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模板(木)计算(全新用)

来源:好走旅游网
模板支撑(木支撑)计算书

工程名称:玉林恒盛商住小区1#~7#楼 ;工程建设地点:玉林市二环北路;属于框剪结构;地上18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55.5m;标准层层高:3.0m ;总建筑面积58000平方米;总工期:540天。

本工程由玉林市恒大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玉林市城乡规划设计院设计,地矿梧州公司玉林分公司地质勘察,广西至佳建设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监理,玉林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组织施工;由陈旭东担任项目经理,朱銘担任技术负责人。

计算依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等规范编制。

梁模板(木支撑)计算

一、参数信息

1、模板参数

木支撑纵距Lb(m):0.400;立杆计算高度H(m):2.400;

立杆圆木大头直径R(mm):80.000;立杆圆木小头直径r(mm):40.000;

梁底斜撑方木截面宽度b1 (mm):40.000;梁底斜撑方木截面高度h1(mm):60.000; 帽木长度La(m):1.000; 帽木截面宽度b2(mm):60.000; 帽木斜撑方木截面高度h2(mm):80.000;

斜撑与立杆连接处到帽木的距离h0(mm):600.000; 梁截面宽度B(m):0.250;梁截面高度D(m):0.500;

2、荷载参数

模板自重(kN/m2):0.4;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2): 25.0; 施工荷载(kN/m2): 1.0;新浇混凝土荷载侧压力(kN/m2):12.0;

振捣混凝土对梁底模板荷载(kN/m2): 2.0;振捣混凝土对梁侧模板荷载(kN/m2):4.0;

3、梁侧模板参数

主楞间距(mm):500;次楞根数:4;主楞竖向支撑点数量:4; 竖向支撑点到梁底距离依次是:80mm,160mm,300mm,380mm;

穿梁螺栓直径(mm):M8;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500; 主楞材料:木方;宽度(mm):60.00;高度(mm):80.00; 次楞材料:木方;宽度(mm):60.00;高度(mm):80.00;

4、面板参数

面板选用类型: 胶合面板;面板弹性模量E(N/mm2): 6000.000; 面板厚度(mm): 20.000;面板抗弯设计值fm(N/mm2): 13.000;

5、立杆圆木参数

立杆圆木选用木材:杉木;圆木弹性模量E(N/mm2): 9000.000; 圆木抗压强度设计值fc(N/mm2): 10.000;

6、斜撑方木参数

斜撑方木选用木材:杉木;斜撑方木弹性模量E(N/mm2): 9000.000; 斜撑方木抗压强度设计值fc(N/mm2): 11.000;

7、帽木方木参数

帽木方木选用木材:杉木;弹性模量E(N/mm2): 9000.000;

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 1.400;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11.000;

二、梁侧模板荷载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22γtβ1β2V1/2 F=γH

其中 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500m;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分别计算得 17.031 kN/m、12.000 kN/m,取较小值12.000 kN/m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2

2

2

3

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次楞的根数为4根。面板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单位:mm)

1.强度计算

材料抗弯强度验算公式如下: σ = M/W < [f]

其中,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 = 50×2×2/6=33.33cm3; M -- 面板的最大弯矩(N·mm); σ -- 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按照均布活荷载最不利布置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M = 0.1q1l2+0.117q2l2

其中 ,q --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1= 1.2×0.5×12×0.9=6.48kN/m; 振捣混凝土荷载设计值: q2= 1.4×0.5×4×0.9=2.52kN/m; 计算跨度: l = (500-100)/(4-1)= 133.33mm;

面板的最大弯矩 M= 0.1×6.48×[(500-100)/(4-1)]2 + 0.117×2.52×[[(500-100)/(4-1)]]2= 1.68×104N·mm;

面板的最大支座反力为:

N=1.1q1l+1.2q2l=1.1×6.480×[(500-100)/(4-1)]/1000+1.2×2.520×[(500-100)/(4-1)]/1000=1.354 kN;

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 1.68×104 / 3.33×104=0.5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3N/mm2;

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0.5N/mm2 小于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N/mm2,满

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 =0.677ql4/(100EI)≤[ν]=l/250

q--作用在模板上的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线荷载设计值: q = q1= 6.48N/mm; l--计算跨度: l = [(500-100)/(4-1)]=133.33mm; E--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 E = 6000N/mm2;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 50×2×2×2/12=33.33cm4;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 0.677×6.48×[(500-100)/(4-1)]4/(100×6000×3.33×105) = 0.007 mm;

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 = l/250 =[(500-100)/(4-1)]/250 = 0.5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0.007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ν]=0.533mm,满足要求!

四、梁侧模板支撑的计算:

1.次楞计算

次楞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次楞均布荷载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计算宽度得到: q = 1.354/0.500= 2.707kN/m

本工程中,次楞采用木方,宽度60mm,高度80mm,截面惯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弹性模量E分别为:

W = 1×6×8×8/6 = 64cm3;I = 1×6×8×8×8/12 = 256cm4;E = 9000.00 N/mm2;

计算简图

剪力图(kN)

弯矩图(kN·m)

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 0.068 kN·m,最大支座反力 R= 1.489 kN,最大变形 ν= 0.051 mm

(1)次楞强度验算

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 σ = M/W<[f]

经计算得到,次楞的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 6.77×104/6.40×104 = 1.1 N/mm2; 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1N/mm2;

次楞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 1.1 N/mm2 小于 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1N/mm2,满足要求!

(2)次楞的挠度验算

次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ν] = 500/400=1.25mm;

次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0.051mm 小于 次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ν]=1.25mm,满足要求!

