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3分)D(A“意在借助弱势群体遭受的极大苦难和伤害表现对强权的批判”错。B路遥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非都是道德的化身。C“现代文明包容传统”错。)
2.(3分)D(“在形象的塑造上孙少平比高家林更加成功”错。) 3.(3分)B(A支持材料一;C支持材料二;D与材料无关。)
4.(4分)孙少安身上,体现了为家庭无私付出的责任意识;(1分)孙少平身上,体现了同情弱者、乐于助人的悲悯情怀;(1分)田晓霞身上,体现了为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高尚情操;(1分)三个事例,都从道德层面进行阐述,但又各有侧重,视野逐渐扩大,境界逐步提升,层层推进。(1分)
5.(6分)①具有浓郁的乡土情结,作品注重描绘乡土的自然美与人情美,表达出对土地和乡村的深深依赖和难以割舍之情。②充满强烈的苦难意识,作品写出了乡村的种种苦难,注重用艰苦的个人奋斗来超越生存的苦难,用道德理想主义对抗精神求索中的痛苦。③体现出以道德完善为宗旨的叙事特征,小说中的主人公多拥有传统美德,在道德磨砺和苦难考验面前趋于完美。④展现了鲜明的文化价值观,作品讴歌传统美德和人性,体现出对传统文明的情有独钟,表达了对传统文明在现代文明洗礼中得到更新的强烈渴望。(每个要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个要点即可得满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3分)B(“寄寓着人们回归故乡的强烈愿望”错。) 7.(3分)C(“小说以胡老师为线索展开情节”错。)
8.(4分)①要注重品味涵泳,强化古诗文背诵;②借助课文,学习语言语法,规范语言运用;③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学习空间;④要勤于写作,重视观察生活和个性体验,学会联想和想象;⑤学习语文与学会做人并重,注重提升精神追求与人生境界。(每个要点1分,答出其中任意四个要点即可得满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9.(6分)①“树”是乡愁的寄托,它可以引发人们对故乡的美好回忆与热爱之情;(2分)②“树”是生命的象征,可以激发人们的生命活力与奋斗精神;(2分)③“树”是理想的化身,它可以润泽我们的心灵,指引着我们追求美好未来的方向。(2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3分)B 11.(3分)C(“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错。) 12.(3分)C(“主动出击”于文无据。) 13.(8分)⑴(5分)皇帝亲临五台,(1分)各地方官吏陆续上奏陈述,(1分)自从盐税改革后,(1分)盐的价格立刻降低,(1分)百姓稳定安适了。(1分)
⑵(3分)自从开战以来,(1分)凡是(冯光熊做出的)安排处置,(1分)大都取得(皇上的)称赞。(1分)
14.(3分)①加强军事力量,改建石城以加强防守,随征乡勇以补充军丁;②安抚地方百姓,给难民提供栖息之地、生产之具,清釐土地;③加强民族团结,弥合苗、汉纷争。(每个要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3分)A(“视线由近及远”错。) 16.(6分)戚诗旨在提醒守边将士不要满足于边境暂时的安宁,要时刻提高警惕,表达的是一种忧患意识;(3分)雍诗则旨在希望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表达了一种悠闲喜悦心情。(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6分)⑴①极天云一线异色②须臾成五采 ⑵③爱而不见④搔首踟蹰 ⑶⑤君子病无能焉⑥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每句1分,有错则该句不得分。)
1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18.(3分)C
19.(3分)D(食物链:乙种生物吃甲种生物,丙种生物吃乙种生物,丁种生物又吃丙种生物……这种一连串的食与被食的关系,叫作食物链。生物圈:生物活动的范围和生物本身的统称,其中生物活动的范围包括地球大气圈的下部、岩石圈的上部和整个水圈。维系:维持并联系,使不涣散;维护并保持,使不中断。维护:维持保护,使免于遭受破坏。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20.(3分)B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21.(5分)①把“身高超高”改为“因身高超高”;②在“儿童优惠票”后加“的标准”;③把“切实”去掉(或:把“确保”改为“保障”)。(改对一处得1分,改对两处得3分,改对三处得满分。)
22.(6分)①铁路部门拟以年龄为标准改革儿童票制度;(2分)②铁路部门改革儿童票制度的背景及原因;(2分)③铁路部门改革儿童票制度意义重大。(2分) 四、写作(60分)
23.(60分)参照高考作文阅卷标准。 【命题点密】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正确看待事物。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表达,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增强思维表达的严密性和深刻性。 【写作指津】
1.肚子痛的病因在于父母给予孩子过大的学习压力,这种压力造成孩子的心理、精神负担,因此,父母不能只关注孩子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2.孩子考试失利后,父母劈头盖脸一顿批评,增报培训班,这是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因此,家庭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亟待改变,父母应该科学地指导孩子,使其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3.父母的期望和要求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反映出父母望子成才、一味关注学习成绩的社会现象,因此,要批驳这种“唯分数论”的错误观念,丰富孩子成人成才渠道。
4.材料反映出的只顾学习成绩、忽视心理健康的教育方式,应引起家庭、学校、社会的高度重视,要积极构建“三位一体”培养模式,要从国家层面出台政策加以引导,比如“双减”政策。 【注意事项】
1.这是时评类材料作文,写议论文更便于阐明观点;若写其他文体或编写故事,只要符合写作要求,亦可。
2.写作时必须结合材料分析,不能脱离材料空谈理论道理。
3.要阐明“学习和健康”的辩证关系,不能只谈其中的一个方面。 4.要厘清概念,材料中的“学习”是指“唯分数”的学习;“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更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