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08水利统计公报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08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是我国很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水利工作肩负重大任务、经受重大考验、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年。各级水利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水利建设、管理与改革工作取得良好发展态势,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水利固定资产投资

2008年,全社会共落实水利固定资产投资计划1604.1亿元(含南水北调177.2亿元),较上年增加56.3%。分投资来源看,中央政府投资652.0亿元,较上年增加90.8%;地方政府投资699.5亿元,较上年增加30.8%;利用外资17.5亿元,较上年增加101.1%;国内贷款178.0亿元,较上年增加106.5%;企业和私人投资 31.0亿元,较上年减少0.3%;其他投资26.1亿元,较上年增加7.9%。分投资方向看,防洪工程建设投资663.9亿元,比上年增加59.9%;水资源工程建设投资714.2亿元,较上年增加72.1%;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保护投资83.7亿元,较上年增加16.1%;水电及专项工程投资142.3亿元,较上年增加14.5%。

全年共落实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计划425.4亿元(不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30亿元和第四季度新增中央水利建设投资200亿元),比上年增加84.9亿元,增幅24.9%。

1

其中:国家预算内拨款349.4亿元,较上年增加1.52倍;水利建设基金12.0亿元,与上年持平;小型病险水库中央财政专项资金64.0亿元,较上年增加1倍。

全年正式施工的水利建设项目7529个,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6679亿元,较上年增加16.2%。当年中央投资的水利建设项目3641个,较上年有所增多,在建投资规模3269亿元,较上年有所减少。当年新开工项目4418个,比上年增加100.5%,新增投资规模1023.9亿元,比上年增加了376.6亿元。

全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088.2亿元,较上年增加143.3亿元,增幅达15.2%。其中,建筑工程完成投资781.5亿元,较上年增加16.2%;各类安装工程完成投资67.4亿元,较上年增加44.9%;机电设备及各类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60.0亿元,较上年增加5.6%;其他完成投资(包括移民征地补偿等)179.3亿元,较上年增加6.1%。

在全部完成投资中,防洪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70.1亿元,水资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467.8亿元,水土保持及生态工程完成投资76.9亿元,水电、机构能力建设等专项工程完成投资173.4亿元;七大江河流域完成投资877.9亿元,东南诸河、西北诸河以及西南诸河等其他流域完成投资210.3亿元;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地区完成投资分别为379.5亿元、66.6亿元、246.1亿元、396.0亿元,占全部完成投资的比例分别为34.9%、6.1%、22.6%和36.4%。

在全年完成投资中,中央项目完成投资109.2亿元,地方项

2

目完成投资979.0亿元;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253.9亿元,小型及其他项目完成投资834.3亿元;各类新建工程完成投资693.7亿元,扩建、改建等项目完成投资394.5亿元。

全年水利建设项目部分投产项目1380个,全部投产项目2682个,共新增固定资产713.4亿元。全年完成投资新增固定资产845.1亿元,固定资产形成率为77.7 %。截至2008年底,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843.7亿元,投资完成率为57.6%,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在建项目累计新增固定资产2522.5亿元,固定资产形成率为65.6%,比上年减少3.5个百分点。

全年水利建设完成土方、石方和混凝土方分别为17.1亿立方米、2.7亿立方米、0.3亿立方米。至2008年底,在建项目计划实物工程量完成率分别为:土方61.4%、石方41.6%、混凝土方60.5%。

二、重点水利建设

大江大河治理。全年在建江河治理工程899处,累计完成投资1129.2亿元,项目投资完成率60.8%。新增达标堤防长度5115.2公里,其中,一、二级堤防新增达标长度962公里。当年河道整治长度4756公里,完成4310公里。治淮骨干工程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88.8%,累计完成工程实物量95%以上。在19项治淮骨干工程中,已有11项竣工验收,2项全部完成,4项基本完成,2项正在加快实施,基本完成国务院确定的治淮目标。长江干堤加固工程湖南段等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两湖”治理二期、黄河下游近期治理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