2.主楞计算

主楞承受次楞传递的集中力,取次楞的最大支座力1.489kN,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工程中,主楞采用木方,宽度60mm,高度80mm,截面惯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弹性模量E分别为:

W = 1×6×8×8/6 = 64cm3;I = 1×6×8×8×8/12 = 256cm4;E = 9000.00 N/mm2;

主楞计算简图

主楞弯矩图(kN·m)

主楞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0.060 kN·m,最大支座反力 R= 1.899 kN,最大变形 ν= 0.010 mm

(1)主楞抗弯强度验算

σ = M/W<[f]

经计算得到,主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 5.96×104/6.40×104 = 0.9 N/mm2;主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1N/mm2;

主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0.9N/mm2 小于 主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1N/mm2,满足要求!

(2)主楞的挠度验算

根据连续梁计算得到主楞的最大挠度为 0.010 mm 主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ν] = 140/400=0.35mm;

主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0.01mm 小于 主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ν]=0.35mm,满足要求!

五、穿梁螺栓的计算

验算公式如下: N<[N]=f×A

其中 N --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 穿梁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 N/mm2; 穿梁螺栓型号: M8 ;查表得:

穿梁螺栓有效直径: 9.85 mm;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A= 76 mm2;

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 =1.899 kN。

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N] = 170×76/1000 = 12.92 kN;

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1.899kN 小于 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N]=12.92kN,满足要求!

六、梁底模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挠度。计算的原则是按照模板底支撑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底撑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

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250×20×20/6 = 1.67×104mm3; I = 250×20×20×20/12 = 1.67×105mm4;

1.抗弯强度验算

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σ =M/W其中, σ -- 梁底模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M -- 计算的最大弯矩 (kN·m);

l--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 l =400.000mm; q -- 作用在梁底模板的均布荷载设计值(kN/m); 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荷载设计值:

q1: 1.2×25.000×0.250×0.500×0.900=3.375kN/m;

模板结构自重荷载:

q2:1.2×0.350×0.250×0.900=0.095kN/m; 施工荷载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 q3: 1.4×(1.000+2.000)×0.250×0.900=0.945kN/m; q = q1 + q2 + q3=3.375+0.095+0.945=4.415kN/m; 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0.1ql2

面板的最大弯矩:Mmax = 0.10×4.414×0.42=0.071kN.m;

面板的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σ =0.071×106/1.67×104=4.2N/mm2; 梁底模面板计算应力 σ =4.2 N/mm2 小于 梁底模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N/mm2,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ν=0.677ql4/(100EI)≤[ν]=l/250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

q =(25.00×0.500+0.35)×0.25= 3.21kN/m; l--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 l =400.00mm; E--面板的弹性模量: E = 6000.0N/mm2;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ν] =400.00/250 = 1.60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 0.677×3.212×4004/(100×6000×1.67×105)=0.557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0.557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ν] = 400 / 250 = 1.6mm,满足要求!

七、帽木验算:

支撑帽木按照集中以及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两跨连续梁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线荷载设计值(kN/m): q1 =1.2×25.000×0.500×0.400 = 6.000 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设计值(kN/m): q2 =1.2×0.350×0.400 = 0.168 kN/m;

(3)施工荷载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kN/m): q3=1.4×(1.000+2.000)×0.400 = 1.680 kN/m; q= q1 + q2 + q3 = 7.848kN/m; (4)帽木的自重线荷载设计值(kN/m):

q4=1.2 ×60.000×10-3×80.000×10-3×3.870 = 0.022 kN/m; 帽木截面抵抗矩:W = 60.000×80.0002/6 = 64000.000 mm3; 帽木截面惯性矩:I = 60.000×80.0003/12 = 2560000.000 mm4;

帽木简图

帽木剪力图

(kN)

帽木弯矩图(kN·m)

帽木变形图(mm) 各支座对支撑梁的支撑反力由左至右分别为: R1 = 0.033 kN;R2 = 1.918 kN;R3 = 0.033 kN;

最大弯矩Mmax = 0.048 kN·m;最大变形νmax = 0.008 mm;最大剪力Vmax = 0.959 kN; 截面应力σ = 47629.883/64000 = 0.744 N/mm2。

帽木的最大应力为 0.744 N/mm2,小于帽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1 N/mm2,满足要求! 帽木的最大挠度为 0.008 mm,小于帽木的最大容许挠度 1.6 mm,满足要求!

八、梁底木支架立杆的稳定性验算: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活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木顶撑的自重(kN): NG1 =

{1.000×0.060×0.080+[(1.000/2)2+0.6002]1/2×2×0.040×0.060+2.400×π×(0.040/2)2}×3.870= 0.045 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50×0.400×0.250 = 0.035 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5.000×0.250×0.500×0.400 = 1.250 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0.045+0.035+1.250 = 1.330 kN;

2、活荷载标准值计算:

NQ = (1.000+2.000)×0.250×0.400 = 0.300 kN;

3、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1.4NQ = 1.2×1.330+1.4×0.300 = 2.016 kN; 稳定性计算公式如下: σ =N/(φA0)≤fc

其中,N-- 作用在立杆上的轴力 σ--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fc--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A0--立杆截面的计算面积; A0 = π×(40.000/2)2 = 1256.637 mm2

φ--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结果确定; 轴心受压稳定系数按下式计算: φ =2800/λ2

i--立杆的回转半径,i = 40.000/4 = 10.000 m; l0-- 立杆的计算长度,l0 = 2400-500-600=1300mm; λ= 1300.000/10.000 = 130.000;

φ =2800/130.0002 = 0.166; 经计算得到:

σ = 2015.707/(0.166×1256.637) = 9.682 N/mm2;

根据规范规定,用于施工和维修时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应乘1.2调整系 数:[f] = 1.2×10.000 = 12.000 N/mm2;

木顶支撑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为9.682N/mm2,小于木顶支撑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12N/mm2,满足要求!

