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邢爱连
学习目标
教学这篇课文要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难点: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1页
.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积累的名言警句以及给自己的启发。
2. 同学们积累的名言也好警句也好,都告诉了我们一个真实的道理被实践证明确实是正确的,它起名叫真理。昨天老师还送给大家一条真理,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文中有段话,向我们详细地解说了这个观点,浏览课文以最快的速度找到。
(2)请同学仔仔细细的读这段话。看你读懂了什么。
(3)说说“司空见惯”的意思,生活中有哪些司空见惯的现象。
(3)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的含义是:发现的问题,不断的追问
!含义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
(4)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5)由问号变成感叹号,这两个看似简单的符号变换,却被我们的作者叶永烈用它形象地向我们
2页
.
阐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我相信,现在你们对这段话一定有了更深刻地理解,也一定能读好这段话。
你来试一试?(随机:我听出了“不断发问”的重要性,我听出了你在向大家强调“追根求源”;你读得很坚定,因为你坚信在我们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真理便诞生了)
让我们将这段话送给那些仍在寻找真理的人们,为他们加油打气,齐读!
三、精读事例,找出规律
1、我们昨天初步明白了课文用哪三个事例来证明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的。谁来简要说说
交流反馈
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试验,终于发现了酸碱试纸。
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球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球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
2、为了让我们的思路更清晰,我们用小标题概括这三件事: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板书到黑板上)
3页
.
3、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三事例,然后 看看这三个事例在写法上、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
(1)都是从细小的,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
A.能就这三件事,具体地说一说吗?
B.他们从这些现象中提出了什么问题呢?请用横线画出他们提出的问题。
(让我们跟随着……一起发问,一起思考,齐读发问的句子)
(2)三个人都善于独立思考,锲而不舍
有了问题,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请用波浪线画出他们的行动。(跟随着……一起探索,一起研究,齐读反复研究的句子)。
(3)写法相同:发现问题 反复研究 得出结论
(4)都证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
如果你是波义耳,在不断发问并进行许多的实验之后,发明了石蕊试纸,你也一定会赞同作者的观点,也一定会自豪地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如果你是奥地利医生,在带着一连串的问题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观察之后,发现睡觉时人的眼珠转动与做梦有关,你一定会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学习了这么多科学家的事例之后,我们也一定会坚定地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4页
.
四、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1、 作者用了三个事例来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这个观点可以用一个吗?很有说服力,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谁再来说说。这些事例都可以真名这一观点让我们理直气壮的再来读读这个观点。
2.学到这里,让我们思考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发现真理,难吗?默读6、7、8自然段找到答案。
(生答:科学真理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它并不神秘;科学发现也并不容易,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给那些“有准备”“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人。”)
四、随文练笔
作者运用三个具体事实说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观点。我们也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一次小练笔,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团结就是力量”
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