3

水库枢纽工程。全年在建枢纽工程284座,累计完成投资633.4亿元,项目投资完成率67.8%。其中,水库枢纽工程138座,累计完成投资394.0亿元,项目投资完成率65.9%。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通过竣工技术预验收,海南大隆水利枢纽通过竣工验收;黄河西霞院、江西廖坊水利枢纽等骨干工程全部建成发挥效益。湖南皂市、浙江曹娥江大闸、甘肃洮河九甸峡等在建枢纽主体工程基本完成; 山西张峰、内蒙古三座店、黄河龙口、吉林老龙口、上海青草沙、福建金钟、云南青山嘴等在建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浙江合溪、吉林哈达山、重庆玉滩等工程相继开工。当年在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424座,累计完成投资208.2亿元,项目投资完成率49.1%;当年安排中央投资130.0亿元,用于大中型和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基本完成除险加固任务609座。

水资源配置工程。全年在建各类水资源工程投资规模869.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67.4亿元,项目投资完成率65.2%。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有57项单项工程的42个设计单元工程开工建设,在建规模376.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41.5亿元,当年完成投资51.1亿元,在建项目进展顺利。宁夏扬黄扶贫灌溉、四川武都引水、辽宁大伙房输水二期、山东胶东地区引黄调水、润滇、泽渝、兴蜀、滋黔等西南中型水库、甘肃引洮供水一期、青海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一期等207个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江西铅山伦潭、海南大广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新疆生产建

4

设兵团且末垦区苏塘灌区(一期)、陕西引红济石调水、吉林引嫩入白供水工程等一批“十一五”重点骨干工程陆续开工建设。

农村水利。全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建投资规模470.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93.1亿元。当年新增农村饮水日供水能力334万立方米,解决537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截至2008年底,农村饮水安全人口已达6.2亿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43.7%。中央加大投资力度,安排60.5亿元用于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及牧区水利试点为重点的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在建规模993.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36.1亿元,当年完成投资90.8亿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18.3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651.0千公顷。实施长江流域水利血防项目91项。当年安排中央投资21.0亿元,实施中部四省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67处。 农村水电。当年安排中央投资3亿元用于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8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项目。当年全国农村水电站建设共完成投资310亿元,新增电站1320座,投产发电设备容量419万千瓦。当年在建电站2977座,装机容量2124万千瓦。全国农村水电电网建设共完成投资43亿元,新增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容量464万千伏安;新增35(66)千伏变电站容量142万千伏安;配电变压器容量220万千伏安。新投产10千伏及以上高压线路2.2万公里,低压线路12万公里。累计解决100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

水土保持。全年水土保持及生态工程在建规模达383.6亿

5

元,累计完成197.3亿元。全国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9万平方公里,其中小流域治理面积新增1.58万平方公里。当年实施生态封育保护面积2.6万平方公里,当年新增封育保护面积2.1万平方公里。实施3209条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新建成黄土高原淤地坝1200余座。当年新修水平梯田275千公顷,新增沟坝淤地面积41千公顷,新栽种水保林面积1474千公顷,新增种草面积492千公顷。开展国家重点治理的项目县达600多个。长江上中游、黄河上中游、东北黑土地、石灰岩地区重点治理工程和丹江口库区等重点地区水土保持工程稳步推进,塔河、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等项目进展顺利。全国首批81个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试点工程顺利推进,启动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行业能力建设。全年水利行业能力建设完成投资17.5亿元。其中,防汛通信设施投资0.3亿元,水文设施投资4.9亿元,科研教育设施投资1.3亿元,水利前期投资6.9亿元,其他投资4.1亿元。水利信息化建设有序开展,全国建成各类水文信息采集点约2.7万个,其中自动采集点占47.5%。省级以上水利部门均建设了局域网,其中62.5%的单位专门建立了政务内网。基本建成包括1个卫星主站、500多个卫星终端小站的全国防汛卫星通信网。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成水情分中心、工情分中心119个。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建成2个流域监测中心站、13个省级监测总站和100个分站,开发了