九、梁底斜撑稳定性验算:

木顶撑斜撑的轴力RDi按下式计算: RDi=RCi/sinαi

其中,RCi -斜撑对帽木的支座反力; RDi -斜撑的轴力; αi -斜撑与帽木的夹角。

sinαi = sin{arctan[600.000/(1000.000/2)]} = 0.768; 斜撑的轴力:RDi=RCi/sinαi= 0.033/ 0.768= 0.043 kN 稳定性计算公式如下: σ =N/(φA0)≤fc

其中,N -- 作用在木斜撑的轴力,0.043 kN σ --木斜撑受压应力计算值;

fc --木斜撑抗压强度设计值;11.000 N/mm2

A0--木斜撑截面的计算面积;A0 = 40.000×60.000 = 2400.000 mm2; φ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λ=l0/i结果确定; 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按下式计算: φ =1/(1+(λ/80)2)

i --木斜撑的回转半径,i = 0.289×40.000 = 11.560 mm;

l0-- 木斜撑的计算长度,l0 = [(1000.000/2)2+600.0002]0.5 = 781.02 mm; λ = 781.025/11.560 = 67.563;

φ =1/(1+(67.563/80)2)= 0.584;

经计算得到:σ = 42.781/(0.584×2400.000) = 0.031 N/mm 2;

根据规范规定,用于施工和维修时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应乘1.2调整系数; [f] = 1.2×11.000 = 13.200 N/mm2;

木顶支撑斜撑受压应力计算值为0.031 N/mm2,小于木顶支撑斜撑抗压强度设计值13.2N/mm2,满足要求!

墙模板计算

墙模板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

墙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龙骨(木楞或钢楞)组成:直接支撑模板的为次龙骨,即内龙骨;用以支撑内层龙骨的为主龙骨,即外龙骨。组装墙体模板时,通过穿墙螺栓将墙体两侧模板拉结,每个穿墙螺栓成为主龙骨的支点。

根据规范,当采用溜槽、串筒或导管时,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2.00kN/m;

2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次楞(内龙骨)间距(mm):300;穿墙螺栓水平间距(mm):600; 主楞(外龙骨)间距(mm):500;穿墙螺栓竖向间距(mm):500; 对拉螺栓直径(mm):M14;

2.主楞信息

龙骨材料:钢楞;截面类型:圆钢管48×3.0;

钢楞截面惯性矩I(cm4):10.78;钢楞截面抵抗矩W(cm3):4.49; 主楞肢数:2;

3.次楞信息

龙骨材料:木楞;

宽度(mm):60.00;高度(mm):80.00; 次楞肢数:2;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竹胶合板;面板厚度(mm):18.00; 面板弹性模量(N/mm2):9500.00;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13.00;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

5.木方和钢楞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13.00;方木弹性模量E(N/mm2):9500.00;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t(N/mm2):1.50; 钢楞弹性模量E(N/mm2):210000.00; 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205.00;

墙模板设计简图

二、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其中 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可按现场实际值取,输入0时系统按200/(T+15)计算,得5.714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模板计算高度,取3.000m;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

分别为 47.705 kN/m2、72.000 kN/m2,取较小值47.705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47.705kN/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2.000 kN/m2。

三、墙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按规范规定,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计算的原则是按照龙骨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内楞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

1.抗弯强度验算

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M--面板计算最大弯距(N.mm);

l--计算跨度(内楞间距): l =30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47.70×0.50×0.90=25.761kN/m,其中0.90为按《施工手册》取的临时结构折减系数。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2.00×0.50×0.90=1.260kN/m; q = q1 + q2 =25.761+1.260=27.021 kN/m;

面板的最大弯距:M =0.1×27.021×300.0×300.0= 2.43×105N.mm;

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其中, σ --面板承受的应力(N/mm2); M --面板计算最大弯距(N.mm); W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

b:面板截面宽度,h:面板截面厚度; W= 500×18.0×18.0/6=2.70×104 mm3;

f --面板截面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f=13.000N/mm2;

面板截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 = M/W = 2.43×105 / 2.70×104 = 9.007N/mm2; 面板截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9.007N/mm2 小于 面板截面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0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

l--计算跨度(竖楞间距): l =30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47.70×0.50×0.90=25.761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2.00×0.50×0.90=1.260kN/m; q = q1 + q2 =25.761+1.260=27.021 kN/m; 面板的最大剪力:∨ = 0.6×27.021×300.0 = 4863.726N;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其中, Τ--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N/mm2); ∨--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 = 4863.726N; b--构件的截面宽度(mm):b = 500mm ; hn--面板厚度(mm):hn = 18.0mm ;

fv--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fv = 13.000 N/mm2;

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 T =3×4863.726/(2×500×18.0)=0.811N/mm2; 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500N/mm2;

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 T=0.811N/mm2 小于 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50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根据规范,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 q = 47.70×0.50 = 23.85N/mm; l--计算跨度(内楞间距): l = 300.00mm; E--面板的弹性模量: E = 9500.00N/mm2;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 50.00×1.80×1.80×1.80/12=24.30cm4;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ω] = 1.20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 0.677×23.85×300.004/(100×9500.00×2.43×105) = 0.567 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0.567mm 小于等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ω]=1.200mm,满足要求!

四、墙模板内外楞的计算

(一).内楞(木或钢)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工程中,内龙骨采用木楞,宽度60mm,高度80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60×80×80/6 = 64.00cm; I = 60×80×80×80/12 = 256.00cm4;

3

内楞计算简图

1.内楞的抗弯强度验算

内楞跨中最大弯矩按下式计算:

其中, M--内楞跨中计算最大弯距(N.mm);

l--计算跨度(外楞间距): l =500.0mm; q--作用在内楞上的线荷载,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47.70×0.30×0.90=15.456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2.00×0.30×0.90=0.756kN/m,其中,0.90为折减系数。

q =(15.456+0.756)/2=8.106 kN/m;

内楞的最大弯距:M =0.1×8.106×500.0×500.0= 2.03×105N.mm; 内楞的抗弯强度应满足下式:

其中, σ --内楞承受的应力(N/mm2); M --内楞计算最大弯距(N.mm);

W --内楞的截面抵抗矩(mm3),W=6.40×104; f --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f=13.000N/mm2; 内楞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 = 2.03×105/6.40×104 = 3.166 N/mm2; 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3.000N/mm2;

内楞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 3.166 N/mm2 小于 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00N/mm2,满足要求!

