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临沧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试卷化学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临沧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7年高三二诊】下列有机反应:①甲烷与氯气光照反应 ②乙醛制乙酸 ③乙烯使溴水褪色 ④乙醇制乙烯 ⑤乙醛制乙醇 ⑥乙酸制乙酸乙酯 ⑦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共热 ⑧液态植物油制人造脂肪 ⑨乙烯制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②⑤的反应类型相同 B.⑥⑦的反应类型不同 C.④与其他8个反应的类型都不同 D.①③⑧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 2. 某温度下反应

A. 反应正好达平衡 B. 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C. 反应向某方向进行一段时间后D. 反应向某方向进行一段时间后3.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的平衡常数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现向此温度下的真空容器中充入

A.图I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图Ⅱ表示常温下,0.100 mol/L NaOH溶液滴定20.00 mL、0.100 mol/L HC1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C.图Ⅲ表示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醋酸溶液电离程度: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CO的物质

的量,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变化情况,由图可知的转化率c>b>a

4. 摩拜单车利用车篮处的太阳能电池板向智能锁中的锂离子电池充电,电池反应原理为:LiCoO2 + 6C

Li1-xCoO2+LixC6。示意图如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 1 页,共 9 页

A.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Li1-xCoO2 +xLi++xe-=LiCoO2 B.该装置工作时涉及到的能量形式有3 种 C.充电时锂离子由右向左移动 D.放电时,正极质量增加

5. 香草醛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可由愈创木酚作原料合成,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1→2中原子利用率为90%

B.检验制得的香草醛中是否混有化合物3,可用氯化铁溶液

C.等物质的量的四种化合物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1∶4∶3∶2 D.化合物2的分子式为C9H10O5

6. 常温下,已知: Ksp(AgCl)= 1.8×10-10,Ksp(Ag2CrO4)= l.1×10-12 以及Ksp [Cu(OH)2] =2×10-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AgCl 饱和溶液和Ag2CrO4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较: c(AgCl)B.常温下,在0.010 mol•L-1的AgNO3 溶液中,AgCl 与Ag2CrO4分别能达到的最大物质的量浓度比较: (cAgCl)C.某CuSO4溶液里c(Cu2+)=0.02 mol•L-1,如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使之大于5 D.要使0.2 mol•L-1 CuSO4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NaOH 溶液,使溶液PH 为6

7. 有等体积、等pH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V3>V2>V1 B.V3=V2=V1 C.V3>V2=V1 D.V1=V2>V3

第 2 页,共 9 页

8. 把33.6L CO2通过一定量的固体过氧化钠后收集到22.4 L气体(气体的测量均在标准状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2.4 L气体的总质量是30g B.反应中共转移1.5mol电子 C.有70g过氧化钠参加反应 D.混合气体的体积比为1:1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烷烃的通式为CnH2n+2,随n值增大,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逐渐减小 B.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为溴乙烷

C.1摩尔苯恰好与3摩尔氢气完全加成,说明一个苯分子中有三个碳碳双键 D.n=7,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的烷烃共有五种

10.下列各组化合物,不论二者以什么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则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质量和生成水的质量不变的是( )

A.CH4 C2H2 B.C2H6 C3H6 C.C2H4 C3H6 D.C2H4 C3H4 11.下列有关图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装置中阴极处产生的气体能够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B. ②装置中待镀铁制品应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C. ③装置中电子由b极流向a极

D. ④装置中的离子交换膜可以避免生成的Cl2与NaOH溶液反应 12.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A.乙烯和乙醇 B.苯和氯乙烯 C.乙酸和溴乙烷 D.丙烯和丙烷 13.铁锅表面覆盖有下列物质时,锈蚀速率最快的是

A.水 B.食盐水 C.食用油 D.酒精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与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

B.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碱性,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

C.检验皂化反应进行程度,取几滴反应液,滴入装有热水的试管中并振荡,若没有油滴浮在液面上,说明油脂已完全反应

第 3 页,共 9 页

D.检验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下水解程度的方法是:取适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碘水,若出现蓝色说明没有水解

15.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A.能被银氨溶液氧化 B.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C.1mol该有机物只能与1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 D.1mol该有机物只能与1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16.在常温下,pH=2的氯化铁洛液,pH=2的硫酸溶液,pH=12的氨水溶液,pH=12的碳酸钠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分别为a、b、c、d,则这四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a=d>c>b B.a=d>b=c C.b=c>a=d D.b=c>a>d

17.【2017届河北省八所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将10 mL某气态的烃,在60 mLO2里充分燃烧,得到液态水和体积为45mL的混合气体,则该烃可能为( ) A.甲烷 B.乙烷 C.丙烷 D.丁烯 18.下列气体溶解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l2溶解于水

B.SO3溶解于水 C.SO2溶解于水 D.CO2溶解于水

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

19.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反应物A,反应

积缩到一半,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1.6倍,则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 物质A的转化率降低 C. 物质B的质量增加 D. 判断正确的是( )

A.转移电子3.6NA B.生成气体的体积32.56 L(标准状况) C.还原剂比氧化剂多0.2 mol D.被还原的氮原子是11.2 g

20.NH3和N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8NH3+6NO2=7N2+12H2O。若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少0.1 mol,则下列