6

全国水土保持空间数据发布系统。在全国18个省级行政区的24个城市开展了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试点,建成水量、水质在线监测点2000多个,城市水资源监控管理中心19处。开发了综合办公、规划计划、人事劳动教育、国际合作与科技管理等电子政务系统,促进了行政职能、办公方式和服务手段的转变。

三、主要水利工程设施

堤防和水闸。全国已建成江河堤防28.69万公里,累计达标堤防11.28万公里,堤防达标率为39.3%;其中一、二级达标堤防长度为2.53万公里, 达标率为74.0%。全国已建成江河堤防保护人口5.7亿人,保护耕地4.6万千公顷。全国已建各类水闸43829座,其中大型水闸504座。在全部已建水闸中,分洪闸2647座,排涝闸14987座,挡潮闸5008座,引水闸8486座,节制闸12701座。

水库及枢纽。全国已建成各类水库86353座,水库总库容6924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529座,总库容5386亿立方米,占全部总库容的77.8%;中型水库3181座,总库容910亿立方米,占全部总库容的13.1%。全国大中型水库大坝安全达标率为64.1%,比上年提高4.65%。

农业灌溉。全国设计灌溉面积万亩以上的灌区共6414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9440千公顷。其中,设计灌溉面积50万亩以上灌区149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1207千公顷;30万~50万亩大型灌区298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5517千公顷。截至2008

7

年底,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8472 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8.0%。全国工程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4436千公顷,占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41.8 %。在全部工程节水灌溉面积中,渠道防渗节灌面积10448千公顷,低压管灌面积5873千公顷,喷、微灌面积4071千公顷,其他工程节水灌溉面积4044千公顷。万亩以上灌区固定渠道防渗长度所占比例为18.6%,其中干支渠防渗长度所占比例为35.1%。

机电井和泵站。全国已累计建成各类机电井522.6万眼,其中,安装机电提水设备可正常汲取地下水的配套机电井474.1万眼,装机容量4657万千瓦。全国已建成各类固定机电抽水泵站51.8万处,装机容量4437万千瓦。全国累计建成灌溉配套机电井443.9万眼,装机容量4151万千瓦,固定机电排灌站44.6万处,装机容量2233万千瓦,流动排灌和喷滴灌设施装机容量2205万千瓦。

农村水电。2008年末,全国共建成农村水电站44433座,装机容量5127万千瓦,占全国水电装机容量的30%。全国农村水电年发电量达到1628亿千瓦时,占全国水电总发电量的29%。 水土保持工程。全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达到 101.6万平方公里,其中小流域治理面积39.2万平方公里,实施生态修复面积达72万平方公里,建成黄土高原淤地坝29840座。完成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二期工程初步设计审查工作。

水文及信息化。2008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水文测站37436

8

处,其中:国家基本水文站3171个,水位站1244个,雨量站14602个,水质站5668个,地下水监测站12683个,蒸发站17个,实验站51个。全国共有9678个拍报水情测站,1146个水文预报测站。已建成水环境监测(分)中心267个,水质监测基本覆盖了全国主要江河湖库。

四、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据初步统计,2008年,全国水资源总量27200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少1.8%,比上年增加7.7%;全国平均降水量646.4毫米,比常年值多0.6%,较上年增加6.0%。年末全国496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2712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295亿立方米。

2008年,全国总供水量582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占81.2%,地下水源占18.3%,其他水源占0.5%。全国总用水量582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9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727亿立方米(其中城镇生活占58.9%),占总用水量的12.5%;工业用水1377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23.6%;农业用水3620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2.1%;生态环境补水104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8%。与上年比较,生活用水增加16亿立方米,工业用水减少27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增加21亿立方米,生态环境补水减少1亿立方米。全国人均用水量为440立方米。与上年比较,万元GDP用水量225立方米(2005年可比价),比上年减少8.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27立方米(2005年可比价),比上年减少10.4%。