2.内楞的抗剪强度验算

最大剪力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V-内楞承受的最大剪力;

l--计算跨度(外楞间距): l =500.0mm; q--作用在内楞上的线荷载,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47.70×0.30×0.90=15.456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2.00×0.30×0.90=0.756kN/m,其中,0.90为折减系数。

q = (q1 + q2)/2 =(15.456+0.756)/2=8.106 kN/m; 内楞的最大剪力:∨ = 0.6×8.106×500.0 = 2431.863N;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下式:

其中, τ--内楞的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N/mm2); ∨--内楞计算最大剪力(N):∨ = 2431.863N; b--内楞的截面宽度(mm):b = 60.0mm ; hn--内楞的截面高度(mm):hn = 80.0mm ;

fv--内楞的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τ = 1.500 N/mm2;

内楞截面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fv =3×2431.863/(2×60.0×80.0)=0.760N/mm2; 内楞截面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500N/mm2;

内楞截面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τ =0.760N/mm2 小于 内楞截面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50N/mm2,满足要求!

3.内楞的挠度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荷载标准值,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挠度验算公式如下:

其中, ω--内楞的最大挠度(mm);

q--作用在内楞上的线荷载(kN/m): q = 47.70×0.30/2=7.16 kN/m; l--计算跨度(外楞间距): l =500.0mm ;

E--内楞弹性模量(N/mm2):E = 9500.00 N/mm2 ; I--内楞截面惯性矩(mm4),I=2.56×106;

内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 0.677×14.31/2×500.004/(100×9500.00×2.56×106) = 0.124 mm;

内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ω] = 2.000mm;

内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0.124mm 小于 内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ω]=2.000mm,满足要求!

(二).外楞(木或钢)承受内楞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工程中,外龙骨采用钢楞,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类型为圆钢管48×3.0; 外钢楞截面抵抗矩 W = 4.49cm3; 外钢楞截面惯性矩 I = 10.78cm4;

外楞计算简图

4.外楞抗弯强度验算 外楞跨中弯矩计算公式:

其中,作用在外楞的荷载: P = (1.2×47.70+1.4×2.00)×0.30×0.50/2=4.05kN; 外楞计算跨度(对拉螺栓水平间距): l = 600mm; 外楞最大弯矩:M = 0.175×4053.10×600.00= 4.26×105 N/mm; 强度验算公式:

其中, σ-- 外楞的最大应力计算值(N/mm2)

M -- 外楞的最大弯距(N.mm);M = 4.26×105 N/mm W -- 外楞的净截面抵抗矩; W = 4.49×103 mm3; [f] --外楞的强度设计值(N/mm2),[f] =205.000N/mm2; 外楞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 4.26×105/4.49×103 = 94.783 N/mm2;

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205.000N/mm;

外楞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94.783N/mm2 小于 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000N/mm2,满足要求!

2

5.外楞的抗剪强度验算

公式如下:

其中, ∨--外楞计算最大剪力(N);

l--计算跨度(水平螺栓间距间距): l =600.0mm;

P--作用在外楞的荷载: P = (1.2×47.70+1.4×2.00)×0.30×0.50/2=4.053kN;

外楞的最大剪力:∨ = 0.65×4053.105 = 1.58×103N; 外楞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其中, τ--外楞截面的受剪应力计算值(N/mm2); ∨--外楞计算最大剪力(N):∨ = 1.58×103N; b--外楞的截面宽度(mm):b = 80.0mm ; hn--外楞的截面高度(mm):hn = 100.0mm ;

fv--外楞的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fv = 1.500 N/mm2;

外楞截面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τ =3×1.58×103/(2×80.0×100.0)=0.296N/mm2; 外楞的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500N/mm2; 外楞截面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50N/mm2;

外楞截面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τ =0.296N/mm2 小于 外楞截面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50N/mm2,满足要求!

6.外楞的挠度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荷载标准值,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挠度验算公式如下:

其中, ω--外楞最大挠度(mm);

P--内楞作用在支座上的荷载(kN/m):P = 47.70×0.30×0.50/2=3.58 kN/m; l--计算跨度(水平螺栓间距): l =600.0mm ; E--外楞弹性模量(N/mm2):E = 210000.00 N/mm2 ; I--外楞截面惯性矩(mm4),I=1.08×105;

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 1.146×7.16×100/2×600.003/(100×210000.00×1.08×105) = 0.391mm;

外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ω] = 2.400mm;

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0.391mm 小于 外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ω]=2.400mm,满足要求!

五、穿墙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N -- 穿墙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穿墙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 穿墙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000 N/mm2; 查表得:

穿墙螺栓的型号: M14 ; 穿墙螺栓有效直径: 11.55 mm; 穿墙螺栓有效面积: A = 105 mm2;

穿墙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N] = 1.70×105×1.05×10-4 = 17.850 kN; 穿墙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 =47.705×0.600×0.500 = 14.311 kN。

穿墙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14.311kN 小于 穿墙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N]=17.850kN,满足要求!

