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四个内容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与读写,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仔细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延续了上节课的购物情境,要求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买东西时是否够用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认识小数的含义。其次,引导学生通过写一写、说一说、想一想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在学生的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并结合新课程“自主、探索、合作”的理念,我将本节课预设达成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通过运用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写一写、说一说、想一想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学习起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指出:要重视学生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和合作交流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我主要以探究式学习法、启发式谈话发为主,辅以练习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等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等学习方法,获得新知。
三、说教学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置了如下的四个教学步骤: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在课的开始,我直接引入今天要学习的主题“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接着,我利用多媒体出示教材第96页主题图,并提问学生“你们平时爱去商场购物吗?”引出小丽也爱去商场购物。通过“阅读与理解”(板书:阅读与理解),学生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10元钱买了1个铅笔袋,还想买1本笔记本和1支笔芯,够吗?”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自主探索,感悟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发现者、研究者和探寻者。”因此,在“分析与解答”(板书:分析与解答)这一环节,首先,我先引导学生通过写一写、说一说、想一想等数学活动,组织学生经历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够不够”的实际问题。在学生自主探索方法的过程中,我巡视,并搜集三种主要的解决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先求出三样物品的总价,再与10元进行比较;第二种方法是先算出10元钱买了1个铅笔袋剩余的钱数,再求出1本笔记本和1支笔芯的总价,然后将二者进行比较;第三种方法是先算出10元钱买了1个铅笔袋剩余的钱数,再求出用剩余的钱买1本笔记本所剩下的钱,与1支笔芯的价钱进行比较。在反馈交流时,我将这三种方法呈现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这几种方法,并请学生说一说他的想法,也请其他孩子认真倾听、分享。从而,得出解决“够不够”的问题的三个基本步骤是:先算一算、比一比,再得出结论。学生在表达、交流、对比、辨析的过程中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道理,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紧接着,我引导学生通过“回顾与反思”(板书:回顾与反思),发现不同的解题方法是可以相互检验的。然后,我将题目中的一个信息“笔芯”改成“买一支铅笔,够吗?”引发学生再度思考,并巩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3.巩固提高,深入理解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根据练习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我设置了如下三道习题:
(1)思考:如果小亮带了4元钱,买了一支笔芯和一本笔记本,还能买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第(1)道题,并记录解题方法。接着,我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第(2)(3)两个小题是生活中数学实际问题的应用。通过上述几
道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
4.总结全课,评价激励
在课的最后,我通过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吗?”、“你觉得你的表现如何?”把时间交还给学生。这样不仅起到梳理全课知识的作用,同时也从侧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当然这样的生生交流方式,也体现了评价的多样性。
四、说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阅读与理解
分析与解答
回顾与反思
(手指左边板书)这是解决问题的三个基本步骤,先通过“阅读与理解”,再“分析与解答”,最后还要进行“回顾与反思”。黑板上所呈现的就是我的板书设计内容。
以上便是我的说课内容,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