水资源优化调度能力不断提高。针对天津、北京、广州、澳

9

门等重要城市和地区一度出现的用水紧张局面采取了应急调水,山西、河北两省连续6年向北京市输水,保障了北京奥运会供水安全。开展了引江济太、淮河闸坝防污调度等工作。黄河连续9年不断流,黑河实行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黑河水连续6年进入东居延海,塔里木河、石羊河水量调度顺利实施。实施引江济太、引黄济淀、扎龙湿地补水,湖南、江西等一些南方地区相继开展了枯水期水量统一调度。全国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82个。

据对全国14.8万公里河流水质评价结果,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61.2%。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全部批准实施了水功能区划。黄河干流、海河、松花江、辽河、太湖流域以及长江三峡库区完成了核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的工作,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了入河排污口普查或登记工作。全国实施计划用水管理的水量达到总许可水量的70%。审核公布了118个全国重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并对水源地保护工作进行检查。已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并公布了地下水超采区,制定了压采地下水限采计划。“5.12汶川大地震”期间,组织开展了灾区供水水源的水质监测,为保障供水安全提供了依据。

五、防洪抗旱

2008年,全国水旱灾害严重。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8867千

10

公顷,成灾面积4537千公顷,受灾人口1.4亿人,因灾死亡633人,倒塌房屋44万间,直接经济损失955.44亿元。广东、广西、湖南等省(自治区)受灾较重。全国因山洪灾害造成人员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79.6%,因台风造成经济损失占全国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为33.6%。

山西、宁夏、新疆、内蒙古、甘肃、黑龙江等省(自治区)旱情比较严重。全国农田因旱受灾面积12137千公顷,成灾面积679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45.7亿元。全国因旱累计有2449万城乡人口、699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87座城市出现供水紧张。

全年中央下拨用于防汛抗旱的水利建设基金和特大防汛抗旱经费28.15亿元,其中,水利建设基金3.60亿元,特大防汛经费15.47亿元,特大抗旱经费9.08亿元。各级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门依法防控、科学调度,采取有效措施,成功抗御了洪涝、干旱、台风、凌汛等灾害,夺取了防汛抗旱救灾的全面胜利。

六、水利改革与管理

水利规划和前期工作。七大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全面展开,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基本编制完成,完成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全年共批复各类规划21项,其中,国务院批复12项重大水利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2项规划,水利部批复7项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共批复项目前期工作36项,其中项目建议书15项,可行性研究报告21项,批复项目总

11

投资3100多亿元。

水利立法与水政管理。水利部出台《取水许可管理办法》、《三峡水库调度和库区水资源与河道管理办法》、《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等3件部规章。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划定33个可采区,2008年度审批采砂经营许可权4个,许可年度采砂总量460万吨,许可采砂船数量11艘。水利部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9件,办结7件。水利部共计准予延续水行政许可889件,其中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机构资质认定108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批3件,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预审23件,水利计量认证审核34件,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认定171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206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验收审批90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资质认定59件,启闭机使用许可证核发30件,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机构资质认定165件。全年共查处水事违法案件50447件,已结案46267件,结案率91.71%,挽回经济损失17902万元。共调处水事纠纷8257件,挽回经济损失6255.65万元。

水务管理。全国已组建水务局或由水利局承担水务管理职能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共计1532个,占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总数的 62.9%。在组建的1095个水务局中,省级水务局3个,副省级水务局 7个,地级水务局 136个,县级水务局949个。水务系统共有自来水厂2968个,供水管道总长23.6万公里,自来水供水能力11499万立方米/日,年供水总量215.9亿立方米。实行水