模板支架木支撑计算

模板支架采用木顶支撑,计算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 1.200; 纵距(m): 1.200; 立柱长度(m): 2.800; 立柱采用圆木:

圆木小头直径(mm): 80.000; 圆木大头直径(mm): 40.000; 斜撑截面宽度(mm):30.000; 斜撑截面高度(mm):40.000; 帽木截面宽度(mm):60.000; 帽木截面高度(mm):80.000;

斜撑与立柱连接处到帽木的距离(mm): 600.000; 板底支撑形式:方木支撑; 方木的间隔距离(mm):300.000; 方木的截面宽度(mm):40.000; 方木的截面高度(mm):60.000;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 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000;

3、楼板参数

钢筋级别:二级钢HRB 335(20MnSi); 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每层标准施工天数:8;

每平米楼板截面的钢筋面积(mm2):1440.000; 计算楼板的跨度(m):4.000; 计算楼板的宽度(m):4.500; 计算楼板的厚度(m):0.120; 施工期平均气温(℃):25.000;

4、板底方木参数

板底方木选用木材:杉木; 方木弹性模量E(N/mm2):9000.000;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1.000;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400;

5、帽木方木参数

帽木方木选用木材:杉木; 方木弹性模量E(N/mm2):9000.000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1.000;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400;

6、斜撑方木参数

斜撑方木选用木材:杉木; 方木弹性模量E(N/mm):9000.000; 方木抗压强度设计值fv(N/mm2):11.000;

2

7、立柱圆木参数

立柱圆木选用木材:杉木; 圆木弹性模量E(N/mm2):9000.000; 圆木抗压强度设计值fv(N/mm2):10.000;

二、模板底支撑方木的验算:

本工程模板板底采用方木作为支撑,方木按照简支梁计算;方木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b×h2/6 = 4.000×6.0002 = 144.000 cm3; I = b×h3/12 = 4.000×6.0003/12 = 72.000 cm4;

木楞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线荷载(kN/m): q1 = 25.000×0.120×0.300 = 0.900 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 0.350×0.300 = 0.105 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kN): p1 = 2.000×1.000×0.300 = 0.600 kN;

2、抗弯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之和, 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1.2×(q1+q2 ) = 1.2×(0.900+0.105) = 1.206 kN/m; 集中荷载 P = 1.4×p1 = 1.4×0.600 = 0.840 kN;

最大弯距 M = P×l/4+q×l2/8 = 0.840×1.200/4+1.206×1.2002/8= 0.469 kN; 最大支座力 N = P/2+q×l/2 = 0.840+1.206×1.200/2 = 1.144 kN ; 截面应力

σ = M/W = 0.469/0.144 = 3.258 N/mm2;

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3.258N/mm2,小于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11.000N/mm2,满足要求!

3、抗剪强度验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下式:

其中最大剪力:V = 1.206×1.200/2+0.840/2 = 1.144 kN;

截面受剪应力计算值:T = 3×1.144×103/(2×40.000×60.000) = 0.715 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fv] = 1.400 N/mm2;

方木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为0.715N/mm2,小于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1.400N/mm2,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按规范规定,挠度验算取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q1+q2 = 0.900+0.105 = 1.005 kN/m; 集中荷载 p = 0.600 kN

最大变形 ω = 5×1.005×1.200×1012/(384×9000.000×72.000×104) +0.600×1.200×109/(48×9000.000×72.000×104) = 4.191 mm;

方木的最大挠度为4.191mm,小于最大容许挠度4.800mm,满足要求!

三、帽木验算:

支撑帽木按照集中以及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两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 = 1.206×1.200+0.840 = 2.287 kN; 均布荷载q取帽木自重:q = 1.200×0.060×0.080×3870.000 = 22.291 kN; 截面抵抗矩:W = b×h2/6 = 6.000×8.0002/6 = 64.000 cm3; 截面惯性矩:I = b×h3/12= 6.000×8.0003/12 = 256.000 cm4;

帽木受力计算简图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帽木剪力图(kN)

帽木弯矩图(kN.m)

帽木变形图(kN)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各支座对支撑梁的支撑反力由左至右分别为: R[1] = 4.918 kN; R[2] = 3.087 kN; R[3] = 4.918 kN;

最大弯矩 Mmax = 0.240 kN.m; 最大变形 ωmax = 0.011 mm; 最大剪力 Vmax = 4.918 kN; 截面应力 σ = 0.050 N/mm2。

帽木的最大应力为 0.050 N/mm2,小于帽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1.000 N/mm2,满足要求!

帽木的最大挠度为 0.011 mm,小于帽木的最大容许挠度 4.800 mm,满足要求!

四、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轴力)计算: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木顶撑的自重(kN):

NG1 = {1.200×0.060×0.080+[(1.200/2)2+0.6002]1/2×2×0.030×0.040+2.800×0.080×0.100}×3870.000= 0.118 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50×1.200×1.200 = 0.504 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5.000×0.120×1.200×1.200 = 4.320 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0.118+0.504+4.320 = 4.942 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2.000×1.200×1.200 = 2.880 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1.4NQ = 1.2×4.942+1.4×2.880 = 9.962 kN;

五、立柱的稳定性验算:

稳定性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 -- 作用在立柱上的轴力 σ --立柱受压应力计算值; fc --立柱抗压强度设计值; A0--立柱截面的计算面积;

A0 = π×(80.000/2)2 = 5026.548 mm2

φ--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结果确定; 轴心受压稳定系数按下式计算:

i--立杆的回转半径,i = 80.000/4 = 20.000 mm;

l0-- 立杆的计算长度,l0 = 2800.000-600.000 = 2200.000 mm; λ= 2200.000/20.000 = 110.000; φ =2800/(110.000)2) = 0.231; 经计算得到:

σ = 9962.495/(0.231×5026.548) = 8.565 N/mm2;

根据规范规定,用于施工和维修时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应乘1.2调整系 数:

[f] = 1.2×10.000 = 12.000 N/mm2;

木顶支撑立柱受压应力计算值为8.565N/mm2,小于木顶支撑立柱抗压强度设计值 12.000N/mm2,满足要求!