,下列对其化学性质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二、填空题

21.某新型药物H是一种可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

(1) E的分子式为C9H8O2,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第 4 页,共 9 页

(2) H的结构简式为

(3) RCOOH (R为烃基)

(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苯环上有____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2)④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l molH最多可以和____mol NaOH 反应。 (3)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4)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聚合形成高分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5)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且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种。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分子中含的环只有苯环

(6)参照H的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乙醛和NH2CH(CH3)2 为起始原料制备医药中间体CH3CONHCH(CH3)2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有机化学(选修模块)乙酸苯甲酯是制造香精的原料之一,其合成路线如下:

(1)乙酸苯甲酯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反应Ⅰ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2)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B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3)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取代反应 b.消去反应 c.加成反应

(5)C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6)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纯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医药、冶金、化工、食品等领域被广泛使用 。

(1)工业生产纯碱的第一步是除去饱和食盐水的中Mg2+、Ca2+离子,从成本角度考虑加入试剂的化学式

第 5 页,共 9 页

为 、 。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模拟侯德榜制碱法制取纯碱,流程如下: CO2 CO2 NH3 NaHCO3 操作① 纯碱 饱和NaCl 溶液 装置I 磨细的食盐粉 母液 已知:几种盐的溶解度 NH3 NaCl NH4HCO3 NaHCO3 NH4Cl 溶解度(20°C,100gH2O时) 36.0 21.7 9.6 37.2 (2)① 写出装置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 从平衡移动角度解释该反应发生的原因 。 ③ 操作①的名称是 。

(3)写出装置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请结合化学用语说明装置III中加入磨细的食盐粉及NH3的作用 。 (5)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6) 制出的纯碱中含有杂质NaCl,为测定其纯度,下列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 ...a.向m克纯碱样品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测生成CaCO3的质量 b.向m克纯碱样品中加入足量稀H2SO4,干燥后测生成气体的体积 c.向m克纯碱样品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测生成沉淀的质量

24.

资料显示“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可使品红溶液褪色”。某兴趣小组探究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实验如下。

I.探究体现漂白性的主要微粒

实验一:将SO2分别通入0.1%品红水溶液和0.1%品红乙醇溶液中,观察到前者褪色而后者不褪色。 实验二: 1滴品红 试管中的液体 a.0.1 mol/L SO2溶液(pH=2) b.0.1 mol/L NaHSO3溶液(pH=5) c.0.1 mol/L Na2SO 3溶液(pH=10) 2 mL溶液 第 6 页,共 9 页

置II

装置III

现象 溶液逐渐变浅,约90s后完全褪色 溶液立即变浅,约15s后完全褪色 溶液立即褪色 d.pH=10 Na2CO3溶液 e.pH=2 H2SO4溶液 (1)SO2水溶液中含S的微粒有________。

4红色溶液不变色 红色溶液不变色 (2)NaHSO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3)实验d的目的是________。

(4)由实验一、二可知:该实验条件下,SO2使品红溶液褪色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粒是________。 II.探究褪色过程的可逆

(5)甲同学:向a实验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pH=10时,溶液颜色不变。

乙同学:向a实验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pH=10时,生成白色沉淀,溶液变红。 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填“甲”或“乙”),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因是 。 (6)丙同学利用SO2的还原性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得出结论:该褪色过程可逆。 步骤一:

步骤二:

①步骤一,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将步骤二中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按步骤一的形式呈现)。

第 7 页,共 9 页

临沧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C 11 D 2 C 12 B 3 D 13 B 4 D 14 D 5 D 15 D 6 B 16 B 7 C 17 B 8 D 18 A 9 D 19 B 10 C 20 C 二、填空题 21.浓H2SO4 加热 消去反应 2

3

5

22. 氧化反应 羧基 b

23.

(1)Ca(OH)2、Na2CO3

(2)①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② 在溶液中存在下述两种平衡NH3 + H2O ⇌ NH3·H2O ⇌NH4+ + OH− ,CO2 + H2O⇌ H2CO3 ⇌ H+ + HCO3− ,OH−与H+结合生成水,促进两平衡正向移动,使溶液中的NH4+和HCO3−浓度均增大,由于NaHCO3溶解度小,因此HCO3−与Na+结合生成NaHCO3,固体析出使得反应发生。 ③ 过滤

(3)2NaHCO3 Na2CO3+H2O+CO2↑

(4)在母液中含有大量的NH4+ 和Cl-,存在平衡NH4Cl(s)⇌ NH4+ + Cl-,通入氨气增大NH4+的浓度,

第 8 页,共 9 页

加入磨细的食盐粉,增大Cl-的浓度,使上述平衡逆向移动,促使氯化铵结晶析出。 (5)CO2、NaCl (6)c 24.

2I.(1)SO2、H2SO3、HSO3、SO3

--+2----(2)HSO3存在:HSO3 H + SO3 和HSO3 + H2O H2SO3 + OH,HSO3的电离程度强于水解程度

(3)证明该实验条件下OH-对品红褪色不产生干扰 (4)SO32-

II.(1)乙, SO2 + 2OH- + Ba2+ = BaSO3↓ + H2O,可以排除SO32- (2)① I2 + SO2 + 2H2O = H2SO4 + 2HI ②

第 9 页,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