12

务管理地区水利工程水价0.002~5.3元/立方米,自备水源水资源费0.01~3.0元/立方米。全国城市(县城)污水处理回用量16.6亿立方米。

建设管理与改革。11283个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全部完成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两定”测算,99%的单位完成分类定性。实行管养分离(包括内部管养分离)水管单位5300多个,占水管单位总数的46%。流域机构(即中央直属工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全部完成并通过验收。全国共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10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152家。取得一级注册建造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资格6139人。2008年批准取得水利工程施工监理专业甲级资质单位11个,乙级资质单位20个,丙级资质单位46个;取得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监理专业甲级资质单位3个,乙级资质单位8个,丙级资质单位34个;取得机电及金属结构设备制造监理专业乙级资质单位5个;取得水利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监理专业资质(不分级)单位77个。

农村水利改革。全国成立的农民用水户协会累计达到4万多家,其中位于大型灌区范围内有1.7万多家。在全国大型灌区中,由协会管理的田间工程控制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达50%。

水土保持管理。全国共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2.36万个,其中水利部审批国家大中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206个,涉及防治责任范围3935.3平方公里。全年完成开发建设项目的水

13

土保持设施验收1.13万个。基本完成全国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对10.48万个项目进行了执法检查。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工作进展顺利,共涉及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15个县。

水价改革。全国21个省市出台了水价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2008年百家水管单位农业供水平均水价0.026元/立方米、工业供水平均水价0.26元/立方米、自来水供水平均水价0.3981元/立方米、水力发电供水平均水价0.021元/立方米。农村水电上网平均电价0.27元/千瓦时,农村水电网平均到户电价0.485元/千瓦时。

水电改革和管理。全国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水能资源使用权有偿出让,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出让实施办法。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规范性文件。12个省明确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能资源统一管理。全国75%的违规水电站完成了整改任务。

水利移民。在建水利工程规划安置移民人数124.4万人,已累计安置103.3万人,其中当年安置15.2万人。尼尔基、百色、皂市、西霞院等在建部属重点水利工程征地移民共涉及6个省11个县32个乡(镇)229个村(居委会)3.21万户12.63万人,当年搬迁移民0.09万人,累计搬迁移民12.61万人,占规划搬迁人口的99.83%。

水利科技。全年国家安排2.98亿元资金用于水利科技项目,

14

其中,组织立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水利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55项,“948”计划、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项、水利部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83项。水利科技项目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截至2008年底,水利系统共有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落实中央级科学事业单位修缮购置专项资金10425万元。修订后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正式发布,包括水利技术标准的数量942项。水利行业现行有效标准达579项。

国际合作。成功举办或参与多边国际交流活动31次,签署双边水利合作协议5份。组织召开双边政府固定交流机制会议6次。目前正在执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2个,贷款总金额2.5亿美元。利用世行贷款2亿美元开展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项目已完成世行评估。正在执行的赠款项目15个,赠款总金额1.0亿美元。

七、水利行业状况

职工与工资。全国水利系统从业人员108.61万人,比上年减少1.46%。其中,全国水利系统在岗职工105.57万人,比上年减少1.11%。在岗职工中,部直属单位在岗职工7.22万人,比上年增加1.03%,地方水利系统在岗职工98.35万人,比上年减少1.26%。全国水利系统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234.37亿元,比上年增加10.93%。全国水利系统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2143元,比上年增加13.13%,其中,部直属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

15

资45454元,比上年增长了9.74%,地方水利系统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0448元,比上年增加13.19%。

勘察设计。2008年全国具有水利行业勘测设计甲级资质的单位74家,拥有勘测设计乙级资质的单位324家,职工总人数7万多人。据水利部直属勘察设计公司、流域机构直属(控股)勘察设计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勘察设计院的40家甲级单位上报资料统计,2008年勘察设计项目收入中,水利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性项目占14%,市场经营性项目占61%,其他工程咨询、施工监理等项目占25%。完成地质钻探66.3万标准米,平硐11.2万标准米,竖井2.3万标准米,坑槽22.8万标准立方米,工程测量2.7万标准平方公里,物探69.6万标准点。