六、斜撑(轴力)计算:

木顶撑斜撑的轴力RDi按下式计算: RDi=RCi/sinαi 其中 RCi -斜撑对帽木的支座反力; RDi -斜撑的轴力; αi -斜撑与帽木的夹角。

sinαi = sin{90-arctan[(1.200/2)/0.600]} = 0.949; 斜撑的轴力:RDi=RCi/sinαi= 4.918/ 0.949= 5.182 kN

七、斜撑稳定性验算:

稳定性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 -- 作用在木斜撑的轴力,5.182 kN σ --木斜撑受压应力计算值;

fc --木斜撑抗压强度设计值;11.000 N/mm2 A0--木斜撑截面的计算面积;

A0 = 30.000×40.000 = 1200.000 mm2; φ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λ=l0/i结果确定; 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按下式计算:

i --木斜撑的回转半径,i = 0.289×40.000 = 11.560 mm;

l0-- 木斜撑的计算长度,l0 = [(1200.000/2)2+600.0002]0.5 = 848.528 mm; λ = 848.528/11.560 = 73.402; φ =1/(1+(73.402/80)2) = 0.543; 经计算得到:

σ = 5182.061/(0.543×1200.000) = 7.954 N/mm 2;

根据规范规定,用于施工和维修时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应乘1.2调整系数; [f] = 1.2×11.000 = 13.200 N/mm2;

木顶支撑斜撑受压应力计算值为7.954 N/mm2,小于木顶支撑斜撑抗压强度设计值13.200N/mm2,满足要求!

八、楼板强度的验算:

1. 楼板强度计算说明

验算楼板强度时按照最不利情况考虑,楼板的跨度取4.0M,楼板承受的荷载按照线荷载均布考虑。

宽度范围内配置Ⅱ级钢筋,配置面积As=1440 mm2,fy=300 N/mm2。 板的截面尺寸为 b×h=4500mm×120mm,截面有效高度 ho=100 mm。

按照楼板每8天浇筑一层,所以需要验算8天、16天、24天...的 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荷载要求,其计算简图如下:

2.验算楼板混凝土8天的强度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

楼板计算长边4.5m,短边为4.0 m;

楼板计算跨度范围内设4×4排脚手架,将其荷载转换为计算宽度内均布荷载。 第2层楼板所需承受的荷载为

q = 2× 1.2 × ( 0.350 + 25.000×0.120 ) + 1× 1.2 × ( 0.118×4×4/4.000/4.500 ) +

1.4 ×(2.000) = 10.970 kN/m;

单元板带所承受均布荷载 q = 4.500×10.966 = 49.347 kN/m; 板带所需承担的最大弯矩按照四边固接双向板计算 Mmax = 0.0596×49.350×4.0002 = 47.057 kN.m;

因平均气温为25℃,查《施工手册》温度、龄期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曲线

得到8天龄期混凝土强度达到62.400%,C35混凝土强度在8天龄期近似等效为C21.840。 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cm=10.446N/mm2; 则可以得到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

ξ= As× fy/ ( b × ho × fcm ) = 1440.000×300.000 / ( 4500.000×100.000×10.446 )= 0.092 查表得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计算系数为: αs = 0.088 此时楼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

M1 = αs× b× ho2×fcm = 0.088×4500.000×100.0002×10.446×10-6 = 41.257 kN.m; 结论:由于 ∑Mi = M1+M2=41.257 <= Mmax= 47.057 所以第8天楼板强度尚不足以承受上面楼层传递下来的荷载。 第2层以下的模板支撑必须保留。

2

3.验算楼板混凝土16天的强度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

楼板计算长边4.5m,短边为4.0 m;

楼板计算跨度范围内设4×4排脚手架,将其荷载转换为计算宽度内均布荷载。 第3层楼板所需承受的荷载为

q = 3× 1.2 × ( 0.350 + 25.000×0.120 ) + 2× 1.2 × ( 0.118×4×4/4.000/4.500 ) + 1.4 ×(2.000) = 15.110 kN/m2;

单元板带所承受均布荷载 q = 4.500×15.112 = 68.004 kN/m; 板带所需承担的最大弯矩按照四边固接双向板计算 Mmax = 0.0596×68.000×4.0002 = 64.848 kN.m;

因平均气温为25℃,查《施工手册》温度、龄期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曲线

得到16天龄期混凝土强度达到83.210%,C35混凝土强度在16天龄期近似等效为C29.120。

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cm=13.878N/mm; 则可以得到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

ξ= As× fy/ ( b × ho × fcm ) = 1440.000×300.000 / ( 4500.000×100.000×13.878 )= 0.069 查表得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计算系数为:αs = 0.067 此时楼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

M2 = αs× b× ho2×fcm = 0.067×4500.000×100.0002×13.878×10-6 = 41.605 kN.m; 结论:由于 ∑Mi =M1+M2= 82.862 > Mmax= 64.848 所以第16天楼板强度足以承受以上楼层传递下来的荷载。 模板支持可以拆除。

2

模板支撑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节 编制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二节 模板方案选择

本工程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 2、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

4、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 5、综合以上几点,模板及模板支架的搭设,还必须符合JCJ59-99检查标准要求,要符合省文明标化工地的有关标准。

6、结合以上模板及模板支架设计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以往

的施工经验,决定采用以下1种模板及其支架方案: 木支撑模板。

第三节 材料选择

按清水混凝土的要求进行模板设计,在模板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表面光洁度,阴阳角模板统一整齐。 墙模板 分段一

采用18mm厚竹胶合板,木方和钢管作楞,配套穿墙螺栓M14使用。竖向内楞采用60×80 木方,水平外楞采用圆钢管48×3.0。加固通过在双钢管处打孔拉结穿墙螺栓,。斜撑采用钢管+U型托。外墙和临空墙螺栓采用止水螺栓,内墙采用普通可回收螺栓。

