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课老师教学方案
声乐,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歌唱的喜欢、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才能和鉴赏才能,引导学生能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独立识谱和处理歌曲情感的才能。下面是为大家的声乐老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方案
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的制定流行演唱教学的教学方案和专业培养目的,通过课程设置,主要教学活动,完本钱门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和要求,并确定教学根本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及教学理论。
二.教学目的
1.大一学生:
具备一定发声练习根底技能,掌握相关的其它根底课要领及运用方法。一学期将要完成15—20首演唱作品,包括正确发声、科学用嗓、气息控制、情感投入、舞台演唱训练等,到达一定可欣赏性。
2.大四学生:
掌握较高难度的歌唱技巧,有相当层次的分析才能、驾驭作品的才能和表演程度,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文化修养,增强舞台演唱综合技能的培养和社会演唱理论。
3.课时方案
全学期总课时为36节声乐课,分为两个学期,每学期18节,每周一节,包括教学交流,校内外比赛及各种演出。
三.教学重点
1.大一学生
重点是掌握气息、共鸣支点、咬字位置、歌唱状态有机地融一体,通过科学的练习方法完成作品,进步演唱才能。
2.大四学生
重在掌握歌唱的高难度技巧。突出风格和艺术性,增强理论性。
四.教学难点
1.大一学生:流行演唱技巧中真假声转换。
2.大四学生:专业演唱根本功和艺术修养。
五.教学媒体
钢琴、扩音设备、麦克风、CD、电视、录音设备。
六.教材
流行演唱(华语、欧美)作品演唱,有关歌手训练、修养的教材,影视光盘,音乐光盘(出guo,请保存此信息。)等。
七.教学方式
1.示范法:将科学有效的,形象真实的发生过程示范给学生,使学生可以准确掌握发声原理及方法。
2.讲授法: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要点贯穿于声乐教学中,使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更高层次的演唱程度。
3.演示法:将最完美的歌唱状态、技巧及表演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全面感受和领会歌唱的魅力,并从中得到艺术享受。
八.教学过程
1.教学要求
老师:
(1)良好的饱满的激情,示范或指导到位、明确、有效;
(2)传授与交流要具有亲和力、感染力;
(3)检查学生回课情况,布置下次回课作业。
学生:
(1)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听从指导,配合教学;
(2)掌握记忆知识要点,体会歌唱技巧;
(3)主动交流进步和参与教学意识,带听课笔记、伴奏光盘
2.教学活动理论
课堂只是完成教学的一半,另一半必需要通过大量的教学活动和理论来完成。
(1)教学活动
适当参加教学演唱交流、比赛、公开课,使学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来展示教学成果,进步自己,教学相长,互相促进,积累,为教研提供根据,无论是对老师或学生都非常关键。
(2)社会理论
对大一学生而言,社会演出理论主要是观摩学习,贵在参与,并非以获得成绩为目的。大四学生,必须增强社会演出理论,面向社会,立足校园,为社会效劳是培养人才的终极目的。
(3)学期总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