发布《关于建立网 衡,也有公权力体系之外的监督,即公众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对 络反腐倡廉工作机制的暂行办法》,这是国内首个纪委网络反 政府及其官员的监督,促使其依法和适当的行使公权,不得损 腐办法;2009年6月最高检举报网站开通,网络反腐走向制度 害公众合法权益。网络问政为民众监督权的实现提供了全新的 化 通过这种强有力的监督,腐败得以清除,问题得以及时解 广阔平台,通过网络问政实现的对公权力的监督具有实时、直 决,不良影响得以消减,政府一方面净化了自身队伍。提高了廉 接、全方位、低成本、可匿名性等诸多特点,是天然的监督权实 洁度;另一方面也彰显了拒腐防变的决心和依法行使职权、维 现载体。网络问政中被普遍反映的问题或形成的“网络舆论”, 护公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公信力。 是涉及的政府部门了解公众意愿和发现自身问题的重要渠道, 有利于其及早引起警觉,自查自纠,将矛盾及时化解,并产生教 参 考 文 献 1滁光春.让网民留言办理工作成为倾听民声的“前沿哨”[ ̄B/OL]. 育和震慑潜在问题者的作用,从而提高政府廉洁度,增加群众 [tp://leaders.people.corn.en/GB/9726249.html 满意度和自身公信力。近年来的一些“知名”反腐案例多与网络 人民网,ht2]卢荻秋.有感于英国网民为政府省钱支招t-r,r1.中国青年报.2010 监督有关联,如南京江宁区房管原局长周久耕的“天价烟”事件 [等,均是因公众通过网络的“火眼金睛”和随之进行的“穷追猛 (9). 打”,使真相一步步浮出水面,追根溯源,促使并协助政府追究 和处理,已基本形成“网络曝光——更多加入(包括媒体)—— 形成舆论并深层挖掘——官方介入——网络持续关注——依 法查处”的一套网络问政监督运行模式。根据山西新闻网在对 【3】徐国华.管理学口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l33~134 [4】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54 [5r网络监督”的力量不容小觑[EB/OL].山西新闻网.htlp://www. daynews.com.cn/sxrb/aban/A2/884102.html 260企业导报201 1年第l2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