第四节 模板安装

1、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

竖向结构钢筋等隐蔽工程验收完毕、施工缝处理完毕后准备模板安装。安装柱模前,要清除杂物,焊接或修整模板的定位预埋件,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抹好模板下的找平砂浆。

2、±0.000以下模板安装要求

(1)底板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垫层施工完毕后进行底板模板安装,底板侧模全部采用砖模,沿底板边线外延50mm砌筑240mm厚砖墙,高度二底板厚+450mm,在底板厚度范围内砌筑永久性保护墙,砂浆采用1:3水泥砂浆,上面450nnn部分砌筑临时性保护墙,用混合砂浆砌筑,砖墙内侧抹20mm厚1:3水泥砂浆。

积水坑、电梯井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按坑大小加工成定型模板。模板固定要牢固,并用钢丝绳将模板拉在底板钢筋上,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上浮。 (2)墙体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①模板安装顺序

模板定位、垂直度调整→模板加固→验收→混凝土浇筑→拆模 ②技术要点

安装墙模前,要对墙体接茬处凿毛,用空压机清除墙体内的杂物,做好测量放线工作。

为防止墙体模板根部出现漏浆\"烂根\"现象,墙模安装前,在底板上根据放线尺寸贴海绵条,做到平整、准确、粘结牢固并注意穿墙螺栓的安装质量。

3、±0.000以上模板安装要求

(1)墙体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①模板安装顺序

模板定位、垂直度调整→模板加固→验收→混凝土浇筑→拆模 ②技术要点

筒体模板支模均为双面支模,采用对拉螺栓固定,螺栓孔采用锥形堵头防止漏浆。简体随层高变化墙厚变化,采用改变阴阳角模及B板(丁字板)尺寸调整配模。

4、模板组拼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两板接头处要加设卡子,以防漏浆,拼装完成后用钢丝把模板和竖向钢管绑扎牢固,以保持模板的整体性。拼装的精度要求如下: 1、两块模板之间拼缝 ≤1 2、相邻模板之间高低差 ≤1 3、模板平整度 ≤2 4、模板平面尺寸偏差 ±3

5、模板定位

当底板或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具有一定强度(≥1.2MPa),即用手按不松软、无痕迹,方可上人开始进行轴线投测。根据轴线位置放出墙柱截面位置尺寸线、模板500 控制线,以便于墙模板的安装和校正。当墙混凝土浇筑完毕,模板拆除以后,开始引测楼层500mm 标高控制线,并根据该500mm 线将板底的控制线直接引测到墙上。

首先根据楼面轴线测量孔引测建筑物的主轴线的控制线,并以该控制线为起点,引出每道墙轴线,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三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6、模板的支设

模板支设前用空压机将楼面清理干净。不得有积水、杂物,并将施工缝表面浮浆剔除,

用水冲净。所有内侧模板必须刷油性脱模剂。

第五节 模板拆除

1、模板拆除根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指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百分率后,由技术人员发放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模。

2、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如下要求。在拆除侧模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1.2MPa(依据拆模试块强度而定),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混凝土的底模,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下表规定后方可拆除。

3、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 (1)墙模板拆除

墙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坏时方能拆除,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外墙后内墙,先拆外墙外侧模板,再拆除内侧模板,先模板后角模。拆墙模板时,首先拆下穿墙螺栓,再松开地脚螺栓,使模板向后倾斜与墙体脱开。不得在墙上撬模板,或用大锤砸模板,保证拆模时不晃动混凝土墙体,尤其拆门窗阴阳角模时不能用大锤砸模板。门窗洞口模板在墙体模板拆除结束后拆除,先松动四周固定用的角钢,再将各面模板轻轻振出拆除,严禁直接用撬棍从混凝土与模板接缝位置撬动洞口模板,以防止拆除时洞口的阳角被损坏,跨度大于1m 的洞口拆模后要加设临时支撑。 (2) 楼板模板拆除

楼板模板拆除时,先调节顶部支撑头,使其向下移动,达到模板与楼板分离的要求,保留养护支撑及其上的养护木方或养护模板,其余模板均落在满堂脚手架上。拆除板模板时要保留板的养护支撑。

4、模板拆除吊至存放地点时,模板保持平放,然后用铲刀、湿布进行清理。支模前刷脱模剂。模板有损坏的地方及时进行修理,以保证使用质量。

5、模板拆除后,及时进行板面清理,涂刷隔离剂,防止粘结灰浆。

第六节 模板技术措施

1、进场模板质量标准

模板要求:

(1)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通过收存、检查进场木胶合板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来检验)。

(2)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

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不得有板边缺损、起毛。每平方米单板脱胶不大于0.001m2 。每平方米污染面积不大于0.005m2 (3)规格尺寸标准

厚度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20mm 处,长短边分别测3 点、1 点,取8 点平均值;各测点与平均值差为偏差。长、宽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100mm 处分别测量每张板长、宽各2点,取平均值。对角线差检测方法:用钢卷尺测量两对角线之差。翘曲度检测方法:用钢直尺量对角线长度,并用楔形塞尺(或钢卷尺)量钢直尺与板面间最大弦高,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为翘曲度。

2、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及相关规范要求。即\"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1)主控项目

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2) 一般项目

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

净;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2)对跨度不小于4m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要求起拱。

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 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 间。)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附表1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 件;

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3)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1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1:(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试验值。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4)模板垂直度控制

1)对模板垂直度严格控制,在模板安装就位前,必须对每一块模板线进行复测,无误后,方可模板安装。

2)模板拼装配合,工长及质检员逐一检查模板垂直度,确保垂直度不超过3mm,平整度不超过2mm;