水利风景区。累计批准国家级水利风景区314个,其中,水库型景区185个,自然河湖型49个,城市河湖型28个,湿地型23个,灌区型16个,水土保持型13个。

16

附件:2008年水利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名称

1.灌溉面积

2.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其中:本年新增 3.机电井灌溉面积 4.机电排灌面积 其中:提灌面积 5.节水灌溉面积 6.万亩以上灌区 其中: 30万亩以上

万亩以上灌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其中: 30万亩以上 7.当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 8.除涝面积 9.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10.水库

其中:大型水库 中型水库 水库总库容 其中:大型水库 中型水库

单位 千公顷 千公顷 千公顷 千公顷 千公顷 千公顷 千公顷 处 处 千公顷 千公顷 万人 千公顷 万平方公里 座 座 座 亿立方米 亿立方米 亿立方米

11.全年水利工程总供水量 12.堤防长度 保护耕地 堤防保护人口 13.水闸总计

亿立方米 万公里 千公顷 万人 座

2004年 61511 56252 1160 16937 36978 32873 20346 5800 280 25506 13771 21198 92.0 84363 460 2869 5541 4147 796 5545 27.7 43934 53065 39313

2005年61898 56562 1013 17046 37867 33517 21338 5860 287 26419 14310 1104 21340 94.7 84577 470 2934 5623 4197 826 5573 27.8 44121 54174 39839

2006年

2007年

2008年64120 58472 1318 17163 39277 34659 24436 6414 447 29440 16724 5378 21425 101.6 86353 529 3181 6924 5386 910 5828 28.7 45712 57289 43829

62559 63413 57078 57782 1343 1344 16799 16894 37563 38715 33091 34265 22426 23489 5894 5869 285 434 28021 28341 14613 16499 2945 4468 21376 21419 97.5 99.9 85249 85412 482 493 3000 3110 5841 6345 4379 4836 852 883 5716 5789 28.1 28.4 45486 45518 55403 56487 41209 41110 17

其中:大型水闸 14.已配套农田机电井眼数 装机容量

15.年末全国水电装机容量 全年发电量 16.农村水电装机容量 全年发电量

17.当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 按投资来源分: (1)预算内拨款 (2)预算内专项 (3)水利建设基金 (4)国内贷款 (5)利用外资 (6)自筹资金 (7)其他投资 按投资用途分: (1)防洪工程 (2)水资源工程 (3)水土保持及生态建设 (4)水电工程 (5)行业能力建设 (6)其他

座 万眼 万千瓦 万千瓦 亿千瓦时 万千瓦 亿千瓦时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413 426 3841 1081332773865 1229 783.5

405 428 3887 1165239524309 1357 746.8

426 437 438 439 504 444 4151 1709056145127 1628 1088.2

4072 4089 12847 14523 4163

4870

4720 5386 1484 1635 793.8 944.9

390.4 160.5 60.5 96.9 10.5 235.4 134.0

125.9199.228.8102.612.2296.325.5

133.1179.230.394.219.3242.248.5

193.2 270.0 184.7 195.7 36.1 80.7 14.3

67.8 83.4 9.5 212.3 219.9 72.5

98.6

367218.458.771.517.550.5

292.8223.139.265.532.793.6

288.1 318.5 317.7 405.1 42.2 57.3 20.2 68.3

60.3 66.5 8.9 85.6

370.1 467.8 76.9 77.4 10.6 85.4

说明:1.本公报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的数据。 2.部分供用水数据来源于《2008年中国水资源简报》。

3.万亩以上灌区处数及灌溉面积自2008年起采用设计灌溉面积的统计口径。

4.农村水电由以往水利系统水电变更为装机5万及5万千瓦以下水电。以往统计包括水利系统综合利用枢纽电站数据等,1000kW以下水电站均为打捆上报。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