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静电存在于周围的一切物体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 生物 )和( 非生物 )。 1-1.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 正电荷 )和(负电荷 )。
1-1.带同种电的物体靠近时会互相(排斥 ),带异种电的物体靠近时会互相(吸引 )。 1-1.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电源 )和 ( 电路 )。 1-1.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 电路 )。 1-2.小灯泡的构造:
1-2.在下图中各添上一根导线,使小灯泡发亮,并用红笔画出电流的路径。
1-2.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的(电源 )。有铜帽的一端是( 正 极),有锌壳的一端是( 负 极)。电从电池的一端( 正 极)流出来,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 负 极)。 1-2.要使小灯泡发亮的连接方式是:电流经过( 灯丝),形成( 通路),灯泡就会发光。 1-2. 日常使用的电有( 交流电 )和( 干电池电 )两种。
1-2.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 220 V )交流电,5500V以上的高压电也是一种交流电,这两种电都有触电危险。干电池里( 1.5 V)的电是没有触电危险的。 1-3.电路连接有( 串联 )和( 并联 )两种方法。
这是( 串 联)电路。
我在实验中用了( 3 )根导线、( 1 )节电池使( 2 )个小灯泡同时发亮。和下面的电路相比,这个电路中的小灯泡要( 暗 )。
这是( 并 联 )电路。
我在实验中用了( 4 )根导线、( 1 )节电池使( 2 )个小灯泡同时发亮。和上面的电路相比,这个电路中的小灯泡要( 亮 )。 1-3. 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我们家里的照
明电路通常是用( 并联 )的方法连接的。
1-4.如果一个电路组装好了,小电灯却不亮,原因可能是:( 小灯泡坏 )、(电池没电了)、(电线 断了)、(开关 松了)、(连接点接触不良)等。 1-4.组装一个“电路检测器”需要的材料有:( 1个小灯泡)、( 1 节电池)、( 3 根导线)。
1-4.如果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 电路检测器 )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 替换法 )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在检测之间我们一般先要取下(电池)。
1-5.像铜丝那样( 容易让电流通过 )的物体,称为( 导体 ),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 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称为( 绝缘体 )。
1-6.( 开关 )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1-7.电池和灯泡都可以串联和并联。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 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资料库:电有不同的种类:根据电的形成可以把电分为( 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 )三大类;根据点的危险程度可以把电分为( 没有触电危险的电 、有触电危险的电 )两大类。
第二单元 《新的生命》
1. 像油菜花一样由( 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四部分组成的花叫( 完全花 )。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 不完全花 )。
2. 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叫( 雄花 )。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叫( 雌花 )。 3. 雄花和雌花是不完全花,也是(单性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两性花)。 4. 植物的花担负着( 产生种子、繁殖新生命 )的任务。
5. 雄蕊可以分为( 花药 、 花丝 )两部分,花药里面含有很多( 花粉 )。 6. 雌蕊可以分为( 柱头 、花柱 、子房 )三部分。
7. 植物散播种子的方法有:借助果实裂开时产生的(弹力传播)、(动物传播)、(风力传播)、(水力传播 )等。 8. 蚕豆种子是由( 种皮 )和( 胚 )构成的。
9. 植物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 胚 )。胚包括( 胚根、胚芽、子叶 )。 10. 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外界条件。
11. 植物的花蕊份雄蕊和雌蕊。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 胚珠长成种子,子房长成果实 )。
12. 许多动物分为雄性和雌性,雌性动物产的(卵)只有和雄性动物的(精子)结合后,才能发育成新的生命。 13. 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 卵生 )。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做( 卵生动物 )。 像猫、狗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 胎生 )。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做( 胎生动物 )。
第三单元 《食物》
1. 食物中所含的营养通常分为(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 )。 2. 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把食物分为( 植物类食物、动物类食物 )。 3. 蛋白质 是构成人体( 肌肉、内脏、头发、指甲 和 血液 )的主要成分。 4. 脂肪 和 糖类是人体 ( 能量 )的主要来源。 5. 维生素 和 矿物质 有( 调节身体机能 )的作用。
6. 食物在白纸上檫或压后留下油迹,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 脂肪 )。 7. 食物上滴上碘酒后变成蓝色,说明含有糖类( 淀粉 )。
8. 食物燃烧后,有一种像烧焦了头发的焦臭味,说明里面含有( 蛋白质 )。
9. 膳食营养原则有:( 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每日都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每日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定时进餐,少吃零食,不要挑食 )等。
10. 食物的腐败变质是( 微生物 )引起的。
11. 霉菌的生长需要获取( 营养 )和 ( 适宜的生长环境 ),即需要一定的( 空气、水分和 温度 )等条件。 12. 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我们可以用( 冷冻、干燥、腌制、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 )等方法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更好地储存食物。
13. 影响保质期的长短的因素主要有:( 食品的特点、包装保存的方法、食品的不同配料 )等。
第四单元 《岩石和矿物》
1. (岩石)是地球上重要的组成部分。
2. 根据岩石的成因,可以把岩石分为(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三类。 3.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如:(花岗岩)。
4. 沉积岩是在水中形成的,如:( 砂岩 、 页岩 、砾岩 、石灰岩 )。 5. 变质岩是岩石受到一定的压力和高温而发生变化形成的,如:(板岩、大理岩) 6. 在岩石中可以看到古代生物的的遗体或遗迹,这些叫做( 化石 )。 7. 岩石一般是由一种或几种( 矿物 )组成的。
8.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的( 颜色、条痕、软硬、透明度、光泽、形状 )等方法来研究矿物。
9. 花岗岩是由( 石英、长石、云母 )组成的。这三种矿物中最硬的是( 石英 ),最软的是( 云母 ) 10. 要想知道矿物的硬度,我们可以采用( 指甲、铜钥匙、小刀 )刻划的方法来判断。
11. 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 金刚石 ),可以用来( 划玻璃 )。硬度最小的是( 石墨 ),可以用来制作( 铅笔芯 )
12. 研究矿物软硬具体做法是:先比较指甲、铜钥匙、小刀的硬度,再用它们作为标准,分别去刻划矿物,最后判断矿物的软硬 。
13. 研究矿物的硬度时,可以分成以下几个等级: 软-----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
较软--------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 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 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划出痕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