3)模板就位前,检查顶模棍位置、间距是否满足要求。 (5)顶板模板标高控制

每层顶板抄测标高控制点,测量抄出混凝土墙上的500线,根据层高2800mm及板厚,沿墙周边弹出顶板模板的底标高线。 (6)模板的变形控制

1)墙模支设前,竖向梯子筋上,焊接顶模棍(墙厚每边减少1mm)。

2)浇筑混凝土时,做分层尺竿,并配好照明,分层浇筑,层高控制在500以内,严防振捣不实或过振,使模板变形。 3)门窗洞口处对称下混凝土;

4)模板支立后,拉水平、竖向通线,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易观察模板变形,跑位; 5)浇筑前认真检查螺栓、顶撑及斜撑是否松动; 6)模板支立完毕后,禁止模板与脚手架拉结。 (7)模板的拼缝、接头

模板拼缝、接头不密实时,用塑料密封条堵塞;钢模板如发生变形时,及时修整。 (8)窗洞口模板

在窗台模板下口中间留置2个排气孔,以防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窝气,造成混凝土浇筑不密实。

(9)清扫口的留置

楼梯模板清扫口留在平台梁下口,清扫口50×100 洞,以便用空压机清扫模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后,用木胶合板背订木方固定。

(10)跨度小于4m 不考虑,4~6m 的板起拱10mm;跨度大于6m 的板起拱15mm。 (11)与安装配合

合模前与钢筋、水、电安装等工种协调配合,合模通知书发放后方可合模。 (12)混凝土浇筑时,所有墙板全长、全高拉通线,边浇筑边校正墙板垂直度,每次浇筑时,均派专人专职检查模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3)为提高模板周转、安装效率,事先按工程轴线位置、尺寸将模板编号,以便定位使用。拆除后的模板按编号整理、堆放。安装操作人员应采取定段、定编号负责制。

3、其他注意事项

在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上中,严格按照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施工,另外对于一些质量通病制定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以保证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严格执行交底制度,操作前必须有单项的施工方案和给施工队伍的书面形式的技术交底。 (1)胶合板选统一规格,面板平整光洁、防水性能好的。

(2)进场木方先压刨平直统一尺寸,并码放整齐,木方下口要垫平。 (3)模板配板后四边弹线刨平,以保证墙体、柱子、楼板阳角顺直。

(4)墙模板安装基层找平,并粘贴海绵条,模板下端与事先做好的定位基准靠紧,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和防止模板底部漏浆,在外墙继续安装模板前,要设置模板支撑垫带,并校正其平直。

(5)墙模板的对拉螺栓孔平直相对,穿插螺栓不得斜拉硬顶。内墙穿墙螺栓套硬塑料管,塑料管长度比墙厚少2~3mm。

(6)门窗洞口模板制作尺寸要求准确,校正阳角方正后加固,固定,对角用木条拉上以防止变形。

(7)支柱所设的水平撑与剪刀撑,按构造与整体稳定性布置。

4、脱模剂及模板堆放、维修

(1)木胶合板选择水性脱模剂,在安装前将脱膜剂刷上,防止过早刷上后被雨水冲洗掉。钢模板用油性脱模剂,机油:柴油=2:8。

(2)模板贮存时,其上要有遮蔽,其下垫有垫木。垫木间距要适当,避免模板变形或损伤。

(3)装卸模板时轻装轻卸,严禁抛掷,并防止碰撞,损坏模板。周转模板分类清理、堆放。

(4)拆下的模板,如发现翘曲,变形,及时进行修理。破损的板面及时进行修补。

第七节 安全、环保文明施工措施

(1)拆模时操作人员必须挂好、系好安全带。

(2)支模前必须搭好相关脚手架(见本工程脚手架方案及相关方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等)。

(3)在拆墙模前不准将脚手架拆除,用塔吊拆时与起重工配合;拆除顶板模板前划定安全区域和安全通道,将非安全通道用钢管、安全网封闭,挂\"禁止通行\"安全标志,操作人员不得在此区域,必须在铺好跳板的操作架上操作。

(4)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经常检查支设模板吊钩、斜支撑及平台连接处螺栓是否松动,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

(5)木工机械必须严格使用倒顺开关和专用开关箱,一次线不得超过3m,外壳接保护零线,且绝缘良好。电锯和电刨必须接用漏电保护器,锯片不得有裂纹(使用前检查,使用中随时检查);且电锯必须具备皮带防护罩、锯片防护罩、分料器和护手装置。使用木工多用机械时严禁电锯和电刨同时使用;使用木工机械严禁戴手套;长度小于50cm 或厚度大于锯片半径的木料严禁使用电锯;两人操作时相互配合,不得硬拉硬拽;机械停用时断电加锁。

(6)用塔吊吊运模板时,必须由起重工指挥,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模板安装就位前需有缆绳牵拉,防止模板旋转不善撞伤人;垂直吊运必须采取两个以上的吊点,且必须使用卡环吊运。不允许一次吊运二块模板

(7)钢模板堆放时,使模板向下倾斜30°,不得将模板堆放在施工层上,防止模板在风荷载下倾覆。

(8)大模板堆放场地要求硬化、平整、有围护,阴阳角模架设小围护架放置。安装就位后,要采取防止触电保护措施,将大模板加以串联,并同避雷网接通,防止漏电伤人。 (9)在电梯间进行模板施工作业时,必须层层搭设安全防护平台。因混凝土侧力既受温度影响,又受浇筑速度影响,因此当夏季施工温度较高时,可适当增大混凝土浇筑速度,秋冬季施工温度降低混凝土浇筑速度也要适当降低。当T=15℃时,混凝土浇筑速度不大于2m3/h。

(10)环保与文明施工

夜间22:00~6:00 之间现场停止模板加工和其他模板作业。现场模板加工垃圾及时清理,并存放进指定垃圾站。做到工完场清。整个模板堆放场地与施工现场要达到整齐有序、干净无污染、低噪声、低扬尘、低能耗的整体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