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案例反思】高二化学《1-2 烷烃的命名》教学反思

来源:好走旅游网


【案例反思】高二化学《1-2 烷烃的命名》

教学反思

一、较好的方面

1.复习烷基、烃基的概念和特点,温故知新。 2.利用新冠病毒命名视频在知识点间进行过渡,思维跳跃小,教学结构紧凑。

3.教学目标比较明确。

(1)充分组织讨论交流,学生参与积极。

(2)重点教学内容是烷烃的系统命名法,从四个层级讨论,全面系统,由易到难,深入透彻。

(3)通过对烷烃系统命名的学习,了解怎么给烷烃命名。

4.教学内容准确、全面、系统,且主次分明。 5.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利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图片和事例,结合学生已有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兴趣。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设计的不够完美,导致最后学生活动没有进行,在非重点知识点上,速度偏快。因为本节课的思维容量较大,个别理论基础知识不扎实、实验能力差的学生可能会感到学习困难。

2.练习量偏少,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预设没有到位。 三、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深入学习新课标理念,自觉按照相关要求,认真进行教育教学。

2.研究考纲和教材,仔细备课,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3.钻研教法,充分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和缺点,针对不同内容,灵活运用。

4.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文化水平,加强学习,关心时事,关注生活,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在内容上书本与社会结合。

5.勤于总结,善于反思,乐于交流,敢于表达,虚心学习,追求进步。

教学设计《烷烃的命名》 一、教材分析

《烷烃的命名》是选择性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课时2的内容。有机化合物结构复杂,种类繁多,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为了使每一种有机化合物有对应一个名称,所以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每一种有机化合物进行命名。这是高中化学中唯一较系统地学习的有机物的命名方法,通过命名来区别不同物质,更重要的是利用命名来反映物质内部结构的特殊性和分子组成中的数量关系。同时,还可以从有机物名称了解物质结构,从而可以初步推断物质的大致性质。

这一节的内容可以说是学生今后学习有机物知识的必要环节。因此在学习系统命名法时,首先要使学生了解掌握命名法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烷烃的习惯命名法以及系统命名法。 (2)能根据结构式写出名称并能根据命名写出结构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练习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2)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

(3)通过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创造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比较、归纳、动手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烷烃命名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对规律的理解与欣赏;

(2)从命名编号的有序性,使学生有序思维(即思维的有序性),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难点:命名与结构式间的关系,系统命名法的几个原则(长、多、近、简、小等)

四、学情分析:

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下列知识基础: 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有机物的分类、碳原子的结构特征以及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与书写,知道了有机物同分异构现象的原因。

2.学习方法方面:对同分异构现象的拼插,使学生对重复同分异构体的辨别有了一定的经验,掌握了一定的归纳方法。

烷烃的系统命名比较容易掌握,在充分掌握这个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命名。

五、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归纳能力的培养,烷烃的系统命名是高中阶段学习的唯一的有机物的命名方法,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较多讨论、较多练习,尤其要注意抓住学生命名时经常出现的错误,如选错主链等,以改错的形式使学生明确产生错误的原因。

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阅读材料,解决问题—→知识应用,能力提升—→意义建构,达成目标。

六、教学过程

阅读教材28页引导学生自学:

1.学生自学“烃基”、“烷基”的概念,思考、讨论并

自主复习烷烃的习惯命名法。

原则:分子内碳原子数后加一个“烷”字,就是简单烷烃的名称,碳原子的表示方法:

1.碳原子在1~10之间,用“天干”;

2.10以上的则以汉字“十一、十二、十三……”表示 下列戊烷的同分异构体分别叫什么?

2. 课堂教学:烷烃的系统命名法讲述烷烃系统命名法命名的步骤:

(1)选定分子中最长碳链做主链,并按主链上碳原子数目称为某“烷”。

(2)把主链里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作为起点,用1、 2、3等数字给主链的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的位置。

(3)把支链的名称写在主链名称的前面,在支链名称的前面用阿拉伯

数字注明它在主链上所处的位置,并在数字与名称之间用一短线隔开。

(4)如果有相同的支链,可以合并起来用二、三等数字表示,但表示

相同支链位置的阿拉伯数字要用“,”隔开;如果几个支链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二).简单练习

3-甲基-6-乙基辛烷 2,5-二甲基- 3-乙基己烷

(三)归纳命名原则

①名称组成:支链位置-----支链名称-----主链名称

②数字意义:阿拉伯数字---------支链位置 汉字数字---------相同支链的个数

③写母体名称时,主链碳原子在10以内的用“天干”,10以上的则用汉字“十一、十二、十三……”表示。

教师引导: 1. 系统命名原则:

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

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 应该选择a链

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

④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

从右边开始编号,甲基 比乙基简单

⑤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

支链编号分别为:3,3,4和3,4,4,应选择和最小的方式命名。

(4)总结

选主链,称某烷;编号位,定支链;取代基,写在前,标位置,连短线;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阿阿

间,逗号连,阿汉间,一线牵。

【板书设计】

系统命名法:长多近小写烃名,先简后繁位次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