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班音乐游戏《三只猴子》

大班音乐游戏《三只猴子》

来源:好走旅游网
大班音乐游戏:《三只猴子》

大班音乐游戏:《三只猴子》

《三只猴子》这是一节大班音乐游戏活动。它是一个既简单、有趣又富含教育意义的游戏活动。幽默、诙谐、动听的音乐深受幼儿喜欢。它表现了三只小猴子在床上跳以及摔跟头的情形,这种情形与幼儿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生活中许多孩子也在床上跳过,而且非常喜欢在床上跳,但在实际中他们会受到各方面的因素而受到限制,而通过这个活动恰恰就可以满足幼儿的愿望,抒发幼儿的这种情感需要。其次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而《三只猴子》这个音乐游戏不仅能让幼儿感受音乐本身的旋律节奏美,更能在游戏化的情节中反映幼儿自己的生活情境和情感需要,最后通过这个游戏也让幼儿明白在床上跳是一件很开心、快乐的事但同时也是一件危险的事!不能在床上乱跳! 【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理解记忆歌词,学唱歌曲《三只猴子》。

2.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3.有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高的地方乱跳。 二、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 1.课件。 2.三只猴子头饰。 3.三只猴子,猴妈妈手偶。 4.歌曲节奏谱,图谱。

1

5.创可贴若干。

知识经验准备:有学过十六分音符的歌曲。 情 境 创 设:猴子的家。

三、活动重难点:唱好歌曲里的十六分音符。 四、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以歌曲旋律律动入室。

师:“老师今天带你们去小猴家做客,我们一起听着好听的音乐,配上漂亮的动作出发吧!”

(这个环节老师以去小猴家做客引入,配上活泼动听的旋律,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乐趣)

2.幼儿练声:“小猴妈妈呀,为什么生气?”

师:“我们都是文明的小【大班美术教案 ///daban/meishu/】 客人,先敲敲门,猴妈妈来开门了,为什么猴妈妈这么的生气呀?(提问2个幼儿)。我们 一起用自然好听的歌声来问问猴妈妈吧!”练声C——E调

幼儿练声“小猴妈妈呀 为什么生气?”

(出示小猴妈妈生气的图,自然过渡到练声“小猴妈妈呀,为什么生气?”也为下面的活动设下悬念。)

(二)演示课件,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

1.猴妈妈到底为什么生气?我们一起去它的房间里看看就知道了。 2.出示课件,教师以故事的形式生动地讲述歌曲内容。

(教师结合形象的课件,把歌词内容串成一个故事,通过故事理解歌词内容。)

提问:猴妈妈有几个猴宝宝?猴宝宝们都在做什么?猴妈妈为什么生

2

气?

小结:原来,猴妈妈是因为三只猴子很调皮,把家里的小床当成了蹦蹦床,在床上乱蹦乱跳,让猴妈妈生气了! (三)学唱歌曲。

1.结合图谱,完整欣赏《三只猴子》。

师:“老师把猴妈妈家里发生的这些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请小朋友们认真听一听,等下请你来说说听后感觉怎么样? 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后感觉怎么样?

2.小结:这是一首幽默、有趣的歌曲,所以心情也会跟着变得轻松与快乐。

想不想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呢?

(这首歌曲有四段歌词,通过图谱更能准确地分辨出每段歌曲的旋律,如前三段比较欢快,第四段就比较缓慢。) 3.结合图谱跟唱一遍。

师:“那就让我们看着图谱,轻轻的跟着唱,看看你记住了那句?哪些你觉得有困难需要大家帮忙的?

(这个环节通过幼儿自己的乐感及对歌曲的感知,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解决难点,练习唱好十六分音符。

(十六分音符是本活动的重难点,在解决这一难点时,老师通过拍手,跺脚,及幼儿提出的各种方式多次练习十六分音符。)

全班齐唱,要求唱好十六分音符,尽量用不一样的表情表现猴妈妈和小猴子。

(解决了重难点,孩子们就可以尽量表演出歌曲里不同角色的不同表情。)

3

4.结合多媒体,借助手偶表演,感受音乐的诙谐、幽默的情趣。 师:“小朋友们唱得真好,你们看,谁来了?小猴子,它们在后面听到了这么优美动听的歌声,也跑出来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唱,我们欢迎吧!”

(这个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教师借助手偶表演,既能更好的掌握歌词内容,又能锻炼小肌肉的灵活性。)

5.分组表演,进行安全教育:不能站在高高的地方跳,要保护自己。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喜欢蹦跳,学了这首歌曲,通过这个环节结合安全教育,告诉幼儿不能在高高的地方跳,容易出危险。)

师:“唱得真好,给自己鼓鼓掌。学了这首歌曲,我们知道了不能站在高高的地方跳,要保护自己。现在我们来分组扮演三只猴子,当唱到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的时候就请这组的小朋友坐下用手摸着头不动,其他组的继续表演,直到歌曲结束。 (三)游戏:《三只猴子》。 1.出示创可贴交代游戏规则。

请三个幼儿带上头饰表演三只猴子,其他幼儿当猴妈妈。

师:“瞧,老师今天还为你们准备了什么呢?(创可贴),创可贴是受伤时要用的。我邀请三个小朋友有节奏的模仿歌曲中的猴子跳,其他的小朋友帮他们唱歌,也扮演猴妈妈,当唱到摔了一个包时,其中的一只猴子要做出摔倒的动作,老师就把“创可贴”贴在他的额头上,受伤的这只猴子就要去医院休息,没有贴创可贴的小猴子继续表演,直到歌曲解束。

2.集体游戏,以“开火车去医院看望小猴子”的口吻,自然结束。 (游戏环节把活动再次推向高潮,也发展了孩子们的表演能力。) 反思: 在以往的音乐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用非

4

常传统的方法教幼儿,大多数是以跟唱为主,却忽略了幼儿的兴趣。在今天的活动中,从引题欣赏歌曲、表演到结束,整个过程中,老师都在用自己的歌声,感染着小朋友,小朋友也就自然而然地跟着唱了起来。看到这个活动方式新颖,决定学以致用。在活动过程中增加激励性语言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用简单而又体现小猴角色行为肢体动作表现歌曲让整个活动首尾呼应。小猴子活泼可爱的形象、在游戏中学习歌曲的过程,一定能让孩子们感到歌唱的快乐,从而萌发出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一节课下来,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玩得开心。看来在任何一个教学活动中,我们都要以幼儿的发展为主体,从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年龄特点发展为目的,挖掘领域的特征,切透教材,精心准备每个环节,正如纲要中所提到: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那样才能够使活动效果更佳。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随着活动的进程,引发兴趣——故事理解歌词——学习唱歌曲——手偶表演——分组表演——集体游戏,幼儿自然地融入其中,边游戏边学唱歌曲。活动结束时,歌曲也基本学会了。和传统的歌唱教学相比较,这样的教法不带任何灌输性质,重视的是幼儿音乐情趣的培养,并且在活动中幼儿也有自由协商、充分想象的空间。同时通过小猴的这种行为,让幼儿真切地领悟到后果,潜移默化地教育了他们,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