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除法说课稿
2011年9月22日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一、说教材。
除法运算是小学数学数与代数这一学习领域重要的学习内容,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人教版整数除法的教学内容分三个阶段进行学习:第一阶段是二年级下学期学《除法的初步认识》,让学生会用表内乘法求商;第二阶段是三年级上学期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和下学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让学生掌握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第三阶段在四年级上学期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对于除法运算的进一步学习,这部分的内容的安排呈螺旋式上升。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学好这部分内容也为以后学习小数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基础。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第一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例1的教学,主要解决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突出基本的试商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这些知识是学生后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将是设计本节课教与学的一条思维主线。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掌握了除法计算的笔算方法和基本的试商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知识基础。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用观察、归纳、迁移、类推、合作探究等方法学习知识的认知体验,在教
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中迁移、类推到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中,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由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为了保证底线教学,让每个孩子都能理解算理,既可以借助教材进行学习,也可以借助板书计算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再通过在计算中进行思考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孩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逐步建构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
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过程,体验迁移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靴子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
知识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四、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试商的方法。
难点:确定商的位置。
学具准备:教学挂图、课件方、答题卡。 五、教法、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 学法:合作交流
引导推理 自主探究 创编口诀 推理总结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引入本学校最近发生的许多新的变化,例如“粉刷墙壁、配备体育器材、阅览室增加大量图书等变化,引导学生共同参观图书室,从而引入借书的数学问题。
2、学生学生通过观察挂图,发现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①、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②、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3、教师先引导学生确定解决这两个问题所用的方法——除法 再让学生列式:92÷30= 140÷30=
4、教师放手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的形式,先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5、全班反馈后,教师小结:除了口算和估算以外,我们还可以笔算。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验和理解计算的作用”是新课程的课程理念之一。我创设了这样一个贴近本校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情景,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接着让学生经历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选择计算方法的学习过程,让计算成为解决问题的需要,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自主学习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① 借助上学期学习的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尝试用竖式计算 92÷30=,140÷30=,并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②、商是几?余数是几? ③、商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④、先学习,再在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除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课学习的核心问题,通过自学提示这一教学设计把核心问题分解成具有指向性的小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自主学习。】 2、全班交流
展示台展示同学们的几种不同的竖式写法,让学生充分的交流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要写在那里?
3、小结笔算方法
在上述2个过程中,同学们想起到了上学期学习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的方法,此时我把握时机,出示我总结的<四句口诀>:
除数一位看一位, 一位不够看两位, 除到哪位商哪位, 除数当姐余当妹。
这个口诀轻松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①、应该看被除数的前几位? ②、商要写在什么位置?
③、余数与除数有什么关系?
(1)92÷30=3(个)……2(本) 此时边说口诀,边板书竖式并计算
3 针对题目灵活改变口诀:
除数两位看两位,
除到哪位商哪位, 除数当姐余当妹。
答:可以分给3个班,还剩2本。
(2)140÷30=4(个)……20(本) 口诀可根据不同算式,灵活改变:
30 9290 2
30
120 20
4140 除数两位看两位, 两位不够看三位, 除到哪位商哪位,
答:可以分给4个班,还剩20本。 除数当姐余当妹。
【设计意图:大胆放手让学生分析讨论,这样不但会活跃课堂气氛,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灵活的处理教材并自编口诀,不但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还提升学生对计算过程的认识,完善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三)计算与思考,内化新知
1、课件出示练习,学生完成在课堂练习本上。
(2)、计算。
2、汇报交流,梳理新知。
【设计意图:计算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重要的是内化新知的过程中进行数学的思考,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本环节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学生有感性认识到模仿学习,再到有思考的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计算学习,不再是机械的、单调的、枯燥的练习,而是充满思维挑战的学习过程,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检测反馈,运用新知(可根据时间作为机动环节)
(1)、填一填。
20 7 8 80 1 9 7 20 6 3 20 132
30 8 1 30 220
50 76 50 204
完成答题卡: 1、计算下面各题:
60 92 30 102 40 3 2、
3、
【设计意图:检测反馈既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检测,也是对本节课教学效果的检测,同时又是下一步教学的前测,以便于进一步改进教师的教、学生的学。】
本节课从现实生活的情景引入新知的学习,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或自主学习中,感性认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在计算中进行数学的思考,通过讨论交流,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应用新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在笔算除法的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板书设计: 笔算除法
——除数是整十数
除数一位看一位, 一位不够看两位, 除到哪位商哪位, 除数当姐余当妹。 (1)92÷30=3(个)……2(本) (2)140÷30=4(个)……20(本)
330 92除数两位看两位, 90 除到哪位商哪位, 除数当姐余当妹。
2 答:可以分给3个班,还剩2本。
430
140除数两位看两位, 120 两位不够看三位, 20
除到哪位商哪位, 除数当姐余当妹。 答:可以分给4个班,还剩20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